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地区数字地震波波速比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永莉 毛慧玲 +1 位作者 赵小艳 苏有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3-208,共6页
从1998~2006年间云南地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中,选用有4个以上台记录到的震相清晰的直达Pg波、Sg波的到时(包含Pg、Sg的到时差在20~25s的远台和小于0.5s的近台),计算出云南地区数字地震波的波速比(Vp/Vs),并分析了其区域分布... 从1998~2006年间云南地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中,选用有4个以上台记录到的震相清晰的直达Pg波、Sg波的到时(包含Pg、Sg的到时差在20~25s的远台和小于0.5s的近台),计算出云南地区数字地震波的波速比(Vp/Vs),并分析了其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8~2006年云南地区波速比月均值为1.685,滇西南地区的月均值高于云南地区的月均值;滇西地区的月均值变化幅度相对较小,2002年10月至2004年11月间的月均值低于云南地区的月均值。2005年云南地区的波速比整体偏高,平均值达1.74,高于多年均值,可能是2004年印尼8级大震后云南地区波速比的一种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震波 波速比 直达波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及其调制比的时空展布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永莉 张俊伟 +2 位作者 刘丽芳 蔡静观 付虹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0-236,共7页
剖析并定义了云南地区 1970~ 2 0 0 1年中强地震连发 ,发现中强地震连发的时空展布具有空间分布按一定方向有规律迁移 ,时间分布集中于 5~ 11个月的特点。利用小震调制比分析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的孕震演变 ,结果发现小震调制比的异... 剖析并定义了云南地区 1970~ 2 0 0 1年中强地震连发 ,发现中强地震连发的时空展布具有空间分布按一定方向有规律迁移 ,时间分布集中于 5~ 11个月的特点。利用小震调制比分析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的孕震演变 ,结果发现小震调制比的异常特性 :空间上中强震连发前 2~ 0 5a的时段内小震调制比出现 8个平方度以上的异常面积元 ,异常面积元集中的地区为未来中强震连发的主体区域 ,时间上中强震连发前 1~ 3a出现小震调制比Rm的高值异常。并用花岗岩块体受压实验结果初步探讨了中强地震连发及其调制比时空展布特征的构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地震 地震连发 空间分布 调制比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强震活动过程中的调制比、b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永莉 蔡静观 曹刻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30,共6页
通过对云南地区 190 0~ 2 0 0 0年 ,反映地壳介质状态的地震调制比、b值等的系统研究 ,探讨了云南地区强震不同活动阶段的中强地震调制比、b值的活动规律 ,以及与云南地区强震活动规律的关系 ,并从地壳介质状态反应的孕震机理作出相应... 通过对云南地区 190 0~ 2 0 0 0年 ,反映地壳介质状态的地震调制比、b值等的系统研究 ,探讨了云南地区强震不同活动阶段的中强地震调制比、b值的活动规律 ,以及与云南地区强震活动规律的关系 ,并从地壳介质状态反应的孕震机理作出相应的剖析。结果表明中强地震的调制比、b值在强震活跃期与平静期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在强震活跃期 ,中强地震Rm值经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过程 ,完成一次准周期性变化过程 ,结束活跃期 ;强震平静期调制比Rm开始时高 ,结束时低 ;在活跃期与其后的平静期 ,b值形成一个有规律的低—高—低周期性变化 ;Rm、b值的最大值都出现于平静期 ;显示出不论是强震活跃期与平静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活跃期 强震平静期 调制地震 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湾水库蓄水前后的水库地震波速比变化初探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永莉 赵小艳 付虹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470,共7页
利用小湾水库地震台网连续、完整的地震波资料,计算小湾水库蓄水前、后各1年地震密集区域的小震波速比变化,并分析3级地震震前波速比的显著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湾库区澜沧江段的昌宁、凤庆,黑惠江库区的巍山牛街一带为震群丛集区... 利用小湾水库地震台网连续、完整的地震波资料,计算小湾水库蓄水前、后各1年地震密集区域的小震波速比变化,并分析3级地震震前波速比的显著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湾库区澜沧江段的昌宁、凤庆,黑惠江库区的巍山牛街一带为震群丛集区,且库尾凤庆区域平均波速比低于中段的昌宁区,空间上呈非均匀分布。水库蓄水仅对凤庆区的地下介质有一定的影响,蓄水前后3级地震震前波速比均呈显著低值异常,2009年8月6日凤庆3.5级地震为蓄水后的最大地震,初步判定为水库诱发的构造地震或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湾水库 水库蓄水 波速比 水库诱发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地区近期强震前的波速比异常演化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永莉 毛慧玲 苏有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1,共6页
利用云南地区地震波记录资料,对滇西地区1998年以来5次MS≥5.8强震前的波速比异常进行了动态追踪,结果表明:滇西地区强震前1~3年会形成一个长60~160km的椭圆形低波速比异常区,强震通常发生于异常区边缘、异常交错部位或低波速异常区外... 利用云南地区地震波记录资料,对滇西地区1998年以来5次MS≥5.8强震前的波速比异常进行了动态追踪,结果表明:滇西地区强震前1~3年会形成一个长60~160km的椭圆形低波速比异常区,强震通常发生于异常区边缘、异常交错部位或低波速异常区外围60km范围内。低波速比异常区出现的高波速比(≥1.90)点,除2001年施甸5级震群外,对应的强震孕育时间的长短与强震震中距的大小有类似反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地区 强震 波速比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地区前兆震群参数指标及其区域分布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永莉 刘丽芳 +1 位作者 苏有锦 李忠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3,共6页
