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格萨尔》学的奠基者策·达木丁苏伦的贡献--建构《格萨尔》史诗学术史
1
作者 李连荣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3期26-34,共9页
策·达木丁苏伦是受到苏联—欧洲学术传统培养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格萨尔》和《格斯尔》史诗研究者,他与其后出版《西藏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1959)一书的石泰安一道,是“现代《格萨尔》学”的真正开创者和奠基人。从策·... 策·达木丁苏伦是受到苏联—欧洲学术传统培养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格萨尔》和《格斯尔》史诗研究者,他与其后出版《西藏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1959)一书的石泰安一道,是“现代《格萨尔》学”的真正开创者和奠基人。从策·达木丁苏伦有关史诗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格斯尔传〉的历史根源》的学科奠基作用及其对《格萨尔》史诗学术史的钩沉功绩,可以管窥其在藏文《格萨尔》史诗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之一—建构学术史方面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策·达木丁苏伦 学术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法制备SiC量子点粒径调控及尺寸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康杰 丁紫阳 +4 位作者 王晓燕 李连荣 孙为云 焦璨 宋月鹏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4-691,共8页
以氢氟酸、硝酸及分析纯硫酸组成的混合液为腐蚀剂,通过化学腐蚀法制备碳化硅量子点。对腐蚀混合液进行超声空化破碎,而后将其置于浓度梯度溶剂中进行高速离心层析裁剪,获得光学性能优异且粒径尺寸可控的碳化硅量子点。本文研究了腐蚀... 以氢氟酸、硝酸及分析纯硫酸组成的混合液为腐蚀剂,通过化学腐蚀法制备碳化硅量子点。对腐蚀混合液进行超声空化破碎,而后将其置于浓度梯度溶剂中进行高速离心层析裁剪,获得光学性能优异且粒径尺寸可控的碳化硅量子点。本文研究了腐蚀进程中碳化硅量子点微观形貌的演变过程,对SiC量子点的微观结构及发射光谱进行检测分析后,以发射光谱为纽带,建立量子点尺寸、光谱、颜色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超重力系数设定a=1000、离心时间120 min条件下,距液面位移0、30、60 mm处量子点平均直径约为2、5、7 nm,单一波长激发下随着碳化硅量子点直径由2→5→7 nm的变化,其光致发光相对强度峰值出现由417→435→445 nm的红移,而且发光颜色也相应呈现蓝绿色→绿色→黄绿色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发现,三种尺寸量子点发射光谱的半峰全宽随取液深度的增加而呈现81→97→106 nm增加的现象,初步分析这是由高速离心层析裁剪后靠近上层液面量子点粒径分布均匀性高于远离上层液面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量子点 微观形貌 尺寸调控 特征发射光谱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综述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连荣 唐焱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8,共4页
着重从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的特点、切割机理、关键技术以及切割效果的影响因素做了综述。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磨料水射流切割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冷、软"加工特性的绿色切割工艺,必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射流 AWJC 切割机理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0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物敏感性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连荣 单文娜 王艳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6期831-831,共1页
关键词 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生殖道支原体检测 药物敏感性 临床合理用药 支原体感染 习惯性流产 滥用抗生素 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厚度材料磨料水射流切割工艺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连荣 王晓燕 许栋刚 《新技术新工艺》 2012年第4期79-82,共4页
