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霉型豆豉后发酵阶段蛋白质水解产物的生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
作者 杨伊磊 李梦丹 +2 位作者 刘金 陈力力 蒋立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4-39,共6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毛霉型豆豉后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对各阶段蛋白质水解产物与不同因素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APIZYM系统对毛霉所产胞外酶进行半定...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毛霉型豆豉后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对各阶段蛋白质水解产物与不同因素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APIZYM系统对毛霉所产胞外酶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的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1~20 kD之间,后发酵0~7 d蛋白质分子质量下降迅速,且此阶段多肽成分发生较大改变,7~42 d主要引起的是多肽含量的变化;总酸含量与蛋白质水解物生成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972,其次为褐变强度,再次为还原糖含量;API ZYM系统检测出毛霉可产生6种胞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型豆豉 蛋白质 水解产物 APIZY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蛋表面细菌污染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伊磊 李梦丹 +2 位作者 陈力力 青文哲 张依凡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857-1862,共6页
目的检测养殖场的禽蛋受细菌污染的情况,调查分析禽蛋表面细菌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根据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对饲养场的蛋壳表面、饲料、垫草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进行测定,采用沉降法测定饲养... 目的检测养殖场的禽蛋受细菌污染的情况,调查分析禽蛋表面细菌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根据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对饲养场的蛋壳表面、饲料、垫草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进行测定,采用沉降法测定饲养场空气中的细菌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饲养场鸡蛋和鸭蛋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分别达到4~6和6~7个数量级,且饲养场的空气、饲料以及垫草中的细菌数越多,从蛋壳表面检测出来的细菌数也越多。结论养殖场的禽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细菌污染,且饲养场的空气、饲料、垫草是造成禽蛋表面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禽蛋生产过程中卫生管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蛋表面 饲料 细菌菌落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霉型豆豉后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伊磊 李梦丹 +1 位作者 陈力力 蒋立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26,共4页
豆豉后发酵是风味物质形成、营养成分变化及功能因子形成的重要阶段,以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毛霉型豆豉后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并对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食盐质量分数为9%、白酒添加量... 豆豉后发酵是风味物质形成、营养成分变化及功能因子形成的重要阶段,以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毛霉型豆豉后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并对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食盐质量分数为9%、白酒添加量为5%、发酵温度为45℃、发酵时间为40 d时,毛霉型豆豉的感官评分为14分,理化指标评分为8分。豆豉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69%,总酸为1.95%,蛋白质为39.20%,还原糖含量为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型豆豉 后发酵 感官评价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霉型豆豉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杨伊磊 青文哲 陈力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4004-4010,共7页
毛霉型豆豉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之一。它是以大豆为原料,利用毛霉所产的酶系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类等物质,当达到适宜的程度时,再添加食盐、酒等辅料,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让原料中的部分蛋白质及其分解的产物在特定条... 毛霉型豆豉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之一。它是以大豆为原料,利用毛霉所产的酶系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类等物质,当达到适宜的程度时,再添加食盐、酒等辅料,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让原料中的部分蛋白质及其分解的产物在特定条件下保存下来,从而制得的风味独特的调味品。毛霉型豆豉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它不仅含有丰富的基本营养成分,而且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它们通过各自或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构成了大豆发酵食品独特的保健功能,如抗氧化、减缓衰老、降血糖等。本文对近年来毛霉型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活性多肽、γ-亚麻酸、黑色素等功能性成分以及某些酶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对毛霉型豆豉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型豆豉 功能性成分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毛霉豆豉制曲过程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伊磊 陈力力 +1 位作者 李梦丹 蒋立文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33,共4页
该文通过观察不同时期豉曲的菌丝生长情况,测定霉菌菌落总数、酶活力的动态变化,确定最佳的前发酵生产工艺,并对最佳条件下不同时期豉曲的酶活进行API ZYM(酶谱鉴定)系统的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15℃、接种量1%、含水量45%、... 该文通过观察不同时期豉曲的菌丝生长情况,测定霉菌菌落总数、酶活力的动态变化,确定最佳的前发酵生产工艺,并对最佳条件下不同时期豉曲的酶活进行API ZYM(酶谱鉴定)系统的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15℃、接种量1%、含水量45%、培养时间64 h时最佳,此时菌丝生长旺盛,产生大量孢子,霉菌菌落总数为2.1×107 CFU/g,总蛋白酶活力为103.33 U/g,纤维素酶活力为1.87 U/g,且通过API ZYM系统检测出了碱性磷酸盐酶、白氨酸芳胺酶、酸性磷酸酶、萘酚–AS–BI–磷酸水解酶等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 蛋白酶活力 纤维素酶活力 API ZY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油的微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伊磊 黄晴 廖卢艳 《粮油食品科技》 2015年第6期40-43,共4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复合壁材配比、芯壁材配比及乳化剂的添加量,得到南瓜籽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 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复合壁材配比、芯壁材配比及乳化剂的添加量,得到南瓜籽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乳化剂的添加量为3.5%,此时南瓜籽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喷雾干燥 微胶囊 包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麻辣杏鲍菇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伊磊 陈慕毅 陈力力 《食用菌》 2015年第2期57-59,共3页
