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花在园林及休闲农业中的应用
1
作者 傅阳阳 刘琪龙 李炎林 《湖南包装》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荷花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具备极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与农业旅游价值。从荷花在园林及休闲农业中的应用出发,全面综述了荷花的应用历史、荷文化、荷花品种资源现状及荷花在园林与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现状,系统总结了荷花在园林及休闲农... 荷花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具备极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与农业旅游价值。从荷花在园林及休闲农业中的应用出发,全面综述了荷花的应用历史、荷文化、荷花品种资源现状及荷花在园林与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现状,系统总结了荷花在园林及休闲农业应用中的应用形式,并针对目前荷花在园林及休闲农业应用中尚未完善的部分提出建议,为后续荷花在园林及休闲农业应用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园林应用 休闲农业 荷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飞行程序的领域本体PANS-Onto构建研究
2
作者 赖欣 冯嘉宇 +1 位作者 张恒嫣 李炎林 《情报探索》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意义]飞行程序作为民航情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的数量庞大、来源繁多,数据结构多样且表达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建立统一的知识表达体系对其进行分析和管理。[方法/过程]通过抽象概念、挖掘归纳关系、定义属性来构建飞... [目的/意义]飞行程序作为民航情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的数量庞大、来源繁多,数据结构多样且表达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建立统一的知识表达体系对其进行分析和管理。[方法/过程]通过抽象概念、挖掘归纳关系、定义属性来构建飞行程序上层本体;利用word2vec和凝聚层次算法聚类下层本体,使用OWL本体描述语言与Protégé对构建本体进行描述与管理。采用AIXM程序部分对本体覆盖全面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术语覆盖率可达82.28%,提出了一种对民航飞行程序领域知识进行结构化表达的方法,构建了飞行程序领域本体PANS-Onto,为该领域知识进一步数字化与动态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程序 领域知识 领域本体 七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耳草属的资源分类及育种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唐世梅 张霞 +3 位作者 陈倩如 蔡文淇 李炎林 田代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6,共14页
虎耳草属(Saxifraga Tourn. ex L.)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全球有440~500个种,其分类一直受到植物学家的关注。该属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欧洲多国非常重视其观赏资源的开发利用。虎耳草属的品种培育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到2022年国... 虎耳草属(Saxifraga Tourn. ex L.)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全球有440~500个种,其分类一直受到植物学家的关注。该属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欧洲多国非常重视其观赏资源的开发利用。虎耳草属的品种培育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到2022年国际虎耳草协会(The Saxifrage Society)网站收录了1 692个品种,但只有1个品种来自中国。可见,我国虽然是虎耳草属的多样性中心之一,但对其观赏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欧美甚至日本。该文从虎耳草属的种质资源、分类概况、育种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该属资源的利用现状,为今后我国虎耳草属的分类、育种及应用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虎耳草种质资源丰富,但属下系统演化关系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整合形态和系统发育学手段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2)该属品种主要通过杂交育种和变异筛选的方式育成,英国、捷克共和国、德国、荷兰为培育品种最多的国家。(3)我国对该属的品种选育工作起步晚,育成品种少且育种方式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耳草属 栽培品种 种质资源 育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檵木异常叶色现象与叶片内生细菌的相关性
4
作者 霍雯雯 侯嘉怡 +4 位作者 高敏 夏伟 李炎林 于晓英 许璐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7-1838,共12页