磨料水射流切割工艺以其独特的"冷、软"加工特性,与其他切割工艺相比,对各类热敏、硬脆等难加工材料的切割更有独特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因射流自身的"柔性"特征,尤其在切割大厚度材料时存在断面明显坡度、... 磨料水射流切割工艺以其独特的"冷、软"加工特性,与其他切割工艺相比,对各类热敏、硬脆等难加工材料的切割更有独特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因射流自身的"柔性"特征,尤其在切割大厚度材料时存在断面明显坡度、波纹、滞后、切缝、回击等质量不足,成为制约该技术应用市场推广的瓶颈。本文从磨料水射流切割工艺原理和工艺优势出发,在指出其工艺缺陷和切割效果工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关键技术,对拓展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材料 磨料水射流 切割工艺 缺陷分析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萨尔》史诗在西藏的传播特点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连荣 《中国藏学》 CSSCI 200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在西藏进行调查和翻阅相关资料时,作者发现随着西藏南北生产生活模式的明显差异,演唱形式的《格萨尔》史诗只流传和分布在北部牧区地带,而南部农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则很少有史诗的演唱形式。本文通过分析史诗中"董"氏部落与... 在西藏进行调查和翻阅相关资料时,作者发现随着西藏南北生产生活模式的明显差异,演唱形式的《格萨尔》史诗只流传和分布在北部牧区地带,而南部农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则很少有史诗的演唱形式。本文通过分析史诗中"董"氏部落与敦煌藏文文献中记载的相关部落的传说历史,结合西藏民歌演唱传统与《格萨尔》史诗演唱传统的特点,认为北部游牧部落的民歌传统更接近史诗的演唱特点,而且这种接近看起来与史诗最早传承的部落文化有密切关系。因而《格萨尔》史诗在西藏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了鲜明的地方文化差异,史诗的传承和传播形式受限于地区部落文化传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史诗 西藏 传播特点 演唱形式 雅鲁藏布江 相关资料 生活模式 藏文文献 民歌演唱 演唱特点 民歌传统 游牧部落 部落文化 文化差异 传播过程 文化传统 传播形式 北部 接近 传承 南北 牧区 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柏液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39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连荣 杨香然 庞志诚 《河北中医》 2001年第5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皮炎 虎柏液 中医药疗法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学者对《格萨尔》的搜集与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连荣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7-92,共6页
二百多年来 ,国外学者对史诗《格萨尔》的研究有着自身的学术传统和特点。在诸如史诗资料的发掘及有关《格萨尔》的主题、产生年代等基本问题方面 ,进行了积极的开掘 ,并对我国《格萨尔》早期史诗学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和探讨国... 二百多年来 ,国外学者对史诗《格萨尔》的研究有着自身的学术传统和特点。在诸如史诗资料的发掘及有关《格萨尔》的主题、产生年代等基本问题方面 ,进行了积极的开掘 ,并对我国《格萨尔》早期史诗学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和探讨国外学者二百多年来对史诗《格萨尔》研究的学术传统和特点 ,对于人们进一步深化史诗《格萨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学者 《格萨尔》 史诗 藏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风马旗观念的起源与民俗象征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连荣 《中国藏学》 CSSCI 2008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在藏族风马旗的起源研究中,一般认为它与阴阳五行思想密切相关。本文作者认为风马旗起初的观念可能与上古时代(公元前12世纪)中亚、东亚地区的英雄崇拜与祭祀地神以求福禄有关。另外,风马旗中"五兽"及其所代表的"四方&qu... 在藏族风马旗的起源研究中,一般认为它与阴阳五行思想密切相关。本文作者认为风马旗起初的观念可能与上古时代(公元前12世纪)中亚、东亚地区的英雄崇拜与祭祀地神以求福禄有关。另外,风马旗中"五兽"及其所代表的"四方"概念,除了包括阴阳五行、佛教、苯教等的信仰象征以外,它还可能代表着早期藏族氏族图腾象征,或许还寓意着藏民族形成乃至国家(如吐蕃)形成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马旗 起源 民俗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就业取向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连荣 郑晓茜 +1 位作者 王晓燕 许栋刚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28-29,共2页
模具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社会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因此,从就业取向出发,探讨高职模具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对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和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就业取向 高职 模具专业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博物院藏11幅格萨尔唐卡画的初步研究——关于《格萨尔》史诗的故事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连荣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92,F0002,F0003,共13页
