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高效铜捕收剂在铜硫矿石浮选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俊彦 叶雪均 +1 位作者 秦华伟 缪飞燕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81,共4页
某铜矿胶状黄铁矿含量较高,属难选矿石。针对其现场铜选别指标低的问题,进行高效铜捕收剂浮选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铜优先浮选工艺,高效捕收剂Y10作捕收剂、石灰法抑硫浮铜,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为22.90%、回收率为86.83%的良好试验指标。
关键词 捕收剂 浮选 胶状黄铁矿 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发展展望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俊彦 吴建东 宋敏敏 《红外》 CAS 2016年第8期1-6,28,共7页
近年来,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而随着作战使命和作战环境的日趋复杂,精确制导武器对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着眼于未来的军事发展需求,结合红... 近年来,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而随着作战使命和作战环境的日趋复杂,精确制导武器对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着眼于未来的军事发展需求,结合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红外成像制导将向多波段高光谱、激光主动成像、多模复合成像以及低成本红外精确制导的技术方向发展。提出了红外成像制导发展中所需掌握的关键技术,包括高性能红外探测器技术、成像自适应抗干扰技术、多维信息融合处理技术以及系统结构优化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制导技术 红外诱饵 红外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天背景下红外小目标检测的背景抑制及海天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俊彦 逄浩君 +1 位作者 曹耀心 宋敏敏 《红外》 CAS 2016年第12期24-28,共5页
针对复杂海天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难以检测与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海天线检测实现远距离弱小目标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对采集到的红外图像进行相关处理。通过用多级小波变换方法抑制背景杂波噪声提高目标信杂比;然后使用多方向Gabor滤波... 针对复杂海天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难以检测与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海天线检测实现远距离弱小目标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对采集到的红外图像进行相关处理。通过用多级小波变换方法抑制背景杂波噪声提高目标信杂比;然后使用多方向Gabor滤波融合方法增强海天线边缘,并通过霍夫变换方法实现海天线定位和检测;最后通过定位海天线确定海天线附近区域的目标搜寻范围,缩小目标点潜在区,从而提高弱小目标在海天背景下的检测和识别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天背景 弱小目标检测 海天线检测 小波变化 多方向Gabor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视红外成像系统温度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俊彦 沈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87-489,共3页
在过去的凝视红外成像系统设计中,很少考虑成像系统自身组成部分的背景热辐射对其性能的影响,然而这些热辐射在某些成像系统中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采用非制冷探测器的成像系统。因为在大多数实际的应用中,成像系统的温度... 在过去的凝视红外成像系统设计中,很少考虑成像系统自身组成部分的背景热辐射对其性能的影响,然而这些热辐射在某些成像系统中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采用非制冷探测器的成像系统。因为在大多数实际的应用中,成像系统的温度是不可能保持不变的。通过建立系统热辐射对其影响的模型,分析了系统自身组成部分温度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表明了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有很大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视系统 温度变化 非制冷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钨钼矿中回收辉钼矿的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俊彦 叶雪均 +2 位作者 秦华伟 邱振忠 缪飞燕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48,共5页
为开发利用某钨钼矿,对其进行了回收辉钼矿的浮选试验。根据矿石性质,应用钼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再分离工艺,得到了钼品位为46.14%、钼回收率为80.38%的钼精矿。与优先浮钼工艺对比,钼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再分离工艺对辉钼矿的回收率更高。
关键词 钨钼矿 辉钼矿 回收 钼硫混浮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装直升机对红外末端防空制导导弹的威胁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俊彦 宋敏敏 吕弢 《红外》 CAS 2016年第10期17-22,共6页
武装直升机具有优异的红外隐身性能和机动能力,能突破末端红外防空系统,在现代对地突袭战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为例,基于流体软件建立其红外辐射模型,分析了该直升机在低空时的红外目标辐射特性。针对红外末端防空导... 武装直升机具有优异的红外隐身性能和机动能力,能突破末端红外防空系统,在现代对地突袭战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为例,基于流体软件建立其红外辐射模型,分析了该直升机在低空时的红外目标辐射特性。针对红外末端防空导弹的主要工作波段,分别计算了其在3~5μm中波红外以及8~12μm长波红外区间的红外辐射强度。最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武装直升机对末端红外防空的主要威胁,并探讨了几种提高武装直升机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红外 末端防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俊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30期4453-4454,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C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3%和91%,对照组为30%和77%。治疗组在降低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等方面有显著作用(P<0.05或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毒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硫尾矿回收硫的合理工艺探究
8
作者 杨俊彦 叶雪均 +1 位作者 秦华伟 李建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5-99,共5页
为对尾矿回收硫后进行综合利用,进行了回收硫工艺探究,对选铅尾矿进行了"锌硫混浮-分离"工艺闭路试验,得到了浮选硫精矿含硫35.61%、硫回收率为45.27%,综合硫精矿品位34.75%,综合硫精矿回收率为50.86%的试验指标。对选锌尾矿... 为对尾矿回收硫后进行综合利用,进行了回收硫工艺探究,对选铅尾矿进行了"锌硫混浮-分离"工艺闭路试验,得到了浮选硫精矿含硫35.61%、硫回收率为45.27%,综合硫精矿品位34.75%,综合硫精矿回收率为50.86%的试验指标。对选锌尾矿进行了"磁-浮"联合工艺试验,通过先磁后浮闭路试验,得到了综合硫精矿硫品位为33.92%,硫回收率为92.15%的试验结果。通过先浮后磁闭路试验,得到了综合硫精矿硫品位35.08%,硫回收率为93.65%的试验结果。通过两种方案均能得到合格的硫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锌硫混浮 磁选 磁黄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内侧梗死二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俊彦 《现代实用医学》 2007年第3期246-246,251,共2页
