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Bcl-2与Bax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1
作者 杨堂斗 杨新敏 +2 位作者 王海 刘春林 柴湘婷 《齐鲁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15-16,共2页
①目的 探讨P5 3,Bcl 2与Bax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4 5例胃癌组织、2 1例胃溃疡组织中P5 3,Bcl 2 ,Bax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胃癌组织中P5 3,Bcl 2 ,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2 .2 %,4 .4 ... ①目的 探讨P5 3,Bcl 2与Bax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4 5例胃癌组织、2 1例胃溃疡组织中P5 3,Bcl 2 ,Bax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胃癌组织中P5 3,Bcl 2 ,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2 .2 %,4 .4 %,93.3%,胃溃疡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0 ,0 ,5 2 .4 %,P5 3与Bax蛋白在胃癌及胃溃疡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uc=4 .4 8,6 .35 ,P <0 .0 1) ,Bcl 2蛋白在胃癌及胃溃疡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 (uc=0 .5 0 ,P >0 .1)。④结论 P5 3,Bax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蛋白质P53 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
2
作者 杨堂斗 刘春林 +3 位作者 李彬 王慧云 李泽花 张丽 《青岛医药卫生》 1998年第12期17-18,共2页
原发性肝癌(PLC)手术切除是根治性治疗方法,但手术切除率较低,原因有:多数患者合并晚期肝硬化及其它并发症导致肝功能差;10%~30%患者有多发性癌灶存在;肝癌手术复发的患者因粘连及耐受性差等,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只能暂时给予姑息性治... 原发性肝癌(PLC)手术切除是根治性治疗方法,但手术切除率较低,原因有:多数患者合并晚期肝硬化及其它并发症导致肝功能差;10%~30%患者有多发性癌灶存在;肝癌手术复发的患者因粘连及耐受性差等,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只能暂时给予姑息性治疗。其中肝动脉栓塞(TAE)和肝动脉化疗可为不能手术的患者提供再次手术机会。但TAE易残留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酒精 原发性肝癌 肿瘤坏死 并发症 肝功能 手术切除率 晚期肝硬化 肝动脉化疗 再次手术 姑息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粘液囊肿10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杨堂斗 谢伟 +1 位作者 李彬 刘伟光 《青岛医药卫生》 1994年第2期48-48,共1页
1981~1993年我院共收治阑尾粘液囊肿1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4岁,最大65岁,最小32岁。有阑尾炎病史者8例,急性腹痛和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回盲部肿瘤1例。右... 1981~1993年我院共收治阑尾粘液囊肿1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4岁,最大65岁,最小32岁。有阑尾炎病史者8例,急性腹痛和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回盲部肿瘤1例。右下腹包块性质待诊2例,疑诊为阑尾粘液囊肿2例。阑尾粘液囊肿最大10×9×7cm,最小为2×1×1cm。行常规阑尾切除术7例。全阑尾切除术1例,2例因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故行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端端吻合。全部病例无一例囊肿破裂,皆痊愈出院。病理检查均报告为阑尾粘液囊肿并阑尾炎。 二、讨论 文献报道阑尾粘液囊肿占阑尾切除的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囊肿 全阑尾切除术 常规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病史 急性阑尾炎 下腹包块 回盲部肿瘤 右半结肠切除 端端吻合 组织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伤40例手术治疗分析
4
作者 杨堂斗 李彬 刘建华 《中国乡村医药》 1996年第4期18-18,共1页
肝外伤破裂病情危重,处理复杂。结合近年来肝外伤处理的进展,本文对11年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肝外伤的手术处理经验、教训,做一回顾总结。
关键词 肝外伤 手术治疗 危重 手术处理 病情 破裂 分析 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p65、IκB-a在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克君 高焱明 +2 位作者 杨堂斗 吕贤荣 张海燕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 研究乙型 (B)肝炎和 (或 )丙型 (C)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 (HCC)中 NF- κBp6 5、IκB- 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8例 B型肝炎相关性 HCC,2 0例 C型肝炎相关性 HCC,15例 BC混合型肝炎相关性 HCC,2 1例癌旁组织以... 目的 研究乙型 (B)肝炎和 (或 )丙型 (C)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 (HCC)中 NF- κBp6 5、IκB- 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8例 B型肝炎相关性 HCC,2 0例 C型肝炎相关性 HCC,15例 BC混合型肝炎相关性 HCC,2 1例癌旁组织以及 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 NF- κ Bp6 5、IκB- a的表达。结果  NF- κ Bp6 5在 B、C、B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0 .4 % (2 9/ 4 8)、85 .0 % (17/ 2 0 )和 93.3% (14 / 15 ) ,C组、BC组均高于 B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5 ) ;IκB- a在肝炎相关性 HCC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1.7% (18/ 83)和 5 7.1% (12 / 2 1)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NF- κ Bp6 5、IκB- a在 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无表达。