关于《格萨尔》史诗的"连环画"(或故事画)由来已久。16—17世纪以后,西藏绘画中选取《格萨尔》史诗作为题材,绘成故事画,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但是比较完整全面地用绘画展示《格萨尔》史诗的"全部内容",还是要数... 关于《格萨尔》史诗的"连环画"(或故事画)由来已久。16—17世纪以后,西藏绘画中选取《格萨尔》史诗作为题材,绘成故事画,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但是比较完整全面地用绘画展示《格萨尔》史诗的"全部内容",还是要数本文介绍的四川博物院所藏11幅格萨尔唐卡画。这套系列绘画总共讲述了33个有关《格萨尔》史诗的故事,可以说它全面讲述了《格萨尔》史诗的18大宗,也即它是20世纪以前比较完整的《格萨尔》史诗,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具有康区型《格萨尔》的故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唐卡画 四川博物院 康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萨尔》拉达克本与贵德分章本情节结构之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连荣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拉达克本、贵德分章本在情节结构上呈现出的"大同小异"的特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的方言文化、生产文化以及传承形态均影响着《格萨尔》史诗的传承和变异特色。
关键词 《格萨尔》 情节结构 拉达克本 贵德分章本 民和三川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多地区《格萨尔》史诗传承的类型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连荣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102,共8页
《格萨尔》史诗在上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展现出了6种发展形态,即完美婚姻型(门巴型·雏型)、降魔型(安多东方型·原型)、征服四方四国型或称四茹型(安多南北型或上下安多型·完成型)、征服十八大宗型(康区型·完全型)、小... 《格萨尔》史诗在上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展现出了6种发展形态,即完美婚姻型(门巴型·雏型)、降魔型(安多东方型·原型)、征服四方四国型或称四茹型(安多南北型或上下安多型·完成型)、征服十八大宗型(康区型·完全型)、小宗与外宗型(派生混合型)、部本型(发展型)。从安多地区传承的几种形态来看,尽管一些较早形态已经淡化而模糊不见了,比如完美婚姻型。但作为《格萨尔》史诗形成的基础即征服四方四国型却成为了安多史诗的核心故事类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安多地区保存着《格萨尔》史诗形成的最早"证据",这就是安多史诗在《格萨尔》史诗发展史上的特殊贡献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安多地区 故事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格萨尔·赛马称王》篇情节结构的编排特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连荣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64,共14页
从20世纪的搜集成果可见,《格萨尔·赛马称王》篇的手抄本与木刻本约有35册,当代艺人讲唱的记录本也多达数种,可见其传承与传播之广泛与深入以及深受民众与艺人们的喜爱程度。如此众多的《赛马称王》文本是否讲述着同一个故事呢?分... 从20世纪的搜集成果可见,《格萨尔·赛马称王》篇的手抄本与木刻本约有35册,当代艺人讲唱的记录本也多达数种,可见其传承与传播之广泛与深入以及深受民众与艺人们的喜爱程度。如此众多的《赛马称王》文本是否讲述着同一个故事呢?分析其中3种典型文本(贵德手抄本、林葱木刻本和扎巴艺人本)的情节结构设置,可以发现,虽然各地区与各文本具有自己独特的情节结构及其设置上的差异,甚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传承体系,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讲述着同一个故事,并且也正在走向一种稳定成熟的统一形态,即林葱木刻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赛马称王 情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革命——中国《格萨尔》史诗学兴起之初的资料学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连荣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8-117,共20页
《格萨尔》史诗学的兴起开始于资料学建设。本文依据我国《格萨尔》史诗资料学建设的特点和时代特色 ,把这一建设的过程划分为 2 0世纪三个阶段 ,即 :30— 40年代 ;5 0— 60年代 ;80— 90年代。文中尤其对史诗学兴起之初展开的资料调查... 《格萨尔》史诗学的兴起开始于资料学建设。本文依据我国《格萨尔》史诗资料学建设的特点和时代特色 ,把这一建设的过程划分为 2 0世纪三个阶段 ,即 :30— 40年代 ;5 0— 60年代 ;80— 90年代。文中尤其对史诗学兴起之初展开的资料调查搜集工作 ,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格萨尔》 史诗学 资料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博物院藏11幅格萨尔唐卡画的初步研究——关于绘制时间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连荣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第4期81-88,共8页