为探讨红花檵木叶片内生细菌与其季节性异常叶色现象的相关性,该文采用平板分离培养法和16S rDNA序列特征分析法从红花檵木5类异常叶色和正常红色叶片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分析不同叶色叶片的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菌水平差异。结... 为探讨红花檵木叶片内生细菌与其季节性异常叶色现象的相关性,该文采用平板分离培养法和16S rDNA序列特征分析法从红花檵木5类异常叶色和正常红色叶片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分析不同叶色叶片的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菌水平差异。结果表明:(1)5类异常叶色叶片内生细菌生物量较高,分离的906株细菌经鉴定为26属40种。(2)小叶类型叶片内生细菌种类最多且群落结构均匀,而红黄类型的结果与其相反。(3)异常叶色叶片与正常红色叶片的菌群比较发现,不但其优势属、种差异明显,而且在异常叶色叶片中富集大量甲基杆菌属和假单胞杆菌属细菌,尤其是栖稻假单胞菌明显增多。(4)异常叶色叶片(小叶、红斑和红黄类型)中富集了具有溶磷、固氮、产IAA、耐盐功能的细菌,其中有4株兼具以上4种功能,由此推断这种富集功能菌的行为极有可能与异常叶色现象有关。该文揭示了红花檵木异常叶色现象与特定内生细菌菌群富集密切相关,为红花檵木异常叶色的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对红花檵木优质高效栽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檵木 异常叶色 内生细菌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份子莲资源的营养品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傅阳阳 王思瑶 +4 位作者 刘沛英 黄安琪 舒东膂 李炎林 田代科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1-27,共7页
为了筛选出营养品质高的子莲资源,以39份子莲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莲子的蛋白质含量、淀粉酶含量及矿物质含量等11个莲子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莲子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子莲资源的莲子... 为了筛选出营养品质高的子莲资源,以39份子莲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莲子的蛋白质含量、淀粉酶含量及矿物质含量等11个莲子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莲子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子莲资源的莲子营养品质指标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0.27~0.76,其中,α-淀粉酶、Zn含量、VC含量变异幅度较大,莲子重量、含水量、K含量变异幅度较小。营养性状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VC含量与P和K含量呈现正相关,而与β-淀粉酶呈现负相关;所分析的几种矿物质含量均呈正相关。P、K、Fe和VC含量可以作为子莲莲子营养品质的评价性指标。综合整体营养品质考虑,筛选出优良子莲资源7份:‘建选17号’‘太空莲2号’‘九华皓月’‘太空莲36号’‘采桑湖莲’‘宣莲6号’和‘白湘莲’。此外,‘日华寸三莲’的VC及矿质元素含量最高;‘台湾子莲’的β-淀粉酶含量最高;‘赣莲-62号’的含水量最高,也具有各种不同方面的开发潜力。综合评价表明,‘建选17号’‘太空莲2号’‘九华皓月’‘太空莲36号’‘采桑湖莲’‘宣莲6号’和‘白湘莲’7个子莲资源的莲子整体营养品质高,可以结合产量优先考虑推广,并为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莲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檵木花叶芽变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炎林 熊兴耀 +4 位作者 于晓英 何长征 吕长平 袁飞荣 朱杰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6-61,F0003,共7页
对红花檵木‘密枝玫红’及其3份花叶芽变材料,通过病毒学初步鉴定、叶片解剖、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特性差异分析,研究其花叶现象和部分植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密枝玫红’及其3份花叶芽变材料的组织浸提液接种的黄豆、黄瓜、辣椒、番... 对红花檵木‘密枝玫红’及其3份花叶芽变材料,通过病毒学初步鉴定、叶片解剖、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特性差异分析,研究其花叶现象和部分植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密枝玫红’及其3份花叶芽变材料的组织浸提液接种的黄豆、黄瓜、辣椒、番茄及红花檵木均生长良好,无病毒浸染症状;透射电镜观察没有看到病毒颗粒;2)3份花叶芽变材料可以通过扦插繁殖保持芽变特性,在湖南地区可露地栽培,抗病虫能力强;3)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和下表皮细胞厚度在4份供试材料之间差异显著;4)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在3份花叶芽变材料之间差异显著,且花叶芽变材料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母株;5)3份花叶芽变材料不仅在叶色方面明显区别于母株,在花色方面也有不同,这些新类型的出现丰富了红花檵木现有种质资源的叶色、花色类型,特别是2号芽变材料的花朵出现明显的红色和乳白色的嵌合,有可能成为新的优良品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檵木 芽变 花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檵木RS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炎林 熊兴耀 +3 位作者 于晓英 陈海霞 李艳香 李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75,共5页
