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线莲的有效成分及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付露欣 朱熙妍 +4 位作者 周文 赵海梅 刘端勇 李燕珍 陈文潇 《中医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金线莲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因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治疗作用而闻名,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固肾平肝等。这些功效源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如金线莲多糖、金线莲苷和槲皮素等,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金线... 金线莲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因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治疗作用而闻名,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固肾平肝等。这些功效源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如金线莲多糖、金线莲苷和槲皮素等,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金线莲多糖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能够改善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金线莲多糖还能调节体液免疫,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金线莲苷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从而维护身体健康。槲皮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调控树突状细胞、T细胞亚群、脾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上,金线莲常被用于治疗手足口病、自身免疫性肝炎、骨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化学成分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对改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预后的影响及患者腓肠肌平均肌电值变化
2
作者 王家梁 张理选 +1 位作者 钟少文 李燕珍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探索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对改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预后的效果并同时基于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技术(sEMG)监测患者平均肌电值(AEMG)变化。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月因胫骨干骨折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 目的探索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对改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预后的效果并同时基于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技术(sEMG)监测患者平均肌电值(AEMG)变化。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月因胫骨干骨折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8~59岁,平均45.8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0~58岁,平均44.9岁。道路交通伤35例,重物砸伤17例,高处坠落伤8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可穿戴式sEMG测量术前术后小腿肌群等长收缩时腓肠肌的AEMG,研究组患者进行术前踝泵运动,对照组不进行术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7 d VAS;术后住院期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远期功能恢复情况,包括完全负重活动时间、膝关节伸屈活动度(ROM)、踝关节伸-跖屈ROM、Johner-Wruhs评分、胫骨对位情况及两侧胫骨长度差;同时根据患者的可穿戴式sEMG的记录情况,记录骨折后(术前)1、3、5 d,以及术后1、3d、1周、1、3、6个月时腓肠肌的AEMG水平。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VAS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术后1、3、7d两组患者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内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D-二聚体升高,但研究组升高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6.7%vs.43.3%,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55.90±8.85)d vs.(60.28±9.33)d,P<0.05],研究组术后1、3个月的膝关节伸-屈ROM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在骨折后5d,研究组患者腓肠肌AE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3 d、1周、1、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腓肠肌AE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可以加快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其在sEMG所记录到的AMEG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影响。这也表明基于可穿戴式sEMG技术监测患者AEMG并对其进行量化,以期在指导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下肢肌肉锻炼以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技术 下肢肌肉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在抢救重型脑干出血中的应用(附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李燕珍 邢永前 +1 位作者 林志雄 郑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重型脑干出血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出血的临床分型与预后(附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燕珍 赵斌 +1 位作者 王义刚 邢永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干出血的临床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40例脑干出血病人分轻、中、重、极重4型 ,并分析各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与预后。结果 轻型 6例 (15 % )、中型 18例 (45 % )、重型 12例 (30 % )、极重型 4例 (10 % ) ... 目的 探讨脑干出血的临床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40例脑干出血病人分轻、中、重、极重4型 ,并分析各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与预后。结果 轻型 6例 (15 % )、中型 18例 (45 % )、重型 12例 (30 % )、极重型 4例 (10 % ) ,各型平均出血量分别为 1.33ml、3.6 2 ml、7.6 7ml、11.43ml,预后与病情轻重和出血量有关 ,痊愈 7例 (17.5 % ) ,好转 18例 (45 % ) ,植物生存 5例 (12 .5 % ) ,死亡 10例 (2 5 % )。