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钉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浅槽型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
1
作者 杨会峰 刘凯祥 +3 位作者 戴永卿 史本凯 徐超 胡中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钉合木(NLT)是一种不使用胶黏剂的结构材,具有环保、加工快捷等优点,可用于木结构建筑的楼板、屋面板等。将混凝土板设置在钉合木楼板上方,并通过剪力连接件将二者组合,可以提高原钉合木楼板的结构性能。本文提出适用于钉合木-混凝土组... 钉合木(NLT)是一种不使用胶黏剂的结构材,具有环保、加工快捷等优点,可用于木结构建筑的楼板、屋面板等。将混凝土板设置在钉合木楼板上方,并通过剪力连接件将二者组合,可以提高原钉合木楼板的结构性能。本文提出适用于钉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浅槽型连接件,并基于推出试验开展浅槽型连接的抗剪性能研究。试验参数主要包括开槽宽度、螺钉倾斜角度和螺钉尺寸,其中,开槽宽度设置为100和200 mm;螺钉倾斜角度设置为垂直和交叉45°;螺钉尺寸主要考虑螺钉直径和锚固深度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上述因素对浅槽型连接承载力、抗剪刚度和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交叉斜螺钉代替垂直螺钉、增大螺钉的直径和锚固深度均可提高浅槽型连接的抗剪性能;开槽宽度对浅槽型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和滑移刚度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混凝土组合楼板 钉合木 浅槽型连接 斜螺钉连接 抗剪性能 开槽宽度 螺钉倾斜角度 螺钉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板销合木的界面滑移与木梁受弯性能
2
作者 杨会峰 张聪聪 +2 位作者 顾日鑫 陶昊天 史本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4-675,共12页
层板销合木(简称销合木)是一种由规格材通过销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用木材,与胶合木相比具有加工快捷、成本低且更加绿色环保等优点。为研究销合木梁的弯曲性能,设计了8组木梁的四点弯试验,试验参数包括销的种类(木销和竹销)、销间距(70、... 层板销合木(简称销合木)是一种由规格材通过销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用木材,与胶合木相比具有加工快捷、成本低且更加绿色环保等优点。为研究销合木梁的弯曲性能,设计了8组木梁的四点弯试验,试验参数包括销的种类(木销和竹销)、销间距(70、100和140 mm)和层板的数量(3、4和6层)。此外,为揭示层积材界面销连接抗剪性能对销合木梁受弯性能的贡献,开展了木销和竹销连接销合木推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木销连接相比,竹销连接的抗滑移刚度更高且延性更好;销合木梁的受弯性能介于无销接叠合木梁和胶合木梁之间,其组合效率为0.11~0.15;随层板数量的增加,梁截面的增高使销合木梁的抗弯性能显著上升;减小销间距对销合木梁的抗弯承载力与刚度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采用欧洲规范5中的γ法预测销合木梁的抗弯刚度时结果偏大,因此认为对销合木梁的抗弯刚度进行计算时须对销连接的滑移刚度进行折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合木 界面滑移 弯曲性能 销连接 γ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平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前景分析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孟瑞芳 杨会峰 +3 位作者 包锡麟 徐步云 李磊 李谨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33,共13页
[研究目的]京津冀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形成多元供水格局,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系统开展非常... [研究目的]京津冀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形成多元供水格局,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系统开展非常规水资源供水方向、开发利用模式和供水规模分类数据统计,依据各省(直辖市)非常规水资源供水规划及配置目标,分析其开发利用前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该区非常规水资源主要包括微咸水、再生水、淡化海水、雨洪水,其中微咸水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等地,供水前景为5.43×10^(8)m^(3);再生水利用以北京、天津等大中型及工业城市为主,供水前景为34.22×10^(8)m^(3);淡化海水利用以天津等滨海城市为主,供水前景为4.19×10^(8)m^(3);雨洪水利用较分散。[结论](1)微咸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土壤盐渍化风险,需加强水盐调控。(2)再生水用于河流生态补水,沿线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体未受到明显污染;地下水浅埋区开展再生水灌溉,会增加硝酸盐污染风险;建议将高风险的新兴污染物纳入再生水利用监控体系。(3)海水淡化尾液浓盐水、冷却热水可能改变天然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构成与多样性,应予以关注。(4)雨洪水利用可降低污水入河的水质风险,但过度利用可能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议城市区适度扩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水资源 微咸水 再生水 海水淡化 雨洪水 开发利用模式 供水规模 生态环境效应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京津冀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木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欣怡 李灵芝 +1 位作者 张磊 杨会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建筑业作为高耗能行业,每年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给环境带来了巨大负担。