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思政教育引领下的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建立
1
作者 吕艳东 殷大伟 +5 位作者 段丽莉 钱永德 杨克军 赵丰舟 汪秀志 郭晓红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200-202,共3页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创新高层次人才,对我国农林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物学专业研究生为例,分析了农林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科研训练全过程,全面提升研究生...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创新高层次人才,对我国农林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物学专业研究生为例,分析了农林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科研训练全过程,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建立多元化、全过程评价体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农林类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研究生 创新能力 科研训练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凉区黑土有机质和玉米产量双提升技术探索及经济效益分析
2
作者 徐超 侯瑞星 +5 位作者 杨克军 付健 王宇先 孙淑楠 苗宇 齐翔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为明确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黑龙江省西部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双提升技术效果,2021年10月,在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开展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有机肥+深松40 cm(YS40)、秸秆留茬+深松40 cm(WS40)、有机... 为明确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黑龙江省西部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双提升技术效果,2021年10月,在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开展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有机肥+深松40 cm(YS40)、秸秆留茬+深松40 cm(WS40)、有机肥+旋耕20 cm(YS20)、秸秆留茬+旋耕20 cm(WS20)、有机肥表施+免耕(YB);一个对照:秸秆留茬+免耕(CK)。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的处理能够提升深土层土壤肥力,在20~40 cm土层中YS20处理与CK处理相比有机质和全氮依次提升11.56 g·kg^(-1)和0.57 g·kg^(-1);40~60 cm土层中YS40处理与CK处理相比有机质和全氮依次提升2.83 g·kg^(-1)和0.28 g·kg^(-1)。土壤结构方面,在0~20 cm土层中YB处理的容重较CK降低17.5%、含水量提升35.5%,40~60 cm土层中YS40处理的容重较CK处理降低5.3%、含水量提升38.4%。有机肥与保护性耕作处理提高了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第二年的YS40、YS20、YB处理较CK处理分别增产14.5%、18.5%、11.4%。收益分析表明,与CK处理相比,2021年YB处理和2022年YS20处理收益增加最多,分别增加5770元·hm^(-2)和5223元·hm^(-2)。综上所述,黑龙江省西部薄层黑土实施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是提升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储量、全氮、全氮储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凉区黑土 有机肥深施深松 玉米产量 经济效益 土壤培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两种芽胞杆菌对玉米幼苗促生作用研究
3
作者 刘婕 骆文琪 +5 位作者 明立伟 马璐 齐翔鲲 付健 杨克军 王玉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共9页
供试玉米品种为‘先玉335’(XY335),供试菌株为NECC11322(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胞杆菌、NECC11324(B.megaterium)巨大芽胞杆菌。试验设4组处理:Con(无菌水浸种,干旱胁迫),C1(无菌水浸种,正常供水),C2(NECC11322菌液浸种,干旱胁迫),C... 供试玉米品种为‘先玉335’(XY335),供试菌株为NECC11322(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胞杆菌、NECC11324(B.megaterium)巨大芽胞杆菌。试验设4组处理:Con(无菌水浸种,干旱胁迫),C1(无菌水浸种,正常供水),C2(NECC11322菌液浸种,干旱胁迫),C3(NECC11324菌液浸种,干旱胁迫),测定了浸种后盆栽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抗性生理指标及植株的N、P、K含量。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接种NECC11322、NECC11324后,玉米幼苗叶片及根系SOD、POD、CAT、APX活性较Con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接种NECC11322根系POD活性增长最为显著,较Con增长67.78%;植株叶片及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Con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接种NECC1132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长最为显著,较Con增长152.10%;与Con相比,植株叶片及根系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均有所提升,接种NECC11322后叶片全氮含量升高最为显著,较Con增长88.47%;干旱胁迫下接种两种芽胞杆菌后,植株叶片及根系丙二醛含量较Con均显著降低,接种NECC11322后根系降幅最为显著,较Con降低51.03%。综上可知,干旱胁迫下接种两种芽胞杆菌均可降低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其中NECC11322菌株更具有抗旱性。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植株养分含量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性,促进玉米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浸种 玉米幼苗 干旱胁迫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对寒地盐碱土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克军 王庆祥 +3 位作者 田在 王玉凤 蔡鑫鑫 张树远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3,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寒地盐碱土施用锌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寒地盐碱土适量施锌,可以有效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大玉米光合叶面积和光合速率,提高玉米产量。过量施锌导致玉米株高、叶...