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贝克“道德物化”视域下社交聊天机器人的技术伦理探析
1
作者 杨东伶 申欣如 《采写编》 2025年第2期25-27,共3页
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是技术伦理学的新思潮,它对于解决人类与社交聊天机器人在情感互动中产生的技术风险和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文试图发掘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用于解决人机情感互动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的适用性,并在该思... 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是技术伦理学的新思潮,它对于解决人类与社交聊天机器人在情感互动中产生的技术风险和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文试图发掘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用于解决人机情感互动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的适用性,并在该思想视野之下提出了“物律”辅助形成道德规范、技术责任内嵌技术研发过程、加强用户风险意识三个伦理规约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贝克 道德物化 社交聊天机器人 技术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民俗文化进景区的路径与模式
2
作者 王淑慧 杨东伶 高艳侠 《文化产业》 2024年第8期160-162,共3页
特色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将其引入景区,不仅可以赋予景区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能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跨媒介叙事理论为探索民俗文化进景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运用这一理论,可以使民俗文化以更加立体、多元的形式... 特色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将其引入景区,不仅可以赋予景区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能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跨媒介叙事理论为探索民俗文化进景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运用这一理论,可以使民俗文化以更加立体、多元的形式呈现在景区中。这种跨界融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同时通过多种媒体的互动传播,有效提升民俗文化的影响力。现提出文旅融合新范式,以期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达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双重提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跨界融合 互动传播 文化体验 民俗文化 实践路径 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东伶 王淑慧 杜宏艳 《西部广播电视》 2014年第22期32-33,共2页
影视传媒专业作为一个与社会现实生活有较强联系的学科,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其发展具有较为重大的影响,在当前新媒体兴起的情况下,只有完善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才能使毕业生... 影视传媒专业作为一个与社会现实生活有较强联系的学科,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其发展具有较为重大的影响,在当前新媒体兴起的情况下,只有完善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才能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兴起下的影视传媒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影视传媒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新闻采写》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东伶 《西部广播电视》 2013年第07X期27-28,共2页
当前,新闻教育面临着一个深刻的问题:学校培养出的学生难就业,传媒市场需要的人才难培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教学的角度就要求教师要从始至终地结合新闻学科特点,运用多种实践性... 当前,新闻教育面临着一个深刻的问题:学校培养出的学生难就业,传媒市场需要的人才难培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教学的角度就要求教师要从始至终地结合新闻学科特点,运用多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本文立足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将项目教学法与新闻教育融合,搭建校内实践平台,结合河北传媒学院新闻教学改革的实践,力图在新闻学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教育 项目教学法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新闻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东伶 王淑慧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3期258-260,共3页
当前,新闻教育面临着一个深刻的问题:学校教育培养出的学生难就业,传媒市场需要的人才难培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教学的角度就要求教师要从始至终地结合新闻学科特点,运用多种实践... 当前,新闻教育面临着一个深刻的问题:学校教育培养出的学生难就业,传媒市场需要的人才难培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教学的角度就要求教师要从始至终地结合新闻学科特点,运用多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本文探讨项目教学法与新闻教育的融合,从教学条件、项目实施和应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河北传媒学院新闻教学改革的实践,力图在新闻学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教育 项目教学法 教学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普短视频的传播特色与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东伶 马月飞 《视听》 2020年第5期172-173,共2页
2013年,短视频平台逐渐兴起并成为信息的重要集散地。随着知识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广泛传播,科普已是短视频平台信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普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点"状传播"、亲民化"传播大大提升了科普知识的传播价... 2013年,短视频平台逐渐兴起并成为信息的重要集散地。随着知识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广泛传播,科普已是短视频平台信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普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点"状传播"、亲民化"传播大大提升了科普知识的传播价值,即拓宽了科普知识的传播面,丰富了科普知识的内涵。短视频平台为科普知识构建了一个绝佳的传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科普知识 传播 抖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练、干、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东伶 王淑慧 韩春梅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第4期152-153,共2页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必须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河北传媒学院转型发展以特色专业转型为切入点,通过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革新、校企联合办学等系统化的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练、干、创"人才...