随着我国在2020年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建筑业低碳发展已经势在必行。由于木材本身具有“固碳”特性,木结构建筑在碳减排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积... 建筑业作为高耗能行业,每年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给环境带来了巨大负担。随着我国在2020年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建筑业低碳发展已经势在必行。由于木材本身具有“固碳”特性,木结构建筑在碳减排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积极推广现代木结构建筑,明确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减碳效益正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主题,对木材产业的低碳高质量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尽管现代木结构建筑在碳足迹评价方面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但在研究范围和评价方法上,国内外学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不一致性。这种差异不仅削弱了碳足迹评估的准确性,还为制定统一的碳足迹评价标准带来了挑战。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从3个方面分类整理了现代木结构建筑碳足迹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揭示了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同时,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深入探讨了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各类碳足迹评价方法,并总结了现代木结构建筑碳足迹评价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以期为现代木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效益研究提供可靠的评价方法与理论基础。此外,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建立针对木材固碳效应的评价标准;构建统一完善的木材碳排放因子数据库;明确适用于木结构建筑的碳足迹计算方法;加强木结构建筑物化阶段的碳足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LCA) 碳排放 物化阶段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油田中低渗油藏“凝胶+微球”组合调剖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喜 高建崇 +4 位作者 贾永康 李晓伟 杨会峰 李建晔 凌卿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针对渤海Z油田6井区中低渗储层注入水窜流严重、水驱效率低的问题,开发了乳液聚合物凝胶+水基微球组合调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乳液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稳定时间为7 d左右,成胶黏度大于20000 mPa·s;水基微球粒径14 d左右膨胀到最大... 针对渤海Z油田6井区中低渗储层注入水窜流严重、水驱效率低的问题,开发了乳液聚合物凝胶+水基微球组合调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乳液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稳定时间为7 d左右,成胶黏度大于20000 mPa·s;水基微球粒径14 d左右膨胀到最大。乳液聚合物凝胶+水基微球组合体系在双管并联岩心实验中具有较好的改善剖面能力,可有效启动低渗岩心,两根岩心提高采收率分别为12.57%和15.33%。组合体系在6井区边部4井组现场试验,实施措施后3口油井全部受效,井组高峰期日增油45.79 m^(3),单井最高含水下降20.47%,9个月内累计增油1.5×10^(4)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 凝胶 水基微球 组合调剖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合木与钢筋桁架混凝土板界面连接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史本凯 卢旭辉 +2 位作者 吴明旺 杨会峰 陈思见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54,共10页
为提高构件预制率,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应用到传统的木混凝土组合梁中,形成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木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基于木混凝土组合梁中常用的螺钉、榫钉和植钢板连接,对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木混凝土界面连接的抗剪性能进行了推... 为提高构件预制率,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应用到传统的木混凝土组合梁中,形成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木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基于木混凝土组合梁中常用的螺钉、榫钉和植钢板连接,对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木混凝土界面连接的抗剪性能进行了推出试验,并与普通配筋的木混凝土界面连接的抗剪性能进行了对比。推出试验结果表明:与混凝土板采用普通配筋的推出试件相比,引入钢筋桁架楼承板后,不同连接方式下新型组合梁推出试件的界面连接抗剪承载力和滑移刚度得到明显提升。本文所提出的新型组合梁在提高构件工业化水平和施工效率的同时,其界面连接的抗剪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促进木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木结构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混凝土组合 剪力连接件 抗剪性能 钢筋桁架楼承板 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来华北平原地下水位演变研究及其超采治理建议 被引量:55