关于《格萨尔》史诗的"连环画"(或故事画)由来已久。但是比较完整全面地用绘画展示《格萨尔》史诗的"全部内容",还是要数本文介绍的四川博物院所藏11幅格萨尔唐卡画。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分析此套故事画的故事内... 关于《格萨尔》史诗的"连环画"(或故事画)由来已久。但是比较完整全面地用绘画展示《格萨尔》史诗的"全部内容",还是要数本文介绍的四川博物院所藏11幅格萨尔唐卡画。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分析此套故事画的故事内容,探讨了它的绘制时间、地点等问题。笔者认为,这套故事画绘制的时间,最早应该不会超过16世纪,也即它是绘于清代的一套故事画。更确切一点说,它最早绘制的时间应该是18世纪左右,最晚也不会晚于19世纪晚期。绘制地点应该位于昌都至康定的某个地区。明正土司有可能是此套绘画的主持人或资助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唐卡画 四川博物院 康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格萨尔》史诗中骏马的“神性”程式描写法的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连荣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105,158,159,共11页
《格萨尔》史诗中有关相马的知识有其独特性,文本中对格萨尔大王的坐骑--神马“灵烈骝”的描绘运用了特殊“神性”程式描写法,其表现为两种方式和三种模式,即“化身”、“凭依”方式(A、B模式)和“神奇能力对比”方式(C模式)。同时,这... 《格萨尔》史诗中有关相马的知识有其独特性,文本中对格萨尔大王的坐骑--神马“灵烈骝”的描绘运用了特殊“神性”程式描写法,其表现为两种方式和三种模式,即“化身”、“凭依”方式(A、B模式)和“神奇能力对比”方式(C模式)。同时,这种特殊“神性”程式描写法的背后,反映的正是“相马知识”等深厚的西藏传统文化思想与古老的民间文学修辞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赛马称王》 神性程式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格萨尔》史诗情节基干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连荣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71-78,共8页
文章讨论了《格萨尔》史诗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早期传承形态——"七章本"。《格萨尔》史诗作为英雄史诗,从情节结构上完全符合世界其他民族的英雄史诗和英雄故事的基本情节结构。"七章本"是传承藏族及其周边众多民族... 文章讨论了《格萨尔》史诗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早期传承形态——"七章本"。《格萨尔》史诗作为英雄史诗,从情节结构上完全符合世界其他民族的英雄史诗和英雄故事的基本情节结构。"七章本"是传承藏族及其周边众多民族中的《格萨尔》史诗,它的这一稳定的结构和共同的情节单元表现出了《格萨尔》史诗传承和传播的基本形态。正是在这一情节基干上,各族的《格萨尔》史诗继续抽枝开花,茁壮成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七章本” 情节基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藏族“异常诞生母题”故事类型群的共性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连荣 《民间文化论坛》 2019年第5期62-69,共8页
本文主要列举了西藏民间故事中以“异常诞生母题”作为核心母题的15个故事模型(类型)。进而分析了这些故事类型与世界其他民族——特别是与印度和汉族的相关故事类型中各层级母题之间的共性特征。通过诸多相似母题,我们可以看到藏族的... 本文主要列举了西藏民间故事中以“异常诞生母题”作为核心母题的15个故事模型(类型)。进而分析了这些故事类型与世界其他民族——特别是与印度和汉族的相关故事类型中各层级母题之间的共性特征。通过诸多相似母题,我们可以看到藏族的“异常诞生”核心母题中各级层面的母题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母题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表现出与印度和中原汉族的故事关系密切。也即,这表明了藏族故事的特征之一——它与这两地之间具有共同的来源或相互影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诞生 核心母题 格萨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接触与民俗变迁——青海藏蒙汉聚居区年节期间藏族人的衣食住行观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连荣 《池州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5-48,共4页
青海藏蒙汉聚居区,各民族通过接触和文化交流,民俗文化尤其是年节仪式发生变迁。其中,藏族人的衣食住行等有形文化包括心态渐渐改变,主要表现在节日服饰观念中的传统情感与社区规范之间对立统一;对待节日结构的态度逐渐改变。定居生活... 青海藏蒙汉聚居区,各民族通过接触和文化交流,民俗文化尤其是年节仪式发生变迁。其中,藏族人的衣食住行等有形文化包括心态渐渐改变,主要表现在节日服饰观念中的传统情感与社区规范之间对立统一;对待节日结构的态度逐渐改变。定居生活导致生活观念出现变化;在交通工具的改变上采取方便与审美并重的态度。文章指出,在人类文化转变中,文化培养起来的民族意识和情感,直接左右着民族观念的变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变迁 文化接触 聚居区 藏族人 国营牧场 青海东部 饮食结构 民族情感 民俗文化 定居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