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寒地盐碱土施用锌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寒地盐碱土适量施锌,可以有效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大玉米光合叶面积和光合速率,提高玉米产量。过量施锌导致玉米株高、叶面积、光合速率和产量下降。寒地盐碱土锌肥(EDTA-Zn)最佳施用量为3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寒地 盐碱土 锌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方式与作物群体结构对寒地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克军 李明 李振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3,共6页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作物群体结构下两个不同株型玉米的群体光合性能及产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可以改善玉米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玉米植株的叶面积、LAI和LAD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从而有...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作物群体结构下两个不同株型玉米的群体光合性能及产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可以改善玉米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玉米植株的叶面积、LAI和LAD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玉米群体光照条件,提高了群体光合性能和光能利用率,提高了寒地春玉米的产量。试验表明:种植方式与密度之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下紧凑型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平展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分别比小垄栽培对照增产19.09%和1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方式 群体结构 光合性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方式与群体结构对寒地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杨克军 李明 李振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群体结构下,两个不同株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可以有效地改善玉米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增加其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的产量。种植方式与密度之间存在...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群体结构下,两个不同株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可以有效地改善玉米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增加其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的产量。种植方式与密度之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下紧凑型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6.75万株/hm2,平展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5.25-6.00万株/hm2,分别比对照小垄栽培增产19.09%和1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方式 玉米 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方式与群体结构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杨克军 萧常亮 +1 位作者 李明 李振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9-12,共4页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群体结构下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密度下宽窄行种植,可以改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提高其叶面积,增加其干物质积累,为经济产量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试验显示行...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群体结构下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密度下宽窄行种植,可以改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提高其叶面积,增加其干物质积累,为经济产量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试验显示行距与密度之间存在明显互作,平展型玉米吉单180通过大双直栽培方式可以提高产量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垄双行栽培 群体结构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结构对紧凑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克军 李明 +1 位作者 李振华 盖冬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9-32,共4页
通过对不同群体结构下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低密度下株间竞争小,个体较大,但群体光利用率较低;密度过大,玉米群体内通风透光性差,不利于产量形成。通过合理调整密度。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试验也为玉米高产栽培... 通过对不同群体结构下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低密度下株间竞争小,个体较大,但群体光利用率较低;密度过大,玉米群体内通风透光性差,不利于产量形成。通过合理调整密度。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试验也为玉米高产栽培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垄双行栽培 群体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蛋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克军 孔德迎 辛朝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该研究在建立分泌减蛋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基础上,鉴定了10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4B1,ID4,2D6,3D6,2A1,3A5,3C.3C1,IB3和2C5)和生物学活性.这10株杂交瘤细胞分... 该研究在建立分泌减蛋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基础上,鉴定了10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4B1,ID4,2D6,3D6,2A1,3A5,3C.3C1,IB3和2C5)和生物学活性.这10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有高度的特异性,只特异地作用于减蛋综合征病毒.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发现4B1,3C1,2C5和3C6有血凝抑制活性,腹水效价分别为24(log_2),4(log_2)7(log_2)和6(log_2),而阳性血清HI价仅达12(log_2).这10株单抗都没有沉淀活性,也不与CELO抗原发生沉淀反应.它们的亲和力除3D6外都很大,相对亲和力依次为:2D6>2C5>3C6>1B3>ID4>4B1>2Al>3A5>3Cl>3D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蛋综合征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特性 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特用玉米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克军 赵萍 +1 位作者 孙庆德 汤怀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32-36,共5页
