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的路径及模式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青嵩 吕瑶 +1 位作者 孟媛 母健菲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目前,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我国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高校采取了许多办法和措施。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毕业生返乡创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但大学生返乡创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创业技能资金缺乏,政... 目前,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我国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高校采取了许多办法和措施。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毕业生返乡创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但大学生返乡创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创业技能资金缺乏,政府支持和创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鉴于此,本文从学生转变创业观念,高校提高学生创业素质,政府加强创业支持力度、完善创业保障体制等方面探究大学生返乡创业路径,并提出三种创业模式以供借鉴:独立创业模式、信息服务创业模式、合作社创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返乡创业 路径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四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青嵩 杨宇孛 +2 位作者 梁静 刘珊 文春燕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5年第4期32-36,共5页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的大环境下,重庆四所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成员,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分别从完善机制,保障教师教育;人才强校,自主能动;大力实施人才转型战略;重点建...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的大环境下,重庆四所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成员,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分别从完善机制,保障教师教育;人才强校,自主能动;大力实施人才转型战略;重点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在了全国前列。针对这四所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能够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新建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师资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代理班主任制度建设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青嵩 梁静 +1 位作者 舒宏 马名利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6-99,共4页
新建本科院校建立代理班主任制度有利于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健康、快速成长,有利于新的大学精神的培育,同时有利于学工队伍集中精力为学校发展服务。新建本科院校要通过完善新建本科院校代理班主任的选聘机制,建立代... 新建本科院校建立代理班主任制度有利于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健康、快速成长,有利于新的大学精神的培育,同时有利于学工队伍集中精力为学校发展服务。新建本科院校要通过完善新建本科院校代理班主任的选聘机制,建立代理班主任培训机制,形成代理班主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校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代理班主任 高校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学习观对建设当代学习型社会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青嵩 刁静洋 +1 位作者 胡琴 雷晓竹 《继续教育》 2011年第12期3-6,共4页
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动力之源,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途径,是从容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迫切需要。毛泽东一生勤于学习并善于学习,他的学习观精辟实用、特色鲜明,是对马... 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动力之源,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途径,是从容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迫切需要。毛泽东一生勤于学习并善于学习,他的学习观精辟实用、特色鲜明,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学习观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展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是毛泽东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毛泽东的学习观,对于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的学习观 学习型社会 实践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对策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青嵩 唐慧 +1 位作者 王文峰 邓朝芳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5年第2期61-64,共4页
青年教师作为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建本科院校将来的中流砥柱。本文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涵义及重要性,从职业信念、职业技能、心理素质和职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因素。为了促进青年教师成... 青年教师作为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建本科院校将来的中流砥柱。本文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涵义及重要性,从职业信念、职业技能、心理素质和职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因素。为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需要为青年教师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完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打造合作平台。同时,青年教师要树立自主成长理念,制定自主成长规划,加强与外部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促进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不仅可以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可以推动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青年教师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人民指向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青嵩 肖珍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1-23,共3页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回应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对唯物史观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相结合的创新观点和重要阐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品格和状态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特质;是关于中国共产...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回应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对唯物史观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相结合的创新观点和重要阐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品格和状态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特质;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核、底色的最新概括和总结,凸显党的精神谱系的精神形态的个性和特点;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的精神财富和重要法宝。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指向,为党和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历史和现实去理解和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人民指向在新时代具有尤为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主动精神 人民指向 人民至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青嵩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3-36,共4页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迅速发展在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要顺利有序地实现,必须对其进行制度化建设。制度化建设的研究包括制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基础条件、基本...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迅速发展在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要顺利有序地实现,必须对其进行制度化建设。制度化建设的研究包括制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基本目标和长期性的探索。只有完善了相应的制度建设才能趋利避害,避免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使之向规范、科学、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社会阶层 政治参与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基于2005—2015年核心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青嵩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53-156,共4页
2005—2015年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研究特征包括:研究作者呈现"四多、四少"特点,研究者单位的性质和地域比较集中,省部级与校级基金资助力度最大,地域差别明显,发文期刊影响力较强、成果影响力不高。在... 2005—2015年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研究特征包括:研究作者呈现"四多、四少"特点,研究者单位的性质和地域比较集中,省部级与校级基金资助力度最大,地域差别明显,发文期刊影响力较强、成果影响力不高。在研究内容上,研究的学科领域、主题、热点较为集中,但是研究成果不成熟,研究视角和方法以中观层面定性经验法和实证调查法为主。今后的研究不应仅把目光放在实证研究和定性分析之上,更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加强宏观和定量研究上,提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提升成果辐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 研究现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青嵩 阳财婷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3-76,107,共5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念的中国化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遵循,也是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各项事业的重要方针。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面对高校在立德树人中遇到的新问题,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念的中国化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遵循,也是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各项事业的重要方针。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面对高校在立德树人中遇到的新问题,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建设实际进一步创新发展育人理念,将“五大发展理念”及时准确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推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实现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高校 建设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党成立之初的旧法制改造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青嵩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9期116-117,共2页
中国共产党在创设之初就十分注重运用法律倡导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并借此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广大群众争取更多的权利。在进行法制改造和创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坚持法律的多元化、主导性和阶级性,最终达到... 中国共产党在创设之初就十分注重运用法律倡导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并借此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广大群众争取更多的权利。在进行法制改造和创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坚持法律的多元化、主导性和阶级性,最终达到现实状况和理想目标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法制改造 背景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之大者”人民立场的三维审视
