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用动态安全域降维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延滨 余贻鑫 +6 位作者 曾沅 贾宏杰 牛犇 何南强 唐智育 张毅明 付红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4-48,共5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保证暂态稳定的实用动态安全域(PDSR)可由描述各节点注入功率上、下限的垂直于坐标轴的超平面和描述暂态稳定性临界点的超平面围成。对于既定的事故前、后系统图形和既定的事故,它是惟一确定的,与运行状态无关。但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保证暂态稳定的实用动态安全域(PDSR)可由描述各节点注入功率上、下限的垂直于坐标轴的超平面和描述暂态稳定性临界点的超平面围成。对于既定的事故前、后系统图形和既定的事故,它是惟一确定的,与运行状态无关。但注入功率空间维数太高时则难以直接在三维或二维空间上实现可视化。为此,文中提出了将高维PDSR降成三维的方法,并保持降维后的PDSR对于既定的事故前、后系统图形和既定的事故,仍近似是惟一确定的,不因注入的变化而改变,称降维后的PDSR为类PDSR(L—PDSR)。对其进行三维的可视化,可使调度员对当前的运行点在注入空间内不同方向上的稳定裕量一目了然,从而快速、准确地进行预决策乃至紧急控制。又由于对于预想事故集中的不同预想事故下的PDSR,总是希望能在同一坐标空间上观察其交集,即综合安全域,故文中也针对一个实际电力系统研究了这种可能性。同时基于上述方法开发成功了相应的可视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动态安全域 降维 OPEN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计算数据库与SCADA的潮流文件实时生成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延滨 吴方 +2 位作者 李彬 何南强 张毅明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90-92,95,共4页
该数据库是以二维自由表为基本存放数据的形式,将电力系统的设备参数按设备类型存入表中,并在PDSB的基础上实现与SCADA数据交换的功能。开发了实时生成潮流文件的系统,该系统基于PDSB的数据,结合SCADA实时得到母线负荷、发电、实际运行... 该数据库是以二维自由表为基本存放数据的形式,将电力系统的设备参数按设备类型存入表中,并在PDSB的基础上实现与SCADA数据交换的功能。开发了实时生成潮流文件的系统,该系统基于PDSB的数据,结合SCADA实时得到母线负荷、发电、实际运行的网络结构等数据,快速准确地生成某种格式的潮流文件,作为系统稳定分析的源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计算数据库 SCADA 潮流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电缆老化、诊断及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成 李洪飞 +4 位作者 杨延滨 王卫东 任成燕 黄兴溢 江平开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1,共11页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绝缘状态关系到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电缆绝缘的老化方式、状态监测和诊断方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方式和老化机理;随后总结了电缆绝缘的状态监测方法,包括利用绝缘材料的理化性...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绝缘状态关系到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电缆绝缘的老化方式、状态监测和诊断方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方式和老化机理;随后总结了电缆绝缘的状态监测方法,包括利用绝缘材料的理化性质和特征响应性实现电缆绝缘的状态监测;最后讨论了电缆绝缘老化的修复方法和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老化 空间电荷 状态监测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割集空间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可视化及实现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金利 余贻鑫 +7 位作者 贾宏杰 李鹏 牛犇 杨延滨 何南强 唐智育 张毅明 付红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1,共6页
安全域的可视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观测性,帮助调度人员快速估计系统当前的安全状态,针对应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做出正确的预断。介绍了静态电压稳定域可视化系统的理论与数值仿真依据,以及在河南电网调度通信中心能量管理系统(EMS)上的... 安全域的可视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观测性,帮助调度人员快速估计系统当前的安全状态,针对应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做出正确的预断。介绍了静态电压稳定域可视化系统的理论与数值仿真依据,以及在河南电网调度通信中心能量管理系统(EMS)上的可视化软件的开发情况。该软件包以定时获取SCADA实时量测数据为基础,快速计算关键断面在割集功率空间中的潮流传输极限边界,并采用OpenGL 3D图形开发技术首次实现了电力系统稳定域在EMS上的可视化,为运行调度人员提供了系统电压稳定性测度的直观显示。由于避免了大规模的连续潮流计算,每个计算周期在几秒至几分钟内(由网络规模大小决定)即可完成,因此在线电压稳定性监视功能得以实现。软件包在Digital UNIX操作平台上开发,对多种UNIX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为在新一代EMS中嵌入该功能模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域 可视化 割集功率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后期套损井综合治理配套技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东升 任志刚 +2 位作者 杨延滨 贾云翔 刘亚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4,共4页
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自1972年出现套损以来至2004年底已发现套损井2473口,套损形势十分严峻。套管损坏不仅造成油田的注采失衡,而且对套损井采取增产增注措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降低了套损井区剩余油的挖掘潜力。近几年通过不断加... 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自1972年出现套损以来至2004年底已发现套损井2473口,套损形势十分严峻。套管损坏不仅造成油田的注采失衡,而且对套损井采取增产增注措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降低了套损井区剩余油的挖掘潜力。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套损井治理工作,套损井区的注采关系逐步得到改善。在套损井大修方面,研究应用了通径70mm以上套损井整形扩径技术,开展了段铣扩径技术和膨胀管加固技术攻关,不仅提高了套损井大修的修复率,而且提高了修井质量;在套损井利用方面,研究并应用了套损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和细分堵水技术,开展了套损井分层压裂改造技术攻关,为通径100mm以上套损井细分注水、增产增注等措施提供了技术保证,充分发挥了套损井在油田高含水后期的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损井 大修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电压稳定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牛犇 余贻鑫 +5 位作者 贾宏杰 杨延滨 何南强 唐智育 张毅明 付红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6-59,共4页
