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癃闭通片对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IL-8、TNF-α、TGF-β1的影响
1
作者 于忠浩 朱广彬 +2 位作者 李栎梁 刘磊 汪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4期45-45,共1页
目的探讨前列癃闭通片对前列腺炎(CP)大鼠前列腺组织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10周龄Wister大鼠20只,通过接种大肠埃希菌方式造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进行常规饲养,实验组大鼠给予前列癃闭通片灌胃。第31天处... 目的探讨前列癃闭通片对前列腺炎(CP)大鼠前列腺组织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10周龄Wister大鼠20只,通过接种大肠埃希菌方式造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进行常规饲养,实验组大鼠给予前列癃闭通片灌胃。第31天处死全部大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前列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TNF-α、IL-8、TGF-β1的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癃闭通片可以通过降低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8、TGF-β1的含量治疗前列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因子 前列癃闭通片 前列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例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行TUPKP术后3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广斌 谢长英 +3 位作者 李栎梁 王永志 杨中华 王行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目的:报告132例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PKP)术后3年随访结果。方法:2010年3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了132名连续入院的前列腺体积大于6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4.55±4.03)岁,平均前列腺体积为(79... 目的:报告132例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PKP)术后3年随访结果。方法:2010年3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了132名连续入院的前列腺体积大于6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4.55±4.03)岁,平均前列腺体积为(79.66±12.36) mL,IPSS评分为(21.41±4.64),QoL评分为(5.08±0.78),Q_(max)为(6.60±3.16) mL/s,PVR为(86.33±19.44) mL,PSA为(2.14±0.78) ng/mL,血红蛋白(136.68±2.61) g/L,血钠(142.55±1.67) mmol/L。132例患者均接受TUPKP,术后随访时间为第1、3、6个月及第1、2、3年。评价IPSS评分、QoL评分、Q_(max)、PVR、PSA水平变化。结果:手术时间为(78.83±17.41) min,手术切除组织的重量为(58.12±7.29) g,无TUR综合征发生,留置尿管时间为(69.00±17.99) h,住院时间为(117.00±17.99) h。血红蛋白及血钠的下降水平分别为(15.5±4.8) g/L、(1.57±0.38) mmol/L。术后至第3年随访时,患者Q_(max)为(22.34±3.1) mL/s、IPSS为2.90±1.60和QoL评分为1.12±0.60,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3年中6名患者(4.5%)接受再次手术。结论:TUPKP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随访
原文传递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自刚 刘铁柱 +2 位作者 张海洋 李栎梁 朱秀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大庆油田总医院2014年3月至2020年10月病理学确诊的8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大庆油田总医院2014年3月至2020年10月病理学确诊的8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AEG-1和SIRT2表达水平,结合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EG-1阳性表达率[62.20%(51/8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5.85%(1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03,P<0.01)。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IRT2阳性表达率[43.90%(36/8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81.71%(67/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84,P<0.01)。AEG-1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明显相关(χ^(2)=5.394、5.586、5.5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RT2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明显相关(χ^(2)=7.173、4.457、4.8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EG-1蛋白表达上调、SIRT2蛋白表达下调,AEG-1和SIRT2有助于评估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原文传递
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和狐猴酪氨酸激酶-3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张海洋 张自刚 +2 位作者 李琳 李栎梁 朱秀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44-2346,共3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NSD2)和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0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和8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NSD2)和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0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和8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NSD2蛋白和LMTK3蛋白的表达水平,选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NSD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2.50%(58/80),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9.23%(5/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95,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LMTK3阳性表达率为32.50%(26/80),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61.54%(16/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7,P<0.01)。NSD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精囊腺侵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χ^(2)=6.304、4.287、5.205,P<0.05)。LMTK3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精囊腺侵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χ^(2)=4.828、4.941,P<0.05)。结论NSD2高表达和LMTK3低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NSD2和LMTK3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 前列腺癌 狐猴酪氨酸激酶-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