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胆囊浆母细胞淋巴瘤一例
1
作者 陈海静 杨亚英 +3 位作者 刘思佳 王艺洁 魏博 李青青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0,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因右上腹疼痛伴肩背部放射性痛7天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Nurphy征阴性,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99113.8U/m 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7.2ng/m L.超声内镜:胆囊... 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因右上腹疼痛伴肩背部放射性痛7天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Nurphy征阴性,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99113.8U/m 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7.2ng/m L.超声内镜: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体部及颈部见低回声占位影,大小约3.0cm×2.4cm(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浆母细胞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CT多参数成像术前预测结肠癌神经及脉管侵犯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思佳 赵卫 +2 位作者 胡继红 李青青 杨亚英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光谱CT多参数成像术前预测结肠癌神经侵犯(PNI)及脉管侵犯(LVI)状态的价值。方法:搜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光谱CT扫描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6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后病理中PNI/LV... 目的:探讨光谱CT多参数成像术前预测结肠癌神经侵犯(PNI)及脉管侵犯(LVI)状态的价值。方法:搜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光谱CT扫描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6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后病理中PNI/LVI的状态分为阳性组(29例)和阴性组(35例)。测量光谱CT动脉期、静脉期40 keV、90 keV单能级图像上病灶的CT值(CT40keV、CT90keV)、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原子序数(Zeff)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并计算光谱曲线斜率λ。比较两组间各光谱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阈值,以评估各参数的预测效能。结果:结肠癌PNI/LVI阳性组的动脉期和静脉期光谱CT定量参数CT40keV、IC、NIC、Zeff、NZeff及λ均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间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90ke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动脉期各参数预测结肠癌PNI/LVI状态的效能高于静脉期,其中以动脉期IC的预测效能最佳,其AUC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3(95%CI:0.672~0.894)、82.76%和65.71%。结论:光谱CT定量参数CT40keV、IC、NIC、Zeff、NZeff及λ在术前预测结肠癌PNI/LVI状态中具有一定价值,以动脉期IC的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神经侵犯 脉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CT显示左结肠动脉的最佳虚拟单能量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海静 李青青 +3 位作者 赵卫 胡继红 吴岩 杨亚英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显示左结肠动脉(LCA)的最佳虚拟单能量,旨在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前评估LCA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腹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1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动脉期原始图像重组成混合能量图像以及基于...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显示左结肠动脉(LCA)的最佳虚拟单能量,旨在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前评估LCA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腹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1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动脉期原始图像重组成混合能量图像以及基于能谱的间隔10 keV的40~70 keV的单能量图像。对5组图像LCA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噪声以及图像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40~70 keV组单能量图像LCA的CT值、噪声、CNR、SNR随着能级的升高呈递减趋势。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组及40~70 keV单能量图像组两两比较,各组间CT值、SNR、CNR、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keV组图像LCA的CT值、CNR、SNR均高于其他组,噪声低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组。