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悟社会支持和TMEM161B基因rs768705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新发抑郁症状的关联
1
作者 牛杏蒙 李涵云 +6 位作者 王雪仪 牛四方 秦岩 郑艺 慕福芹 黄悦勤 刘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TMEM161B基因rs768705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于2018-2020年期间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两所医科大学9928名新生进行基线和2年随访调查。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特征问卷收集基本人口学...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TMEM161B基因rs768705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于2018-2020年期间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两所医科大学9928名新生进行基线和2年随访调查。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特征问卷收集基本人口学特征信息,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和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量表等自评量表测量个体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负性生活事件数量。同时,采集血液样本并进行DNA分型测序。结果:家庭支持、其他支持与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均呈负关联(OR=0.96,95%CI:0.93~0.99;OR=0.94,95%CI:0.91~0.98)。朋友支持与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无关联(OR=0.99,95%CI:0.95~1.02)。rs768705多态性(AG基因型)与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呈正关联(OR=1.58,95%CI:1.12~2.23)。朋友支持与rs768705多态性(AG基因型)的交互作用(OR=1.13,95%CI:1.02~1.26)及其他支持与rs768705多态性(AG基因型)的交互作用(OR=1.13,95%CI:1.02~1.25)对女性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男性大学新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和TMEM161B基因rs768705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是影响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的关联因素,且具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大学新生 领悟社会支持 基因多态性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现况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涵云 李秀婷 +5 位作者 许瑞雪 慕福芹 秦岩 黄悦勤 吴一波 刘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探讨社区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全国范围内(不包含港澳台)以分层抽样与按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比例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30505例居民。采用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自编调查问卷、简化版领... 目的:探讨社区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全国范围内(不包含港澳台)以分层抽样与按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比例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30505例居民。采用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自编调查问卷、简化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评估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行为方式、社会支持情况等。结果:自我报告临床诊断肿瘤患者共359例(1.2%)。其中,恶性肿瘤患者151例(42.1%),良性肿瘤患者208例(57.9%),肿瘤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76.6%。过去1周内每天走路超过10min少于3d(OR=6.63)或4~6d(OR=5.00)、整体睡眠质量很差(OR=4.80)或一般(OR=3.06)、领悟朋友支持程度低(OR=4.66)及伴有焦虑症状(OR=1.74)是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特别是睡眠质量差、运动量少、领悟社会支持低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抑郁症状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校学生教育研究
3
作者 宋丽丽 李涵云 佘诗荣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7期175-177,共3页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文化资源星罗棋布”,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百川梦工...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文化资源星罗棋布”,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百川梦工场”作为学校重点培育的工作室,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地理优势,将辽宁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之中,不断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入脑入心、思政教育实践走深走实,构建了“课堂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育”的三全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育人 大连外国语大学“百川梦工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引领下高校精准就业育人体系建设探索
4
作者 李涵云 王琢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016-0019,共4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这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也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切实提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这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也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育人的教学效果,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探究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体系,通过一个有力的载体,开展高校精准就业育人体系的建设,并以健全市场化的就业促进机制,强化网上招聘市场的建设,构建精准就业育人的协作体系,使精准育人的效应真正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就业 就业育人 三全育人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体系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研究
5
作者 李涵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058-0061,共4页
大学生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受到社会各界重点关注。本文以“三全育人”制度为背景,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改革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教学中应发挥的协同育人作用进行了探索。本文通过对“三全育人”制度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大学生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受到社会各界重点关注。本文以“三全育人”制度为背景,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改革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教学中应发挥的协同育人作用进行了探索。本文通过对“三全育人”制度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现状的剖析,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团队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未在一年级就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导致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对策。文章认为,高校应构建全方位育人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有效资源,拓展就业创业的发展途径,使大学生就业创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大学生 就业与创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在就业育人中的作用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李涵云 张天月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038-0041,共4页
