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A19-9和血浆FIB水平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杨万荷 李家群 +3 位作者 仝亚林 李林静 李治国 冯百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1-663,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0例良性和7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9-9,采用全自动血栓/止血分... 目的:评价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0例良性和7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9-9,采用全自动血栓/止血分析仪经光学法检测血浆FIB,绘制ROC曲线,确定诊断界值,计算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CA19-9及血浆FIB水平均高于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Z=7.420,6.862,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CA19-9)为0.872,95%可信区间(0.813~0.931);AUC(FIB)为0.844,95%可信区间(0.777~0.912)。取灵敏度+特异性的最高值所对应的截断点作为诊断界点,CA19-9的界点为35.085 U/mL,FIB为2.45 g/L,2者在选定界点的灵敏度(95%可信区间)分别为88.0%(82.5%~93.5%)和84.0%(77.8%~90.2%),联合检测灵敏度增加至98.7%(98.2%~99.2%)。结论:血清CA19-9与血浆FIB联合检测可提高良、恶性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9-9 纤维蛋白原 梗阻性黄疸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脓疱疮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万荷 冯百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5-846,共2页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IBD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包括外周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巩膜外层炎、前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等。溃疡性结肠炎为IBD的一种。作...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IBD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包括外周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巩膜外层炎、前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等。溃疡性结肠炎为IBD的一种。作者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一例以脓疱疮为肠外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脓疱疮 肠外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和结肠上皮细胞中细菌鞭毛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川 郝卉杰 +5 位作者 薛福敏 张建立 石朝阳 杨万荷 仝亚林 冯百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鞭毛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致病作用。方法:选取UC患者60例,其中中、重度UC患者30例,轻度UC患者30例。30例健康志愿者取血清样本作对照,15例结肠癌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正常结肠断端取正常结肠组织作对照。采用ELISA方... 目的:探讨细菌鞭毛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致病作用。方法:选取UC患者60例,其中中、重度UC患者30例,轻度UC患者30例。30例健康志愿者取血清样本作对照,15例结肠癌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正常结肠断端取正常结肠组织作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细菌鞭毛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细菌鞭毛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血清中细菌鞭毛蛋白抗体水平和结肠上皮中细菌鞭毛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χ~2=13.570和11.553,P〈0.05),UC患者高于对照者,重度UC患者高于中度UC患者。结论:细菌鞭毛蛋白可能参与了UC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鞭毛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CD98蛋白的表达
4
作者 仝亚林 杨万荷 +3 位作者 李家群 李治国 李林静 冯百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CD98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关系。方法:雄性Balb/c小鼠48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自由饮食。生理盐水组:灌肠前禁食24 h,自由饮水,于实验第1、8及15天分别用100μL的生理盐水灌肠,灌肠后自由饮食。乙醇组:用体积分数... 目的:探讨CD98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关系。方法:雄性Balb/c小鼠48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自由饮食。生理盐水组:灌肠前禁食24 h,自由饮水,于实验第1、8及15天分别用100μL的生理盐水灌肠,灌肠后自由饮食。乙醇组:用体积分数50%乙醇溶液100μL灌肠,方法和步骤同生理盐水组。TNBS+乙醇组:第1、8及15天分别用2.0、2.5和3.0 mg TNBS加体积分数50%乙醇溶液100μL灌肠,建立TNBS诱发的小鼠实验性IBD模型。实验第21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98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结肠黏膜上皮组织中CD98蛋白的表达。结果:4组小鼠外周血和结肠黏膜上皮组织中CD98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460,χ2=4.567,P<0.05),TNBS+乙醇组高于其他3组。结论:CD98可能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8 炎症性肠病 小鼠 TN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味白术汤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及miR-155/SOCS-1轴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万荷 崔路佳 +2 位作者 张东艳 王昌高 昝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93-2397,共5页
目的探讨九味白术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及微小RNA(miR)-15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药物+阴性对照组、药物+miR-155过表达组,每组8只,以2,4,6-三... 目的探讨九味白术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及微小RNA(miR)-15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药物+阴性对照组、药物+miR-155过表达组,每组8只,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建立UC模型,给药7 d后,检测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TNF-α、IL-23、IL-6、IL-1β水平,RT-qPCR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miR-155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SOCS-1、GP130、iNOS、RORγt、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1、2、3、4、5、6、7 d DAI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5、6、7 d DAI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评分,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黏膜组织TNF-α、IL-23、IL-6、IL-1β水平,miR-155表达,GP130、iNOS、RORγt、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SOCS-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药物+阴性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评分,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黏膜组织TNF-α、IL-23、IL-6、IL-1β水平,miR-155表达,GP130、iNOS、RORγt、STAT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SOCS-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九味白术汤对UC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miR-155表达从而促进SOCS-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白术汤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免疫屏障 