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位移放大型油阻尼器减震结构减震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巧荣 孔令祥 +2 位作者 郭彦 何文福 刘文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5,共8页
针对高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较小,阻尼器性能无法充分发挥的特点,提出一种用于油阻尼器的位移放大装置,可使油阻尼器两端的相对位移放大,提高其产生的阻尼力和耗能能力。以某实际工程结构为背景,基于SAP2000建立其多质点有限元模... 针对高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较小,阻尼器性能无法充分发挥的特点,提出一种用于油阻尼器的位移放大装置,可使油阻尼器两端的相对位移放大,提高其产生的阻尼力和耗能能力。以某实际工程结构为背景,基于SAP2000建立其多质点有限元模型,分析两种减震方案在3条地震波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基底剪力、加速度放大系数、滞回曲线、能量耗散曲线,以检验位移放大型油阻尼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减震效应。结果表明,位移放大型油阻尼器能以更少的布置数量满足减震设计要求,同时获得较普通油阻尼器更为理想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放大装置 油阻尼器 多质点模型 减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橡胶隔震支座全刚性性能、回转刚性及高压缩应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巧荣 庄学真 +1 位作者 刘文光 周福霖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8-125,共8页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夹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全刚性性能,同时还研究了夹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回转刚性,并给出了竖向压力及剪切变形时隔震支座回转刚性的影响结果。文末给出了隔震支座在高压缩应力作用下的丛本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竖向压缩...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夹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全刚性性能,同时还研究了夹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回转刚性,并给出了竖向压力及剪切变形时隔震支座回转刚性的影响结果。文末给出了隔震支座在高压缩应力作用下的丛本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竖向压缩压力达到30MPa时,隔震支座仍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刚性 回转刚性 高压缩压力 夹层橡胶隔振支座 隔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沿线历史保护建筑三维隔震减振加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巧荣 何文福 +2 位作者 魏陆顺 刘文光 刘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77-782,共6页
轨道交通沿线的历史保护建筑由于自身承载力不足和长期承受地铁振动,影响了其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针对此问题,对上海某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了三维隔震减振加固研究,主要对其进行三维隔震减振设计、隔震效果分析、加固施工工艺及加固后的... 轨道交通沿线的历史保护建筑由于自身承载力不足和长期承受地铁振动,影响了其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针对此问题,对上海某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了三维隔震减振加固研究,主要对其进行三维隔震减振设计、隔震效果分析、加固施工工艺及加固后的振动处理效果振动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历史保护建筑三维隔震减振加固后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与加固前相比,楼层加速度减小51%~73%、层间剪力减小53%~74%、层间位移减小50%~74%,减震效果良好;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的位移和受拉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保护建筑 地铁振动 隔震减振加固 三维隔震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结构基于阻尼负刚度装置的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巧荣 冉茂来 +2 位作者 何文福 于维欣 刘文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0-929,共10页
基于负刚度原理设计了一种利用预压弹簧和斜向转动提供与位移变形方向一致荷载,实现负刚度效应的阻尼负刚度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参数影响分析;对负刚度装置进行力学模型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力学模型与试验力学模型吻合较好;通过双... 基于负刚度原理设计了一种利用预压弹簧和斜向转动提供与位移变形方向一致荷载,实现负刚度效应的阻尼负刚度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参数影响分析;对负刚度装置进行力学模型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力学模型与试验力学模型吻合较好;通过双线性与负刚度模型得到附带阻尼负刚度装置隔震系统力学模型;对阻尼负刚度隔震结构进行长短周期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不仅能够减小长短周期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而且可控制隔震层的位移响应,提升了隔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负刚度隔震系统 铅芯橡胶支座 地震响应 隔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全钢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巧荣 陈建秋 +1 位作者 刘文光 魏陆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3期97-103,共7页
对体型不规则的全钢结构建筑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这种结构体系是由内椭球塔与外框筒连接而成的特殊结构体系。地震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体系仍然以主振型为主,内椭球塔与外框筒连接方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文末... 对体型不规则的全钢结构建筑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这种结构体系是由内椭球塔与外框筒连接而成的特殊结构体系。地震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体系仍然以主振型为主,内椭球塔与外框筒连接方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文末采用SAP2000程序对结构模型进行三维受力分析,沿最不利加振方向的理论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显示该结构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地震反应 振动台试验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负刚度阻尼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巧荣 李传德 +1 位作者 许浩 刘文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8-727,共10页
