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探析——诗性隐喻解读和翻译的认知视角与诗歌意境的传达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气纠 李世琴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5,共6页
韦勒克(wellek)说,诗歌必须是隐喻的。诗歌借助隐喻意象来实现诗歌意境的传达,诗歌便具有了诗性隐喻的灵性和美。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对诗性隐喻作出明确的辨识及其意义的准确解读,并据此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韦勒克(wellek)说,诗歌必须是隐喻的。诗歌借助隐喻意象来实现诗歌意境的传达,诗歌便具有了诗性隐喻的灵性和美。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对诗性隐喻作出明确的辨识及其意义的准确解读,并据此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实现诗歌意境的完美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隐喻 意境 认知视角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构建:古诗词英译的审美再造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气纠 李世琴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8-160,F0003,共4页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翻译是语际的审美再现。翻译审美的成功再现在于译者将已经过其加工的审美体验艺术地物态化于译作中。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其特殊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在其英译中要完美地再现原语文本的审美蕴涵相当困难。但是译者在翻译...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翻译是语际的审美再现。翻译审美的成功再现在于译者将已经过其加工的审美体验艺术地物态化于译作中。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其特殊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在其英译中要完美地再现原语文本的审美蕴涵相当困难。但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可以,也应该发挥自己的审美主观能动性,艺术地、创造性地处理审美客体的各审美要素,实现审美的再造,而隐喻的构建是翻译中审美再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隐喻 审美再现 审美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与隐喻的审美表达——以《围城》隐喻构建的解读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气纠 张建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
隐喻是两个不同的认知域间基于相似性的映射。施喻者通过认知突显来确立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构建隐喻。隐喻的认知突显实现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事物间潜在的相似性和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自我驱动性表现为施喻者构建隐喻时的刻意性... 隐喻是两个不同的认知域间基于相似性的映射。施喻者通过认知突显来确立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构建隐喻。隐喻的认知突显实现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事物间潜在的相似性和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自我驱动性表现为施喻者构建隐喻时的刻意性和自涌性,两者都源自施喻者个人的认知体验,为实现隐喻的表达意图服务。隐喻不仅有表达功能,还有审美功能。在小说中隐喻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对所塑造的人物的抑扬褒贬的审美态度,而审美态度则主要体现为施喻者对隐喻意象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驱动性 刻意性 自涌性 审美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诗歌翻译的审美再现——以杜甫《登高》的英译分析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气纠 李世琴 《湘南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1-35,共5页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翻译的目的是语际的审美再现。翻译审美再现遵循从感知、理解、转化和再现的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能否将已经过其加工的审美体验艺术地物态化于译作中,为原语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对杜甫《登高》的两...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翻译的目的是语际的审美再现。翻译审美再现遵循从感知、理解、转化和再现的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能否将已经过其加工的审美体验艺术地物态化于译作中,为原语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对杜甫《登高》的两种译文的分析,可以见出古典诗歌翻译的审美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审美再现 古典诗歌 审美主体 审美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意义与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气纠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设问是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互动式的外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问和学生的应答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应答的回应几乎贯穿整个课堂过程。因此 ,研究外语课堂教学的设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设问应以能促进... 设问是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互动式的外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问和学生的应答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应答的回应几乎贯穿整个课堂过程。因此 ,研究外语课堂教学的设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设问应以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为基本原则 ,以期帮助学生获得最大的可理解输入 ,提升他们的语言输出的能力 ,并最终习得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 设问 可理解输入 可理解输出 互动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英语词汇扩展中教与学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气纠 王宇 《云梦学刊》 200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我国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比较科学、全面和实际,其结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而对词汇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却比较欠缺,流于概念化。因此,总结一些词汇教学的具体策略并使之系统化,... 我国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比较科学、全面和实际,其结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而对词汇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却比较欠缺,流于概念化。因此,总结一些词汇教学的具体策略并使之系统化,从而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 词汇学习策略 词汇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中背景、特征与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气纠 杨常英 《湘南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9-103,103,共5页
移动学习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移动语言学习已经从传统的移动学习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中脱离出来,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正在得到日趋全面的接受和普及。基于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出路的分析,将移动学习与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 移动学习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移动语言学习已经从传统的移动学习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中脱离出来,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正在得到日趋全面的接受和普及。基于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出路的分析,将移动学习与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构建新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具有可预见性的优势和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移动语言学习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朱熹《观书有感》的语篇隐喻分析——兼与任绍曾先生商榷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气纠 《湘南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3-38,共6页
任绍曾先生的《概念隐喻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一文对朱熹《观书有感》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不乏深刻和精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但其在语篇隐喻分析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所体现的治学... 任绍曾先生的《概念隐喻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一文对朱熹《观书有感》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不乏深刻和精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但其在语篇隐喻分析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所体现的治学修身的理学思想的理解趋于片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借助雷迪的管道隐喻理论,结合朱熹理学主要思想,重新进行隐喻分析,可见朱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非任文所主张的是要强调观书的心态——"心定有得",而是要突出观书的功效——"观书可正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语篇 管道隐喻 理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英汉谚语互译的主要文化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气纠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6-39,共4页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 ,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内涵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成为了判断译文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 ,谚语的英汉...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 ,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内涵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成为了判断译文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 ,谚语的英汉互译应以异化为主 ,以便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互译 归化 异化 跨文化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谚语的文化分类及其翻译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气纠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英汉谚语包含着各自民族的丰富的文化意蕴。从文化的角度来给英汉谚语分类更能体现英汉文化间的异同,也为英汉谚语的互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谚语翻译中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功与否。译者应从文化的角度考虑,恰当地... 英汉谚语包含着各自民族的丰富的文化意蕴。从文化的角度来给英汉谚语分类更能体现英汉文化间的异同,也为英汉谚语的互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谚语翻译中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功与否。译者应从文化的角度考虑,恰当地采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文化分类 文化意蕴 归化 异化 翻译 英语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之源:书本还是心智?——从管道隐喻视角解读《观书有感》
