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在肝移植围术期凝血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丽超 李佳丽 杨占甲 《临床研究》 2020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结合传统凝血指标,评估肝移植围术期凝血状态,指导围术期合理输血。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于本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32例,分别在手术前、术中及术后24h抽取血液标本,检测凝血四项和TEG,根据TEG结果指导...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结合传统凝血指标,评估肝移植围术期凝血状态,指导围术期合理输血。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于本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32例,分别在手术前、术中及术后24h抽取血液标本,检测凝血四项和TEG,根据TEG结果指导血液成分输注,术后评价凝血功能的调控效果。结果经TEG指导血液成分输注后,32例患者在术后24h的凝血四项及TEG检测结果与术前检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血栓等凝血功能异常。结论使用TEG监测肝移植围术期的凝血状态,可以很好指导血液成分合理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凝血功能 成分输血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脂质代谢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明慧 刘旭华 +2 位作者 郭凯 杨占甲 刘昆洋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23期19-20,23,共3页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脂质代谢的变化,探讨术后恢复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收集肾移植患者血标本62例,按术前血脂异常和正常分为Ⅰ组和Ⅱ组。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HDL-C和LDL-C,观察这些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脂质代谢的变化,探讨术后恢复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收集肾移植患者血标本62例,按术前血脂异常和正常分为Ⅰ组和Ⅱ组。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HDL-C和LDL-C,观察这些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1.5年的动态变化。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血标本为正常对照36例。结果①移植前Ⅰ(异常)组TG、TC、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后两组多数患者血脂水平显著升高,特别是在移植半年时血脂变化最为显著。③移植后两组TG、TC和LDL-C水平均高于术前,特别是Ⅱ(正常)组TG、TC和LDL-C分别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多数患者发生脂质代谢紊乱,定期检测血脂生化指标非常重要,可为临床病情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 围手术期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及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占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急性白血病(AL)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该院诊断为AL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来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40例)... 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急性白血病(AL)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该院诊断为AL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来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患者及正常体检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17和TGF-β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RORγT及Foxp3 m RNA水平。此外,该实验检测AL化疗后缓解的Th17及CD4+CD25+Foxp3+细胞及相关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Th17(CD3+CD4+IL-17+)细胞比例为(1.51±0.27)%,显著高于对照组[(0.36±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1,P=0.000);研究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细胞比例为(3.37±0.48)%,显著高于对照组[(1.26±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3,P=0.000)。研究组血清IL-17为(28.12±6.3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4.41±6.2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P=0.000);研究组血清TGF-β为(38.41±8.44)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4.49±7.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P=0.000)。研究组外周血中RORγT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7,P=0.000);研究组外周血中Foxp3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P=0.000)。与化疗前比较,化疗6个月后研究组Th17细胞及CD4+CD25+Foxp3+细胞水平降低,血清IL-17以及TGF-β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L患者的Th17细胞、CD4+CD25+Foxp3+细胞及其分泌蛋白IL-17、TGF-β和转录因子显著增加,定期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及其分泌蛋白有助于对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监测和预后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 调节性T细胞 IL-17 TGF-β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及其可溶性剪切体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胡丽超 李佳丽 +3 位作者 杨占甲 王敬真 程自想 高凯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membrane-bound full-length,flTF)及其可溶性剪切体(alternatively spliced tissue factor, asT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015年7月-2018年12月方便选取在郑州人民医院行结肠...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membrane-bound full-length,flTF)及其可溶性剪切体(alternatively spliced tissue factor, asT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015年7月-2018年12月方便选取在郑州人民医院行结肠癌切除术的42例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flTF及asTF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与肿瘤转移力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织中flTFmRNA表达水平[5.53(4.80~13.32)]高于癌旁组织[0.36(0.0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肠癌组织中asTFmRNA表达水平[1.26(0.74~2.02)]高于癌旁组织[0.11(0.06~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远处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flTF的表达水平[8.64(5.98~12.71)]高于无转移的结肠癌组织(2.25(1.57~5.32)、有远处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asTF表达水平[5.19(4.96~7.84)]高于无转移组(0.67(0.23~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TF及asTF在结肠癌中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与结肠癌侵袭与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 可溶性剪切体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1基因启动子-94del/ins ATTG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占甲 李丽娟 《交通医学》 2021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究NF-κB1-94del/ins ATTG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ITP患者127例,其中急性ITP组66例,慢性ITP组61例,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30例为正常对照组。提取血液DNA,进行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产... 目的:探究NF-κB1-94del/ins ATTG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ITP患者127例,其中急性ITP组66例,慢性ITP组61例,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30例为正常对照组。提取血液DNA,进行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产物,紫外分析仪观察酶切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急性ITP组、慢性ITP组患者NF-κB1-94del/ins ATTG等位基因频率的期望值与观察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慢性ITP组DD基因型分布显著升高,WW基因型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D基因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ITP组与慢性ITP组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ITP组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慢性ITP和对照组,慢性ITP组D等位基因的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急、慢性ITP组W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ITP患者年龄、性别、Hb、R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W基因型患者PLT高于DD型和WD型,CRP、RF水平低于DD型和WD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型与WD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F-κB1-94del/ins ATTG基因多态性是影响IT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F-κB1-94del/ins ATTG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密切相关,是影响IT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NF-κB1-94del/ins ATTG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占甲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8期61-62,共2页