结论  NF- κ Bp6 5高表达而 IκB- a低表达在肝炎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炎 NF-KB IkB-a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肝脏肝门板和肝静脉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建平 袁炯 +3 位作者 贾易木 杨晓霞 张同琳 杨堂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76-477,共2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区域无血肝切除的应用解剖。 方法 对 5例肝炎后肝硬化新鲜离体肝脏进行肝门板和肝静脉的解剖测量。 结果  5例肝硬化肝脏的肝门板左主干平均宽 1 78cm、深 0 82cm ;左内叶支平均宽 1 0 4cm、深 1 0 2cm ;左外... 目的 探讨选择性区域无血肝切除的应用解剖。 方法 对 5例肝炎后肝硬化新鲜离体肝脏进行肝门板和肝静脉的解剖测量。 结果  5例肝硬化肝脏的肝门板左主干平均宽 1 78cm、深 0 82cm ;左内叶支平均宽 1 0 4cm、深 1 0 2cm ;左外上支平均宽 0 96cm、深 0 74cm ;左外下支平均宽 1 0 2cm、深 0 76cm ;右主干平均宽 2 0 2cm、深 1 2 8cm ;右后叶支平均宽1 2 0cm、深 1 1 0cm ;右前叶支平均宽 1 2 2cm、深 1 1 6cm。肝左静脉平均宽 0 82cm、深 0 74cm ;肝右静脉平均宽 1 1 6cm、深1 0 4cm ;肝中静脉平均宽 0 92cm、深 1 1 8cm。临床成功应用 2例区域无血肝切除。 结论 选择性阻断病灶所在出入肝叶或肝段的血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切除 肝脏解剖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肝静脉 肝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NF-κB活化和PU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潘炳德 宋彩霞 +4 位作者 杨堂斗 陈彦福 冯春声 刘波平 杨春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时核因子(NF)-κB活化和P53正向凋亡调控因子(PUMA)、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方法 90只雄性大鼠建立局灶性脑IR模型,随机分为IR组、丙泊酚组(P组)和假手术...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时核因子(NF)-κB活化和P53正向凋亡调控因子(PUMA)、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方法 90只雄性大鼠建立局灶性脑IR模型,随机分为IR组、丙泊酚组(P组)和假手术组(C组)。缺血前腹腔注射丙泊酚100mg/kg,各组再灌注时间为2、3、6、12、24、72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NF-κB、PUMA、Bcl-2和Caspase-3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检测12、24h的NF-κB和PUMA活性;检测不同时间点Caspase-3活性;DNALader观察细胞凋亡。结果与C组比较,IR组缺血侧大脑皮层于再灌注2~24hNF-κB、PUMA表达逐渐升高,72h开始下降,Bcl-2在灌注6h内表达降低,以后逐渐升高,而Caspase-3在灌注2~24h内逐渐升高,72h开始下降。与IR组比较,P组在灌注后的各个时间点NF-κB、PUMA表达明显减少,而Bcl-2表达逐渐升高,Caspase-3逐渐降低。IR组Caspase-3的活性在24h最高,72h开始降低。在P组,Caspase-3蛋白活性升高不显著。DNALader发现,IR组6、12、24、72h见明显的DNA片段,而在P组未见明显的DNA片段。结论丙泊酚抑制NF-κB活化引起的PUMA上调,后者下调Caspase-3和上调Bcl-2,从而抑制神经组织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ΚB P53正向凋亡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Paget病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泽佳 王忠 +1 位作者 杨堂斗 张元芳 《齐鲁医学杂志》 2001年第2期91-92,共2页
①目的 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②方法 对 41例阴囊Paget病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随访预后情况。③结果  41例病人均经组织学活检确诊。手术中 8例冷冻切片检查发现切缘有肿瘤细胞浸润 ,遂扩大切除范围 ;3... ①目的 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②方法 对 41例阴囊Paget病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随访预后情况。③结果  41例病人均经组织学活检确诊。手术中 8例冷冻切片检查发现切缘有肿瘤细胞浸润 ,遂扩大切除范围 ;3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切缘有肿瘤细胞浸润 ,予以二期手术切除。 36例病人获随访 90d~ 8年 ,其中 4例出现复发 ,1例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未发现死于阴囊Paget病者。 ④结论 对可疑阴囊Paget病病人宜及早施行组织学活检 ,确诊后尽早行病灶根治性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PAGET病 预后 阴囊皮肤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春林 杨堂斗 孙国臻 《齐鲁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59-260,共2页
1目的 探讨 P5 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2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45例胃癌及 2 1例胃溃疡组织中 P5 3蛋白的表达。 3结果  P5 3蛋白在胃溃疡组织中无表达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33.3% ,两者比... 1目的 探讨 P5 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2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45例胃癌及 2 1例胃溃疡组织中 P5 3蛋白的表达。 3结果  P5 3蛋白在胃溃疡组织中无表达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33.3% ,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 =8.0 3,P<0 .0 1)。 4结论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53蛋白 基因表达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膀胱镜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浅表性膀胱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彬 杨堂斗 +2 位作者 赵雅琴 谢伟 刘伟光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3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癌 注射 无水乙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腹部手术前后血脂代谢的变化