7
作者 杨会峰 曹文庚 +7 位作者 支传顺 李泽岩 包锡麟 任宇 柳富田 范存良 王树芳 王亚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2-1155,共14页
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同时也是粮食主产区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区,雄安新区皆位于区内,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地下水是华北平原主要的供水水源,占总供水量70%左右,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地下水开采强度不断增大,长期处于严重超采状态... 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同时也是粮食主产区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区,雄安新区皆位于区内,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地下水是华北平原主要的供水水源,占总供水量70%左右,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地下水开采强度不断增大,长期处于严重超采状态,形成规模巨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进而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湿地退化、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地下水位演变可以为地下水超采治理及降落漏斗修复提供支撑,本文基于华北平原2019—2020年高密度地下水位统测数据及历史水位资料,研究了2020年现状地下水位流场及漏斗分布状况,系统分析了近40年来地下水位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华北平原东西部浅层地下水位呈现差异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014年平原西部浅层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累计降幅达20~60 m,太行山前冲洪积扇缘一带水位降幅最大,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后,西部山前主要城市水位止跌回升;中东部地区水位呈现自然波动状态。深层地下水位20世纪80年代至2014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中东部地区水位降幅度最大,累计达到40~90 m;2014年后城市区与农业区深层地下水位呈差异化发展,城区水位回升明显,周边农业区仍呈快速下降趋势。此外,在地下水演变分析基础上,以地下水采补平衡及水位恢复为目标,提出了开展超采区防控目标水位阈值研究、制定地下水减采和回补精准治理方案、优化地下水位监测网以及南水北调农业水源置换可行性研究等建议。研究成果对支撑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精准治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修复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与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水位演变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超采治理建议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特征和开发利用潜力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会峰 孟瑞芳 +7 位作者 李文鹏 李泽岩 支传顺 包锡麟 李长青 柳富田 吴海平 任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2-1051,共20页
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长期超采是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展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潜力研究,对支撑服务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评价,海河流域天然资源量25... 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长期超采是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展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潜力研究,对支撑服务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评价,海河流域天然资源量252.99×10^(8)m^(3),生态水位约束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172.98×10^(8)m^(3),可更新的深层水可利用量4.68×10^(8)m^(3)。海河流域山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Ⅰ~Ⅲ类水占比40.83%,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较差,Ⅰ~Ⅲ类水占比14.10%,深层地下水质量优于浅层地下水,Ⅰ~Ⅳ类水占比74.25%。海河流域山区地下水开采潜力总体较小,燕山和太行山北部山区,地下水资源禀赋较差,基本无开采潜力,太行中部山区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无开采潜力或开采潜力较小,太行南部山区地下水资源禀赋良好,开采潜力较大;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在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开采潜力差异较大,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长期超采形成大范围降落漏斗,无开采潜力或潜力较小,中东部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禀赋较差,以微咸水为主,开采潜力较小,山东省鲁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聊城—德州一带开采潜力较大;雄安新区地下水总体无开采潜力。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基本无开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地下水资源 空间分布 开采潜力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河南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加固木梁的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杨会峰 刘伟庆 +1 位作者 邵劲松 周钟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91-597,共7页