通过分析处理1970年以来川滇地区中小地震资料,提出了川滇地区前兆震群的定义,着重研究了前兆震群、前兆震群指标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前兆震群具有集中分布的区域特征;前兆震群参数指标为能量释放均匀度U≥045,震群信息熵K≥055,... 通过分析处理1970年以来川滇地区中小地震资料,提出了川滇地区前兆震群的定义,着重研究了前兆震群、前兆震群指标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前兆震群具有集中分布的区域特征;前兆震群参数指标为能量释放均匀度U≥045,震群信息熵K≥055,地震发生方式ρ≤07,震群b≥09或≤075,最大震级与次大震级差ΔM≤04,综合判定指标为5项震群参数指标3项达标。前兆震群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ΔM无区域特征,U值、K值、b值与ρ值在思茅、景洪相对偏低。即除震级差ΔM的空间分布无区域性,前兆震群与其余震群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兆震群 震群参数 区域特征 川滇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地区强震孕育过程中的中等地震动态演化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永莉 苏有锦 +1 位作者 李忠华 刘丽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9,共9页
引用有关地震活动的频度面积S值方法[1 ] ,对川滇地区 1970年以来 6 7级以上强震前后的中等地震活动进行研究 ,发现强震的S值在震前和震后的异常变化特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主要表现为 :在震前S值异常为高值或低值异常 ,震后下降... 引用有关地震活动的频度面积S值方法[1 ] ,对川滇地区 1970年以来 6 7级以上强震前后的中等地震活动进行研究 ,发现强震的S值在震前和震后的异常变化特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主要表现为 :在震前S值异常为高值或低值异常 ,震后下降或上升 ;对特定区域研究发现 ,滇西南地区强震的孕震区中等地震活动的S值震前异常主要为高值 ,而滇西地区强震孕震区中等地震活动的S值震前异常主要表现为低值。表明对川滇地区强震孕震区中等地震活动的频度面积S值方法的动态追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孕育 中等地震 动态演化 川滇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前地震学异常的动态演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永莉 毛慧玲 付虹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8-323,共6页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前,在中国大陆和云南省6级强震平静及滇西南地区5、6级地震出现丛集现象的背景下,动态追踪了滇西南地区各项地震学参数异常的中、短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05、2006年滇西南地区近同步出现中小地震活跃、调制小震...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前,在中国大陆和云南省6级强震平静及滇西南地区5、6级地震出现丛集现象的背景下,动态追踪了滇西南地区各项地震学参数异常的中、短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05、2006年滇西南地区近同步出现中小地震活跃、调制小震频发、震源深度加深、b值由高到低等中短期异常,而2007年云南省内大于等于25天的3级地震平静异常和滇西南3级震群的密集,则预示着强震的逼近,尤其是3级地震时空密集,是宁洱6.4级地震的显著短临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地震 中期异常 短临异常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永莉 赵婧 +3 位作者 刘黎明 张全波 刘利 吴碧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11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全脑缺血模型组、模型给药组1及模型给药组2,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10... 目的探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11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全脑缺血模型组、模型给药组1及模型给药组2,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10只,全脑缺血模型组、模型给药组1及模型给药组2各30只。各手术组大鼠置管于侧脑室,置管后第6天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全脑缺血模型组、模型给药组1、模型给药组2大鼠分别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10μL、IGF-1(0.2μg/μL)10μL、IGF-1+PPP[腹腔注射阻断剂PPP (20 mg/kg)30 min后,侧脑室注射IGF-1(0.2μg/μL)10μL],1次/d,共7 d。假手术组大鼠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10μL。造模前后分别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p-Akt和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全脑缺血模型组比较,模型给药组1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 <0.05),跨跃平台次数和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 <0.05);海马CA1区细胞数增加,排列整齐均匀,结构较清晰;p-Akt、p-mTOR蛋白的表达更高(P <0.05)。结论外源性IGF-1能够改善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抑制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并提高PI3K/Akt信号通路中p-Akt、pmTOR蛋白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全脑缺血 学习记忆 P-AKT P-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强震前地震活动的短临异常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永莉 苏有锦 +1 位作者 李忠华 刘丽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7-24,共8页
