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家所困还是弥补缺憾?负面家庭事件对有效领导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德鹏 李珏兴 +2 位作者 张生军 庞旭宏 王政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2-629,共18页
现有文献对负面家庭事件在个体内层次如何跨领域影响有效领导行为存在为家所困和弥补缺憾两种不一致的观点。本文引入跨领域领导身份认同理论,通过两个经验取样法研究发现: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负面家庭事件一方面会产生为家所困效... 现有文献对负面家庭事件在个体内层次如何跨领域影响有效领导行为存在为家所困和弥补缺憾两种不一致的观点。本文引入跨领域领导身份认同理论,通过两个经验取样法研究发现: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负面家庭事件一方面会产生为家所困效应,通过自我耗竭降低领导身份认同和有效领导行为;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弥补缺憾效应,通过弥补提高领导身份认同和有效领导行为。当领导者具有高外向性人格时,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负面家庭事件会提高领导身份认同,促进有效领导行为。当领导者具有低外向性人格时,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负面家庭事件会降低领导身份认同,减少有效领导行为。研究加深了对负面家庭事件如何影响有效领导行为的理解,丰富了对外向性人格在领导力中作用的认识,并拓展了领导身份认同的前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家庭事件 有效领导行为 基本领导行为 变革领导行为 领导身份认同 外向性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如何通过学习机会评估减少由下属宣泄引起的领导日常辱虐行为?
2
作者 刘德鹏 庞旭宏 +3 位作者 宋杰 李珏兴 杨椅伊 张生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6-1567,共12页
现有文献主要从“宣泄者”视角出发,讨论宣泄如何影响了宣泄者的态度和行为,从“接受者”视角探索宣泄对接受者的影响的文献相对匮乏。仅有的“接受者”视角文章将领导者看作是被动的接受者,指出下属对领导者宣泄会引起领导者的负面情绪... 现有文献主要从“宣泄者”视角出发,讨论宣泄如何影响了宣泄者的态度和行为,从“接受者”视角探索宣泄对接受者的影响的文献相对匮乏。仅有的“接受者”视角文章将领导者看作是被动的接受者,指出下属对领导者宣泄会引起领导者的负面情绪,进而导致领导者对下属做出负面行为。同时,文章还指出组织需要选择具有合适的个人特质的领导者来应对下属宣泄带来的挑战。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将领导者看作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接受者,基于压力交互理论,提出在个体内层次,自我耗竭这一认知机制在领导者接受到下属宣泄和实施领导日常辱虐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领导者自己能够通过下属宣泄学习机会评估来缓解下属宣泄导致领导者自我耗竭效应,进而减少领导日常辱虐行为。本文采用经验取样法,在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和一家金融服务企业收集了连续10个工作日、每天3次调研的数据,来自188位中基层领导者的1532个观测点的匹配数据支持了上述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宣泄行为 自我耗竭 领导日常辱虐行为 下属宣泄学习机会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开放性对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畅唱 贾良定 +2 位作者 李珏兴 刘德鹏 杨椅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26-1337,共12页
以特质激发理论和工作绩效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7家中国跨国企业派驻海外分公司的119名中高层外派经理及其上级的问卷调查,本研究探讨了跨文化情境下外派经理的经验开放性与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外派经理的经验开放性会通过... 以特质激发理论和工作绩效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7家中国跨国企业派驻海外分公司的119名中高层外派经理及其上级的问卷调查,本研究探讨了跨文化情境下外派经理的经验开放性与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外派经理的经验开放性会通过文化智力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其跨文化管理有效性,而文化距离在中介作用的前后阶段起到不同方向的调节作用:文化距离强化了经验开放性与文化智力的正向关系,却弱化了文化智力与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的正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管理 经验开放性 跨文化管理有效性 文化智力 文化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组织和管理研究中探讨调节作用?模式和证据 被引量:11
4
作者 贾良定 郑雅琴 +1 位作者 尤树洋 李珏兴 《管理学季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5-40,共26页