单纯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临床少见,表现为病变对侧偏瘫及深感觉障碍,可伴同侧舌肌瘫痪。我院近2年发现经MRI确诊的MMI2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探讨如下。
关键词 延髓 脑梗塞 核磁共振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COBF_4催化四氢呋喃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栗方星 曹秀兰 +6 位作者 黄常华 李春刚 李洁涛 李春荣 朱端慧 杨俊彦 黄家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282-1285,共4页
本文介绍了CH_3COBF_4催化四氢呋喃(THF)的聚合方法,讨论了THF的聚合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行为。经计算表观活化能为71.68kJ/mol,0℃、6℃和15℃时的表现聚合速度常数分别为1.18、2.35和6.07×10^(-3)L·mol/s;说明反应温度对聚合... 本文介绍了CH_3COBF_4催化四氢呋喃(THF)的聚合方法,讨论了THF的聚合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行为。经计算表观活化能为71.68kJ/mol,0℃、6℃和15℃时的表现聚合速度常数分别为1.18、2.35和6.07×10^(-3)L·mol/s;说明反应温度对聚合速度常数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氢呋喃 表观活化能 CH3COBF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次加入不同缓凝剂与聚羧酸减水剂二元体系保坍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谭洪波 林超亮 +3 位作者 马保国 戚长亚 李信 杨俊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5-1020,共6页
本文针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问题,通过测定聚羧酸减水剂、葡萄糖酸钠、麦芽糊精和蔗糖的吸附量,研究了分次加入聚羧酸减水剂与缓凝剂二元体系对水泥浆体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及坍落度经时变化,揭示了分次加入条件下,缓凝剂对聚羧酸减水... 本文针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问题,通过测定聚羧酸减水剂、葡萄糖酸钠、麦芽糊精和蔗糖的吸附量,研究了分次加入聚羧酸减水剂与缓凝剂二元体系对水泥浆体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及坍落度经时变化,揭示了分次加入条件下,缓凝剂对聚羧酸减水剂与缓凝剂二元体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缓凝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能力为:葡萄糖酸钠>麦芽糊精>蔗糖,并且分次加入条件下,缓凝剂对聚羧酸减水剂与缓凝剂二元体系作用的水泥浆体流动性的影响效果为:葡萄糖酸钠>麦芽糊精>蔗糖;影响水泥浆体流动性的主要原因不是水泥早期水化;分次加入聚羧酸减水剂与缓凝剂二元体系能显著提高水泥净浆的流动性和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其中聚羧酸减水剂和葡萄糖酸钠二元体系作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凝剂 聚羧酸减水剂 分次加入 流动性 保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基配合物材料的刚果红吸附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12
作者 吴秋艳 汪鹏飞 +1 位作者 吴德林 杨俊彦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含有机染料的废水会导致严重环境污染,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染料污染物的研究广受关注。本研究利用均苯四甲酸和四水合硝酸铟作为原料,通过直接沉淀法和溶剂热法成功组装了两个铟基配合物材料(In-CP#1和In-CP#2),并对其进行了表面形貌、... 含有机染料的废水会导致严重环境污染,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染料污染物的研究广受关注。本研究利用均苯四甲酸和四水合硝酸铟作为原料,通过直接沉淀法和溶剂热法成功组装了两个铟基配合物材料(In-CP#1和In-CP#2),并对其进行了表面形貌、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比表面积以及热重表征。同时,将两化合物作为吸附剂,系统研究了吸附时间和有机染料初始浓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两化合物的吸附机理主要是化学作用,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特征,但并不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配合物材料 水处理 吸附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膨润土负载纳米磁性Fe_3O_4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万栋 王光华 +3 位作者 李文兵 陈坤 卢露露 杨俊彦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29,50,共4页
以不同改性膨润土和铁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将纳米Fe3O4原位负载于膨润土上,制备出了磁性膨润土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孔隙分析(BET)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磁性膨... 以不同改性膨润土和铁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将纳米Fe3O4原位负载于膨润土上,制备出了磁性膨润土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孔隙分析(BET)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磁性膨润土对H2O2氧化降解橙黄Ⅱ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3O4均匀负载在膨润土表面,减少了膨润土的团聚,改善了孔隙结构,增加了其比表面积。磁性膨润土的催化性能较纯Fe3O4有了明显提高,使用Fe-Al柱撑改性的膨润土负载纳米Fe3O4,其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膨润土 纳米FE3O4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浸染型低品位白钨常温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华伟 叶雪均 +1 位作者 杨俊彦 缪飞燕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5期97-101,共5页
赣南某深部浸染型白钨矿原矿品位低,嵌布粒度较细,矿物种类多且组成复杂,属于难选矿石.白钨因其良好的可浮性常用浮选的方法进行回收,白钨浮选依据浮选作业条件又可分为加温浮选与常温浮选,加温浮选虽然具有对矿石的适应性强,浮选指标... 赣南某深部浸染型白钨矿原矿品位低,嵌布粒度较细,矿物种类多且组成复杂,属于难选矿石.白钨因其良好的可浮性常用浮选的方法进行回收,白钨浮选依据浮选作业条件又可分为加温浮选与常温浮选,加温浮选虽然具有对矿石的适应性强,浮选指标稳定等优点,但需提供加温设备,选矿成本较一般工艺高,其应用也受到了限制.本试验采用白钨常温浮选的方法,在确定了最佳的碳酸钠用量、水玻璃模数和水玻璃用量的基础上,探究了白钨精选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精选条件,在保证回收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精矿指标.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通过一粗二扫五精(其中包括一次空白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在原矿品位仅为0.22%的情况下,获得了WO3品位为69.84%、回收率为70.76%的白钨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钨矿 白钨矿 常温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智能教室照明控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敖弟维 王亚伟 +1 位作者 杨艳芳 杨俊彦 《装备制造技术》 2012年第5期60-61,67,共3页