两名影像科医师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良好(0.40≤Kappa值<0.75),各组间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40 keV组图像主观评分最高,40~70 keV组单能量图像质量均高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结论:40 keV为显示LCA的最佳虚拟单能量,显示血管清晰、边缘锐利,能更清晰显示LCA及其解剖变异,利于外科医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左结肠动脉 虚拟单能量图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和MRI在鉴别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与淋巴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海静 杨亚英 +5 位作者 赵卫 胡继红 吴莉 郑凌琳 吴岩 李青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399,共6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CC)和淋巴瘤(NHL)的增强CT和MRI影像特征,分析不同影像特征鉴别鼻腔鼻窦SCC与NHL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鼻窦增强CT和增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鼻腔鼻窦SCC及NHL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CC)和淋巴瘤(NHL)的增强CT和MRI影像特征,分析不同影像特征鉴别鼻腔鼻窦SCC与NHL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鼻窦增强CT和增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鼻腔鼻窦SCC及NHL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肿瘤起源部位、最大径、CT密度、MRI信号强度、增强强化程度、肿瘤内部坏死、邻近骨质破坏、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扫描范围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影像特征,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不同影像学特征鉴别鼻腔鼻窦SCC和NHL的效能。结果鼻腔鼻窦SCC与NHL的肿瘤起源部位、最大径、肿瘤内部坏死、周围骨质破坏以及周围组织侵犯5个影像学特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SCC与NHL的AUC分别为0.708、0.694、0.785、0.850、0.629。联合肿瘤起源部位、肿瘤内部坏死、周围骨质破坏3个影像特征鉴别SCC与NHL的AUC为0.969,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9%及97.2%。结论肿瘤起源部位、最大径、肿瘤内部坏死、骨质破坏及周围组织侵犯的增强CT及MRI影像征象有助于鼻腔鼻窦SCC与NHL的鉴别,尤其是出现肿瘤起源于鼻腔、坏死少见、骨质破坏轻微,应优先考虑鼻腔鼻窦NHL的可能。增强CT和MRI有助于鼻腔鼻窦SCC与NHL的鉴别,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 淋巴瘤 鳞状细胞癌 影像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影像组学-CT特征联合模型鉴别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与淋巴瘤
5
作者 陈海静 杨亚英 +4 位作者 赵卫 何波 吴莉 胡继红 李青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观察增强CT影像组学-CT特征联合模型(联合模型)鉴别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与鼻腔鼻窦淋巴瘤(S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8例SNSCC及63例SL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92,含48例SNSCC及44例SL)与验证集(n=39,含20例SNSCC及19例... 目的观察增强CT影像组学-CT特征联合模型(联合模型)鉴别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与鼻腔鼻窦淋巴瘤(S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8例SNSCC及63例SL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92,含48例SNSCC及44例SL)与验证集(n=39,含20例SNSCC及19例SL)。以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临床资料及病灶CT表现,筛选鉴别SNSCC与SL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建立CT特征模型;基于训练集增强静脉期CT提取和筛选病灶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影像组学标签;基于二者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鉴别SNSCC与SL的效能;以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评估联合模型的校准效能及其临床获益。结果CT所示原发病灶部位及骨质侵犯均为鉴别SNSCC与SL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于增强静脉期CT筛选出3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之构建CT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并基于二者构建联合模型。CT、影像组学及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分别为0.895、0.730及0.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964~-1.833,P均<0.05);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45、0.684及0.868,联合模型的AUC大于影像组学模型(Z=-2.568,P=0.010)。联合模型校准度良好,其在训练集以15%~62%及85%~92%为阈值时、在验证集以88%~95%为阈值时临床净获益较高。结论所获增强CT影像组学-CT特征联合模型可有效鉴别SNSCC与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鳞状细胞 淋巴瘤 列线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CT细胞外容积及相对电子密度识别结肠癌侵及浆膜
6
作者 王艺洁 赵卫 +2 位作者 何波 李亚敏 杨亚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细胞外容积(ECV)及相对电子密度(RED)识别结肠癌侵及浆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2例经病理诊断且CT显示肠周脂肪间隙模糊的结肠癌患者,其中18例T4a期肿瘤侵及浆膜、44例T2~T3期未侵及浆膜层;分析40 ... 目的观察基于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细胞外容积(ECV)及相对电子密度(RED)识别结肠癌侵及浆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2例经病理诊断且CT显示肠周脂肪间隙模糊的结肠癌患者,其中18例T4a期肿瘤侵及浆膜、44例T2~T3期未侵及浆膜层;分析40 keV单能级显示结肠癌最大层面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DLCT图像,测量各期图像中荷瘤与非荷瘤肠周脂肪、腹主动脉、髂总或髂外动脉碘浓度(IC)及RED,计算各期标准化IC(NIC)、荷瘤与非荷瘤肠周RED之差(RED差值)及延迟期ECV。比较不同分期肿瘤各参数值,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识别T4a期结肠癌侵及浆膜的效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与T2~T3期结肠癌相比,T4a期结肠癌患者年龄<50岁及存在淋巴结转移者占比均较高(P均<0.05),而结肠癌在各期图像中的NIC和RED差值及延迟期ECV均较高(P均<0.05)。