调节作用是指调节变量对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强度和(或)方向的影响。论证调节作用,首先必须充分阐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进而阐释调节变量是如何影响该机制的。本文提出一个包含三种基本模式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调节作用是指调节变量对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强度和(或)方向的影响。论证调节作用,首先必须充分阐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进而阐释调节变量是如何影响该机制的。本文提出一个包含三种基本模式的一般性分析框架,用以探讨学者如何论述调节作用背后的逻辑推理过程。模式一是调节变量影响了自变量到作用机制之间的强度,模式二是调节变量影响了作用机制到因变量之间的强度,模式三是对于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间关系方向的不同机制。哪一个机制会最终表现出来,取决于调节变量的不同水平或类型。模式一和模式二探讨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强度,模式三探讨之间关系的方向。应用该框架,我们分析了2008—2013年发表于Ac0如,町矿讹凡口酽me眦如Mmoz上156篇文章中的483个调节作用假设。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483个调节作用假设中,大多数(74.3%)使用第一种模式提出,而使用第二种模式和第三种模式提出的分别占26.1%和4.6%。另外,有22个调节作用假设的提出是综合使用了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在本文中,作为每种模式的范例,我们还详细分析了部分调节作用假设的推理过程及其背后逻辑。本文对如何论述调节机制的背后逻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变量 调节机制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政治环境如何影响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德鹏 李珏兴 +1 位作者 梁品 庞旭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6-509,共14页
论文基于自我控制的强度模型,研究了组织政治环境作为情境因素影响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来自某国有商业银行73位网点主任连续10个工作日的570个经验取样法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组织政治感... 论文基于自我控制的强度模型,研究了组织政治环境作为情境因素影响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来自某国有商业银行73位网点主任连续10个工作日的570个经验取样法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组织政治感知提高了自我耗竭,领导者职位任期削弱了该正向关系。(2)个体内层次自我耗竭对公正准则遵从的作用取决于个体间层次领导身份认同的程度:当领导身份认同较高时,二者关系为正;当领导身份认同较低时,二者关系为负。(3)当领导者职位任期较短且领导身份认同较高时,组织政治感知通过自我耗竭促进公正准则遵从;当职位任期较短且领导身份认同较低时,组织政治感知通过自我耗竭阻碍公正准则遵从。上述研究结论将公正准则遵从的前因研究从行为者中心视角拓展到情境中心视角,率先研究了组织政治感知的个体内变化及其影响,同时增进了对自我耗竭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准则遵从 组织政治感知 自我耗竭 职位任期 领导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网络闲散行为影响公正准则遵从的经验取样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庞旭宏 刘德鹏 +2 位作者 李珏兴 李路云 王鑫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7-377,共11页
基于自我意识情绪理论,采用经验取样法收集了73名银行网点主任连续10个工作日的570个观测数据,探索了个体内层次领导网络闲散行为影响领导者实施公正准则遵从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内层次,领导网络闲散行为正向影响内疚情绪... 基于自我意识情绪理论,采用经验取样法收集了73名银行网点主任连续10个工作日的570个观测数据,探索了个体内层次领导网络闲散行为影响领导者实施公正准则遵从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内层次,领导网络闲散行为正向影响内疚情绪。领导网络闲散行为引起的内疚情绪对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影响取决于领导者公众自我意识。即当公众自我意识较高时,领导者内疚情绪与公正准则遵从在个体内层次的关系为正;当公众自我意识较低时,领导者内疚情绪与公正准则遵从在个体内层次的关系为负。公众自我意识调节了领导者个体内层次网络闲散行为通过内疚情绪影响公正准则遵从的间接效应。即当公众自我意识较高时,领导网络闲散行为通过内疚情绪提高了公正准则遵从;当公众自我意识较低时,领导网络闲散行为通过内疚情绪降低了公正准则遵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闲散 公正准则遵从 内疚情绪 公众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情绪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经历的家庭事件对公正准则遵从的跨领域影响
7
作者 刘德鹏 李珏兴 +1 位作者 庞旭宏 周璐璐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4,共15页
提升领导者的公正准则遵从是增强员工公正感知,进而促进员工积极态度和行为、降低消极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致力于探究影响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但近年来开始转向情景视角,发现任务和人际等情景因素可能促... 提升领导者的公正准则遵从是增强员工公正感知,进而促进员工积极态度和行为、降低消极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致力于探究影响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但近年来开始转向情景视角,发现任务和人际等情景因素可能促进或抑制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然而,这些研究关注工作领域中相对稳定或连续变化的特征,忽视了如家庭等非工作领域的因素,以及离散的事件可能对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产生的影响。通过整合情感事件理论和家庭-工作增益理论,讨论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积极家庭事件对公正准则遵从的跨领域影响以及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消极家庭事件的调节作用。