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必须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河北传媒学院转型发展以特色专业转型为切入点,通过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革新、校企联合办学等系统化的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练、干、创"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平台 “双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创新——以《今日资讯》、《资讯前沿》栏目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东伶 张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第18期214-215,共2页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传播模式趋向多元,这给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同样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今日资讯》、《资讯前沿》为样本,分析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方式,并说明媒体如何...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传播模式趋向多元,这给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同样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今日资讯》、《资讯前沿》为样本,分析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方式,并说明媒体如何发挥新闻力量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分析,希望能够对当前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存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电视民生新闻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东伶 《新闻研究导刊》 2019年第20期41-41,43,共2页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应从行业需求出发,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从学校现实出发,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双导师制方面走出了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培养之路。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硕士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播学角度看梁启超在日本的报刊活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东伶 《采写编》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以往对梁启超的研究,多从政治、思想、文化的角度入手,将梁启超定位在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哲学家。本文选取了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失败后到日本最初五年的报刊活动,将梁启超定位在启蒙宣传家。并从传播学的五个基本要素入手分析此时期梁... 以往对梁启超的研究,多从政治、思想、文化的角度入手,将梁启超定位在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哲学家。本文选取了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失败后到日本最初五年的报刊活动,将梁启超定位在启蒙宣传家。并从传播学的五个基本要素入手分析此时期梁启超的宣传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报刊活动 传播学 日本 《万国公报》 清末民初 1895年 1920年 典型人物 过渡时期 发展道路 立宪政治 奋斗目标 政治思想 新闻界 中国 现代 文化 中西 求新 编辑 杂志 主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路径分析——评《新媒体传播伦理与法规》
11
作者 杨东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11-I0011,共1页
媒体不仅是人民群众知晓新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维护秩序、教化宣达、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媒体的使用与表达应以维护公众权益、社会整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准则。随着5G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媒体环境正在经历颠覆性的改变。海量... 媒体不仅是人民群众知晓新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维护秩序、教化宣达、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媒体的使用与表达应以维护公众权益、社会整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准则。随着5G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媒体环境正在经历颠覆性的改变。海量内容、个性化信息服务极大满足了民众的信息需求,同时,新技术、新主体和新实践带来了诸多伦理与法律问题,新闻伦理的规制客体范围扩大,部分媒体充斥的正确价值导向缺失、缺乏事实核查机制、内容剽窃、侵权洗稿、散布虚假信息等行为不断冲击着各类媒体所应当坚守的伦理准则。在此背景下,新媒体传播伦理与法规显得更为重要,需要我们深入研讨,促进共识,在重塑造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在融媒时代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科学分析融媒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路径、扎实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极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融媒时代 媒介素养教育 新闻伦理 社会整体利益 传承文化 维护秩序 个性化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启蒙宣传的传播学分析
12
作者 杨东伶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66-269,共4页
梁启超是中国社会过渡时期的典型人物,以往对梁启超的研究,多从政治、思想、文化的角度入手,称其为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哲学家。文章以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失败后到日本最初五年的报刊活动为背景,将梁启超定位在启蒙宣传家。并以传播学的... 梁启超是中国社会过渡时期的典型人物,以往对梁启超的研究,多从政治、思想、文化的角度入手,称其为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哲学家。文章以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失败后到日本最初五年的报刊活动为背景,将梁启超定位在启蒙宣传家。并以传播学的视角,从传者、内容、媒介、受众入手,对此时期梁启超启蒙宣传活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宣传家 《清议报》 《新民丛报》 《新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对策及实践——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
13
作者 杨东伶 王淑慧 任彪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84-185,共2页
本文从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着眼,以河北传媒学院转型发展实践为研究范本,探索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明确定位、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全面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办学定位 专业集群 双师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博在舆论监督中的特点和作用