为考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polymer,FRP)对木梁的加固效果,对比分析了6根普通木梁和21根FRP(包括CFRP和GFRP)加固木梁的极限荷载与抗弯刚度等结构性能,并探讨了构件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结果表明:FRP可... 为考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polymer,FRP)对木梁的加固效果,对比分析了6根普通木梁和21根FRP(包括CFRP和GFRP)加固木梁的极限荷载与抗弯刚度等结构性能,并探讨了构件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结果表明:FRP可避免或延缓木梁的受拉脆性破坏,降低木材缺陷对其受弯性能的影响,充分利用木材的抗压强度并显著提高构件的刚度和延性性能;当配筋率为0.37%~1.13%时,FRP加固木梁比未加固木梁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7.7%~77.3%.基于极限应变分析方法,提出了构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国外试验结果初步验证后发现,该计算公式简便且结果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梁 加固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下水系统划分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会峰 王贵玲 张翼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82,共9页
地下水系统是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学术界对"地下水系统"的概念尚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对"地下水系统"的理解各有侧重,划分依据与标准不一,划分结果各异,故在应用上常造成混乱。文中基于地下水流系... 地下水系统是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学术界对"地下水系统"的概念尚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对"地下水系统"的理解各有侧重,划分依据与标准不一,划分结果各异,故在应用上常造成混乱。文中基于地下水流系统的概念,归纳了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原则和依据,认为地下水系统划分应以自然状态不同级别的地下水流系统为首要依据,以含水层系统为判断水力联系和流动系统内部结构的重要基础,提出了一套划分中国北方地下水系统的方案,将其划分为4个地下水系统区块、10个一级地下水系统和56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区块主要依据特大区域尺度上具有相似地下水循环特征且在地域上毗邻的盆地(流域)的组合体划分:一级地下水系统主要依据盆地(流域)尺度的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和区域地下水流向划分;二级地下水系统主要依据区域水流系统的分区特征(受次级盆地或次级流域控制)划分。这一方案为中国北方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与环境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地下水系统的框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流系统 划分依据 划分方案 中国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喙肱韧带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会峰 唐康来 +3 位作者 李建福 陈伟 王健 许建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喙肱韧带(coracohumeral ligament,CHL)的解剖学特点。方法:观察20侧正常成人肩关节标本的CHL位置、形态、起止点及与盂肱上韧带的关系;CHL在肩关节各种活动中所处的状态;CHL与关节囊融合处、CHL根部组织、关节囊及喙肩韧带组... 目的:探讨喙肱韧带(coracohumeral ligament,CHL)的解剖学特点。方法:观察20侧正常成人肩关节标本的CHL位置、形态、起止点及与盂肱上韧带的关系;CHL在肩关节各种活动中所处的状态;CHL与关节囊融合处、CHL根部组织、关节囊及喙肩韧带组织学特点。结果:20侧CHL全部起于喙突基底部的外侧缘;9侧止于冈上肌腱,7侧止于肩袖间隙,3侧止于冈上肌腱和肩胛下肌腱,1侧止于肩胛下肌腱;其中11侧可见CHL与盂肱上韧带存在纤维组织连接;CHL于肩关节旋外、前屈、后伸、内收、肱骨头前后平动时紧张,于旋内、中立位、外展位时松弛;CHL与关节囊融合处、CHL根部组织与关节囊组织学特点相似,均呈现关节囊组织的典型特点,喙肩韧带呈现出韧带的特有表现。结论:CHL位置与形态相对固定,起点一致,但止点呈多样性;CHL与盂肱上韧带复合体不固定;CHL在不同运动状态其紧张度不一;CHL与关节囊组织形态相似,是关节囊增厚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肱韧带 肩关节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胶合木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会峰 朱文祥 +1 位作者 郝建东 徐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3,93,共7页
