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云南不同海拔高度籼稻产量差异形成分析 |
夏琼梅
岩三胆
卓晓芳
龙瑞平
朱海平
李贵勇
杨久
杨从党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5 |
0 |
|
2
|
薯—稻轮作模式下播种密度对旱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 |
朱海平
王耀伟
欧阳怡平
李贵勇
李如会
田淑玲
李秉菊
杨从党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叶型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杨从党
袁平荣
周能
朱德峰
杨爱兵
郑学玉
黄庆宇
应继锋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4
|
|
4
|
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 |
杨从党
朱德峰
周玉萍
周能
袁平荣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4 |
42
|
|
5
|
立体生态区水稻定量促控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 |
杨从党
李刚华
李贵勇
夏琼梅
邓安凤
刘正辉
王绍华
凌启鸿
丁艳锋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6
|
高产水稻品种的物质生长特性 |
杨从党
周能
袁平荣
贺庆瑞
应继锋
杨洪
杨高群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8
|
|
7
|
高产水稻对氮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研究 |
杨从党
朱德峰
应继锋
张玉屏
林贤青
袁平荣
周能
周玉萍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6 |
12
|
|
8
|
云南省立体生态稻区水稻叶龄模式建立 |
杨从党
李刚华
李贵勇
夏琼梅
邓安凤
王绍华
刘正辉
凌启鸿
丁艳锋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9
|
水稻物质生产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
杨从党
朱德峰
袁平荣
黄庆宇
郑学玉
杨爱兵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6 |
17
|
|
10
|
“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增产因素分析 |
杨从党
贺庆瑞
郑学玉
黄庆宇
朱德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3 |
6
|
|
11
|
云南水稻氮肥减量后移增效技术研究 |
杨从党
龙瑞平
夏琼梅
邓安凤
朱海平
李贵勇
|
《中国稻米》
|
2019 |
9
|
|
12
|
水稻结实率和若干生理因素的品种间差异及其相关研究 |
杨从党
周能
袁平荣
贺庆瑞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8
|
|
13
|
云南水稻定量促控栽培技术简介 |
杨从党
李贵勇
夏琼梅
龙瑞平
邓安凤
刘吉新
|
《中国稻米》
|
2013 |
5
|
|
14
|
作物研究过程中生态场理论的应用 |
杨从党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2 |
11
|
|
15
|
不同生态区温度差异与水稻产量因子的关系 |
杨从党
朱德峰
KwakKangsu
孙有泉
YangYunho
袁平荣
周能
周玉萍
贺庆瑞
|
《云南农业科技》
|
2003 |
11
|
|
16
|
以沼气为纽带 建设生态型新农村 |
杨从党
李贵勇
|
《云南农业科技》
|
2008 |
0 |
|
17
|
云南籼稻每公顷15吨高产的产量及其结构分析 |
袁平荣
孙传清
杨从党
周能
应继峰
S.Peng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5
|
|
18
|
秧苗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李刚华
李德安
宁加朝
黄庆宇
顾伟
杨从党
王绍华
凌启鸿
丁艳锋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2
|
|
19
|
增加土壤温度对高海拔生态区水稻分蘖成穗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李景蕻
李刚华
杨从党
王绍华
刘正辉
王强盛
丁艳锋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20
|
超级稻Y两优2号在两生态区的抗倒性分析 |
张俊
李刚华
宋云攀
张巫军
杨从党
王绍华
丁艳锋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