以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NIC鉴别T2~T3期与T4a期结肠癌的AUC为0.868~0.902,各期图像NIC间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RED差值鉴别的AUC分别为0.848~0.903,其间RED差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延迟期ECV鉴别的AUC为0.948,与延迟期NIC和RED差值、动脉期NIC及静脉期RED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DLCT ECV及RED可鉴别结肠癌肠周脂肪间隙模糊时是否已侵及浆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肿瘤浸润 浆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肿瘤术后膀胱壁肿瘤样钙盐沉着症1例
7
作者 王艺洁 刘思佳 +2 位作者 李青青 彭丽娅 杨亚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86,共2页
1病例简介女,59岁,主诉:膀胱镜复查发现右侧输尿管开口附近新生物3 d,怀疑肿瘤复发转入我院。3个月前在外院确诊为膀胱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并行电切术。实验室检查:尿潜血++,尿白细胞++,白细胞235 p/μl(0~5 p/μl),红细胞54 p/μl(0... 1病例简介女,59岁,主诉:膀胱镜复查发现右侧输尿管开口附近新生物3 d,怀疑肿瘤复发转入我院。3个月前在外院确诊为膀胱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并行电切术。实验室检查:尿潜血++,尿白细胞++,白细胞235 p/μl(0~5 p/μl),红细胞54 p/μl(0~9 p/μl),其余无异常。超声检查提示膀胱右侧壁结节并其内多发点状钙化(图1A)。CT图像见图1B~D,计算机断层尿路成像见图1E,提示膀胱右侧壁肿瘤复发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 超声检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杨亚英 宋光义 +2 位作者 张龙江 毛青 包颜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4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疾病者进行CT血管造影 ,层厚 3.2mm ,重建间隔 1.6mm ,pitch1.2 5 ,对比剂用量 10 0ml,注射速度 3ml/s,延迟时间 2 3~2 8s;对所有...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4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疾病者进行CT血管造影 ,层厚 3.2mm ,重建间隔 1.6mm ,pitch1.2 5 ,对比剂用量 10 0ml,注射速度 3ml/s,延迟时间 2 3~2 8s;对所有病人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表面遮盖显示、仿真内窥镜、容积再现重组。结果 :34例中 ,正常者 7例 ,主动脉夹层 16例 ,主动脉瘤 7例 ,左锁骨下动脉瘤 1例 ,马凡综合征 1例 ,主动脉弓血管置换术后 1例 ,腹主动脉瘤血管内支架术后 1例。结论 :MSCTA在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中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横断面CTA为诊断主动脉疾病的基础 ,图像后处理技术作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亚英 张龙江 宋光义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0期764-766,共3页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颈部血管 缺血性脑病 多层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并发症 诊断 成像 DSA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潴留试验评估肝储备功能与护理操作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亚英 张霁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6-316,共1页
目的 介绍吲哚菁绿潴留试验用于评估肝储备功能及护理操作。方法 结合 2 5 1例吲哚菁绿潴留试验 ,对其原理、方法及护理操作作详细说明。结果 肝硬化、肝癌患者血中ICGR15均显著高于胆囊结石 (P <0 0 1)及慢性肝炎患者 (P <0 ... 目的 介绍吲哚菁绿潴留试验用于评估肝储备功能及护理操作。方法 结合 2 5 1例吲哚菁绿潴留试验 ,对其原理、方法及护理操作作详细说明。结果 肝硬化、肝癌患者血中ICGR15均显著高于胆囊结石 (P <0 0 1)及慢性肝炎患者 (P <0 0 5 )。结论 术前检测血中ICGR15对了解肝储备功能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潴留试验 肝储备功能 护理操作 肝硬化 肝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亚英 包颜明 +1 位作者 宋光义 张龙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CT 诊断 气管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肉瘤的CT诊断二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亚英 宋光义 +2 位作者 姜永能 王筱莉 陆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64-564,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肉瘤 CT 诊断 病理分型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卵巢Burkitt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亚英 宋光义 普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96-,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瘤 卵巢 性腺 BURKITT 双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亚英 孙桂芳 韩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2-892,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直肠指检 实验室检查 骶部疼痛 正常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巨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亚英 毕国力 +2 位作者 陈维栋 包颜明 田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92-692,共1页