为研究体外预应力胶合木梁在静载作用下的受夸}生能,开展了21根胶合木梁的试验,其中包括未增强、非预应力增强和体外预应力胶合木梁;通过改变张拉控制应力的大小、转向装置撑杆高度、胶合木梁截面形式,研究木梁破坏形态与破坏机制... 为研究体外预应力胶合木梁在静载作用下的受夸}生能,开展了21根胶合木梁的试验,其中包括未增强、非预应力增强和体外预应力胶合木梁;通过改变张拉控制应力的大小、转向装置撑杆高度、胶合木梁截面形式,研究木梁破坏形态与破坏机制,对比分析了不同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与抗弯刚度等结构性能。结果表明:增强或预应力构件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受压区屈服破坏;相比未增强胶合木梁,非预应力增强胶合木梁的受弯极限承栽能力和刚度分别提高了26.5%和17.6%,而预应力增强胶合木梁则分别提高了28.8%-81.8%和44.9%;此外,通过改变撑杆高度及优化木梁截面,也可显著提高木梁的结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木梁 体外预应力 极限承载力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会峰 项良碧 +2 位作者 于海龙 王琪 刘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索脊柱结核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例脊柱结核与1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MRI扫描,对比分析其MRI表现... 目的探索脊柱结核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例脊柱结核与1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MRI扫描,对比分析其MRI表现差异。结果脊椎结核椎体破坏严重,常伴有明显的后凸畸形和多节段椎旁脓肿,甚至邻近器官结核。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椎体破坏较轻,脓肿局限,一般只波及邻近椎体。结论根据典型的MRI的表现差异,可以区分典型的脊柱结核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增强胶合木梁的粘结剪应力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会峰 刘伟庆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6,共5页
基于线弹性理论推导出了几种常见荷载作用下构件的界面粘结剪应力的计算公式,并与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研究发现最大粘结剪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FRP与胶合木间的弹性模量比值、FRP的配筋率、受拉面... 基于线弹性理论推导出了几种常见荷载作用下构件的界面粘结剪应力的计算公式,并与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研究发现最大粘结剪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FRP与胶合木间的弹性模量比值、FRP的配筋率、受拉面层单板的相对高度以及粘结界面的胶层厚度等,因此在设计此类结构构件时应适当选取这些参数.计算理论具有较好的精度,可用于FRP增强胶合木梁的设计计算与粘结剪应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简支梁 粘结剪应力 解析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氯离子示踪法深厚包气带地区地下水补给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会峰 白华 +3 位作者 程彦培 孟瑞芳 曹文庚 南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9,共10页
针对包气带增厚条件下降水入渗变化问题,在华北山前平原滹沱河冲洪积扇典型包气带增厚区实施地质钻孔,通过采样钻杆前端特制的内置环刀取样器,采用无循环液压入法获取原状土样,测试深厚包气剖面土体结构参数、含水量和氯离子质量浓度;... 针对包气带增厚条件下降水入渗变化问题,在华北山前平原滹沱河冲洪积扇典型包气带增厚区实施地质钻孔,通过采样钻杆前端特制的内置环刀取样器,采用无循环液压入法获取原状土样,测试深厚包气剖面土体结构参数、含水量和氯离子质量浓度;利用氯离子示踪方法研究厚达45 m包气带的水分运移规律,重建深厚包气带地区降水补给历史,评价降水补给强度。结果表明:45 m包气带剖面记录的降水补给年龄为72.12 a,平均入渗补给强度为0.096 m/a,降水入渗补给量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8.1%。深厚包气带地区水分运移非常缓慢,水分在多次降水叠加驱动下不断形成新的脉冲逐步向深部运移,降水补给到地下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研究成果对深厚包气带地区土壤水分运移研究和降水入渗补给评价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包气带 原状土样 氯离子 示踪 降水入渗 地下水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地下水系统控制构造及其系统划分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会峰 张发旺 +4 位作者 王贵玲 余秋生 薛忠岐 王新贺 杨军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8-565,共8页
受多种构造体系复合交汇控制,宁夏南部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通过岩相古地理分析和区域性大断裂控水分析,研究了构造对宁南含水岩组形成和地下水系统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加里东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是宁南三大含水岩组形成的主控因素... 受多种构造体系复合交汇控制,宁夏南部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通过岩相古地理分析和区域性大断裂控水分析,研究了构造对宁南含水岩组形成和地下水系统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加里东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是宁南三大含水岩组形成的主控因素;区域性深大隔水断裂控制着地下水循环演化,使宁南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地下水系统。在构造控水分析基础上,界定了以构造为主的划分原则,首次对宁南地区地下水系统进行了整体划分,划分为10个地下水系统,13个子系统。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地下水系统 控制作用 宁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喙肱韧带的解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会峰 唐康来 +3 位作者 李建福 陈伟 王健 许建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测量喙肱韧带(coracohumeral ligament,CHL)解剖学数据,为临床冻结肩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0例正常成人肩关节标本,用游标卡尺和钢尺测量:CHL全长、距离喙突尖端长度、距离喙突末端长度、根宽、移行为关节囊前的宽度、根厚... 