“三全育人”是高校在新时期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人民群众办好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要全... “三全育人”是高校在新时期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人民群众办好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要全面、全面地贯彻育人方针,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科研等各个方面。“三全育人”是全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人人皆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三全育人”以育人为主线,从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着力构筑新时期立德树人“大思政”工作模式,五育并举,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在新时期提高育人质量,提高育人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解决培养人才不均衡、体制不完善、成效不佳等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就业育人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以来日本发展道路特点及启示
7
作者 李涵云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日本是我国的邻国,自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在很多方面,与我国形成了既相互竞争又密切合作的状态。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和教育居于世界前列,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近几年来财政的赤字、经济的停滞、... 日本是我国的邻国,自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在很多方面,与我国形成了既相互竞争又密切合作的状态。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和教育居于世界前列,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近几年来财政的赤字、经济的停滞、政局的动荡,外交的失策使日本又陷入了另一轮的危机之中。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惨败的基础上,在恢复经济和社会方面取得的惊人成就,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迅速的恢复并发展是与美国的统治和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的道路上有着自己的特色,但随着国家经济地位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对日本发展特色的分析也为我们未来研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子高龄化道德教育 经济大国企业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枫桥经验”构建基于智慧互联网技术的高校党建
8
作者 王滨生 李然 李涵云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0年第21期0143-0144,共2页
打造“枫桥经验”云版本,是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需求开放式的多元化体现,是探索“四位一体”的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领域,是助推高校教育改革的实践创新,更是高校完善院校治理构建和谐校园可以充分借鉴的宝贵经验。全面提升高校党建治理... 打造“枫桥经验”云版本,是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需求开放式的多元化体现,是探索“四位一体”的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领域,是助推高校教育改革的实践创新,更是高校完善院校治理构建和谐校园可以充分借鉴的宝贵经验。全面提升高校党建治理效能的新体系,持续为解决高校基层党建新问题新挑战提供源源不竭的驱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互联网 高校党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与惊恐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许瑞雪 慕福芹 +7 位作者 段熙明 孙浩 李涵云 秦岩 胡书章 刘佳 王怡阳 刘燕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及其共病患病率。方法于2018年4-10月在济宁、日照及潍坊市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自制人口学特征问卷、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9、贝克焦虑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及其共病患病率。方法于2018年4-10月在济宁、日照及潍坊市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自制人口学特征问卷、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9、贝克焦虑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严重创伤事件问卷及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量表-3.0等。结果共计8079人完成了调查。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5.52%(95%CI:5.04%,6.05%),惊恐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87%(95%CI:0.68%,1.10%),重性抑郁障碍与惊恐障碍共病的终生患病率为0.34%(95%CI:0.23%,0.50%)。惊恐障碍患者共病重性抑郁障碍的比例高达38.24%。城镇、非独生子女、抑郁症状是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与惊恐障碍共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大一新生重性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及共病患病率较高,各级部门应关注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预防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惊恐障碍 共病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动物纹样中虎纹图案的装饰语言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涵云 丁密金 《艺术教育》 2015年第1期62-62,共1页
装饰设计中,对老虎艺术形象的描绘多以老虎全身的造型为描绘对象,包括其强壮浑厚的身体,凶猛的姿态,大嘴、长足和獠牙,并遍布纹饰设计。从中可以发现每一个虎首的艺术形象中,大部分都有一个大大的"王"字,人们认为虎额上的&qu... 装饰设计中,对老虎艺术形象的描绘多以老虎全身的造型为描绘对象,包括其强壮浑厚的身体,凶猛的姿态,大嘴、长足和獠牙,并遍布纹饰设计。从中可以发现每一个虎首的艺术形象中,大部分都有一个大大的"王"字,人们认为虎额上的"王"是老虎身上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代表了老虎的威严,甚至与"百兽之王"的形象相得益彰,而虎首的艺术形象与虎爪等不同,可以独立进行艺术创作,进而衍生出许多生动多彩的艺术作品。文章针对老虎的艺术形象及虎纹的装饰语言进行分析,以期为这种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的研究与传承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 传统文化 装饰 图腾崇拜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涵云 《艺术教育》 2014年第10期167-167,共1页
近年来,在高校设计艺术教学中,包裹中国传统文化外衣的"新中式"设计越来越受到青睐,但作品的质量并不乐观,多数作品流于表面、生搬硬套,甚至僵化,对冰裂纹、中国红、水墨、太极等传统元素的理解可谓囫囵吞枣,只知其一而不知其... 近年来,在高校设计艺术教学中,包裹中国传统文化外衣的"新中式"设计越来越受到青睐,但作品的质量并不乐观,多数作品流于表面、生搬硬套,甚至僵化,对冰裂纹、中国红、水墨、太极等传统元素的理解可谓囫囵吞枣,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应用设计方面也多牵强附会、无意义的元素堆砌,有的甚至显得庸俗不堪。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没有意识到对中国传统文化应当秉持的敬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缺失和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设计教育 创新
原文传递
汉族大学新生抑郁症发病率遗传学病因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昶 罗林林 +9 位作者 岳崧 王凤亭 段熙明 钱燕丹 董耘嘉 李涵云 乐骄 许瑞雪 刘燕 龚元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437-1444,共8页
目的分析汉族大学新生抑郁症(MDD)发病率遗传学病因的性别差异。方法对8 079名基线调查(2018年4—10月)时未患抑郁症的来自济宁、日照、潍坊市的汉族大学新生开展1年随访调查, 同时收集4 828份全静脉血。提取DNA后, 使用Sequenom Mass A... 目的分析汉族大学新生抑郁症(MDD)发病率遗传学病因的性别差异。方法对8 079名基线调查(2018年4—10月)时未患抑郁症的来自济宁、日照、潍坊市的汉族大学新生开展1年随访调查, 同时收集4 828份全静脉血。提取DNA后, 使用Sequenom 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技术进行抑郁症相关17个遗传位点基因型检测。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 使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分析基因-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中文版(CIDI 3.0)筛查抑郁症。结果汉族大学新生抑郁症1年发病率为2.23%(95%CI:1.91%~2.60%), 其中, 男性发病率为1.97%(95%CI:1.52%~2.56%), 女性发病率为2.39%(95%CI:1.98%~2.90%), 且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768705位点(邻近基因:TMEM161B)的AG型是MDD的风险因素(OR=1.98, 95%CI:1.24~2.83), rs17727765位点(邻近基因:CRYBA1)的TC型是男性MDD的风险因素(OR=9.61, 95%CI:2.04~45.30)。一个8基因座(PMFBP1、OLFM4、LHPP、ENOX1、TMEM161B、SPPL3、FBXL4和L3MBTL2)交互作用模型预测女性抑郁症的准确度为60.05%。尚未发现有效的男性抑郁症预测模型。结论抑郁症遗传学病因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需要进一步开展男性抑郁症遗传学病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性别差异 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