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梦程 李世泰 +2 位作者 王成新 秦伟山 孙剑锋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6,共11页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DPSIR模型构建了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中国12个县级地域单元的海岛作为研究区,通过TOPSIS模型对其2018年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其贴近度指数划分为不安...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DPSIR模型构建了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中国12个县级地域单元的海岛作为研究区,通过TOPSIS模型对其2018年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其贴近度指数划分为不安全、较不安全、比较安全、安全4个等级,引用障碍度模型对影响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洞头区、崇明区、定海区的生态安全等级为不安全;平潭县、嵊泗县、普陀区、玉环市和南澳县为较不安全;长岛县和岱山县为较安全;长海县和东山县为安全状态,研究区内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的生态安全面临着较大威胁。(2)压力系统中海岛脆弱性和响应系统中生态保护力度是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而自然灾害对海岛的损害、环保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以及有限的海岛空间承载量又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基于障碍因素的诊断,提出了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策略,为保障我国海岛的生态安全提供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型旅游目的地 生态安全 DPSIR模型 综合评价 障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发展对烟台市旅游空间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春浩 张延 +1 位作者 李世泰 李梦程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60-266,共7页
交通运输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先导作用,通过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以烟台市为例,选取2004年、2009年和2014年三年的旅游业数据和交通数据,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 交通运输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先导作用,通过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以烟台市为例,选取2004年、2009年和2014年三年的旅游业数据和交通数据,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高速公路对烟台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烟台市旅游空间结构从点至线到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烟台市交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空间结构 高速公路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功效评估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梦程 王成新 +1 位作者 郝兆印 苗毅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63,共11页
从投入、产出维度构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功效评估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投入与产出的耦合协调关系及空间格局,反映新旧动能转换的功效,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转换功效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 从投入、产出维度构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功效评估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投入与产出的耦合协调关系及空间格局,反映新旧动能转换的功效,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转换功效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9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功效的评估值均呈波动上升趋势,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低产出同步型城市数量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功效评估中投入与产出皆处于高度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不断增大,协调等级渐趋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功效的空间集聚效应渐趋减弱,局部热点区聚集在山东半岛及鲁中地区,冷点区聚集在鲁西北和鲁南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功效的障碍因素为共享产出—开放产出—创新产出的演变模式,创新产出成为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功效评估 障碍因素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G指数的烟台市旅游产业时空发展集聚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梦程 李世泰 +2 位作者 刘春浩 张延 孙剑锋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46-352,共7页
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空间聚集现象.本研究运用EG指数模型,选取2001—2015年的经济普查数据,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对旅游产业的时空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烟台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度呈现出先集聚后分散的趋势... 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空间聚集现象.本研究运用EG指数模型,选取2001—2015年的经济普查数据,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对旅游产业的时空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烟台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度呈现出先集聚后分散的趋势,产业分布渐趋分散与均衡.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烟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旅游产业 EG指数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梦程 李世泰 徐洋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6-92,共7页
运用重心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1—2015年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定量测算,并分析了其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旅游重心远离地理中心,演变轨迹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说明旅游发展还存在差异,但渐趋减小;2... 运用重心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1—2015年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定量测算,并分析了其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旅游重心远离地理中心,演变轨迹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说明旅游发展还存在差异,但渐趋减小;2)2001—2007年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可能是随机过程的结果,2008—2015年存在正的空间关联性,呈现出空间集聚现象,但高低集聚区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不强;3)2001—2015年旅游热点区未发生变化,一直位于烟台和威海,冷点区范围缩小,总体呈现较为均衡的空间格局演变态势;4)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旅游资源禀赋的自然因素以及政府政策、区域经济等社会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全域旅游理念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梦程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2期157-158,共2页