11
作者 李气纠 李世琴 《云梦学刊》 2011年第3期150-153,共4页
从管道隐喻的视角来看,交际是传送。阅读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交际,是读者对作者体现为文字符号的思想和意义的解读,而语词、句子、段落和篇章都是传递信息的管道。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朱熹的《观书有感》是基于管道隐喻所构建的语篇,... 从管道隐喻的视角来看,交际是传送。阅读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交际,是读者对作者体现为文字符号的思想和意义的解读,而语词、句子、段落和篇章都是传递信息的管道。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朱熹的《观书有感》是基于管道隐喻所构建的语篇,但是其所反映的哲学理念却又正好突显了管道隐喻将意义物化的理论缺陷,揭示出人类真正的智慧之源乃是人的心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隐喻 阅读 交际 传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编翻译探析
12
作者 李气纠 李世琴 《湘南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2-74,共3页
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其他目的,译者需要进行改编翻译。改编翻译可以理解为根据特定情况所应用的一组翻译手法,但具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比较而言,传统翻译停留在意义层面,而改编翻译则注重体现文本的功能、原作者的意图。
关键词 改编翻译 翻译手法 文本功能 语境 关联 戏剧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幻灭的悲哀——评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13
作者 李气纠 庾敏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6期56-58,共3页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文坛"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纵情参与了"爵士时代"的酒食征逐,也完全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但在沉湎于其中的同时,又能冷眼旁观,体味灯火阑珊,用凄婉的笔调抒写了"美国梦...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文坛"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纵情参与了"爵士时代"的酒食征逐,也完全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但在沉湎于其中的同时,又能冷眼旁观,体味灯火阑珊,用凄婉的笔调抒写了"美国梦"幻灭的悲哀。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爵士时代"的一曲挽歌。菲茨杰拉德同其著作中的人物一样,既是"参与者"又是"局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文坛 爵士时代 参与者 局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要素对翻译的影响:变译与全译
14
作者 李气纠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从变译与全译两种最常见的翻译方式对影响译文的社会、语言、译者、读者等诸多要素的简要分析,指出不同的原文处理方式受诸多要素的影响,尤其是译者方面的因素。进而说明翻译的一般现象和规律,为翻译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变译 译者 原文 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译文的语篇制约因素
15
作者 李气纠 庾敏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71-76,共6页
由于考虑到社会及读者的因素,科技译文往往应用全译变译等不用的形式,并因而产生相应不同的效果。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译文语篇形式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读者,不同的翻译手段也影响着语篇中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科技译文 语篇制约因素 翻译手段 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 翻译标难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欧阳建平 李气纠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大学英语教学采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已是势在必行,网络教学管理软件Moodle平台为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新的工具与手段。本研究力图构建一个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其包括学习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采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已是势在必行,网络教学管理软件Moodle平台为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新的工具与手段。本研究力图构建一个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其包括学习分析、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环节等5大模块。本文重点探讨了Moodle平台支持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功能优势及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活动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DLE平台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世琴 李气纠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3-94,共2页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把隐喻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是隐喻研究发展的必然,也是英语教学的需要。从英语基本范畴词的理解、词义的延伸和新词的创造、词义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详释当...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把隐喻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是隐喻研究发展的必然,也是英语教学的需要。从英语基本范畴词的理解、词义的延伸和新词的创造、词义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详释当代认知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示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强大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认知 映射 词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功能汉英专科词典的编纂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树德 李气纠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7,共6页
在对多功能汉英专科词典读者群和专业文献翻译质量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多功能汉英专科词典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附录设置入手,结合编纂《多功能汉英.英汉钢铁词典》的体会,对多功能汉英专科词典的编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多功能汉英专科词典 编纂 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 附录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基于湘南学院外国语学院语言学课程教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世琴 李气纠 《湘南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1-77,共7页
通过对我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英语语言学课程问卷调查发现,进入大三的学生还没完全适应专业知识类课程的特点,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面临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尝试穿插研究型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小班上课、改进评分体制等... 通过对我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英语语言学课程问卷调查发现,进入大三的学生还没完全适应专业知识类课程的特点,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面临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尝试穿插研究型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小班上课、改进评分体制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以期达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言学 调查研究 研究型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谚语的互译要走异化之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世琴 李气纠 《湘南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1-94,共4页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从本质上看,翻译是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从本质上看,翻译是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内涵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成为了判断译文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谚语英汉互译的文化策略,应以异化为主,走异化的道路,以便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谚语 异化 英汉互译 文化翻译 文化内涵 语言符号 民族文化 文化形式 具体策略 文化因素 文化策略 不同文化 目的语 全球化 蕴涵 归化 译文 原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