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红花檵木RSAP-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DNA模板量、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酶量)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种方法得到的影响因素的最优水平存在差异,通过综合比较与分析,选取红... 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红花檵木RSAP-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DNA模板量、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酶量)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种方法得到的影响因素的最优水平存在差异,通过综合比较与分析,选取红花檵木RSAP-PCR最优反应体系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量70ng,Mg2+浓度1.50mmol/L,dNTPs浓度0.25mmol/L,引物浓度0.20mmol/L,Taq酶量2.50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檵木 RSAP—PCR 正交设计 单因子试验 梯度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檵木花粉单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炎林 于晓英 +2 位作者 熊兴耀 陈己任 朱杰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2-636,F0003,共6页
为通过红花檵木单倍体愈伤组织获得红花檵木全基因组序列,在红花檵木‘细叶玫红’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进程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与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相对应的花蕾外部特征,筛选出‘细叶玫红’单核靠边期花粉进行花药愈伤组织培养... 为通过红花檵木单倍体愈伤组织获得红花檵木全基因组序列,在红花檵木‘细叶玫红’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进程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与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相对应的花蕾外部特征,筛选出‘细叶玫红’单核靠边期花粉进行花药愈伤组织培养。诱导培养基以SNG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 mg/L NAA+0.5 mg/L 6–BA+30 g/L蔗糖;花粉愈伤组织培养的最优培养基为B5培养基,添加物同诱导培养基;花药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为B5液体培养基,添加物同诱导培养基,转速为110 r/min,培养温度为25℃。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红花檵木花粉愈伤组织最大吸收峰值约为叶片愈伤组织的50%;用染色体压片计数法观察到叶片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花粉愈伤组织为12条,单倍体细胞占63.1%,表明红花檵木‘细叶玫红’花粉经诱导培养出的愈伤组织为单倍体愈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檵木 花药 愈伤组织 单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燕子沟4种高山杜鹃根系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刘润宇 李良导 +4 位作者 杨宇杰 于晓英 许璐 李炎林 曹福祥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5-20,33,共7页
为促进四川甘孜州燕子沟高山杜鹃的引种驯化与移栽,并探索不同生境条件下根系微生物多样性,采集了羊踯躅、棕背杜鹃、光亮杜鹃、腺房杜鹃4种高山杜鹃的根系,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该地区高山杜鹃类型根系真菌的组成和多... 为促进四川甘孜州燕子沟高山杜鹃的引种驯化与移栽,并探索不同生境条件下根系微生物多样性,采集了羊踯躅、棕背杜鹃、光亮杜鹃、腺房杜鹃4种高山杜鹃的根系,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该地区高山杜鹃类型根系真菌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显示:4种高山杜鹃根系样品中共获得有效序列746,973条,进而聚合得到1,101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这些真菌分属于6门、27纲、30目、30科、30属,其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主要类群,它们在群落丰度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属级水平上,主要优势菌属差异显著,特别是光亮杜鹃根系真菌群落不仅拥有最多的特异性OTUs,且群落丰度最高;棕背杜鹃的根系真菌群落拥有最少的特异性OTUs,而羊踯躅的根系真菌群落丰度最低。整体而言,该试验区域内4种高山杜鹃的根系真菌多样性,与同一地区低海拔地带相比,显著偏低,这符合高海拔地区真菌多样性减少的普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杜鹃 高通量测序 根系真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和覆盖处理对杜鹃种子萌芽及成苗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炎林 舍佐棣 +3 位作者 陈己任 熊兴耀 李达 于晓英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为获得高效的杜鹃育苗方法,以杜鹃花‘紫鹤’和‘粉鹤’自交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质和覆盖处理对杜鹃花种子萌发、成苗和实生苗形态建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未发酵的玉米秸秆粉末作为播种基质不能使杜鹃花种子发芽和形成实生苗;... 