目的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8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和抑郁程度... 目的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8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血液透析 护理干预 并发症 负性心理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工业绿色竞争力时空分异及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振兴 王成新 +1 位作者 于尚坤 李梦程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20,共10页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推进,流域内工业绿色竞争力的测评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以黄河流域沿线各省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工业绿色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测度和分析2008—2017...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推进,流域内工业绿色竞争力的测评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以黄河流域沿线各省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工业绿色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测度和分析2008—2017年各省区工业绿色竞争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时间层面上,黄河流域沿线省区工业绿色竞争力水平整体基本稳定,其中山东省最为稳定,青海、甘肃、陕西、山西4省基本稳定,河南、内蒙古2省区上升幅度较大,宁夏回族自治区排名下降明显;(2)空间层面上,黄河流域沿线各省区的工业绿色竞争力水平地区差异显著,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强于北部的特征,其中山东省得分最高,青海省得分较低;(3)通过障碍度模型研究表明,在准则层层面,工业绿色创新不足是阻碍黄河流域工业绿色竞争力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在要素层层面,工业创新能力较弱是主要的障碍因素;在指标层层面,各省区情况不同使得指标层障碍因素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绿色竞争力 时空分异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用地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雪洁 王成新 +2 位作者 苗毅 王建事 李梦程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1-461,共11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为探索县域城市用地强度变化下的碳排放响应及其内在关系,基于POI、Landsat与统计数据的多源数据,采用三维空间曲面插值、核密度估计(KDE)、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等研究方法,探索2010年、2013年和2017年城市用地... “双碳”目标背景下,为探索县域城市用地强度变化下的碳排放响应及其内在关系,基于POI、Landsat与统计数据的多源数据,采用三维空间曲面插值、核密度估计(KDE)、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等研究方法,探索2010年、2013年和2017年城市用地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青岛市碳排放指数三维曲面从“山峰状”转为“鞍部状”,三类用地强度的时空分布呈现多中心分布;②不同年份内碳排放指数对不同用地强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③不同城镇化率背景下,用地强度驱动的碳排放变动存在一定规律:随城镇化率的提升,碳排放主导驱动要素由居住用地向工业用地转变。研究结论:为有效降低城市用地影响下的碳排放,应考虑影响作用的空间异质性与不同城镇化水平的城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GTWR 莫兰指数 多源数据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培养方案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迪 李梦程 +1 位作者 丛贺 吕震宇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21期33-37,41,共6页
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培养方案管理系统多以驱动教务系统运转为目的,缺少对培养方案科学制定过程的有效支撑。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基于OBE理念的培养方案管理系统,实现了基于OBE的三个目标、三个... 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培养方案管理系统多以驱动教务系统运转为目的,缺少对培养方案科学制定过程的有效支撑。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基于OBE理念的培养方案管理系统,实现了基于OBE的三个目标、三个支撑和三个机制,为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信息化支持。基于拓扑图的课程学期调整、培养方案文档自动生成、多维复合锁定、系统自动查错等关键技术提升了培养方案质量和制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培养方案 信息系统 系统分析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与空间联系网络特征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梦程 王成新 +2 位作者 刘海猛 王瑞莉 于尚坤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4-93,共10页
黄河流域城市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0个市(州、盟)为研究区,通过修正引力模型,测度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流域尺度剖析城市空间联系“点—线—群”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城市... 黄河流域城市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0个市(州、盟)为研究区,通过修正引力模型,测度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流域尺度剖析城市空间联系“点—线—群”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密度较低,越往下游联系网络越密集,全流域的联动效应不足;中上游城市联系网络的关联度较低,网络可达性较差。②省会城市点入度高于点出度,在网络中城市吸引力强于辐射力;兰州、西安、郑州分别为上、中、下游联系网络的控制核心;银川、西安、郑州分别能在上、中、下游城市联系中迅速与其他城市产生联系,在城市联系的要素传递上较便捷。③一级网络关联线以郑州、西安、济南为核心,吸引或辐射邻近城市;二级网络关联线形成以郑州、济南、青岛、太原四大都市圈为核心的联系网络;三级网络关联线初步构建起全流域的联系网络框架;四级网络关联线形成了核心—边缘式的全流域城市联系网络格局。④黄河流域城市空间联系网络中4个板块内部存在显著的“俱乐部”集聚效应,但板块间的关联关系未构建起完整的要素传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联系网络 区域协调发展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我国海岛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梦程 王成新 +1 位作者 薛明月 秦伟山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8-1060,共13页
海岛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是实现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取中国12个海岛县(市、区)作为研究区,首先基于CSAED模型和PSR模型分别构建了旅游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其2018年旅游发展水平与... 海岛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是实现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取中国12个海岛县(市、区)作为研究区,首先基于CSAED模型和PSR模型分别构建了旅游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其2018年旅游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最后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其协调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12个海岛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整体上有待提升,多处于勉强协调状态。(2)我国12个海岛中75%的海岛旅游发展的速度还未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但其协调程度低,其不协调的发展状态将会导致旅游的发展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3)旅游吸引力和生态脆弱压力对海岛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影响显著,旅游吸引力与协调程度呈负向影响,空间上旅游吸引力对协调程度的影响自南向北逐渐减弱;生态脆弱压力与耦合协调程度呈正向影响,空间上生态脆弱压力对协调程度的影响自南向北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 海岛县(市、区)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时空耦合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格芳 李梦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5,共8页