隔震技术能有效减小核电厂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但强地震作用下隔震层位移过大会导致管道断裂。本文基于曲面运动原理及预压弹簧伸缩特性提出了一种负刚度阻尼系统,通过球铰在拱球面曲线运动实现负刚度特性,并在弹簧压缩方向提供黏滞... 隔震技术能有效减小核电厂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但强地震作用下隔震层位移过大会导致管道断裂。本文基于曲面运动原理及预压弹簧伸缩特性提出了一种负刚度阻尼系统,通过球铰在拱球面曲线运动实现负刚度特性,并在弹簧压缩方向提供黏滞阻尼性能。提出了负刚度系统的理论恢复力模型并进行了力学特性分析,设计了负刚度装置并完成了静力试验,结果显示理论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理想。将核电厂负刚度阻尼隔震结构与核电厂隔震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对比分析,比较了不同地震波输入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负刚度阻尼系统可有效同时减小核电厂上部加速度响应和隔震层位移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隔震结构 负刚度阻尼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专业规范的再学习——从2002届土建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谈起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巧荣 郝庆莉 刘文光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94-197,共4页
通过对土建类“专业规范”在毕业设计中应用的分析 ,阐述了“规范”在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针对 2 0 0 2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指出学生通过毕业设计重新学习 ,认识专业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提出对于即将由学生转为从事工程结... 通过对土建类“专业规范”在毕业设计中应用的分析 ,阐述了“规范”在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针对 2 0 0 2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指出学生通过毕业设计重新学习 ,认识专业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提出对于即将由学生转为从事工程结构设计的专业人员来说 ,应强化应用专业规范的意识 ,并把对“专业规范”的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目标 ,在工作中不断加深对规范的认识和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建类专业 2002届毕业生 毕业设计 专业规范 终身学习 再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向旋转型三维隔震装置的力学模型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巧荣 王梁亚 +2 位作者 刘文光 许浩 徐鸿飞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针对斜向旋转型三维隔震装置的变形及力学性能特点,介绍了该三维隔震装置的组成部件、变形机理和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建立其水平平动刚度模型、竖向力-位移滞回模型,确定了三维隔震装置的水平平动刚度、竖向压缩刚度和水平扭转刚度理论公... 针对斜向旋转型三维隔震装置的变形及力学性能特点,介绍了该三维隔震装置的组成部件、变形机理和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建立其水平平动刚度模型、竖向力-位移滞回模型,确定了三维隔震装置的水平平动刚度、竖向压缩刚度和水平扭转刚度理论公式。采用300型三维隔震支座进行了竖向加载力学性能试验,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该三维隔震装置竖向变形形式符合理论机理,滞回性能和承载能力稳定,将三维隔震装置加载、卸载竖向刚度及等效黏滞阻尼比的理论计算值和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对三维隔震装置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和静力试验所得出的水平和竖向滞回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隔震 倾斜旋转摩擦 力学模型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应力隔震组合支座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巧荣 饶聪 +1 位作者 何文福 刘文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8-165,共8页
提出了1种超高应力隔震组合支座高性能隔震系统,该隔震系统是由多个橡胶支座按设计所需规则组合而成。建立了高性能隔震系统回转刚度理论公式、水平刚度、竖向刚度和屈曲应力的相关理论公式,并采用300型缩小试件对HPIS高性能隔震系统组... 提出了1种超高应力隔震组合支座高性能隔震系统,该隔震系统是由多个橡胶支座按设计所需规则组合而成。建立了高性能隔震系统回转刚度理论公式、水平刚度、竖向刚度和屈曲应力的相关理论公式,并采用300型缩小试件对HPIS高性能隔震系统组合支座进行了竖向刚度、屈服后刚度、屈服力等基本性能和相关性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性能隔震系统组合支座相对单体橡胶支座,在回转刚度、压应力稳定性及屈曲应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隔震系统 压应力稳定性 回转刚度 水平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隔震系统基于负刚度装置的隔震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巧荣 任天娇 +1 位作者 何文福 于维欣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9,共7页
超设计特大地震下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变形控制得到了广泛关注。提出了一种附带阻尼水平向负刚度装置以此来控制强震下隔震层变形;建立该装置的力学模型,并对其性能影响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同时结合铅芯橡胶支座进行协同工作,形成负刚度组合... 超设计特大地震下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变形控制得到了广泛关注。提出了一种附带阻尼水平向负刚度装置以此来控制强震下隔震层变形;建立该装置的力学模型,并对其性能影响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同时结合铅芯橡胶支座进行协同工作,形成负刚度组合隔震系统;最后建立多自由度隔震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对比负刚度组合隔震系统和常规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研究表明,负刚度组合隔震系统在特大地震中不仅能有效控制隔震层的变形,且能降低隔震层及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避免隔震结构在特大地震作用下隔震层变形过大而引起的碰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刚度 隔震系统 强震 隔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质点体系的多层隔震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巧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4-149,共6页