特用玉米是指普通玉米以外的各种籽粒类型,这些玉米类型具有各自独有的内在遗传组成,表现出各具特色的籽粒构造、营养成分、加工要求和相应的销售市场。本文扼要地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特用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开发前景,为进一步把我国... 特用玉米是指普通玉米以外的各种籽粒类型,这些玉米类型具有各自独有的内在遗传组成,表现出各具特色的籽粒构造、营养成分、加工要求和相应的销售市场。本文扼要地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特用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开发前景,为进一步把我国玉米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用玉米 开发 利用 糯玉米 甜玉米 高油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减蛋综合征病毒的抗原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克军 孔德迎 辛朝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6,共4页
本文应用单抗的相加试验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分析了减蛋综合征病毒10株单抗(4B1、1D4、2D6、3D6、2A1、3A5、3C6、3C1、1B3和2C5)的作用位点、各作用位点相互间的距离及其在病毒多肽上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 减蛋综合征 单克隆抗体 相加试验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克军 王玉凤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年第11期60-62,共3页
为了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特点,探讨了我校农学专业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建立了适应新世纪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 为了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特点,探讨了我校农学专业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建立了适应新世纪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克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8-10,共3页
通过对青贮玉米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密度是影响青贮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青贮玉米生产最佳密度为 7.5 万~9 万株/hm2,高产密度不宜超过 9 万株/hm2。密度对青贮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群体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克军 窦大巍 +1 位作者 杨微 徐永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50-51,共2页
本文阐述了黑龙江垦区玉米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垦区种植业的轮作改制、畜牧业发展等需要出发 ,论述了垦区发展玉米生产的必要性。根据垦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进一步加强早熟优质品种的选育、提高机械化程度和精度。
关键词 玉米 生产现状 对策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农业实践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15
作者 杨克军 郑雯 +3 位作者 赵长江 张海燕 刘丽华 吴金花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11期268-270,共3页
介绍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农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紧迫性,阐述农业高等教育在农业现代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侧重阐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为满足现代农业人才需求,构建的"四为四实"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实践教育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高油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16
作者 杨克军 王玉凤 +2 位作者 洪艳华 薛盈文 崔丽亚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对7个高油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时期生育指标及产量性状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春油30生育期最短,播种至成熟为122d;高油115生育期最长,播种至成熟为137d;蜡熟期收获,高油298和... 通过对7个高油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时期生育指标及产量性状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春油30生育期最短,播种至成熟为122d;高油115生育期最长,播种至成熟为137d;蜡熟期收获,高油298和高油6号的地上鲜重水平较高,分别达到91000.0kg/hm2、76000.3kg/hm2。完熟期收获,春油30子粒产量最高,达到9230.8kg/hm2,春油6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8.17%。高油298、春油6、高油6是当地高油玉米生产较为适宜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玉米 品种筛选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和培养探究
17
作者 杨克军 付博锐 +2 位作者 姜玉美 金耀武 白巍 《求知导刊》 2014年第9期17-17,共1页
本文从我国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和农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出发,概述了当代农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和构成,并对农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就业能力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田垄对三江平原低湿耕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杨克军 景艳丽 郭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8-10,共3页