结论 脑干出血的分型可反映出血量大小、意识障碍程度及预后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干出血 临床分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燕珍 许志恩 +3 位作者 赵斌 罗泽斌 朱育昌 潘剑罡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56例发病2周内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责任病灶的梗死面积大小分为3个亚组:A组20例患者,为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灶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56例发病2周内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责任病灶的梗死面积大小分为3个亚组:A组20例患者,为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灶直径>5cm;B组20例,中等面积脑梗死,梗死灶直径为3~5cm;C组16例为小面积梗死,梗死灶直径<3cm(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入院后第2天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观察在脑梗死急性期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与梗死灶面积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受试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为(13.30±4.29)U/L;脑梗死A、B及C组患者的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分别为(5.55±2.14)U/L,(9.07±2.53)U/L和(15.59±7.49)U/L;NIHSS评分A、B及C组分别为(19.00±6.48)分,(8.75±7.01)分以及(4.81±5.33)分。A,B两组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69,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变化与梗死面积大小有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红细胞生成素变化轻微者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内源性 红细胞生成素 EPO 免疫法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兴奋性氨基酸变化规律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燕珍 陈富嫦 +2 位作者 梁统 陈小江 梁学标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3期407-408,共2页
关键词 出血性脑血管病 血浆 兴奋性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燕珍 刘億 +2 位作者 赵海梅 刘端勇 鹿秀云 《中医研究》 2018年第11期72-77,共6页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在整体观念、阴阳平衡、藏象理论、扶正祛邪等理论暗合肠道菌群动态平衡理论,中医药在调控肠道菌群结构、菌群位移、菌群功能、中药剂型剂量和中药配伍对肠道菌群影...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在整体观念、阴阳平衡、藏象理论、扶正祛邪等理论暗合肠道菌群动态平衡理论,中医药在调控肠道菌群结构、菌群位移、菌群功能、中药剂型剂量和中药配伍对肠道菌群影响等领域研究广泛,效果明显,然而其明确的作用部位和靶点、免疫相关性、基因改变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调控 中医药 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兴奋性氨基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燕珍 陈富嫦 +1 位作者 赵斌 陈小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脑出血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室出血4例)和20例正常人血清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进行患者自...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脑出血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室出血4例)和20例正常人血清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进行患者自身前后对照及与正常人比较。结果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浆中Glu、As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恢复期血浆中Glu、Asp均下降(P<0.01),其中Glu在2周后降至正常,而Asp仍较正常组高;急性期患者的出血量与Glu、Asp含量呈正相关r_G 0.809、r_A 0.675(P<0.01)。结论 兴奋性氨基酸可能参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血管病 血浆 兴奋性氨基酸 的临床研究 高效液相色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床思维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模式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燕珍 官扬 +1 位作者 赵海梅 刘端勇 《科教文汇》 2013年第36期70-71,共2页
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药教育的核心问题,其辩证思维、整体思维、抽象思维等模式贯穿于中医临床各科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因此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优势,通过辩证思维、整体观思维、对立统一思维、... 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药教育的核心问题,其辩证思维、整体思维、抽象思维等模式贯穿于中医临床各科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因此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优势,通过辩证思维、整体观思维、对立统一思维、取象比类思维、以人为本思维等思维模式将有可能更好地推动病理学的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思维 病理学 教学实践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血hCG与静脉血hCG比值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价值
10
作者 李燕珍 吴歆怡 +3 位作者 赖贺 陈文芬 曾俐琴 李智敏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血_(hCG)(RP_(hCG))与静脉血_(hCG)(V_(hCG))比值(RP_(hCG)/V_(hCG))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582名可疑异位妊娠同时合并有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 目的探讨腹腔血_(hCG)(RP_(hCG))与静脉血_(hCG)(V_(hCG))比值(RP_(hCG)/V_(hCG))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582名可疑异位妊娠同时合并有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静脉血_(hCG)、腹腔血_(hCG)及两者比值(RP_(hCG)/V_(hCG))、治疗方式、术后诊断及预后等。582名患者中异位妊娠568例作为异位妊娠组,宫内妊娠14例作为宫内妊娠组,重点分析两组患者RP_(hCG)/V_(hCG)比值,比值大于>1或比值≤1,治疗过程,术后诊断及预后。结果异位妊娠组中位RP_(hCG)/V_(hCG)为15.4(4.1~48.1),宫内妊娠组中位RP_(hCG)/V_(hCG)为0.6(0.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2,P<0.01)。以RP_(hCG)/V_(hCG)>1为诊断标椎,其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为96.1%,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38.9%,总的诊断符合率96.2%,ROC曲线下面积为1.0。RP_(hCG)/V_(hCG)>1,基本可诊断异位妊娠。RP_(hCG)/V_(hCG)<1,宫内妊娠合并腹腔内出血可能性大,异位妊娠的诊断需谨慎。结论腹腔血_(hCG)与静脉血_(hCG)比值在合并腹腔内出血的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异位妊娠 宫内妊娠 腹腔血 静脉血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小江 韩陈保 +1 位作者 李燕珍 林志雄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 总结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简称隐脑 )患者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期间确诊的隐脑患者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 隐脑患者以中青年为多见 ,5 1.5 %患者既往有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 目的 总结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简称隐脑 )患者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期间确诊的隐脑患者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 隐脑患者以中青年为多见 ,5 1.5 %患者既往有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起病缓慢 ,临床表现主要以头痛、发热和恶心呕吐为主。