11
作者 李青嵩 骆丹 肖珍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胸怀“国之大者”。胸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下中国主要矛盾对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治国修身智慧、理念和要求,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基本遵循,是提高...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胸怀“国之大者”。胸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下中国主要矛盾对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治国修身智慧、理念和要求,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基本遵循,是提高“政治三力”的实践指南,筑牢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能够保障我党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国之大者”直接指向国计民生,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高屋建瓴承载着党作为时代脊梁崇高的为民理念,在提出、发展、趋势方面贯穿着坚决的主体底线和鲜明的人民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国之大者 人民立场 人民至上 政治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民族地区阶层分化对社会稳定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
12
作者 李青嵩 雷晓竹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2-75,共4页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发展,西北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不可避免地出现阶层分化现象。这种分化带给社会稳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给社会...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发展,西北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不可避免地出现阶层分化现象。这种分化带给社会稳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挑战。将构建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阶层结构放在重要位置,是应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阶层分化对社会稳定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族地区 阶层分化 社会稳定 消极影响 应对策略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之大者”的三重理解
13
作者 李青嵩 骆丹 肖珍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4-17,共4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胸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对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治国修身智慧、理念和要求。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基本遵循,是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胸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对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治国修身智慧、理念和要求。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基本遵循,是提高“政治三力”的实践指南,可以有效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增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保障我党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从内涵之“丰”、范围之“阔”、格局之“博”三个方面,可以准确理解“国之大者”的现实因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国之大者 政治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研究
14
作者 李青嵩 吕瑶 +1 位作者 邓朝芳 易若琨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习近平基于历史发展,着眼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十周年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关系,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进一步加强了重庆高校与其他国... 习近平基于历史发展,着眼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十周年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关系,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进一步加强了重庆高校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合作。重庆高校的发展与"一带一路"相结合,既给重庆高校带来了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逐渐增多;同时又带来了不少挑战,不同程度影响着重庆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高校 一带一路 教育合作 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探析
15
作者 李青嵩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1-23,共3页
中国新社会阶层随着自身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地位提升,阶层意识和权利观念强化,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增强,部分新社会阶层参与政治已具备一定条件,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是历史的必然。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是实现我国现阶段... 中国新社会阶层随着自身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地位提升,阶层意识和权利观念强化,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增强,部分新社会阶层参与政治已具备一定条件,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是历史的必然。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是实现我国现阶段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党的先进性,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政治参与 必然性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密钥”
16
作者 李青嵩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24,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求索出来的制度体系。回答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缘何"能",是破解其产生的基本前提;回答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缘何"行",是破解其发展的重大关键;回答好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求索出来的制度体系。回答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缘何"能",是破解其产生的基本前提;回答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缘何"行",是破解其发展的重大关键;回答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缘何"好",是破解其实践的价值归宿。三个关键难题的解答,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了制度"密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制度优势 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及机制建构
17
作者 李青嵩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40-47,共8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力量基础,提升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只有全面把握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之间、外部能量与心态系统之间和主体选择与客体信息之间的差距形态,才能厘清新时代文化自信提升中存在...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力量基础,提升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只有全面把握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之间、外部能量与心态系统之间和主体选择与客体信息之间的差距形态,才能厘清新时代文化自信提升中存在的障碍因素,破解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现实难题。因此,要着力构建发展—满足协同机制、内稳—外输调适机制、单向—多样过滤机制,以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现实困境 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对策研究
18
作者 李青嵩 吕瑶 +1 位作者 陈黄燕 孟媛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高等教育的治理中,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力量参与的重要性,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参与高等教育的治理。而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困难,包括教育机制的建立不完善、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方式的制定不创新、参与态度不积极等多个方面。国家... 在高等教育的治理中,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力量参与的重要性,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参与高等教育的治理。而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困难,包括教育机制的建立不完善、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方式的制定不创新、参与态度不积极等多个方面。国家、学校、企业和家庭四个主体,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教育治理,相互合作、监督,共同推动教育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力量 参与治理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19
作者 李青嵩 吕瑶 +1 位作者 母健菲 陈黄燕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6-20,共5页
加强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和对策分析,对于促进重庆市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良好发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常态下,重庆市大学生面临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学校教育的文化支撑、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较高等优势和机遇... 加强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和对策分析,对于促进重庆市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良好发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常态下,重庆市大学生面临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学校教育的文化支撑、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较高等优势和机遇,同时面临资金缺乏、经验不足、竞争激烈等困难和挑战。为此,从大学生、学校、政府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助力重庆市大学生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重庆市 大学生 创业 就业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组织制度建设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展望——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中心的文本解析
20
作者 李青嵩 骆丹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13,共9页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是关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建设。历次《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关党的组织制度建设的变化内容,大致展现了我们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在百年历史中发展的理论轨迹,充分体现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健全和落...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是关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建设。历次《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关党的组织制度建设的变化内容,大致展现了我们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在百年历史中发展的理论轨迹,充分体现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为新时代我们党增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权威性、效能性提供了历史镜鉴和未来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章 组织制度 理论演进 实践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