14
作者 杨东伶 《新闻传播》 2013年第9期226-227,共2页
随着网上不同传播渠道的出现,它们各自不同的传播特性给网络舆论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变化,作为新兴传播工具,微博的出现对舆论监督有着怎样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微博舆论监督的特点、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上不同传播渠道的出现,它们各自不同的传播特性给网络舆论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变化,作为新兴传播工具,微博的出现对舆论监督有着怎样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微博舆论监督的特点、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指出未来微博舆论监督将呈现素质化、法制化,特别是随着一些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电视、广播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将会给舆论监督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使微博舆论监督更加鲜活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舆论监督 特点 作用 问题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
15
作者 杨东伶 《新闻传播》 2020年第3期95-96,共2页
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站在新闻意义的角度上来讲,突发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作为新闻媒体,不仅仅要对突发事件做好报道,同时还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还社会以"正"的风气。本文主要探讨了新闻媒体如... 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站在新闻意义的角度上来讲,突发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作为新闻媒体,不仅仅要对突发事件做好报道,同时还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还社会以"正"的风气。本文主要探讨了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媒体 突发事件 舆论引导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田野实践中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淑慧 杨东伶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第23期63-63,70,共2页
非遗口述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访谈模式单一,采访者与口述者缺少深入交流对传承人人生价值观念、信仰、心灵以及情感对民艺创作的影响等深层次研究极少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个人以及高校等渠道,来探讨解决问题的... 非遗口述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访谈模式单一,采访者与口述者缺少深入交流对传承人人生价值观念、信仰、心灵以及情感对民艺创作的影响等深层次研究极少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个人以及高校等渠道,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民间技艺 理性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河北民俗文化传承影像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淑慧 杨东伶 《艺术科技》 2018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前,关于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相关研究多倾向于文字、图片等静态形式,研究成果多以书籍、图片画册的形式出现,民俗文化的展现更多倾向于民俗文化表演、图片展览、电子影像等方式。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目前,关于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相关研究多倾向于文字、图片等静态形式,研究成果多以书籍、图片画册的形式出现,民俗文化的展现更多倾向于民俗文化表演、图片展览、电子影像等方式。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播平台多元化,民俗文化以影像的方式传播更符合时代的潮流,也更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适应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影像以微纪录片为主,富有个性化叙事风格和艺术化的情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影像 传播 新媒体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新闻 凝结的瞬间——校园新闻图像的独特魅力
18
作者 徐文静 杨东伶 董梦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108,共3页
新闻图像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校园新闻图像也随之兴起与发展。本文由校园新闻图像的现状切入,通过对新闻图像瞬间魅力的分析及解读,分析了校园新闻图像的作用与传播效果,并通过分析新闻图像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新闻图像... 新闻图像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校园新闻图像也随之兴起与发展。本文由校园新闻图像的现状切入,通过对新闻图像瞬间魅力的分析及解读,分析了校园新闻图像的作用与传播效果,并通过分析新闻图像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新闻图像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图像 校园新闻图像 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口述史对河北民间艺术的保护
19
作者 王淑慧 杨东伶 柴艳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第12期65-66,共2页
河北民间艺术形式多样,饱含河北人民的智慧及勤劳质朴的品质。如今,河北民间艺术生存状态窘迫,有多种艺术形式已经濒临灭绝。应用口述史的方法对河北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可以较为系统地记录和保存这些艺术传承人以及艺术形式的资料。这有... 河北民间艺术形式多样,饱含河北人民的智慧及勤劳质朴的品质。如今,河北民间艺术生存状态窘迫,有多种艺术形式已经濒临灭绝。应用口述史的方法对河北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可以较为系统地记录和保存这些艺术传承人以及艺术形式的资料。这有利于对河北民间艺术的保护以及对这些艺术形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河北民间艺术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农民媒介利用意识及行为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慧 杨东伶 雷赫 《青年记者》 2007年第18期49-50,共2页
本次调查主题为山东农民的媒介利用意识和利用行为,包括利用媒体获取信息和发出声音两个方面。主要调查德州、潍坊、济宁三个主要传统农业地区。每个地区随即抽取3个县城,共涉及到具体村镇为32个,样本总数为68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59... 本次调查主题为山东农民的媒介利用意识和利用行为,包括利用媒体获取信息和发出声音两个方面。主要调查德州、潍坊、济宁三个主要传统农业地区。每个地区随即抽取3个县城,共涉及到具体村镇为32个,样本总数为68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598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调查 利用 意识 媒介 农民 山东 调查主题 获取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