以杏鲍菇为主料,辣椒、花椒、糖等为配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加工麻辣杏鲍菇即食产品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最佳搭配。结果表明:最佳杀青条件是柠檬酸添加量0.15%,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15%,氯化钠添加量2.0%,杀青时间4 m... 以杏鲍菇为主料,辣椒、花椒、糖等为配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加工麻辣杏鲍菇即食产品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最佳搭配。结果表明:最佳杀青条件是柠檬酸添加量0.15%,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15%,氯化钠添加量2.0%,杀青时间4 min;最佳麻辣油配比是辣椒5%,花椒5%,辣椒粉6%;最佳调味料比是食盐1.5%,味精0.5%,白糖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加工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粕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梦丹 杨伊磊 +1 位作者 陈力力 郭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4,共4页
油茶籽粕是油茶籽提油后的副产物,营养成分丰富且价值高,可以作动物饲料,也可以通过提取油茶籽粕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加工生产多种高附加值产品,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开发力度大大不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介绍了油茶籽粕的营养成分,并从油茶... 油茶籽粕是油茶籽提油后的副产物,营养成分丰富且价值高,可以作动物饲料,也可以通过提取油茶籽粕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加工生产多种高附加值产品,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开发力度大大不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介绍了油茶籽粕的营养成分,并从油茶籽粕在动物饲料、食品、医药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对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活性成分 食品 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粕纳豆酱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梦丹 杨伊磊 +1 位作者 陈力力 郭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6,共5页
以接种量、水料比、油茶籽粕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油茶籽粕纳豆酱的纳豆激酶酶活为考核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粕纳豆酱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油茶籽粕纳豆酱纳豆激酶(NK)酶活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水料比... 以接种量、水料比、油茶籽粕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油茶籽粕纳豆酱的纳豆激酶酶活为考核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粕纳豆酱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油茶籽粕纳豆酱纳豆激酶(NK)酶活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水料比>油茶籽粕添加量>接种量。最终确定油茶籽粕纳豆酱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水料比2.5∶1.0(mL∶g)、油茶籽粕添加量29%、发酵时间22 h。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油茶籽粕纳豆酱的NK酶活为(1 044.73±0.87)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纳豆激酶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粕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杰琼 陈力力 +2 位作者 杨伊磊 青文哲 康汝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1-285,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Plackett–Burman法确定产纳豆激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发酵温度、初始物料比和发酵时间,再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 采用响应面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Plackett–Burman法确定产纳豆激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发酵温度、初始物料比和发酵时间,再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方法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6℃,初始物料比90.24 g/(100 g),发酵时间92.82 h,在优化后的条件下,纳豆激酶活力可达6 031.33 I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纳豆激酶 固态发酵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样品处理方法对鸡蛋表面菌落总数及菌相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力力 杨伊磊 +2 位作者 李梦丹 刘焱 娄爱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1-25,共5页
试验旨在分析比较同一来源鸡蛋采用蛋壳擦拭、蛋壳清洗、蛋壳破碎3种蛋壳处理方法制备的样品中菌落总数、菌相、相对丰度的区别。对市售鸡蛋、鸡场鸡蛋以及人为污染鸡蛋分别采用三种蛋壳处理方法制备样品,按照《GB4789.2-2010食品卫生... 试验旨在分析比较同一来源鸡蛋采用蛋壳擦拭、蛋壳清洗、蛋壳破碎3种蛋壳处理方法制备的样品中菌落总数、菌相、相对丰度的区别。对市售鸡蛋、鸡场鸡蛋以及人为污染鸡蛋分别采用三种蛋壳处理方法制备样品,按照《GB4789.2-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进行菌落总数计数,扫描电镜观察蛋壳结构,Miseq测序分析菌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清洗法处理样品检测到的菌落总数最多,平均为(5.21±0.34)log CFU/个蛋壳,蛋壳破碎为(4.76±0.40)log CFU/个蛋壳、蛋壳擦拭(4.89±0.56)log CFU/个蛋壳。电镜观察显示采用超声波清洗处理的蛋壳表面凹凸不平,有孔径大小不一的孔洞,而擦拭法结构较为完整。Miseq测序结果表明3个样品的有效序列主要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蛋壳破碎处理样品中埃希氏杆菌-志贺氏杆菌属相对丰度较大,为55.37%,而清洗法为2.29%,擦拭法仅为0.08%;清洗法以肠球菌属最多,为26.98%,擦拭法芽孢杆菌属丰度最大,为99.54%。结果表明蛋壳清洗法适合于蛋壳表面菌落总数计数样品的处理,蛋壳破碎法适合于蛋壳表面致病菌及鸡蛋腐败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 处理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 超微结构 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标记分析技术及其在粮食霉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青文哲 杨伊磊 陈力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2378-2385,共8页