关键词 颞骨巨细胞瘤 关节活动度 张口受限 太阳穴 右颞部 颞下窝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平扫及增强时CT值变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亚英 陈渝晖 +1 位作者 罗华友 沈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8-71,84,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及增强时甲状腺结节CT值变化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间具有完整CT、手术、病理结果的47例甲状腺结节病例,结合病理表现对其平扫及增强时结节的CT值变化...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及增强时甲状腺结节CT值变化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间具有完整CT、手术、病理结果的47例甲状腺结节病例,结合病理表现对其平扫及增强时结节的CT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CT平扫值、延迟20秒增强CT值及延迟60 s增强CT值在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平扫及增强时甲状腺结节的CT值变化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具有一定意义;增强扫描以延迟20 s增强较延迟60 s增强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螺旋CT CT值 相对强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CT影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亚英 包颜明 +2 位作者 杨俊涛 吴岩 王筱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对比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CT表现,提高两者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收集1986-1997年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前列腺增生及22例前列腺癌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形状。密度、膀胱壁增厚的... 目的:对比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CT表现,提高两者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收集1986-1997年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前列腺增生及22例前列腺癌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形状。密度、膀胱壁增厚的P值<0.01,钙化P值>0.05。此外前列腺癌尚可出现邻近器官的侵犯及转移征象,但对Ⅰ、Ⅱ期前列腺癌及纤维腺癌样型前列腺增生,两者仅凭CT影像较难鉴别。结论:CT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CT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腺样囊性癌CT误诊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亚英 宋光义 +1 位作者 陈连有 包颜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50-950,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病例报告 喉腺样囊性癌 CT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中央型肺癌侵犯肺门、纵隔血管的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亚英 张龙江 包颜明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2期864-867,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中央型肺癌 (CLC)肺门及纵隔血管侵犯的准确度 ,并评价横断面图像及其 4种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0例临床确诊及 2 1例疑诊的CLC患者行MSCT血管成像 ,并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中央型肺癌 (CLC)肺门及纵隔血管侵犯的准确度 ,并评价横断面图像及其 4种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0例临床确诊及 2 1例疑诊的CLC患者行MSCT血管成像 ,并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 (MIP)、表面遮盖显示 (SSD)、容积再现 (VR)技术对肺门、纵隔血管及肿瘤进行图像后处理。根据横断面图像和不同的重组图像分别评价CLC对肺门、纵隔血管侵犯的程度。其中 12例行手术患者 ,以术中观察结果为参照标准。结果 :3 8例CLC中 ,血管未侵及 5例 ,Ⅰ~Ⅲ级分别为 8、12和 13例 ;12例有术中观察结果者 ,横断面CT判断肺门、纵隔血管侵犯的符合率为 83 .3 % ,MSCTA的符合率为 10 0 % ,两组间经 χ2 检验 ,χ2 =7.15 ,P <0 .0 1。结论 :MSCTA能比较准确地显示CLC肺门、纵隔血管侵犯的程度与范围 ;MPR为首选应用的技术 ,SSD对显示肿瘤与受累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有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的CT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亚英 张健美 邓亚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96-497,共2页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表现特点,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喉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具有完整CT和病理资料的115例喉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声门上区癌45例(39.5%),贯声门癌8例(7%),均以不规则形、混杂密度为主,局部侵犯和转移多...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表现特点,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喉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具有完整CT和病理资料的115例喉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声门上区癌45例(39.5%),贯声门癌8例(7%),均以不规则形、混杂密度为主,局部侵犯和转移多见;声门区癌61例(53.5%),以条带、结节状,等、稍高密度为主,未见侵犯和转移;声门下区癌1例(0.9%),有局部侵犯。常规CT,尤其多层螺旋CT对喉癌的分期明显高于临床分期(P<0.05),与手术病理分期接近(P>0.05)。结论:不同部位的喉癌各有其CT表现特点常规CT,尤其多层螺旋CT对协助临床术前准确分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声门 多层螺旋CT 局部 CT诊断 CT表现 转移 结论 特点 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