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运河流域沙河水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余昊翔 杨东翰 +5 位作者 谢梦飞 曲丹 邱斌 刘永泽 李鹏飞 郭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49-2857,共9页
于2018年3—11月对北京市沙河水库开展水质监测,分析水环境质量现状,并结合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识别水质时空变化特征.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表明,沙河水库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 于2018年3—11月对北京市沙河水库开展水质监测,分析水环境质量现状,并结合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识别水质时空变化特征.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表明,沙河水库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硝酸盐氮(NO-3-N)、总氮(TN)、总磷(TP)均呈现显著的月份变化,但各污染指标在样点间无显著差异.整体看来,沙河水库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劣Ⅴ类标准,总氮是现阶段的主要污染物.月份聚类分析将10个月份分为3个聚类组,分别为春季、夏季和秋季,相似性百分比分析显示导致聚类组差异的主要水质指标为CODCr、TP、NH3-N,与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密切相关.沙河水库出库断面水质优于南沙河、北沙河入库水质,表明沙河水库存在一定的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水库 水质时间变化 水质空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技术
2
作者 杨东翰 《丝路视野》 2017年第13期70-70,共1页
现代铁路施工和过去铁路施工相比,施工要求更高,施工周期更短。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作为最后一道工序,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虽然近几年来铁路轨道的铺设施工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具体工程实施及应用方面... 现代铁路施工和过去铁路施工相比,施工要求更高,施工周期更短。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作为最后一道工序,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虽然近几年来铁路轨道的铺设施工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具体工程实施及应用方面,仍然需要不断地优化改进。本文首先对轨道铺设施工流程进行介绍,其次对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我国铁路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轨道铺设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duction Kinetics of a Pt(Ⅱ) Precursor in the Context of Pt Nanocrystal Synthesis 被引量:1
3
作者 Shan Zhou Tung-HanYang +1 位作者 MingZhao YounanXia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70-374,613,共6页
In this letter, we report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ow a Pt(II) precursor is reduced to atom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the formation of Pt nanocrystal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nd sizes. Our results sugge... In this letter, we report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ow a Pt(II) precursor is reduced to atom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the formation of Pt nanocrystal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nd siz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the early stage of a synthesis, the Pt(II) precursor is reduced to atoms exclusively in the solution phase, followed by homogeneous nucleation to generate nuclei and then seeds. At a relatively low reaction temperature such as 22℃, the growth of the seeds is dominated by autocatalytic surface reduction that involves the adsorption and then reduction of the Pt(II) precursor on the surface of the just-formed seeds. This particular growth pathway results in relatively large assemblies of Pt nanocrystals. Whe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increased to 100 ℃, the dominant reduction pathway will be switched from surface to solution phase, producing much smaller asselnblies of Pt nanocrystals. Our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a similar trend applies to the seed-rnediated growth of Pt nanocrystals in the presence of Pd nanocub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tic model Nanocrystal synthesis Precursor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能表的开盖异常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睿 赵长枢 +1 位作者 许文刚 杨东翰 《上海计量测试》 2021年第6期33-36,共4页
基于智能电能表在实际应用中的开盖记录异常情况,详细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智能电能表的开盖异常提出以光电检测装置代替传统接触式开关进行优化的建议,对光电检测回路的原理和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检测论证了优化设计的... 基于智能电能表在实际应用中的开盖记录异常情况,详细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智能电能表的开盖异常提出以光电检测装置代替传统接触式开关进行优化的建议,对光电检测回路的原理和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检测论证了优化设计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开盖记录 接触式开关 光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5
作者 胡南 杨东翰 +2 位作者 杭玉麟 黄粤东 张蓝鑫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28期77-78,共2页