为获得高效的杜鹃育苗方法,以杜鹃花‘紫鹤’和‘粉鹤’自交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质和覆盖处理对杜鹃花种子萌发、成苗和实生苗形态建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未发酵的玉米秸秆粉末作为播种基质不能使杜鹃花种子发芽和形成实生苗;以园土与干苔藓混合物和园土与棉籽壳混合物作为播种基质仅有少量种子发芽,不利于实生苗的生长;以蛭石和蛭石与干苔藓混合物作为播种基质的杜鹃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可达到65.33%~81.33%和62.67%~78.67%,但不利于杜鹃花实生苗的形态建成;以草炭和草炭与干苔藓的混合物作为播种基质能显著促进杜鹃花种子的萌发和成苗形成,且杜鹃花实生苗生长发育健壮;覆盖处理则降低了杜鹃花种子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 基质 覆盖 萌发 播种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檵木花叶芽变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炎林 钟志平 +3 位作者 李达 于晓英 陈海霞 丁江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3,F0002,共4页
花叶檵木1号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选育的红花檵木密枝玫红芽变品种。该品种主要物候期早于母本;叶片具有不连续的斑点或者斑块分布,新叶更为明显;花瓣复色,以紫红色与淡水红色成二乔类型不规则分布;抗性较强。该品种一年开花3~4... 花叶檵木1号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选育的红花檵木密枝玫红芽变品种。该品种主要物候期早于母本;叶片具有不连续的斑点或者斑块分布,新叶更为明显;花瓣复色,以紫红色与淡水红色成二乔类型不规则分布;抗性较强。该品种一年开花3~4次,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园林应用前景,适宜做园林景观树、庭院树、行道树和模纹花坛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檵木 花叶芽变 无性系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浓度对红檵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炎林 唐前瑞 +3 位作者 张宏志 李达 熊兴耀 于晓英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u2+对红檵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u2+对红檵木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脯氨酸和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当Cu2+浓度介于0~5.207 9×10-8mol.L-1...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u2+对红檵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u2+对红檵木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脯氨酸和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当Cu2+浓度介于0~5.207 9×10-8mol.L-1之间时,随Cu2+浓度增加,色素类含量增加,SOD酶活性提高,膜质过氧化作用减小;当Cu2+浓度超过5.207 9×10-8mol.L-1时,随着Cu2+浓度增加,色素类、可溶性糖含量及SOD酶活性降低,而膜质过氧化作用、相对电导率、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同时幼叶生长明显减弱,成熟叶也由鲜艳的亮紫红色渐渐变为浅红色或淡黄色,失去原有的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红檵木 Cu2+浓度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檵木花叶芽变的表型分析与RSAP分析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炎林 熊兴耀 +4 位作者 于晓英 刘明月 朱杰辉 黄睿 李达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1期8-14,共7页
为从表型和分子水平上区分红花檵木芽变类型与普通类型,以"密枝玫红"及其3份花叶芽变为材料,在分析其表型特征和观察物候期的基础上,结合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密枝玫红"花叶芽变与... 为从表型和分子水平上区分红花檵木芽变类型与普通类型,以"密枝玫红"及其3份花叶芽变为材料,在分析其表型特征和观察物候期的基础上,结合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密枝玫红"花叶芽变与母株的主要表型差异表现在叶片长度和枝梢长度方面,其它表型特征差异不显著,3份花叶芽变的主要物候期均早于母株红花檵木;4份材料的组织浸提液经黄豆、黄瓜、辣椒、番茄和红花檵木生物接种试验检测无病毒感染症状,其扦插苗后代表型稳定;从45对引物组合中筛选了13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共产生了1 174条带,在芽变单株及其母株之间产生了146条差异条带,条带主要集中在100-2 000 bp之间;"密枝玫红"花叶芽变是一类不同于母株的芽变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檵木 花叶芽变 遗传 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被植物耐荫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炎林 桂克印 +3 位作者 唐前瑞 严潜 程永生 章金盟 《现代园艺》 2008年第5期4-5,共2页