利用川滇地区具有完整仪测的地震目录 ,重点对云南地区及可能发生大震的地震带 (区 ) ,计算地震学相对独立、且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 :b值、频度、应变能、断层面总面积、C值、D值与Mf值等 ;提出了统计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异常项目月变化... 利用川滇地区具有完整仪测的地震目录 ,重点对云南地区及可能发生大震的地震带 (区 ) ,计算地震学相对独立、且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 :b值、频度、应变能、断层面总面积、C值、D值与Mf值等 ;提出了统计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的方法 ,以 2倍方差异常标准线定为异常判定线来揭示云南地区强震孕育的短临特征。结果发现 ,云南地区 6 7级地震前和各个地震带 (区 )中强震、强震前 1~ 3个月内 ,出现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的异常增强—降低或异常增强、降低独立出现的现象 ;并通过历史强震震例检验和从区域、构造的特性对R值结果作了初步探讨 ,为云南地区强震的短临预测预报提供一种地震学的综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短临异常 月变化率 异常项目 地震活动性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型加权残值法求解薄板的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永莉 赵志岗 侯志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结构动力分析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寻找高效、准确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经济地进行结构工程设计的重要保证。利用一种求解弹性动力学初边值问题的新方法——卷积型加权残值法,推导出Gurtin变分原理,并应用卷积型加权残值法计算了两种... 结构动力分析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寻找高效、准确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经济地进行结构工程设计的重要保证。利用一种求解弹性动力学初边值问题的新方法——卷积型加权残值法,推导出Gurtin变分原理,并应用卷积型加权残值法计算了两种边界条件薄板的动力学问题,算例表明,方法计算精度高,计算工作量少,是计算结构动力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加权残值法 卷积 薄板 变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强震前波速比、震源深度及中小地震活动的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永莉 毛慧玲 +1 位作者 王世芹 秦嘉政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分析了云南地区第四强震跃期内波速比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强震孕育过程与波速变化、震源深度变化、中小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波速比异常、震源深度变化异常与3、4级中小地震活动的异常,最早出现于云南7级地震前4年左右,大多数异常集... 分析了云南地区第四强震跃期内波速比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强震孕育过程与波速变化、震源深度变化、中小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波速比异常、震源深度变化异常与3、4级中小地震活动的异常,最早出现于云南7级地震前4年左右,大多数异常集中出现于震前2年左右,表现为波速比、震源深度异常增多,震前1年左右异常则逐步减少;伴随着云南第四强震活跃期的开始—结束的过程,云南地区的波速比也经历了下降—恢复的准同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比 震源深度 中小地震 强震活跃期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型加权残值法求解梁的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永莉 赵志岗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49,共3页
利用卷积型加权残值法推导出Gurtin变分原理。并应用卷积型加权残值法计算了简支梁的振动、冲击问题,算例表明此方法是成功的.
关键词 卷积 加权残值法 Gurtin变分原理 简支梁 振动 冲击问题弹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强震序列类型的划分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永莉 赵小艳 秦嘉政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5-261,共7页
依据公元886~2009年云南MS≥5.0地震资料,分析云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序列类型早期划分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认为:云南地区MS≥5.0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其次为多震型;主余型与多震型地震散布于云南省各个地区,孤立型主要分布于东川、玉... 依据公元886~2009年云南MS≥5.0地震资料,分析云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序列类型早期划分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认为:云南地区MS≥5.0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其次为多震型;主余型与多震型地震散布于云南省各个地区,孤立型主要分布于东川、玉溪、盈江等地区。各小区域的地震震型特点为:滇西北地区与云南地区地震类型比例一致;小滇西地区MS≥6地震以多震型为主;滇西南、滇东南地区MS≥6地震序列中主余型比例高达90%与83%。滇东北地区震群型与孤立型约各占一半,其中5~5.9级地震序列中孤立型所占比例为全省之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现代地震 序列类型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3次6级间歇性双震第二主震的前震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永莉 苏有锦 +1 位作者 田秀美 钱晓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分析大姚6.2,6.1级间歇性双震地震序列的地震波、地震活动变化,以类比方法分析了同震型的1976年盐源—宁蒗6.7,6.4级地震序列,1971年普洱6.7,6.2级地震序列,寻求第二主震的前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大姚6.2级与盐源—宁蒗6.7级序列中均出... 分析大姚6.2,6.1级间歇性双震地震序列的地震波、地震活动变化,以类比方法分析了同震型的1976年盐源—宁蒗6.7,6.4级地震序列,1971年普洱6.7,6.2级地震序列,寻求第二主震的前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大姚6.2级与盐源—宁蒗6.7级序列中均出现一组P,S波振幅比为直线的前震;双震序列在第一主震后20~60d内,出现3,4级地震频度增高与b值、h值偏离余震衰减准同步异常的现象,第二主震临震前数天出现3,4级地震平静,与第二主震时间间隔仅2~9h,相距震中8km内发生3级显著地震。为预测预报间歇性双震序列的第二主震提供了一定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级间歇性双震 第二主震 前震特征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强震前中小地震活跃—平静的定量计算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永莉 蔡静观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6,共7页