目的:测量喙肱韧带(coracohumeral ligament,CHL)解剖学数据,为临床冻结肩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0例正常成人肩关节标本,用游标卡尺和钢尺测量:CHL全长、距离喙突尖端长度、距离喙突末端长度、根宽、移行为关节囊前的宽度、根厚、移行为关节囊前的厚度。结果:CHL全长为(35.7±6.0)mm(26.2~48.1mm)、距离喙突尖端长度为(12.0±4.4)mm(4.0~19.2mm)、距离喙突末端长度为(17.5±4.0)mm(6.0~21.1mm)、根宽为(21.0±3.5)mm(15.1~29.0mm)、移行为关节囊前宽度为(15.8±2.4)mm(12.1~20.1mm)、根厚为(2.15±0.70)mm(1.18~3.60mm)、移行为关节囊前厚度为(1.83±0.69)mm(1.02~3.46mm)。结论:CHL从起点到止点都是逐渐变细的,不同的人CHL解剖测量不同且数据差异太大,提示不能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比较来指导冻结肩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肱韧带 肩关节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增强胶合木梁弯曲变形的解析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会峰 刘伟庆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5,14,共6页
在胶合木梁的受拉区设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是提高胶合木(glulam)梁结构性能的有效方法。通过力学模型分析,给出了FRP glulam简支梁变形的解析解。根据相关的力学机理并结合试验数据,对解析解进行了修正;修正系数是通过对某些参数进... 在胶合木梁的受拉区设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是提高胶合木(glulam)梁结构性能的有效方法。通过力学模型分析,给出了FRP glulam简支梁变形的解析解。根据相关的力学机理并结合试验数据,对解析解进行了修正;修正系数是通过对某些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将其与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可以很好地模拟梁的全过程变形与刚度变化。此外,模型还广泛适用于多种常见简支梁的变形分析或刚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简支梁 弯曲变形 解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对宁南地下水系统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会峰 张发旺 +4 位作者 王贵玲 余秋生 薛忠岐 王新贺 杨军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49,共5页
受多种构造体系复合交汇控制,宁夏南部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通过岩相古地理分析和区域性大断裂控水分析研究了构造对宁南含水岩组形成和地下水系统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加里东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是宁南三大含水岩组形成的主控因素... 受多种构造体系复合交汇控制,宁夏南部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通过岩相古地理分析和区域性大断裂控水分析研究了构造对宁南含水岩组形成和地下水系统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加里东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是宁南三大含水岩组形成的主控因素;区域性深大隔水断裂控制着地下水循环演化,使宁南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地下水系统。在构造控水分析基础上,界定了以构造为主的划分原则,首次对宁南地区地下水系统进行了整体划分,划分为10个地下水系统,13个子系统。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地下水系统 控制作用 宁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平原次生盐渍化地区地下水动态调控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会峰 张发旺 +1 位作者 王贵玲 刘春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3-67,共5页
在盐荒地野外水盐运移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饱和-非饱和带的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以地下水埋深为调控关键因子,利用HYDRUS软件模拟了河套灌区荒地不同时段的不同控制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包气带水盐变化规律。通过模型反算,定量确定了... 在盐荒地野外水盐运移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饱和-非饱和带的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以地下水埋深为调控关键因子,利用HYDRUS软件模拟了河套灌区荒地不同时段的不同控制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包气带水盐变化规律。通过模型反算,定量确定了不同时段防治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临界值。模拟结果:在年内2~3次灌溉淋滤的条件下,3月-6月份(春融返盐期)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2.4~2.7m,7月初-9月初,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1.8~2.1m,9月中旬-11月中旬(秋浇积盐期),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1.5~1.8m,11月下旬-3月上旬(冬封期)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2.0~2.3m可使0~50cm土层的全盐量基本小于0.2%,处于非盐渍化状态。研究结果可为河套平原次生盐渍化区水盐运移调控和盐渍化改良提供借鉴和依据,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盐渍化地区 地下水埋深 动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