地被植物因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生态功能,以及美化城市环境等功能成为重要的园林建筑素材,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丰富多样的地被植物对于维持稳定的城市生物群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对地被植物耐荫性材料形态学、解... 地被植物因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生态功能,以及美化城市环境等功能成为重要的园林建筑素材,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丰富多样的地被植物对于维持稳定的城市生物群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对地被植物耐荫性材料形态学、解剖学,以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旨在为我国开展地被植物资源的应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植物 耐荫性 指标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观赏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炎林 唐前瑞 +2 位作者 陈建 黄睿 吕长平 《现代园艺》 2008年第3期37-40,共4页
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观赏植物的无性繁殖的影响 1.1提高嫁接成活率 在观赏植物嫁接繁殖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显著地缩短嫁接接口愈伤组织的形成时间。在三倍体白杨嫁接前使用GGR8号20~80mg/kg处理枝条1小时,可提高芽接穗条成... 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观赏植物的无性繁殖的影响 1.1提高嫁接成活率 在观赏植物嫁接繁殖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显著地缩短嫁接接口愈伤组织的形成时间。在三倍体白杨嫁接前使用GGR8号20~80mg/kg处理枝条1小时,可提高芽接穗条成活率38.22%以上。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剂量对不同的树种有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观赏植物 嫁接成活率 无性繁殖 嫁接繁殖 形成时间 愈伤组织 三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对红檵木叶色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炎林 朱杰辉 +3 位作者 唐前瑞 文亮晶 尹恒 章金盟 《湖南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8-11,共4页
采用沙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Al3+对红檵木叶色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l3+能显著增加红檵木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低浓度的Al3+处理能显著的增加红檵木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花色素苷的含量以及PAL酶... 采用沙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Al3+对红檵木叶色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l3+能显著增加红檵木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低浓度的Al3+处理能显著的增加红檵木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花色素苷的含量以及PAL酶的活性,同时提高有色色素类总含量的百分比,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百分比;高浓度的Al3+处理使红檵木叶片中的可溶性糖、花色素苷的含量和PAL酶活性降低,同时降低了有色色素类的含量百分比,提高了叶绿素总量的百分比。在园林应用中施用2.0×10-10~2.0×10-9mol.L-1Al3+,可使红檵木叶片颜色更红、更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檀木 AL^3+ 叶片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弱光胁迫对马铃薯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7
17
作者 秦玉芝 邢铮 +3 位作者 邹剑锋 何长征 李炎林 熊兴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7-545,共9页
【目的】探讨持续弱光对马铃薯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不同基因型对弱光适应性差异的植物学与细胞学性状的系统研究,为马铃薯耐弱光遗传资源的筛选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原始栽培种Yan(Solanum tuberosum subsp.andigen... 【目的】探讨持续弱光对马铃薯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不同基因型对弱光适应性差异的植物学与细胞学性状的系统研究,为马铃薯耐弱光遗传资源的筛选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原始栽培种Yan(Solanum tuberosum subsp.andigena var.yanacochense)和普通栽培品种Favorita(Solanum tuberosum)为供试材料,选用50 g马铃薯块茎播种,进行基质盆栽,萌芽后用人工气候箱进行50μmol·m-2·s-1的持续弱光处理(对照光强为350μmol·m-2·s-1)。1个月后分析测定各处理的生长状况;采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曲线参数、CO2曲线参数、叶绿素含量;功能叶片主脉两侧切取大小1—2 mm见方小块,处理后用JEM-1200EX型电镜扫描观察叶片气孔并照相,分析统计单位面积气孔数量、测量气孔长度与宽;功能叶片经前处理后用LKB-5型超薄切片机切片,醋酸铀-柠檬酸铅双重染色,JGE-1200EX型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测量并照相。