霉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严重污染粮食如大米、玉米、小麦、大麦等,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减少经济损失,监管和控制粮食中的霉菌毒素成为生产者、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的主要目标。为此大量快速、适... 霉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严重污染粮食如大米、玉米、小麦、大麦等,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减少经济损失,监管和控制粮食中的霉菌毒素成为生产者、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的主要目标。为此大量快速、适用及精确的检测方法被研究开发并应用,以特异性抗体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技术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就免疫标记分析技术以及在粮食霉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粮食的霉菌毒素的种类和对人类的危害;免疫标记分析技术的分类;放射免疫分析、酶标记免疫分析、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等在粮食霉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粮食 免疫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干渣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菌种筛选 被引量:2
13
作者 青文哲 杨伊磊 陈力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以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后的油茶籽干渣为原料,通过添加适量辅料,用酵母菌、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单菌和混菌组合的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康宁木霉能充分利用油茶籽渣液态发酵培养基和固态发酵培养基中的营养基质从而良好生长。以10%... 以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后的油茶籽干渣为原料,通过添加适量辅料,用酵母菌、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单菌和混菌组合的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康宁木霉能充分利用油茶籽渣液态发酵培养基和固态发酵培养基中的营养基质从而良好生长。以10%的总接种量将菌种接种到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在28℃下进行恒温发酵,两天翻曲一次,培养6 d后,烘干至恒重测定粗蛋白含量,其中以康宁木霉和啤酒酵母接种量1∶1组合产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了21.23%,与初始培养基相比提高了8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渣 菌种筛选 单细胞蛋白 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子油的气相色谱分析及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程丽 周红丽 +1 位作者 蒋婷 杨伊磊 《农产品加工(下)》 2012年第7期29-31,44,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子油,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南瓜子油的理化成分、脂肪酸组成、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南瓜子含粗蛋白质为33.28%,粗脂肪为42.77%;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子油的提取率为90%,明显优于其他提取方法;南瓜子油含丰富...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子油,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南瓜子油的理化成分、脂肪酸组成、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南瓜子含粗蛋白质为33.28%,粗脂肪为42.77%;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子油的提取率为90%,明显优于其他提取方法;南瓜子油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52.29%,所得南瓜子油品质良好酸价为1.46 mg/g,过氧化值为1.62 mmo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子油 超临界 气相色谱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稻田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力力 刘金 +3 位作者 李梦丹 杨伊磊 邹应斌 黄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62-70,共9页
对水稻-油菜双序列复种免耕(NT)、翻耕(CT)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平板计数法计数可培养细菌及放线菌数量,Miseq测序分析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分别把3个样点的NT、CT耕作方式土样细菌、放线菌菌落总数之和作为NT... 对水稻-油菜双序列复种免耕(NT)、翻耕(CT)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平板计数法计数可培养细菌及放线菌数量,Miseq测序分析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分别把3个样点的NT、CT耕作方式土样细菌、放线菌菌落总数之和作为NT、CT可培养细菌数量进行比较,NT可培养菌落总数比CT高10%;土壤未培养样品中共获得224 563条有效序列,其中NT 114 433条、CT 110 220条;指数分析表明CT相对丰度略低于NT、群落多样性略低于NT;样本中的细菌种类覆盖35个门、269个科、373个属。尽管从不同分类水平上,CT、NT样本物种相对丰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NT中细菌门最大的变形菌门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酸杆菌门物种的序列多于CT,厌氧绳菌科、未分类的硝化螺旋菌科和亚硝化单胞菌科序列多于CT,另外,未知和未培养的科、属水平上物种多于CT,根据物种特性,认为它们可能对固氮、降解纤维素等改变土壤理化特性,维持免耕土壤肥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耕(CT) 免耕(NT)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壳表面细菌数量及种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力力 杨伊磊 +2 位作者 青文哲 刘焱 娄爱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79,共6页
采用GB 4789.2-2010菌落总数计数及Miseq测序分析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方法,对蛋鸡场鸡蛋壳表面细菌数量及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检测8组样品的菌落总数为3.79±0.67~5.06±0.75 Log CFU/eggshell±SD;获得的163214条优... 采用GB 4789.2-2010菌落总数计数及Miseq测序分析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方法,对蛋鸡场鸡蛋壳表面细菌数量及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检测8组样品的菌落总数为3.79±0.67~5.06±0.75 Log CFU/eggshell±SD;获得的163214条优化序列分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及蓝菌门(Cyanobacteria)。8组样品普遍存在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埃希氏-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泛菌属(Pantoea)、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细菌;而各样品分别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埃希氏-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以及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的相对丰度最大,依次为67.89%、36.15%、68.08%、40.12%、21.59%和26.98%。试验结果表明鸡蛋壳表面细菌数量大、种群多,不同样品间存在相似性差异。鸡蛋腐败变质可能与鸡蛋壳表面细菌种群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壳 菌落总数 细菌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