近年来对静态电压稳定域的研究表明其边界可在较大范围内以超平面的形式近似拟合,在三维空间中体现为一个空间平面,该结论降低了实现静态电压稳定域可视化的难度。文章利用上述研究成果依据同一断面上不同线路的电压稳定严重程度对其进... 近年来对静态电压稳定域的研究表明其边界可在较大范围内以超平面的形式近似拟合,在三维空间中体现为一个空间平面,该结论降低了实现静态电压稳定域可视化的难度。文章利用上述研究成果依据同一断面上不同线路的电压稳定严重程度对其进行排序,以OpenGL为图形开发工具开发了静态电压稳定域的三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已在河南电网投入使用,可帮助调度人员在线监视与评估不同运行工况和不同负荷增长方式下的电网电压稳定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电网电压 在线监视 线路 运行工况 稳定裕度 超平面 增长方式 河南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缆多参量带电检测装置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成 王卫东 +3 位作者 杨延滨 赵洋 周弋 张竟成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4-151,共8页
针对目前电缆带电检测技术操作复杂、测试难度高、检测设备类型多、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电缆多参量带电检测装置,通过配置不同类型的传感装置,实现电缆局部放电、红外测温、接地电流及负荷电流等多种状态量的检测... 针对目前电缆带电检测技术操作复杂、测试难度高、检测设备类型多、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电缆多参量带电检测装置,通过配置不同类型的传感装置,实现电缆局部放电、红外测温、接地电流及负荷电流等多种状态量的检测;并将不同的传感装置进行模块化设计,方便现场检测;同时装置具有无线通信传输、人机交互、数据存储等功能,与平台互联互通后,可实现平台检测任务下达、检测数据回传、数据分析及异常诊断等应用,从而降低了对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满足物联网模式下电缆智能巡检需求。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电缆带电检测效率、提升电力电缆带电检测应用水平,同时可节省约2/3的现场作业人员,具有广泛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量 电力电缆 局部放电 带电检测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高压电缆网安全管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青 高智益 +2 位作者 江婷 杨延滨 林一轩 《电气技术》 2016年第3期136-137,140,共3页
由于电缆不占用地面空间、同一地下电缆通道可以容纳多回线路、恶劣天气条件对电缆的影响很小、电缆设备供电可靠性高等突出优点,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北京地区高压电缆网设备规模有了长足发展,电缆逐步成为五环以内输电设备的主要组成... 由于电缆不占用地面空间、同一地下电缆通道可以容纳多回线路、恶劣天气条件对电缆的影响很小、电缆设备供电可靠性高等突出优点,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北京地区高压电缆网设备规模有了长足发展,电缆逐步成为五环以内输电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设备规模的不断增长,安全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北京地区高压电缆网的安全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予以改进,切实加强电缆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安全管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联络线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计算的新方法
9
作者 李彬 吴方 杨延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6-108,共3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联络线暂态稳定性约束的最优潮流计算的新方法,它是利用等微增率准则及其线性近似的原理,通过寻找发电机有功出力变化量和联络线输送有功变化量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快速确定联络线输送功率的极限,并用此极限值作为不等式... 提出了一种考虑联络线暂态稳定性约束的最优潮流计算的新方法,它是利用等微增率准则及其线性近似的原理,通过寻找发电机有功出力变化量和联络线输送有功变化量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快速确定联络线输送功率的极限,并用此极限值作为不等式约束进行最优潮流的求解。在一个简化的系统上对其方法进行了实际测试,证实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线 最优潮流 暂态稳定性 极限传输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九直升机地面共振当量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强 张晓谷 杨延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4-53,共10页
本文推导了直升机地面共振当量模型中的当量质量、当量刚度与当量阻尼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机体动力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当量地面共振二维模型计算了直一九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地面共振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体阻尼与旋翼... 本文推导了直升机地面共振当量模型中的当量质量、当量刚度与当量阻尼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机体动力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当量地面共振二维模型计算了直一九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地面共振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体阻尼与旋翼阻尼各自对直-九直升机地面共振稳定性的影响。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未国产化的直-九直升机在使用范围内不会发生地面共振,这与直一九宜升机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合。所用计算模型及计算机程序可直接用于直-九直升机国产化中地面共振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动力稳定性 共振 当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产业国际化发展道路——哈飞集团从Z9到EC120的启示
11