误诊率达 72 .7% ,主要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肿瘤等。治疗以二性霉素B(AMB)联用 5 -氟胞嘧啶 (5 -FC)或氟康唑 (Flu)等为主。病死率 3 9.4%。结论 隐脑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 ,极易误诊。提高对本病临床认识水平 ,反复多次脑脊液 (CSF)涂片墨汁染色和真菌培养 ,开展免疫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关键。AMB联合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临床分析 抗真菌治疗 误诊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君良 赵斌 +1 位作者 李燕珍 陈富嫦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血栓部位、及颅脑CT和磁共振成像(MRI/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异常表现。结果 妊娠及产... 目的 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血栓部位、及颅脑CT和磁共振成像(MRI/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异常表现。结果 妊娠及产褥期是CVT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病人表现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颅内高压征,近半数以上病人伴有意识障碍、偏瘫、癫痫发作、颅神经损害、脑膜刺激征等。少数病例CT可呈条索征或空三角征。上矢状窦MRI特征表现为T1、T2加权像窦内高信号,DSA可见受累的一处或多处静脉窦显影不良、静脉循环时间延长。结论 CVT临床表现多样,颅脑CT无特异性,MRI/MRA、DSA可帮助早期确诊并确定病变部位,多静脉窦或静脉血栓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静脉窦血栓形成 CT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脑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燕珍 郭碧娥 王家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在观察组150例患者中,评价标准为完全依从的患者有129例(占患者总数的86.00%),为部分依从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12.67%),为不依从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1.33%);在对照组150例患者中,评价标准为完全依从的患者有83例(占患者总数的55.33%),为部分依从的患者有49例(占患者总数的32.67%),为不依从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12.00%),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 老年慢性肾衰 治疗依从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米多君治疗直立性血压调节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君良 赵斌 +2 位作者 李燕珍 韩陈保 邢永前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1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米多君(管通)对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口服盐酸米多君(5~7.5 mg/d),随访6周,用Thulesius直立性血压调节障碍诊断图记录卧立位血压变化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结果24例完成观察。在治疗后第2... 目的观察盐酸米多君(管通)对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口服盐酸米多君(5~7.5 mg/d),随访6周,用Thulesius直立性血压调节障碍诊断图记录卧立位血压变化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结果24例完成观察。在治疗后第2、4、6周立位收缩压较治疗前分别提高了0.96、2.14、2.42kPa,与治疗前相比(配对t检验)P分别为小于0.05、0.01、0.001。总有效率分别为45.8%、75.0%、87.5%。头晕、头昏、晕厥症状发生比例分别由治疗前的87.5%、75.0%、20.8%降低到第6周的25.0%、20.8%、4.2%。1例65岁帕金森氏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瘁、1例24岁特发性直立低血压患者出现竖毛反应外未发现其他副反应。结论 盐酸米多君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米多君 治疗前 患者 血压调节 直立性低血压 立位 诊断 结论 障碍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挥发油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和T细胞亚群失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泽云 万琪 +6 位作者 黄佳琦 周文 钟友宝 李燕珍 赵海梅 刘端勇 蒋青青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0-1055,共6页
目的研究四神丸及其拆方挥发油治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挥发油组(110.84μL/kg)、二神丸挥发油组(77.8μL/kg)、五味... 目的研究四神丸及其拆方挥发油治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挥发油组(110.84μL/kg)、二神丸挥发油组(77.8μL/kg)、五味子散组(33.04μL/kg)、美沙拉嗪组(3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小鼠外,其余组小鼠采用DSS法复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相应处理后,比较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结肠重量、肠重指数、结肠黏膜病理形态及病理组织学损伤评分等指标评价疗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IL-4、IL-10、IL-17A、IL-21、IFN-γ等炎性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Th10、Th17、Treg细胞的变化情况;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微生物菌群种属特异性。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四神丸挥发油组、二神丸挥发油组、五味子散挥发油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4、IL-21、IL-17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或P<0.05),四神丸挥发油组和五味子散挥发油小鼠结肠组织中IL-10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或P<0.05),四神丸挥发油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FN-γ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四神丸挥发油组、二神丸挥发油组、五味子散挥发油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外周血中CD4^(+)FoxP3^(+)、CD4^(+)IL-21^(+)、CD4^(+)IFN-γ^(+)细胞水平明显上调(P<0.01或P<0.05),四神丸挥发油组、二神丸挥发油组、五味子散挥发油组CD4^(+)CXCR5^(+)细胞水平明显上调(P<0.01或P<0.05),四神丸挥发油组和二神丸挥发油组CD4^(+)IL-10^(+)细胞水平明显上调(P<0.05)。