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姜与生姜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2
1
作者 李计萍 王跃生 +2 位作者 马华 郝近大 杨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48-751,共4页
目的 :从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成分对生姜和干姜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用气质联用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对挥发油、总姜酚、氨基酸等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和薄层鉴别。结果与结论 :干姜与生姜在化学成分定性。
关键词 生姜 干姜 挥发油 总姜酚 薄层鉴别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地黄与干地黄中梓醇、糖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54
2
作者 李计萍 马华 +1 位作者 王跃生 郝近大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对地黄的干品和鲜品进行梓醇、糖类成分含量的成分比较研究。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地黄中梓醇含量、还原糖和多糖的含量均为鲜品高于干品。
关键词 地黄 梓醇 糖类 含量 测定 成分 鲜品 干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种煎煮方法对大黄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2.对鞣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计萍 陈馥馨 +2 位作者 王跃生 易红 刘雪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7,共2页
实验研究了10种煎煮方法,以比较其对大黄鞣质提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浸均为30min,煎煮至沸持续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60min和120min的大黄煎液中鞣质的含量变化随煎煮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同样条件下,用水浸12h与水浸30min比较... 实验研究了10种煎煮方法,以比较其对大黄鞣质提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浸均为30min,煎煮至沸持续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60min和120min的大黄煎液中鞣质的含量变化随煎煮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同样条件下,用水浸12h与水浸30min比较,鞣质含量前者高于后者;沸水加大黄煎煮10min,其鞣质含量高于沸水加大黄热浸10min者;同条件下,用45°酒浸与30°酒浸和水浸的比较,鞣质含量以45°酒浸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煮 大黄煎液 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脑灵颗粒的鉴别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计萍 王跃生 +6 位作者 刘淑芝 崔海峰 王秀荣 费红 赵雍 宗桂珍 杜贵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控制本品质量的鉴别方法,为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薄层层析法。结果:本品中天麻、钩藤、益母草、栀子、黄芩和槐花的薄层层析鉴别均无干扰,6味药综合鉴别,具有很高的专属性。结论:可以作为本品的质控方法。
关键词 益脑灵颗粒 天麻 钩藤 鉴别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灭菌法在中药及其制剂中应用现状和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计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078-2081,共4页
关键词 热压灭菌法 Γ射线辐照 问题讨论 制剂 中药 消毒灭菌 灭菌方法 钴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矿物药研究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计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566-1567,共2页
关键词 矿物药 中医药学 医疗实践 医疗水平 科学技术 理化性质 质量标准 炮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新药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计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第5期25-28,共4页
本文对中药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研究现状、现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从FDA、ICH、化学药的技术要求与中药稳定性要求对比、测定指标的选择、研究的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讨论,指出中药稳定性有其特殊性,应结合中药特点,借用先进的技术... 本文对中药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研究现状、现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从FDA、ICH、化学药的技术要求与中药稳定性要求对比、测定指标的选择、研究的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讨论,指出中药稳定性有其特殊性,应结合中药特点,借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ICH 性要求 FDA 稳定性研究 化学药 研究现状 测定指标 存在问题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药研究中的中药多糖有效部位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计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479-1480,共2页
