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耗能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1
作者 杨守猛 孙柏涛 陈相兆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2-1150,1171,共10页
为了降低填充墙与框架柱在地震中发生的不利相互作用(如短柱破坏),提出将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作为耗能墙布置在填充墙与框架柱接触区域,减缓框架柱的损伤;结合现有试验,对耗能墙-RC框架进行模拟,选取模型参数与材料本构关系,划分各构件单... 为了降低填充墙与框架柱在地震中发生的不利相互作用(如短柱破坏),提出将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作为耗能墙布置在填充墙与框架柱接触区域,减缓框架柱的损伤;结合现有试验,对耗能墙-RC框架进行模拟,选取模型参数与材料本构关系,划分各构件单元类型,设置构件之间相互作用形式,建立高性能泡沫混凝土耗能墙精细有限元模型;并对耗能墙-RC框架进行滞回加载模拟,以获取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模拟结果表明,在层间位移角较小时,耗能墙耗能效果不明显,随着层间位移角的增大其耗能能力逐渐显现;当层间位移角为1/109时,耗能墙相比于普通填充墙,耗能能力增加了约30.20%;层间位移角为1/48时,其耗能能力增加了约21.54%。相较于普通填充墙,在相同的位移下,耗能填充墙与框架柱的接触压力最大值减小了约2/3。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提出的组合墙体对于地震高烈度区填充墙框架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 抗震性能 填充墙框架结构 耗能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法的流化床内二元颗粒混合状态转变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健乔 赵云翔 +3 位作者 龚庆超 杨守猛 张丽徽 段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22-2229,共8页
在冷态流化床试验装置上,基于Hilbert-Huang变换法,研究流化床内载氧体与污泥二元颗粒混合状态的转变特性,获得相应的完全混合临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二元颗粒床层压降随风速增大分为完全分离、过渡混合与完全混合3个阶段。完全分离阶... 在冷态流化床试验装置上,基于Hilbert-Huang变换法,研究流化床内载氧体与污泥二元颗粒混合状态的转变特性,获得相应的完全混合临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二元颗粒床层压降随风速增大分为完全分离、过渡混合与完全混合3个阶段。完全分离阶段高频段能量最大,约占70%。过渡混合阶段,随风速增大中频段能量逐渐增大到70%,而高频段能量迅速降低到约20%。完全混合阶段高、中、低3个频段能量均不随风速增大而变化。随着污泥加料量的增加,完全混合临界速度由0.57m/s增大到0.65m/s。与常规压降分析法相比,HHT法易于确定完全混合临界速度,具有使用数据量少,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 化学链 二元颗粒 混合状态 完全混合临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