【结果】苗期持续弱光处理使马铃薯Favorita植株明显徒长,叶片变小变薄,但枝叶分化不受影响;原始栽培种Yan则枝叶分化困难,处理过程中生长缓慢,处理后加强环境光照强度亦无法恢复其生长速度与长势;持续弱光处理使两种基因型马铃薯叶片光作用的表观量子效率(AQE)、光合作用饱和点(LSP)、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CO2饱和点(CSP)、叶绿素含量降低;表观羧化率(EC)、CO2补偿点(CCP)上升;Favorita的光补偿点(LCP)、表观羧化率(EC)下降;Yan的光补偿点(LCP)上升,表观羧化率(EC),CO2饱和点(CSP)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长期弱光胁迫使马铃薯叶片气孔密度,叶绿体数量下降。Favorita的叶绿体基粒数、基粒片层数含量升高,Yan的叶绿体基粒片层数不增反降。【结论】不同基因型枝叶分化对光的敏感性不同,差异明显。环境光照不足,敏感基因型的发育与生长都受到严重阻碍,伤害无法通过后期增强光照恢复。持续弱光胁迫使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减弱。适应强的材料(Favorita)可利用最小光强下调,即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同时暗呼吸速率降低;而适应弱的材料(Yan)可利用最小光强则上调,可利用光强范围变窄,暗呼吸速率仍然维持较高水平,致使有机物合成和积累困难。持续弱光胁迫改变了马铃薯叶肉细胞排列方式,使叶片气孔密度下降,气孔器变小,气孔器长宽比有增加的趋势,细胞叶绿体数量减少,叶绿素成分比例改变。适应性较强的基因型通过增加叶绿体基粒数、基粒片层数和叶绿素b的含量来提高胁迫下对有效光源的捕捉能力;敏感基因型叶绿体基粒的形成受到影响,基粒片层数,气孔密度显著减少,有效光源捕捉能力和CO2亲和力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苗期 弱光 光合特性 叶绿体超微结构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黑斑病发生和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杰辉 张宏志 +3 位作者 陈己任 熊兴耀 钟晓红 李炎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月季黑斑病是由蔷薇双壳菌及细极链格孢侵染引发的一类严重影响月季观赏价值和生物产量的病害。综述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与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月季 黑斑病 蔷薇双壳菌 细极链格孢 危害 抗性育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处理下的绿萝叶片及叶片解剖结构 被引量:13
19
作者 桂克印 李炎林 +3 位作者 唐前瑞 尹恒 陈丽 贺苏华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95-98,102,共5页
采用徒手切片制作方法,对绿萝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比较分析了叶片面积、叶片长宽、上表皮组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组织和叶片厚度这几项指标,得出了绿萝叶片面积的拟合公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光... 采用徒手切片制作方法,对绿萝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比较分析了叶片面积、叶片长宽、上表皮组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组织和叶片厚度这几项指标,得出了绿萝叶片面积的拟合公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对绿萝叶片的面积、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组织厚度有较大的影响,但对绿萝叶片的厚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萝 解剖结构 光照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枝叶与果实中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星星 王仁才 +3 位作者 张家银 李炎林 秦宇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9-553,共5页
以南方红豆杉的枝、叶、果实为材料,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三尖杉宁碱、7–表–10–去乙酰紫杉醇、7–表–紫杉醇、巴卡亭III、10–去乙酰巴卡亭III)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2... 以南方红豆杉的枝、叶、果实为材料,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三尖杉宁碱、7–表–10–去乙酰紫杉醇、7–表–紫杉醇、巴卡亭III、10–去乙酰巴卡亭III)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25∶36∶39)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27 nm,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在35 min内完全分离;南方红豆杉的枝、叶、果实中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紫杉醇和7–表–10–去乙酰紫杉醇在种胚中含量最高,分别为866.47、722.50μg/g,10–去乙酰巴卡亭III、巴卡亭III和7–表–紫杉醇在叶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01.20、234.08、11.74μg/g,三尖杉宁碱含量最高的部位是枝,为392.69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枝叶 果实 紫杉醇 紫杉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