采用经验抽样法收集3个地市、3家商业银行、68位中层管理者的470个匹配样本点数据,运用Mplus 8.3对数据进行多水平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并采用R 4.0.3进行基于20000次参数抽样的Monte Carlo分析,验证相关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积极家庭事件通过提升工作中的积极情绪对公正准则遵从产生正向影响。而领导者经历的消极家庭事件越多,积极家庭事件通过工作中积极情绪影响公正准则遵从的间接效应越弱。研究结果丰富了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前因研究,将影响因素从工作场所内、稳定的情景因素拓展到非工作领域发生的离散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家庭-工作互动领域和情感事件理论的应用范围。研究结果对组织管理者通过更好地塑造和管理家庭环境,进而创造更加公正的工作场所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准则遵从 积极家庭事件 消极家庭事件 积极情绪 情感事件理论
原文传递
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自信之路——从个体、团队到学术社区的跨层次对话过程理论 被引量:57
8
作者 贾良定 尤树洋 +2 位作者 刘德鹏 郑祎 李珏兴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17,共19页
本文选择6个国际管理学界公认的、合法有效的理论体系为案例,其中4个理论的提出者为西方学者,2个是华人学者。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对话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设计探究管理学理论构建的社会化活动过程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理论体系... 本文选择6个国际管理学界公认的、合法有效的理论体系为案例,其中4个理论的提出者为西方学者,2个是华人学者。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对话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设计探究管理学理论构建的社会化活动过程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理论体系形成是一个由个体学者思索开始,到学术团体整合,再到学术社区辩证的动态、跨层次对话过程。学者通过唤醒性修辞,引起他人对新理论的共鸣,推动学术社区对新理论的检验和修正,最终成为合法有效的理论体系。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自信之路,不仅要求学者个体善于理论创新,而且要求学者群体以及整个学术社区建立对话平台,对理论进行不断地讨论、检验和完善,从而从中涌现出一些或一批合法有效的中国管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自信 中国管理理论 案例研究
原文传递
代际视角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自证预言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姜锦 刘春林 李珏兴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4-201,共8页
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期望是否会真的影响员工创造力?通过分三阶段对某大型企业112个团队开展的问卷调研,基于Mplus开展路径分析,本文发现: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期望能提高员工的心理授权进而提升创造性绩效。研究运用自证预言理论对上述“... 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期望是否会真的影响员工创造力?通过分三阶段对某大型企业112个团队开展的问卷调研,基于Mplus开展路径分析,本文发现: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期望能提高员工的心理授权进而提升创造性绩效。研究运用自证预言理论对上述“期望效应”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还发现:员工对上级创造力期望的反应呈现出代际差异。领导表现出的这种期望效应会对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群体产生更大影响;对非新生代群体而言,期望效应并不显著。本文贡献在于,从创造力角度发现自证预言在工作情景中的直接证据,并指出这种效应并非普遍存在于不同代际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证预言 代际差异 创造力 心理授权
原文传递
抑制团队关系冲突的负效应:一项中国情境的研究 被引量:60
10
作者 赵可汗 贾良定 +2 位作者 蔡亚华 王秀月 李珏兴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团队是组织工作的基本单位。团队工作要达其功效,不仅要求团队成员间交流信息,而且需要深度加工信息。但是,现实中团队关系冲突是常态,在讲究面子、圈子和关系的中国社会,关系冲突表现为圈子间的芥蒂与隔阂,极大阻碍了团队内信息深度加... 团队是组织工作的基本单位。团队工作要达其功效,不仅要求团队成员间交流信息,而且需要深度加工信息。但是,现实中团队关系冲突是常态,在讲究面子、圈子和关系的中国社会,关系冲突表现为圈子间的芥蒂与隔阂,极大阻碍了团队内信息深度加工。基于中国情境,本研究引入两个相关的概念——中庸思维和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来抑制团队关系冲突对团队内信息深度加工的负作用。来自31家高新技术企业59个研发团队的405位团队员工和主管的数据证实:当团队成员中庸思维总体水平高时,关系冲突对信息深度加工的负效应被显著地抑制;当团队成员感知到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总体水平高时,该负效应也被显著地抑制。理论上,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团队冲突过程的认知,而且拓展了理论的应用边界;实践上,为现实的团队关系冲突管理提供了情境相关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 关系冲突 中庸思维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 信息深度加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