通过在三江平原低湿耕地白浆土上玉米的微区试验,细致地研究了不同肥田垄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深松、耙茬、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建造肥田垄,对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的耕性,增强白浆土的抗旱防涝能力,... 通过在三江平原低湿耕地白浆土上玉米的微区试验,细致地研究了不同肥田垄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深松、耙茬、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建造肥田垄,对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的耕性,增强白浆土的抗旱防涝能力,以及对调节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均具有明显效果,可显著提高低湿白浆土玉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低湿耕地 玉米 生长发育 肥田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糖调控玉米光合系统和活性氧代谢缓解盐胁迫 被引量:45
19
作者 赵莹 杨克军 +5 位作者 赵长江 李佐同 王玉凤 付健 郭亮 李文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962-3972,共11页
【目的】揭示外源单糖葡萄糖(Glc)和双糖蔗糖(Suc)对中性氯化钠盐胁迫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生化机制,以及两种类型糖在缓解玉米盐胁迫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自主选育的玉米品种垦玉6号为材料,在植物生长室采用1/2 Hoagland营养液... 【目的】揭示外源单糖葡萄糖(Glc)和双糖蔗糖(Suc)对中性氯化钠盐胁迫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生化机制,以及两种类型糖在缓解玉米盐胁迫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自主选育的玉米品种垦玉6号为材料,在植物生长室采用1/2 Hoagland营养液培养玉米幼苗。玉米培养至两叶一心时分别采用0.5 mmol·L-1 Glc和Suc预处理3 d,以1/2 Hoagland营养液为空白对照,以等浓度甘露醇为渗透对照;然后,采用150 mmol·L-1 NaCl(1/2Hoagland营养液配制)对玉米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4—6 d,以相应糖预处理和空白处理玉米的非盐胁迫为对照。于处理第4天取第2片全展叶进行玉米光合相关和抗氧化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于处理第6天进行株高、根长和干重测定;同时于处理第2、4、6天采用Li-6400XTR光合仪测定光合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空白未处理对照相比,Glc和Suc预处理导致玉米幼苗根长、干重和叶片含水量增加,但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株高,分别增高了6.39%和4.86%,并维持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其它供试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不显著;同时,盐胁迫可明显抑制玉米幼苗生长,盐处理6 d株高和根长降低了16.37%和12.17%,地上部及地下部干重分别降低了20.69%和25.00%。盐处理导致玉米叶片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增多,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叶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Hill反应活性,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下降,其中胞间CO2浓度(Ci)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重要的是,外源Glc和Suc预处理可显著促进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其中Glc预处理的玉米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干重较S处理分别增加6.12%、4.49%、15.65%、18.52%,Suc预处理分别增加7.34%、4.87%、17.39%、22.22%。外源Glc和Suc预处理能有效改善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显著减缓盐胁迫下玉米叶片Pn、Tr、Gs、Fv/Fm的下降速度,缓解Ci的升降速度,提高叶片Hill反应活性,增加叶片持水量和光合色素的含量。同时,Glc和Suc预处理还显著减少盐胁迫下玉米叶片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其中,Suc预处理在清除H2O2及提高叶片Hill反应活性两方面均显著高于Glc。此外,与空白盐胁迫处理相比,除引起玉米叶片Hill反应和叶绿素a(Chl a)的显著变化外,采用等渗的甘露醇预处理玉米幼苗其供试生理生化指标未发生显著改善,亦未能引起供试生物学指标的显著改善。【结论】正常生长条件下,Glc和Suc处理可通过维持叶片较高的Pn,促进玉米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盐胁迫条件下,外源Glc和Suc不仅维持玉米幼苗较高Pn,而且通过增强光合膜系统稳定性、增加光合色素含量、提高PSII反应活性、改善玉米叶片气孔开放及碳同化能力等生理生化机制提高玉米幼苗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葡萄糖 蔗糖 盐胁迫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诱导玉米苗期DNA甲基化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丽芳 胡凯凤 +4 位作者 高树仁 王霞 赵伟 苗兴芬 杨克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7-634,共8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盐处理下玉米叶片DNA甲基化情况,以耐盐玉米自交系黑玉米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不同盐浓度胁迫7 d后,玉米苗期叶片胞嘧啶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0(CK)、50、100、150、200、250 mm... 为研究不同浓度盐处理下玉米叶片DNA甲基化情况,以耐盐玉米自交系黑玉米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不同盐浓度胁迫7 d后,玉米苗期叶片胞嘧啶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0(CK)、50、100、150、200、250 mmol·L^(-1)NaCl处理后,基因组DNA甲基化比率分别为52.79%、57.47%、51.98%、47.39%、49.16%、47.06%,其中只有50 mmol·L^(-1)NaCl处理高于CK,其他处理呈降低趋势,去甲基化变化幅度相对较大(1.8%~12.2%);回收差异片段后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同源比对,结果发现16个甲基化位点涉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基因。本研究结果为玉米耐盐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胁迫 苗期 DNA甲基化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