本文针对多层隔震结构提出了适合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基于单质点体系建立的等价线性化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结合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上部结构简化成单质点体系,基于最大设计位移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是一种实用设计法。文中以地... 本文针对多层隔震结构提出了适合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基于单质点体系建立的等价线性化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结合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上部结构简化成单质点体系,基于最大设计位移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是一种实用设计法。文中以地下1层、地上5层的多层框架结构体系为例进行了分析,并与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具有计算简便,计算精度符合工程应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隔震结构 单质点体系 等价线性化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用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界限性能和屈曲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杨巧荣 王鸿艳 +1 位作者 刘文光 李峥嵘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0-157,共8页
本研究系统地对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的材料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用低硬度橡胶天然及铅芯橡胶隔震支座18种规格总计近30个大直径隔震支座。研究内容涉及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的基本力学性能,温度、压力、剪切变形、老化及徐变等... 本研究系统地对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的材料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用低硬度橡胶天然及铅芯橡胶隔震支座18种规格总计近30个大直径隔震支座。研究内容涉及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的基本力学性能,温度、压力、剪切变形、老化及徐变等相关性能,压缩界限、拉伸界限、极限剪切变形等界限性能和屈曲特性,以及橡胶材料性能和隔震工程应用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低硬度橡胶天然及铅芯隔震支座的压缩、拉伸、剪切等界限性能和屈曲应力与剪切应变的相关特性,文中提出了基于刚度因子建立的橡胶支座的界限压缩和界限拉伸应力评价方程,同时还给出了剪切变形状态下的屈曲应力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 界限性能 屈曲性能 剪切变形 铅芯隔震支座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He球形4π中子探测器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巧荣 兰长林 +2 位作者 姚泽恩 江历阳 于伟翔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7-751,766,共6页
介绍了一新型的用于(n,2n)反应截面测量的由"80根3He正比计数管和聚乙烯慢化体"组成的3He球形4π中子探测器的优化设计,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探测器系统的单位中子能量注量响应,提高了探测器的设计效率,也为实验验证提供... 介绍了一新型的用于(n,2n)反应截面测量的由"80根3He正比计数管和聚乙烯慢化体"组成的3He球形4π中子探测器的优化设计,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探测器系统的单位中子能量注量响应,提高了探测器的设计效率,也为实验验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e正比计数管 4π中子探测器 蒙特卡罗方法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放大型阻尼墙减震结构的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刘文光 董秀玲 +1 位作者 何文福 杨巧荣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1-609,共9页
提出了一种由放大杠杆并联附加在黏滞阻尼墙中的位移放大装置,并对设置位移放大型阻尼墙的新型减震结构进行理论和振动台试验研究。对附加位移放大装置的黏滞阻尼墙系统(AVDW)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基于杠杆倍数的AVDW阻尼力的放大理论计... 提出了一种由放大杠杆并联附加在黏滞阻尼墙中的位移放大装置,并对设置位移放大型阻尼墙的新型减震结构进行理论和振动台试验研究。对附加位移放大装置的黏滞阻尼墙系统(AVDW)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基于杠杆倍数的AVDW阻尼力的放大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对传统阻尼墙减震结构及2种放大倍数AVDW减震结构的3层模型进行不同加速度峰值输入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新型AVDW减震结构减震效果显著。最后通过对一12层框架结构进行传统阻尼墙减震结构及附加AVDW的新型减震结构的数值分析对比,结果表明AVDW相对于一般阻尼墙结构,能更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层加速度等结构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墙 位移放大装置 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温度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文光 杨巧荣 周福霖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2期39-44,共6页
详细研究了建筑隔震结构中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温度特性。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温度相关性试验,温度范围由-20℃至40℃;其次进行了高温燃烧并经冷却后的基本性能及界限性能试验;最后研究完成了恒温100℃状态下老... 详细研究了建筑隔震结构中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温度特性。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温度相关性试验,温度范围由-20℃至40℃;其次进行了高温燃烧并经冷却后的基本性能及界限性能试验;最后研究完成了恒温100℃状态下老化185小时和240小时的长期性能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支座屈服后刚度及屈服荷载的温度修正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隔震结构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温度 老化 耐火性能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博物馆隔震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阳 刘文光 +1 位作者 何文福 杨巧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云南省博物馆结构处于地震高烈度地区,其结构形式为复杂超限非规则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对于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结构采用隔震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确认该博物馆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及损伤破坏机理,对1:30的缩尺模型开展了振动... 