11
作者 徐治宽 杨堂斗 +3 位作者 赵新和 吴力群) 李彬 刘春林 《齐鲁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48-250,共3页
1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前后病人血脂的变化特点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2方法 对 131例上腹部手术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 83例 ,胃大部切除术 48例 )病人围手术期血脂变化进行动态监测。 3结果 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 1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前后病人血脂的变化特点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2方法 对 131例上腹部手术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 83例 ,胃大部切除术 48例 )病人围手术期血脂变化进行动态监测。 3结果 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载脂蛋白 B均明显下降 (t=3.486~ 8.471,P<0 .0 1)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有并发症者血清总胆固醇及载脂蛋白 B水平较无并发症者低 (t=2 .112~ 4.0 2 6 ,P<0 .0 5 ,0 .0 1)。 4结论 上腹部手术后血脂代谢紊乱有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胆固醇 载脂蛋白 上腹部手术 手术前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穿刺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
12
作者 李彬 杨堂斗 +2 位作者 李泽花 崔桂淑 潘炳德 《齐鲁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50-51,共2页
①目的 探讨经会阴穿刺电化学治疗不适合开放或电切手术的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②方法 病人取截石位 ,局麻下经会阴穿刺 ,置针于前列腺两侧叶内行电化学治疗。③结果  2 0例中 17例经 1~ 2次电化学治疗后 ,残余尿、前列腺体积与治... ①目的 探讨经会阴穿刺电化学治疗不适合开放或电切手术的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②方法 病人取截石位 ,局麻下经会阴穿刺 ,置针于前列腺两侧叶内行电化学治疗。③结果  2 0例中 17例经 1~ 2次电化学治疗后 ,残余尿、前列腺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t=2 .73、2 .66,P <0 .0 5 )。④结论 经会阴穿刺前列腺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电化学疗法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3例报告
13
作者 李彬 谢伟 +2 位作者 李丽 杨堂斗 王泽佳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膀胱癌 直肠膀胱术 外科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痛栓治疗肾绞痛(附276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陈彦福 张彬 杨堂斗 《青岛医药卫生》 1995年第4期47-47,共1页
对于肾绞痛的治疗,阿托品类药物疗效差,杜冷丁副作用多。我院自1988年以来应用消炎痛栓治疗,并与阿托品、杜冷丁进行了比较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门诊患者276例,男180例,女96例,年龄16~62岁。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肾绞... 对于肾绞痛的治疗,阿托品类药物疗效差,杜冷丁副作用多。我院自1988年以来应用消炎痛栓治疗,并与阿托品、杜冷丁进行了比较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门诊患者276例,男180例,女96例,年龄16~62岁。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肾绞痛症状,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初步诊断为肾绞痛,其中198例经腹部平片或B超诊断为上尿路结石。按治疗时间随机化分组,用消炎痛栓的93例为Ⅰ组,用杜冷丁的91例为Ⅱ组,用阿托品的92例为对照组(Ⅲ组) 疗效观察:显效:用药后30分钟内疼痛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痛栓治疗 肾绞痛 临床分析 阿托品 杜冷丁 疗效观察 市人民医院 疗效比较 直肠给药 上尿路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糖尿病的大肠癌治疗体会(附23例报告)
15
作者 陈彦福 杨堂斗 吕贤荣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大肠癌 糖尿病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老年人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35
16