园林工程项目是当前我国极为重要的一类基础性工程,在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中,大树的移栽现象比较常见,采用大树移栽方式开展园林建设活动,会提高总体园林工程的观赏程度,同时还会提升总体的艺术感,不断地促进园林行业的发展。扩展园林绿地... 园林工程项目是当前我国极为重要的一类基础性工程,在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中,大树的移栽现象比较常见,采用大树移栽方式开展园林建设活动,会提高总体园林工程的观赏程度,同时还会提升总体的艺术感,不断地促进园林行业的发展。扩展园林绿地的建设面积,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绿化环境需求,做好大树移栽以及养护工作,切实地提升大树移栽的成活率,降低移栽以及养护工作开展的难度,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大树移栽以及养护管理专业知识技能,提高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大树移栽 养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占甲 《青岛医药卫生》 2019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CHr)含量测定在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分组,其中42例缺铁性贫血为研究A组,42例非缺铁性贫血为研究B组...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CHr)含量测定在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分组,其中42例缺铁性贫血为研究A组,42例非缺铁性贫血为研究B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3组CHr、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Hb),并比较其诊断IDA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研究A组予以铁剂、输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及对照组CHr含量。结果3组CHr、MCV、MCH及H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CHr、MCV、MCH均低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与研究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CHr、MCV、MCH及H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r、MCV、MCH及Hb诊断IDA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r诊断IDA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均高于MCV、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CHr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治疗后CHr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治疗后CHr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r可作为IDA重要诊断指标,在IDA早期诊断、疗效观察中具有重要作用,必要时可联合MCV、MCH及Hb等其他网织红细胞参数,进一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血红蛋白 缺铁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围手术期限制性输血和开放性输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占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718-719,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两种输血方案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骨科围手术期出现血红蛋白在100 g/L以内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予以开放性输血,即当Hb<10 g/d L时启动输血)与观察组(n=33...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两种输血方案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骨科围手术期出现血红蛋白在100 g/L以内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予以开放性输血,即当Hb<10 g/d L时启动输血)与观察组(n=33,予以限制性输血,即Hb<7 g/d L时再启动输血),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前24 h内Hb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人均用血量、人均输血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术中出现低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输血不良反应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在骨科围手术期应用限制性输血方案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量,临床效果与开放性输血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输血 骨科围手术期 限制性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HCⅡ与LBC检测法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价值
9
作者 杨占甲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B12期193-193,共1页
目的:探讨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检测法和液基细胞学(LBC)检测法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500例宫颈HCⅡ、LBC、HCⅡ+LBC及病例活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500例LBC异常占10... 目的:探讨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检测法和液基细胞学(LBC)检测法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500例宫颈HCⅡ、LBC、HCⅡ+LBC及病例活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500例LBC异常占10.6%,HCⅡ异常占6.4%,HCⅡ+LBC异常占11.2%;106例检测阳性患者按要求做阴道镜病理活检,检测出的宫颈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发病率分别为74.5%、15.1%、6.6%、2.8%、0.9%;HCⅡ+LBC联合检测法阳性率分别为17.7%、56.2%、85.7%、100%、100%;单独的HCⅡ检测法阳性率分别为45.6%、62.5%、71.4%、100%、100%,单独的LBC检测法阳性率分别为52.5%、65.5%、78.3%、100%、100%,随着病理恶性等级增高阳性率增高。结论:HCⅡ+LBC联合检测法与单独的HCⅡ检测法和单独的LBC检测法都是宫颈癌筛查的好方法。HCⅡ检测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敏感性高,LBC检测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特异性比较高,二者联合检测法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的阳性率,是进行宫颈癌筛查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HCⅡ检测法 LBC检测法 HCⅡ+LBC联合检测法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凝血功能测定的因素分析
10
作者 杨占甲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5期227-227,共1页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功能检测的标本采集因素、标本状态及技术因素、药物因素。方法:选择住院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患者的标本检测血凝功能,对标本不合格者重新抽血复查。结果:标本不合格与合格标本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本的采...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功能检测的标本采集因素、标本状态及技术因素、药物因素。方法:选择住院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患者的标本检测血凝功能,对标本不合格者重新抽血复查。结果:标本不合格与合格标本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本的采集、离心、标本状态不合格、标本处理不当都对凝血功能测定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血样采集 比例 溶血 离心 凝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微粒栓塞肿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血液生化分析
11