关键词 中药多糖 有效部位 新药研究 常见问题分析 新药申请 问题讨论 中药新药 医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痛平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计萍 王跃生 +2 位作者 王秀荣 崔海峰 杜贵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 :建立了头痛平胶囊中钩藤、白芍、川芎的薄层鉴别方法及芍药甙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进行鉴别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本品中芍药甙平均含量为 11.5mg/ g,加样回收率为97.7% ,RSD(% )为 1.80 %。
关键词 头痛平胶囊 芍药甙 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仿制药试行标准管理规定》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0
作者 李计萍 杜晓曦 +3 位作者 韩志江 赵慧玲 杨兆起 张伯崇 《中国药事》 CAS 2002年第8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中药仿制药试行标准管理规定》 中药制造业 药品监督管理 药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酚酸B 被引量:67
11
作者 张启伟 张颖 +1 位作者 李计萍 马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48-849,共2页
目的 :建立丹参中丹酚酸B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75 %甲醇回流提取 ,色谱柱YWGC18,流动相甲醇 5 %乙酸 (35∶6 5 ) ,检测波长 2 81nm。结果 :丹酚酸B 0 .17~ 1.70 μg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7) ,回收率98.9% ,RSD1.82 %。结论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B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及益脑灵颗粒中天麻素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跃生 李计萍 +6 位作者 刘淑芝 崔海峰 王秀荣 费红 赵雍 宗桂珍 杜贵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41-543,共3页
目的:建立原料药天麻及益脑灵颗粒的质量标准中天麻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YWGC18反相柱(250mm×4.6mmID),10μm,C18卡套式预柱,流动相甲醇水(3∶97),流速1ml/min... 目的:建立原料药天麻及益脑灵颗粒的质量标准中天麻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YWGC18反相柱(250mm×4.6mmID),10μm,C18卡套式预柱,流动相甲醇水(3∶97),流速1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21nm,灵敏度0.16AUFS。结果:本法重现性好,较快速准确,无干扰,平均回收率为98.22%(n=6)。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可用为原料药天麻及样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脑灵效果 天麻 天麻素 含量测量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冻保鲜技术用于生姜、地黄、石斛保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杨桦 郝近大 +4 位作者 易红 李计萍 梁爱华 王金华 薛宝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鲜药的保鲜方法。方法 :应用速冻保鲜技术 ,对生姜、地黄、石斛分别进行了保鲜方法的试验和保鲜前后的化学成分测定和药效学比较。结果 :保鲜贮存期可达 6个月至 1a。结论 :速冻保鲜技术可适用于根茎类中药鲜药的保鲜。
关键词 速冻 保鲜 生姜 地黄 石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学考察要点 被引量:66
14
作者 郑杭生 李计萍 +1 位作者 韩炜 张永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64-1365,共2页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含量测定 方法学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地黄鲜榨汁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桦 郝近大 +2 位作者 李计萍 易红 马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 :以生姜、鲜地黄为对象 ,研究新鲜中药汁的保鲜技术 ,为中医临床应用鲜药提供保鲜技术。方法 :将鲜药榨汁后 ,分别应用冷藏、速冻、60 ℃ γ射线辐照灭菌、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方法进行保鲜实验 ,选出适宜的方法 ,并对贮存前后... 目的 :以生姜、鲜地黄为对象 ,研究新鲜中药汁的保鲜技术 ,为中医临床应用鲜药提供保鲜技术。方法 :将鲜药榨汁后 ,分别应用冷藏、速冻、60 ℃ γ射线辐照灭菌、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方法进行保鲜实验 ,选出适宜的方法 ,并对贮存前后的样品进行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 :鲜药汁分装后速冻冷藏保鲜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对于成分不稳定的药物 ,可应用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的方法使药汁干燥后 ,更便于储存。贮存期可达 1年。结论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新鲜中药汁进行保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地黄 鲜榨汁 保鲜技术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脑灵对大、小鼠记忆损害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杜贵友 刘淑芝 +9 位作者 王跃生 王秀荣 吕烽 李计萍 费红 宗桂珍 崔海峰 叶文华 赵雍 景厚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331-334,407,共5页