同时四神丸挥发油组、二神丸挥发油组、五味子散挥发油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结肠长度明显增加(P<0.01或P<0.05),结肠重量显著降低(P<0.01),结肠重量指数和DAI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四神丸及其拆方挥发油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影响Th细胞分化从而有效治疗DSS诱导的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四神丸 挥发油 CD4^(+)T细胞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当归多糖对结肠炎小鼠peyer's patches结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潘琦虹 李燕珍 +1 位作者 刘端勇 赵海梅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10期37-38,46,共3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小肠peyer's patches结(PP结)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50只雄性小鼠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对照组(model)、当归多糖低剂量观察组(low)、当归多糖高剂量观察组(high)、柳...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小肠peyer's patches结(PP结)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50只雄性小鼠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对照组(model)、当归多糖低剂量观察组(low)、当归多糖高剂量观察组(high)、柳氮磺吡啶阳性对照组(SASP),采用传统的TNBS乙醇复合法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给药7d后,观察小鼠病理组织学变化,并分离其小肠上皮淋巴细胞,检测各种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各观察组结肠指数、结肠损伤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或P<0.05)。同时当归多糖在一定的剂量下,可明显下调PP结中CD4+、CD8+T细胞水平(P<0.01或P<0.05),且高剂量组可降低CD4/CD8水平(P<0.05)。结论:当归多糖可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粘膜损伤,且缓解作用可能与调节结肠炎小鼠小肠PP结淋巴细胞亚群平衡、纠正肠粘膜免疫状态的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溃疡性结肠炎 淋巴细胞亚群 粘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燕珍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4-48,共5页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住房抵押贷款 个人住房贷款 资产支持证券 机构投资者 商业银行 银行资产 保险机构 投资需求 交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后脑炎和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随诊与影像学比较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志恩 赵斌 李燕珍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4期215-216,219,共3页
目的 探讨感染后脑炎(PIE)与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疗效与预后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我科1995~2000年诊断为PIE和M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疗效和预后进行前瞻性比较研究。结果(1)两组病例在起病方式... 目的 探讨感染后脑炎(PIE)与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疗效与预后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我科1995~2000年诊断为PIE和M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疗效和预后进行前瞻性比较研究。结果(1)两组病例在起病方式、发病年龄和性别方面无差异;(2)PIE组均为单发病时相,病灶局限在大脑半球脑室旁,MS组多为多发病时相,病灶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磁共振所见病灶相符;(3)PIE的疗效和预后明显优于MS(P<0.01)。结论 PIE和MS可能是发病机制不同的两种疾病,它们的疗效和预后亦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脑炎 多发性硬化 核磁共振成像 预后 PIE MS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EPO内源性调动的前瞻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昊 许志恩 +4 位作者 李燕珍 赵斌 陈煜森 朱育昌 苏敏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急性脑梗死患者EPO内源性调动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106例发病2周内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对照组和治疗实验组,每组又根据责任病灶的大小分为3个亚组:A组为大面积脑梗死,梗...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急性脑梗死患者EPO内源性调动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106例发病2周内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对照组和治疗实验组,每组又根据责任病灶的大小分为3个亚组:A组为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灶直径>5cm.;B组为中等面积脑梗死,梗死灶直径为3~5cm.;C组为小面积梗死,梗死灶直径<3cm(包括腔隙性脑梗死)。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的治疗;治疗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入院后第2天及第10~14天抽查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A、B、C三个亚组中的血清EPO在治疗前后变化差异分别如下:(2.02±8.37)U/L、(1.98±4.13)U/L、(1.97±3.44)U/L、(2.00±5.56)U/L、(2.26±4.64)U/L、(2.52±2.73)U/L。经t检验分析得实验组与对照组在A亚组中的EPO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B、C亚组中EPO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分析得实验组与对照组在B亚组中对EPO的内源性调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2<3.84,P>0.05),而在C亚组中对EPO的内源性调动作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3.84,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GBE)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的调动,变化与梗死面积大小有关,提示银杏叶提取物(GBE)能通过促进红细胞生成素释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叶提取物 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宏 胡琼姿 李燕珍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53,共3页
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促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全国迅猛发展。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 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促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全国迅猛发展。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地方融资平台泛滥膨胀,信用缺失,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以及监管方面存在的众多盲点,使得各种财政、金融、债务风险问题丛生,给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隐忧。因此,有必要从各方面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弥补监管制度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 监管 银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