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与TSH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熠旸 邓蕾蕾 荆晶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8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8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结果入组患者中48例(59.3%)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处于异常范围,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异常组(P<0.0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异常组(P<0.01)。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糖脂代谢水平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甲状腺功能情况,为临床防治、评估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促甲状腺激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血脂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熠旸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5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血脂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5~2019-11我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测定患者血尿酸(SUN)、血脂[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 目的:探讨血尿酸、血脂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5~2019-11我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测定患者血尿酸(SUN)、血脂[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并使用气袖行踝肱指数(ABI)测定,根据ABI值判定患者LEAD程度。分析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与LEAD的相关性。结果:98例患者中35例(35.71%)发生LEAD,63例(64.29%)无LEAD;LEAD组患者SUN、TG、LDL-C、TC均高于无LE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SUN、TG、LDL-C、TC水平与LEAD呈正相关(r=0.694、0.209、0.325、0.285,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LEAD的发生与SUN、TG、LDL-C、TC水平密切相关,应积极控制患者SUN、血脂水平,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血尿酸 血脂水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邓蕾蕾 李熠旸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356-358,36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功能性便秘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饮食疗法配合使用乳果糖口服;治疗1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功能性便秘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饮食疗法配合使用乳果糖口服;治疗1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剂量为:4片/次,3次/日);治疗2组同样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剂量为:8片/次,3次/日),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治疗1组(73.33%),治疗1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2组大便性状评分与排便费力情况评分低于治疗1组,治疗1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2组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评分低于治疗1组,治疗1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乳果糖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宁颗粒联合氯沙坦钾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邓蕾蕾 李熠旸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53-54,共2页
目的:探究肾衰宁颗粒联合氯沙坦钾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9-05~2021-05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观察组(肾衰宁颗粒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及对照组(单用氯沙坦钾治疗方式)均为100例。比较分析临... 目的:探究肾衰宁颗粒联合氯沙坦钾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9-05~2021-05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观察组(肾衰宁颗粒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及对照组(单用氯沙坦钾治疗方式)均为100例。比较分析临床上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血压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炎性因子水平等。结果:观察组的CCr肾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是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总有效95例(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例(67.00%)(P<0.05);观察组的头痛、低血压、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2例(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例(26.00%)(P<0.05);观察组IL-10、IL-2、TNF-α、IL-6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通过采用肾衰宁颗粒联合氯沙坦钾治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有效提升疾病预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肾衰宁颗粒 氯沙坦钾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SH、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熠旸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尿酸(B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黄河中心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7例T2DM患者,所有T2DM患者进行超声检查IMT,根据IMT水平进行分组,将IMT<0....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尿酸(B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黄河中心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7例T2DM患者,所有T2DM患者进行超声检查IMT,根据IMT水平进行分组,将IMT<0.9 mm患者纳为IMT正常组,将IMT≥0.9 mm患者纳为IMT增厚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SH、BUA水平,并分析血清TSH、BUA水平和T2DM患者IMT的相关性。结果入选的97例T2DM患者,IMT正常组58例,占59.79%,IMT厚度为(0.68±0.08)mm;IMT增厚组39例,占40.21%,IMT厚度为(1.02±0.08)mm。IMT增厚组血清BUA、TSH水平较IMT正常组高(P<0.05);两组其余项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将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作为因变量(“0”=正常,“1”=增厚),将血清BUA、TSH表达水平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血清BUA、TSH表达水平高可能是T2DM患者IMT增厚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血清BUA、TSH表达水平和T2DM患者IMT增厚密切相关,临床可定期检测患者血清BUA、TSH表达水平,并对异常增高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以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促甲状腺激素 血尿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