用“多用被动回避反射仪”研究了益脑灵翻转氢溴酸东莨菪碱(Scop)和乙醇所致大、小鼠学习记忆获得及再现损害;结果表明,益脑灵15.4g/kg、7.7g/kg 灌胃7天能翻转 Scop 所致大鼠学习获得损害;23.0g/kg、7.7g/kg 可翻转 Scop 所致小鼠学习... 用“多用被动回避反射仪”研究了益脑灵翻转氢溴酸东莨菪碱(Scop)和乙醇所致大、小鼠学习记忆获得及再现损害;结果表明,益脑灵15.4g/kg、7.7g/kg 灌胃7天能翻转 Scop 所致大鼠学习获得损害;23.0g/kg、7.7g/kg 可翻转 Scop 所致小鼠学习记忆获得损害(避暗法),并能翻转 Scop 所致小鼠记忆再现损害(跳台法);3.9g/kg 能翻转乙醇所致小鼠记忆再现损害。结果提示益脑灵有改善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脑灵 氢溴酸东莨菪碱 记忆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丙酯在麻醉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贵友 王跃生 +4 位作者 王秀荣 李计萍 赵雍 崔海峰 佐藤哲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大鼠给予没食子酸丙酯(PG)30mg·kg-1后0.5,1.5,3.5,7.0,10.0和30.0min的血浆浓度,分析所得血药-时浓度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性模型。大鼠ip双-对硝基苯磷...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大鼠给予没食子酸丙酯(PG)30mg·kg-1后0.5,1.5,3.5,7.0,10.0和30.0min的血浆浓度,分析所得血药-时浓度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性模型。大鼠ip双-对硝基苯磷酸酯钠(BNPP)3.4mg·kg-1,再ivPG30mg·kg-1,所测PG血浆浓度与对照组有显著不同,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t1/2α,t1/2β,k10,AUC以及MRT(0-In)均较对照组延长或增加,两组间各参数比较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而CL也较对照组降低1倍;并且于ivPG5,10及20min后其肝脏及血浆中PG含量也较对照组增高,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BNPP对PG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速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丙酯 药动力学 赤芍8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吸收中药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晓山 李建荣 +7 位作者 林娜 王旭华 刘源 陈馥馨 杨桦 易红 罗文毓 李计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33-435,共3页
据285篇口服中草药后不超过30min就出现中毒现象的报告,其中110篇涉及52种中草药,不超过10min。推测这些药物口服后,可能在更短时间内吸收其有关成份达到有效水平。分段结扎实验动物的上消化道,利用化学、药理手段证明:大黄、黄连、藜... 据285篇口服中草药后不超过30min就出现中毒现象的报告,其中110篇涉及52种中草药,不超过10min。推测这些药物口服后,可能在更短时间内吸收其有关成份达到有效水平。分段结扎实验动物的上消化道,利用化学、药理手段证明:大黄、黄连、藜芦的主要药效成份以及乌头碱都可在食道、胃内吸收;食道、胃内吸收生理盐水的能力,约与25~30cm十二指肠吸收能力相当。推论:食道和胃对中草药某些成分的吸收能力,可能具有较普遍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个别中草药成分才吸收。中药传统制剂口服有可能较短时间内主要药效成分达到有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吸收能力 中药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中柚皮甙的薄层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跃生 李计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85-686,共2页
目的:建立骨碎补中柚皮甙的薄层定性定量方法。方法:薄层层析鉴别和薄层扫描法含量测定。结果:可以鉴别出柚皮甙,其含量为7.3%。结论: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可行,定量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8%,RSD... 目的:建立骨碎补中柚皮甙的薄层定性定量方法。方法:薄层层析鉴别和薄层扫描法含量测定。结果:可以鉴别出柚皮甙,其含量为7.3%。结论: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可行,定量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8%,RSD1.37%(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柚皮甙 薄层层析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赤芍_(801)的浓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跃生 李计萍 +3 位作者 杜贵友 王秀荣 崔海峰 赵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赤芍801PG浓度。采用NucieoselC18色谱柱,甲醇∶水∶冰乙酸(48∶50∶2)为流动相,4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紫外检测波长275nm,对ivPG后不同时间家兔血浆中...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赤芍801PG浓度。采用NucieoselC18色谱柱,甲醇∶水∶冰乙酸(48∶50∶2)为流动相,4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紫外检测波长275nm,对ivPG后不同时间家兔血浆中药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G浓度为2.5μg/ml的平均回收率为96.70%,其RSD=1.83%。浓度5μg/ml的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1.05%。其最低检测限为0.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801 没食子酸丙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