miR-155/SOCS-1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6a-5p靶向调控ERK2对胃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万荷 李家群 +2 位作者 张东艳 王昌高 昝慧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14-19,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106a-5p(miR-106a-5p)通过靶向调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对胃癌细胞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胃癌细胞系MGC-803 DDP耐药细胞株MGC-803/DDP,采用RT-PCR法检测MGC-803及MGC-803/DDP中... 目的观察微小RNA106a-5p(miR-106a-5p)通过靶向调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对胃癌细胞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胃癌细胞系MGC-803 DDP耐药细胞株MGC-803/DDP,采用RT-PCR法检测MGC-803及MGC-803/DDP中miR-106a-5p及ERK2的表达。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star‐Base和Targetscan7.2预测miR-106a-5p与ERK2是否存在结合位点,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一步验证二者的靶向调控关系。将MGC-803/DDP分为mimic组(转染miR-106a-5p mimic)、ERK2组(转染pcDNA3.1-ERK2)、mimic+ERK2组(共转染miR-106a-5p mimic和pcDNA3.1-ERK2)、NC组(不转染),采用EdU染色实验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增殖凋亡相关蛋白(CyclinD1、Caspase3)、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及耐药基因MDR1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对DDP的耐药性。结果MGC-803/DDP细胞中miR-106a-5p相对表达量低于MGC-803细胞,ERK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MGC-803细胞(P均<0.05)。预测显示,miR-106a-5p与ERK2存在连续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106a-5p可靶向负调控ERK2。EdU阳性细胞数ERK2组>NC组>mimic+ERK2组>mimic组,细胞凋亡数mimic组>NC组>mimic+ERK2组>ERK2组,贴壁细胞数ERK2组>NC组>mimic+ERK2组>mimic组(P均<0.05)。细胞中CyclinD1、N-cadherin、Vimentin、MDR1表达ERK2组>mimic+ERK2组>NC组>mimic组,Caspase3、E-cadherin表达mimic组>mimic+ERK2组>NC组>ERK2组(P均<0.05)。DDP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ERK2组>NC组>mimic+ERK2组>mimic组(P均<0.05)。结论miR-106a-5p通过靶向抑制ERK2表达降低胃癌细胞对DDP的耐药性,该机制可能与改变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逆转上皮间质转化过程、降低耐药基因MDR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106a-5p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 顺铂 化疗耐药 增殖凋亡相关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Gas、TGF-α水平对老年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四联疗法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万荷 崔路佳 +1 位作者 王昌高 昝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胃泌素(Gas)、生长转化因子-α(TGF-α)对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四联疗法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该院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接受四联疗法的200例老年Hp阳性DU患者,治疗4周后参照相关标准评估... 目的分析血清胃泌素(Gas)、生长转化因子-α(TGF-α)对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四联疗法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该院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接受四联疗法的200例老年Hp阳性DU患者,治疗4周后参照相关标准评估患者疗效,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于治疗前、治疗4周检测Gas、TGF-α及相关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治疗前血清Gas、TGF-α判断老年Hp阳性DU患者四联疗法预后不良风险的价值。结果200例老年Hp阳性DU患者治疗4周Gas水平低于治疗前,TGF-α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200例老年Hp阳性DU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4周,42例预后不良,占21.00%;预后不良组治疗前Gas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TGF-α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Gas过表达可能是老年Hp阳性DU患者四联疗法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TGF-α过表达可能是老年Hp阳性DU患者四联疗法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Gas、TGF-α单项及联合预测老年Hp阳性DU患者四联疗法预后不良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老年Hp阳性DU患者四联疗法预后不良与患者治疗前Gas过表达、TGF-α低表达有关,且血清Gas、TGF-α水平对判断老年Hp阳性DU患者四联疗法预后不良风险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胃泌素 生长转化因子-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细菌鞭毛蛋白引起的肠T84细胞单层损伤中的作用
8
作者 贺欣 杨万荷 +4 位作者 路瑶 张目涵 马娜 赵美华 冯百岁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18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 探讨细菌鞭毛蛋A对肠黏膜屏障影响及肥大细胞在肠黏膜屏障损伤中作用.方法 在Transwell小室内共同培养T84细胞单层和肥大细胞(HMC-1),模拟肠黏膜屏障,并向培养系统中加入细菌鞭毛蛋白.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T84细胞单层的跨上皮电阻(T... 目的 探讨细菌鞭毛蛋A对肠黏膜屏障影响及肥大细胞在肠黏膜屏障损伤中作用.方法 在Transwell小室内共同培养T84细胞单层和肥大细胞(HMC-1),模拟肠黏膜屏障,并向培养系统中加入细菌鞭毛蛋白.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T84细胞单层的跨上皮电阻(TER)值和辣根过氧化酶(HRP)通过率,分析肠黏膜屏障完整性;使用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T84细胞对细菌鞭毛蛋白的摄取;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基底层培养基中经T84细胞转运的细菌鞭毛蛋白含量,以及HMC-1细胞分泌的组胺和类胰蛋白酶β2(MCT)的水平.结果 较低浓度(≤8mg/L)的细菌鞭毛蛋白对T84细胞单层的相对TER值以及HRP通过率无显著影响;当细菌鞭毛蛋白浓度>8mg/L,随着细菌鞭毛蛋白浓度的增加T84细胞单层的相对TER值逐渐下降,HRP通过率逐渐增加.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和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菌鞭毛蛋白组T84细胞的胞质被染成棕褐色.ELISA结果提示细菌鞭毛蛋白组基底侧细菌鞭毛蛋白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各组组胺浓度和MCT水平与各组细菌鞭毛蛋白HRP通过率的结果保持一致.结论 细菌鞭毛蛋白可直接破坏T84细胞单层或经T84细胞摄取并转运到达基底侧,激活HMC-1细胞,使其释放组胺及类胰蛋白酶β2,增强T84细胞单层肠黏膜屏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鞭毛蛋白 T84细胞单层 HMC-1细胞 肠黏膜屏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