以累计频度定量计算方法 ,讨论了云南地区 1970年以来 ,各个强震孕震区的地震活动非线性度ZL值的时间进程曲线 ,系统计算了Ms≥ 6 3级强震前的ZL值曲线 ,结果表明 :强震前地震活动非线性度ZL值异常表现出的地震孕震区的地震平静—活跃... 以累计频度定量计算方法 ,讨论了云南地区 1970年以来 ,各个强震孕震区的地震活动非线性度ZL值的时间进程曲线 ,系统计算了Ms≥ 6 3级强震前的ZL值曲线 ,结果表明 :强震前地震活动非线性度ZL值异常表现出的地震孕震区的地震平静—活跃或活跃—平静过程至少出现一次 ,且震例中的 83 %开始出现平静(活跃 )的时间为强震前 1~ 2 12 年 ,强震前半年左右结束出现活跃 (平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静 活跃 地震活动非线性度 强震 云南地区 累计频度 孕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SP90 mRNA、β2-MG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永莉 傅琼瑶 +1 位作者 赵莲 王丹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75-187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mRNA、β2-微球蛋白(β2-MG)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9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骨髓瘤组,并分为ISS I期26例、ISS II期36例、ISS III期32例;同期选取96例健康...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mRNA、β2-微球蛋白(β2-MG)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9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骨髓瘤组,并分为ISS I期26例、ISS II期36例、ISS III期32例;同期选取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HSP90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β2-MG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SP90 mRNA与β2-MG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与血清HSP90 mRNA、β2-MG表达水平的关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骨髓瘤组血清HSP90 mRNA、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多发性骨髓瘤ISS III期患者血清HSP90 mRNA、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ISS II期和ISS I期患者,ISS II期患者血清HSP90 mRNA、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ISS I期患者(P<0.0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SP90 mRNA与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630,P<0.001)。HSP90 mRNA高表达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年生存率(35.42%)明显低于HSP90 mRNA低表达患者(63.04%)(P<0.01);β2-MG高表达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年生存率(35.56%)明显低于β2-MG低表达患者(61.22%)(P<0.05)。血清HSP90 mRNA、β2-MG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SP90 mRNA、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检测二者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情评价及预后评估有潜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热休克蛋白90 Β2-微球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永莉 刘增夕 李艳杰 《大学教育》 2013年第12期60-61,共2页
文章从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类的设置入手,以结构力学所处的地位为切入点,探讨了构建地方高校结构力学课程体系,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与做法,介绍了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教... 文章从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类的设置入手,以结构力学所处的地位为切入点,探讨了构建地方高校结构力学课程体系,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与做法,介绍了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 课程建设 实践与体会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永莉 王丹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1-332,共2页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属于B疱疹病毒亚科,是导致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毒之一,最近几年来HCMV的感染有上升趋势.并且年龄越小,容易感染性越高,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关性分析 地中海贫血 妊娠 疱疹病毒 宫内感染 HCMV 易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甸5级震群前中短—短临的地震活动参数动态演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永莉 蔡静观 +1 位作者 刘丽芳 张俊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5,共8页
通过2001年施甸5级震群前地震学各项参数异常的动态追踪,研究了中强地震孕育、发生的中短-短临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云南地区出现b值、小震调制比、波速比等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以及中强地震的有规律迁移的中期异常背景上,出现了孕震... 通过2001年施甸5级震群前地震学各项参数异常的动态追踪,研究了中强地震孕育、发生的中短-短临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云南地区出现b值、小震调制比、波速比等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以及中强地震的有规律迁移的中期异常背景上,出现了孕震区的频度、b值、应变加速等群体中短异常,以及云南省内的3、4级地震连续增频、3级日频次异常和显著的3、4级地震平静的短临异常.特别是3、4级地震异常平静,标志了明显的临震信息.并初步探讨了中强地震连续发生中如何识别单个地震的震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震迁移 连发 孕震区 短临异常 异常平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