作者 王敬真 程自想 +1 位作者 杨占甲 孔春玲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1-671,675,共2页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液生化分析,探讨磁性微粒(Fe3O4)肿瘤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栓塞94例肿瘤患者,对栓塞前后血液生化及DSA资料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栓塞后DSA图像显示:肿瘤血管消失,栓塞主干动脉直...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液生化分析,探讨磁性微粒(Fe3O4)肿瘤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栓塞94例肿瘤患者,对栓塞前后血液生化及DSA资料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栓塞后DSA图像显示:肿瘤血管消失,栓塞主干动脉直径及靶区血管面积明显缩小,与栓塞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栓后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肝癌栓塞治疗后,血清AFP明显下降。结论Fe3O4微粒是一种优良的栓塞剂,栓塞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粒 栓塞 肿瘤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苏家屯区公共绿化管理模式探讨
12
作者 闵素环 陈海林 +1 位作者 杨占甲 董艳菊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49,共1页
近年来,沈阳市苏家屯区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园林绿化品种、数量也随之逐年加大,品味高,质量好的游园、广场、园林精品不断涌出,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俗话说,城市绿化是“二分种、八分管”。如何加强管理,长期给人们提供清新、整... 近年来,沈阳市苏家屯区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园林绿化品种、数量也随之逐年加大,品味高,质量好的游园、广场、园林精品不断涌出,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俗话说,城市绿化是“二分种、八分管”。如何加强管理,长期给人们提供清新、整洁、优美的生活游憩环境,是摆在园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 苏家屯区 绿化管理 岗位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观赏草坪的建植与养护
13
作者 闵素环 陈海林 +3 位作者 杨占甲 董恩庆 李明 王成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174-174,176,共2页
总结沈阳地区观赏草坪的建植与养护,包括品种选择、场地处理、播种、养护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园林绿化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观赏草坪 建坪 养护 辽宁沈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14
作者 杨占甲 李丽娟 宋银森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于郑州人民医院行红细胞输注的60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红细胞输注是否有效将其分为有效组(48例)和无效组(12例),比较两组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于郑州人民医院行红细胞输注的60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红细胞输注是否有效将其分为有效组(48例)和无效组(1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M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统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多因素模型对红细胞输注效果的预测效能。结果:有效组输血≥3次、发热、合并细菌感染、脾肿大者占比少于无效组(P<0.05)。Logistic结果显示,输血≥3次、发热、合并细菌感染、脾肿大为MM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模型预测MM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AUC为0.885,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5.4%,优于各项指标单独预测效能。结论:输血史、发热、合并细菌感染、脾肿大可影响MM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且各项指标可单独预测红细胞输注效果,联合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输注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15
作者 杨占甲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检测的68392份ABO分型样本为研究对象,将经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筛选的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利用血清学试管法复核,对疑似ABO亚型样本行PC... 目的探讨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检测的68392份ABO分型样本为研究对象,将经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筛选的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利用血清学试管法复核,对疑似ABO亚型样本行PCR分子生物学测序。结果ABO正反定型不符的样本共61例(0.089%)。全部正反定型不符样本里面大多是意外抗体,类型有抗-M抗体、抗-N抗体、抗-Lea抗体以及自身抗体。18例ABO亚型中A亚型7例,B亚型7例,AB亚型4例;ABO亚型18例中血清学结果与相应基因分型一致9例,其中A亚型主要是A205/O01、A307/O02,B亚型主要是B303/O02。结论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中主要为意外抗体,在ABO亚型中,血清学结果与具体基因分型一致的比例较高,其中A亚型主要是A205/O01、A307/O02,B亚型主要是B303/O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 ABO亚型 基因分型 血清学
原文传递
细菌感染患者应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评价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占甲 李丽娟 +2 位作者 高凯 程自想 胡丽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4656-4658,共3页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医院内科收治的57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7例无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医院内科收治的57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7例无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比较两组受试者的PCT与CRP浓度及阳性率,并观察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PCT与CRP浓度变化,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P(46.13±8.24)mg/L、PCT(6.61±3.45)μ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和PCT阳性率分别为71.93%和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04%和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d、3d及出院前的CRP和PCT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应用PCT、CRP联合作为感染程度检测的标志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大剂量成分输血在危急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占甲 宋银森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46-48,共3页
目的 研究大剂量成分输血在危急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危急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全血输血方案治疗,研究组... 目的 研究大剂量成分输血在危急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危急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全血输血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大剂量成分输血(3 U红细胞、400 ml新鲜冰冻血浆、1 U新鲜或冰冻AB型血小板)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输血情况、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血最大振幅(MA)]、血常规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50/51),高于对照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冷冻血浆输入量、单采血小板输入量少,治疗后PT、APTT水平低,FIB水平高,治疗后R、K水平低,MA水平高,治疗后PLT、HGB、HCT水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大剂量成分输血方案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抢救中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血常规指标及血栓弹力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重症 成分输血 全血输血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凝血四项实验室检验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占甲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18期90-90,共1页
凝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除了靠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外,护理人员对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凝血四项是判断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术前筛查凝血系统病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凝血四项 实验室 检验前 质量控制 凝血系统 实验结果 临床用药 护理人员 病理变化 标本采集 准确性 可靠性 分析前 指标 筛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