基于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视角,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时空相关性,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区域发展对水资源... 基于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视角,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时空相关性,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区域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2010-202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程度不断增强,空间上耦合协调关系呈“东部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的格局。黄河流域局部地区水资源与周边地区的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的空间集聚效应减弱;水资源与土地规模的空间集聚效应增强。黄河流域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人—水矛盾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区域发展 时空耦合关系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梦程 王成新 +2 位作者 薛明月 王瑞莉 周慧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19,154,共11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基于百度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变差函数分析我国居民对疫情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异机理,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20年1月16日—2月26日,全国范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基于百度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变差函数分析我国居民对疫情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异机理,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20年1月16日—2月26日,全国范围内疫情的网络关注度呈先升后降的"倒V型"演变趋势,武汉"封城日"是其重要的时间拐点。(2)新冠肺炎疫情网络关注度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明显;局部冷热点分布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空间分异格局。(3)东—西方向为疫情网络关注度在空间分异上的主要方向。(4)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人口密度、疫情传播路径、实时疫情和地理区位共同影响着疫情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网络关注度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梦程 李琪 +1 位作者 王成新 丁晓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协调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要求。基于区域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发展理论,构建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2010-2019年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 协调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要求。基于区域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发展理论,构建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2010-2019年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10-2019年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2)全局空间正相关性显著,部分呈高-高、低-低集聚的分布特征,高-高集聚区由黄河下游向中游延伸。3)科技创新是驱动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业集聚由正向演变为负向影响,各影响因素在演变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 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变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晓明 王成新 +3 位作者 张宇 李梦程 王瑞莉 金振兴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4-107,共14页
当前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增长与收缩并存的现象,而城市收缩又以老工业基地最为典型。以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2018年各城市人口和经济变化,分析城市收缩状况及类型,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从城市收... 当前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增长与收缩并存的现象,而城市收缩又以老工业基地最为典型。以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2018年各城市人口和经济变化,分析城市收缩状况及类型,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从城市收缩类型来看,总体上老工业基地城市以经济收缩型为主,人口-经济收缩型次之,而人口收缩型占比较少,在空间分布上经济收缩型、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多呈现连片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人口收缩型城市呈“点”状分布特征;(2)从城市收缩路径来看,经济下滑先于人口流失现象是多数老工业基地城市出现收缩的一个首要表征,较少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为早期的人口流失进一步导致后期经济下滑,符合前一个转变路径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省区和东北部分地市,遵循后一个转变路径的城市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东北老工业基地;(3)分析老工业基地城市影响因素可见,出生率水平、工业就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科技投入多个因素以不同形式和程度影响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和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城市收缩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4
16
作者 薛明月 王成新 +1 位作者 赵金丽 李梦程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7,共9页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州、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5、2009、2013、2017年截面数据,采用ESDA、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格局,并结合最小二乘法(OLS)和地...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州、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5、2009、2013、2017年截面数据,采用ESDA、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格局,并结合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定量分析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呈现H-H和L-L集聚分布的空间态势,其中L-L集聚区范围不断缩小,H-H集聚区从黄河下游地区向黄河中游地区逐渐延伸;②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不断缩小,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不断增强,东-西向成为其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方向;③交通区位条件、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资源禀赋是影响黄河流域各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且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差函数 地理加权回归 旅游经济 黄河流域 旅游资源 旅游服务设施 交通条件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经济联系及其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瑞莉 刘玉 +3 位作者 王成新 李梦程 唐永超 薛明月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7-537,共11页
黄河流域经济联系的强化及其网络结构的合理化构建,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06、2010、2014和2018年4个时间截面,应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黄河流域90个地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其总... 黄河流域经济联系的强化及其网络结构的合理化构建,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06、2010、2014和2018年4个时间截面,应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黄河流域90个地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其总体格局的发展演化,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其网络结构演变态势。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经济联系水平显著提升,但地区差异显著,且经济联系强度高值的空间分布相对稳定,逐步形成以三级经济联系串联多个网络高值集聚中心的“东北-西南”轴向分布格局;(2)黄河流域网络密度总体呈上升态势,东、中、西地区内部及区际经济联系发展较不均衡;(3)流域内各地市度数中心性整体有所提高,其高值覆盖范围不断向西、向北推进,西部边缘地带则形成连片中心性低值区;(4)研究时段内,黄河流域内部具有明显的集群现象,但各层级子群内部构成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法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