城市作为工业、经济等活动集中分布的地方,而聚居城市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基于四川城市统计年鉴,参考四川省各地级市2015-2017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15-2017年乃至未来几年,... 城市作为工业、经济等活动集中分布的地方,而聚居城市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基于四川城市统计年鉴,参考四川省各地级市2015-2017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15-2017年乃至未来几年,四川省内市域碳排放量呈逐步稳定增长,空间区域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同时形成了以成都、乐山、攀枝花、内江等高碳排放量区域。根据此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研发节能减排技术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分布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溞⁃沉水植物组合系统去除北京沙河水库水与底泥污染物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东翰 李本行 +6 位作者 张立秋 封莉 曲丹 邱斌 李鹏飞 郭鹏 刘永泽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5-262,共8页
针对北京市沙河水库目前水体自净能力弱、水质较差等问题,研究以大型溞⁃沉水植物组合系统为核心的库区水体与底泥净化方法.通过前期投放大型溞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先决条件,然后利用3种沉水植物(即金鱼藻、狐尾藻和黑藻=1... 针对北京市沙河水库目前水体自净能力弱、水质较差等问题,研究以大型溞⁃沉水植物组合系统为核心的库区水体与底泥净化方法.通过前期投放大型溞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先决条件,然后利用3种沉水植物(即金鱼藻、狐尾藻和黑藻=1∶1∶1)去除湖库污染水体中污染物,本文重点考察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组合系统对沙河水库水体、底泥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分别为30%和50%时,3种植物均长势良好,而在种植密度为80%时,金鱼藻和狐尾藻生长受到胁迫,但黑藻仍能继续增长,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当沉水植物种植密度为50%时,各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系统稳定后COD、TN、NH^+4⁃N、NO^-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5.4%、42.8%、66.0%、46.4%和85.9%.底泥有机质、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5.8%、33.3%和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种植密度 水质改善 底泥改善
原文传递
大型溞投放密度对湖库水体水质改善及底泥污染物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东翰 张立秋 +5 位作者 刘永泽 曲丹 邱斌 李鹏飞 郭鹏 封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31-2838,共8页
向北京市沙河水库投放大型溞(Daphnia magna),利用其摄食藻类、促进悬浮颗粒态污染物沉降的特性,以提升水体的透明度,为后续沉水植物群落的恢复创造条件,并探索大型溞的投放密度,以及投放后对水质及底泥主要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向... 向北京市沙河水库投放大型溞(Daphnia magna),利用其摄食藻类、促进悬浮颗粒态污染物沉降的特性,以提升水体的透明度,为后续沉水植物群落的恢复创造条件,并探索大型溞的投放密度,以及投放后对水质及底泥主要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向沙河水库投加大型溞的最佳密度为5~15 ind·L^(-1);在该条件下,水体透明度可在3~5 d由40 cm提升至100 cm,浊度由19.7 NTU降至3 NTU,藻密度由2.4×10^(6) cell·mL^(-1)降至(4~6)×10^(4) cell·mL^(-1);大型溞可在沙河水库长期存活,并可长期抑制藻类、维持水体的透明度;水体COD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大型溞的分泌物促进了悬浮颗粒态氮、磷的沉降,使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2%和54.9%;由于投溞后藻类浓度迅速下降,藻对NH3-N的吸收量降低,使水体NH3-N升高了32.2%;底泥中有机质、TN、TP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高。针对于湖库水体透明度低的问题,应投放适宜密度的大型溞,调整水质状态,并结合水中藻类、底泥污染物等条件,综合考虑有效改善水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溞 投放密度 透明度提升 水质改善 底泥
原文传递
水温变化期“溞草共建”系统对沙河水库水质与底泥净化效能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本行 杨东翰 +6 位作者 郑一江 张立秋 封莉 刘永泽 曲丹 樊维杰 韩冬青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4,共10页
针对北京市沙河水库水体环境自净能力弱、水质较差等问题,通过构建“溞草共建”系统进行中试实验,研究水温变化期,水深对大型溞和沉水植物生长状况以及“溞草共建”系统对水库水体和底泥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前期,大型溞... 针对北京市沙河水库水体环境自净能力弱、水质较差等问题,通过构建“溞草共建”系统进行中试实验,研究水温变化期,水深对大型溞和沉水植物生长状况以及“溞草共建”系统对水库水体和底泥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前期,大型溞生长发育正常;但是系统运行后期,水温降低,大型溞的生理活动将被抑制,并产生休眠卵甚至死亡.3种沉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能力表现为:金鱼藻>黑藻>狐尾藻;对水温的适应能力表现为:黑藻>金鱼藻>狐尾藻.系统运行前期,水体透明度、叶绿素a含量以及COD、NH_(4)^(+)-N、NO_(3)^(-)-N、TN和TP的去除率均随着大型溞的投加和沉水植物长势渐好而逐渐增加,但系统运行后期,以上指标均随着大型溞和沉水植物的死亡而逐渐降低.系统运行前期,组合系统对底泥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底泥中有机质、TN、TP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7%、6.2%和19.3%.系统运行后期,底泥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逐渐上升.本研究可为北京市再生水补给河湖水库的水生态修复及其“溞草共建”系统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溞 沉水植物 水温 水深 污染物
原文传递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绞吸小车的设计
9
作者 范榆林 秦明旺 +1 位作者 杨东翰 蒋启茂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年第20期251-252,共2页
当今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仍属于不成熟的试采阶段,许多方案处于研究或者设想的阶段.通过对目前已有天然气水合物性能的调研,结合相关的石化开采设备、开采工况的有关力学参数,设计一种绞吸式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小车,以期为天然气水合... 当今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仍属于不成熟的试采阶段,许多方案处于研究或者设想的阶段.通过对目前已有天然气水合物性能的调研,结合相关的石化开采设备、开采工况的有关力学参数,设计一种绞吸式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小车,以期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装置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开采 绞吸小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