云南省博物馆结构处于地震高烈度地区,其结构形式为复杂超限非规则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对于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结构采用隔震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确认该博物馆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及损伤破坏机理,对1:30的缩尺模型开展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主要对隔震与非隔震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在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下的地震反应进行测试与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地震作用下动力特性稳定,减震效果较好,上部结构水平向各层峰值加速度小于台面峰值加速度;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要小于非隔震结构,结构各层变形满足规定要求限值;结构扭转反应较小,整体没有发生破坏;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滞回曲线均匀饱满,支座没有发生损伤。隔震技术能很好的在大型复杂博物馆结构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型钢混凝土结构 隔震 振动台试验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铅芯温度效应的橡胶支座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秦川 刘文光 +1 位作者 何文福 杨巧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189,共8页
对铅芯橡胶支座试验中支座力学性能参数的不同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并考虑温度效应对支座铅芯屈服应力影响,采用修正双线性支座模型比较了考虑铅芯温度效应前后支座的累积塑性变形需求,在此基础上选用多条地震动实测记录分析铅芯温度效应... 对铅芯橡胶支座试验中支座力学性能参数的不同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并考虑温度效应对支座铅芯屈服应力影响,采用修正双线性支座模型比较了考虑铅芯温度效应前后支座的累积塑性变形需求,在此基础上选用多条地震动实测记录分析铅芯温度效应对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和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铅芯随着塑性变形的累积和地震能量的耗散温度不断变化,三组不同场地波作用下铅芯屈服应力随着地震动输入的增大均呈现下降趋势,对于中硬土和基岩场地,铅芯屈服应力的国内规范取值较实际计算值偏小,导致支座位移响应的高估和支座剪力响应的低估,不能有效预测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及结构真实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芯橡胶支座 温度效应 屈服应力 隔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隔震支座温度相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文光 杨巧荣 周福霖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51-56,共6页
详细研究了建筑隔震结构中天然橡胶隔震支座的温度特性 .研究内容分 4个方面 :①恒定温度条件下的温度相关性试验 ,温度范围由 - 2 0℃至 40℃ ;②恒温 10 0℃状态下老化 185h和 2 40h的长期性能试验 ,确定支座使用 6 0年后的力学性能 ... 详细研究了建筑隔震结构中天然橡胶隔震支座的温度特性 .研究内容分 4个方面 :①恒定温度条件下的温度相关性试验 ,温度范围由 - 2 0℃至 40℃ ;②恒温 10 0℃状态下老化 185h和 2 40h的长期性能试验 ,确定支座使用 6 0年后的力学性能 ;③与老化条件相同 ,但同时施加恒定压力 ,测定支座使用 6 0年后竖向压缩变形量的徐变特性试验 ;④进行了高温燃烧并经冷却后的基本性能及界限性能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 ,提出了支座水平刚度的温度修正方程和设计人员结构反应分析中刚度的取值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隔震支座 温度特性 性能试验 老化 徐变 隔震建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作用下考虑碰撞效应的偏心隔震结构损伤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阳 刘文光 +1 位作者 何文福 杨巧荣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0-917,共8页
由于隔震层位移过大或隔震沟间距设置不当会造成偏心隔震建筑结构与周围挡土墙发生碰撞。合理评估扭转耦合效应及碰撞效应对偏心隔震结构损伤性能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了单层偏心隔震结构弹塑性侧扭耦合分析模型,并基于Park-... 由于隔震层位移过大或隔震沟间距设置不当会造成偏心隔震建筑结构与周围挡土墙发生碰撞。合理评估扭转耦合效应及碰撞效应对偏心隔震结构损伤性能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了单层偏心隔震结构弹塑性侧扭耦合分析模型,并基于Park-Ang损伤指标定义了上部结构的损伤。以近断层地震和远源长周期地震动作为输入,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单层单向偏心隔震系统进行损伤性能评价。对相关重要参数进行了地震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设计地震动相比,在长周期地震作用下考虑碰撞效应的结构损伤值较高,如果间距设置不当甚至会造成结构损伤失效。上部结构及隔震层偏心会对结构损伤产生不利响应。合理设计隔震沟间距可以保证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下不出现失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长周期地震 偏心 碰撞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隔震结构双质点模型的地震响应单纯质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阳 刘文光 +1 位作者 何文福 杨巧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3,共6页
针对高层隔震结构的双质点简化模型提出了可快速计算其地震响应的单纯质点法,该方法基于基底剪力及能量等效原则来建立简化两质点分析模型与原结构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及简化模型的参数取值,推导得到了确定地震反应的两个关键参数:刚度... 针对高层隔震结构的双质点简化模型提出了可快速计算其地震响应的单纯质点法,该方法基于基底剪力及能量等效原则来建立简化两质点分析模型与原结构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及简化模型的参数取值,推导得到了确定地震反应的两个关键参数:刚度转换系数和质量比。研究基于能量平衡方法提出了高层隔震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包络反应的计算式,并通过利用能量平衡原理及模型参数转换关系来预测原高层隔震结构的各层地震反应包络值。对22层高层隔震结构工程实例首先进行了双质点模型的转化,其后验证了单纯质点法的有效性和分析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结果与多质点模型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果相近,且能包络上部结构各层地震响应。该方法计算量少,参数取值简便,可用于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隔震结构 单纯质点法 简化模型 参数取值方法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