作者 朱建平 张宗明 +6 位作者 陈以安 李刚 宿砚明 黄庆荣 杨俊雄 袁炯 杨堂斗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80岁患者外科疾病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普外科收治的≥80岁外科手术治疗病人171例进行疾病种类、合并症、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79.5%(136/171)的病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合并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0.4%(69/171),共69... 目的探讨≥80岁患者外科疾病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普外科收治的≥80岁外科手术治疗病人171例进行疾病种类、合并症、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79.5%(136/171)的病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合并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0.4%(69/171),共69例,123例次①感染82例次(肺部感染33例次,泌尿系统感染15例次,切口感染16例次,其他18例次),其中真菌感染15例;②器官功能不全29例次(急性心力衰竭12例次,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次,其他9例次);③其他并发症12例次。手术死亡9例,病死率5.3%(9/171)。结论高龄不是外科疾病的手术禁忌,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医护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力学原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建平 张宗明 +3 位作者 陈以安 莫国贤 雷玉涛 杨堂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腹股沟 力学 无张力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c-kit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锋 丁宝国 +5 位作者 杨堂斗 贺慧颖 钟镐镐 李燕 郑杰 吴秉铨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9-20,23,共3页
目的探讨CD117阳性的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c-kit基因突变分布及类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0例GIST标本行CD117、CD34、SMA和S-100检测,以确诊为GIST;采用PCR技术对CD117阳性的GIST进行c-kit基因突变检测;采用直接测序方法对突变c... 目的探讨CD117阳性的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c-kit基因突变分布及类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0例GIST标本行CD117、CD34、SMA和S-100检测,以确诊为GIST;采用PCR技术对CD117阳性的GIST进行c-kit基因突变检测;采用直接测序方法对突变c-kit基因11、9、13和17号的外显子突变进行序列分析。结果4例成功提取了肿瘤DNA,其中3例检出了c-kit基因突变,均分布于第11号外显子,均为557-558(WK)的缺失性突变;其中2例为纯合子性突变,1例为杂合子性突变。结论CD117阳性的GIST通常有c-kit基因突变,其11号外显子是经典分布热点,变异纯合子和杂合子突变为常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DNA突变分析 C-KI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外型胃肠道肿瘤的术前诊断
19
作者 唐志刚 杨堂斗 +1 位作者 张少强 许传波 《青岛医药卫生》 2008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腔外型胃肠道肿瘤的术前诊断。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性分析7例腔外型胃肠道肿瘤手术前后的诊断情况。结果7例病人术前被诊断为其他疾病,而术中发现为腔外型胃肠道肿瘤,术后病理:1例盲肠平滑肌瘤、1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胃平滑... 目的探讨腔外型胃肠道肿瘤的术前诊断。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性分析7例腔外型胃肠道肿瘤手术前后的诊断情况。结果7例病人术前被诊断为其他疾病,而术中发现为腔外型胃肠道肿瘤,术后病理:1例盲肠平滑肌瘤、1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胃平滑肌肉瘤、1例胃癌、3例胃间质瘤。结论腔外型胃肠道肿瘤多见于胃肠道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胃癌很少出现腔外型生长。这类肿瘤术前诊断率较低,需要综合应用腔镜及影像学检查提高术前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胃肠道 诊断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阴囊Paget病130例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忠 应俊 +5 位作者 任晓敏 姚海军 杨堂斗 卢慕峻 丁强 张元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阴茎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阴茎阴囊Paget病患者130例,年龄51~90岁,平均71岁。病程6个月~16年,平均4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阴囊、会阴部皮肤瘙痒、红斑、糜烂、渗液,可见局部皮肤表面粗糙、皮损逐渐扩大,... 目的探讨阴茎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阴茎阴囊Paget病患者130例,年龄51~90岁,平均71岁。病程6个月~16年,平均4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阴囊、会阴部皮肤瘙痒、红斑、糜烂、渗液,可见局部皮肤表面粗糙、皮损逐渐扩大,稍隆起,有时呈菜花状。Ray分期标准,A1期41例,A2期69例,B期20例。130例均行手术治疗,切除肉眼所见病变区域,切缘距病灶边缘2 cm,深度达深筋膜,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肿瘤细胞累及切缘者13例(10.0%),即予以扩大切除范围。3例术后病理证实累及切缘,立即再手术治疗。5例经病理证实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行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30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切口Ⅰ期愈合94例,Ⅱ期愈合16例,切口感染20例,均经换药或植皮后治愈。术后8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0年,平均3年。8例(9.9%)术后8个月~5年出现局部复发,其中6例复发灶位于原手术切口,1例位于远离切口位置的残余阴囊皮肤,1例于术后1年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病理证实为转移,均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死亡5例(6.2%),死亡原因为Paget病远处转移,包括全身转移3例,肺转移1例,脑转移1例。结论对阴囊皮损的可疑Paget病患者应尽早行组织学活检,确诊后行病灶根治性切除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是预防复发的关键,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ET病 阴囊 阴茎 皮肤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