基于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该传感器不能识别静止人体的解决方案,并设计出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使教室照明系统达到"人在灯亮、人走灯灭"的效果,从而省电节能。
关键词 红外热释电传感器 智能控制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病情活动与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江文 赵菊芳 +1 位作者 杨俊彦 罗新静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587-588,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病情活动与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比较MS患者急性期及经大剂量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缓解期血清UA值,并与其他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non-inflammatory neurological disease,NIND)作对...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病情活动与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比较MS患者急性期及经大剂量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缓解期血清UA值,并与其他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non-inflammatory neurological disease,NIND)作对照,同时对比治疗前后头颅MRI增强检查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MS患者急性期血清UA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及NIND组,缓解期血清UA值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头颅MRI显示病灶明显强化,治疗后强化病灶显著减少,同时伴随着UA水平回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临床症状改善。结论血清UA水平变化与MS患者病情活动密切相关,UA可作为观察MS病情活动性及激素疗效的指标之一,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梅毒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毛玲群 杨俊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19-119,共1页
梅毒在我国再流行已近20年,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当梅毒苍白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时,其表现多种多样,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困难。现将我院2001年11月以来收治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神经梅毒 梅毒螺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引发有关单体的聚合研究
18
作者 黄家贤 杨俊彦 +2 位作者 李春荣 左榘 王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17,共5页
采用激光光散射法研究了有关烯类单体的光聚合反应过程,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定了丙烯酰胺甲基烯丙基醚的光强~转化率曲线。获得了有关动力学信息,并对单体配比度浓度、引发剂种类及浓度、聚合体系选择及聚合温度环境气氛及紫外光... 采用激光光散射法研究了有关烯类单体的光聚合反应过程,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定了丙烯酰胺甲基烯丙基醚的光强~转化率曲线。获得了有关动力学信息,并对单体配比度浓度、引发剂种类及浓度、聚合体系选择及聚合温度环境气氛及紫外光强等因素对光聚合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散射 光敏聚合反应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乙烯醇)和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形态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
19
作者 杨俊彦 郭凡修 徐端夫 《电子显微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578-578,共1页
聚(乙烯-乙烯醇)和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形态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杨俊彦郭凡修徐端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高分子的形态结构与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用途、加工等密切相关,是高分子领域中一类很... 聚(乙烯-乙烯醇)和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形态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杨俊彦郭凡修徐端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高分子的形态结构与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用途、加工等密切相关,是高分子领域中一类很基本且很重要的问题。结晶性乙烯共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醇 聚醋酸乙烯酯 电镜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纤与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20
作者 谢江文 赵菊芳 +5 位作者 颜政 毛玲群 闻绍云 王云玲 杨俊彦 黄睿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6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评价蚓激酶口服降纤和低分子肝紊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12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机分为蚓激酶组35例,低分子肝素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均于发病后6.72小时内给药,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蚓激... 目的评价蚓激酶口服降纤和低分子肝紊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12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机分为蚓激酶组35例,低分子肝素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均于发病后6.72小时内给药,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蚓激酶组与低分子肝素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蚓激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较低分子肝素组显著。结论发病后6~72小时蚓激酶口服降纤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紊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口服降纤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