作者 杨延滨 《中国军转民》 2001年第12期34-36,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民机机种的不断升级换代、技术的不断进步,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民机产业,以一个公司、一个集团的实力已难于研制生产出一种具有充分国际竞争力的民用飞机,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市场容量也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民机机种的不断升级换代、技术的不断进步,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民机产业,以一个公司、一个集团的实力已难于研制生产出一种具有充分国际竞争力的民用飞机,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市场容量也不足以支撑一个机种具有经济性的生产规模。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飞集团 EC120直升机 国际合作项目 产业国际化 发展道路 民机产业 项目经理制 生产管理模式 合作伙伴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9复合材料构件湿热老化性能强度论证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杨延滨 《航空与航天》 1996年第3期41-44,共4页
本文在分析研究法国宇航公司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直九垂尾、平尾、桨叶等复合材料主承力件的抗老化性能强度论证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三种构件抗老化性能的强度论证方法,阐述了不同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为直九国产化复... 本文在分析研究法国宇航公司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直九垂尾、平尾、桨叶等复合材料主承力件的抗老化性能强度论证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三种构件抗老化性能的强度论证方法,阐述了不同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为直九国产化复合材料构件的老化性能研究提供了技术指标和强度论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结构 湿热老化 强度 航天 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网电缆故障交叉互联系统灭弧接地装置
13
作者 杨延滨 薛强 +4 位作者 张铭 钱华 黄鹤鸣 李华春 李钢 《电力设备》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文章介绍了主网电缆故障交叉互联系统灭弧接地装置的作用和组成,并简要叙述了其设计基础和依据。对国内城市电缆网交叉互联系统的带电检修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交叉互联 悬浮电压 灭弧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以佛科院网络工程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德政 詹钦潮 +2 位作者 尹丽祯 张浩鑫 杨延滨 《福建电脑》 2019年第1期163-164,共2页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卓越的新型工科人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此,开展新工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佛科院为例,探索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培养符合当今时代、具备核心能力,适应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人才。
关键词 新工科 核心能力 教学模式 网络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电缆附件状态评价手段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志国 赵明 +4 位作者 陈立新 杨延滨 刘青 张谊 杨冠雄 《电线电缆》 2017年第2期37-40,46,共5页
对于通过局放测试等手段发现故障的电缆附件,采取X光照射、CT断层扫描、耐压同步开展局放检测等手段从不同方面对故障附件进行状态分析。分析总结几种状态评价手段的原理和特征,并结合实际作业经验,就几种手段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故障的... 对于通过局放测试等手段发现故障的电缆附件,采取X光照射、CT断层扫描、耐压同步开展局放检测等手段从不同方面对故障附件进行状态分析。分析总结几种状态评价手段的原理和特征,并结合实际作业经验,就几种手段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故障的附件在适用性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将多种状态评价手段结合应用,有助于准确判定附件状态,指导附件生产、安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放检测 分析 X光照射 CT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压试验时同步开展局放检测诊断电缆终端缺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国华 赵明 +4 位作者 杨延滨 刘志国 刘青 杨冠雄 张宏军 《电线电缆》 2017年第3期30-34,共5页
将电缆的耐压试验与局放检测相结合,在电缆耐压试验的同时进行局放检测的试验方式已越来越普遍。这样的试验方式使得局放信号在背景信号与杂散信号中更容易被发现,有助于发现被测电缆的潜在故障,但测试发现的局放信号也存在无法直接判... 将电缆的耐压试验与局放检测相结合,在电缆耐压试验的同时进行局放检测的试验方式已越来越普遍。这样的试验方式使得局放信号在背景信号与杂散信号中更容易被发现,有助于发现被测电缆的潜在故障,但测试发现的局放信号也存在无法直接判定局放点位置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测试人员引入更多的测试手段并对发现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一例通过分析局放信号发现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点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放测试 耐压试验 局放点定位 特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结合故障点拆解与相似案例比对的终端故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明 杨延滨 +4 位作者 林一轩 刘志国 刘青 陈立新 李鑫 《电线电缆》 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
电缆出现爆炸等故障现象时,采取逐步拆解排查的方式查找故障原因。由于爆炸强度大,故障点及放电通道遭到严重破坏,确认引发故障的现象后仍需对其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开展分析,明确现象发展过程。通过参考相似情况并与当前现象进行比较,有... 电缆出现爆炸等故障现象时,采取逐步拆解排查的方式查找故障原因。由于爆炸强度大,故障点及放电通道遭到严重破坏,确认引发故障的现象后仍需对其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开展分析,明确现象发展过程。通过参考相似情况并与当前现象进行比较,有助于明确其根本原因,开展后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应力锥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舱内终端检修准备工作的相关讨论
18
作者 赵明 王卫东 +3 位作者 杨延滨 李艳果 李鑫 彭力杰 《电线电缆》 2020年第6期42-44,共3页
受变电站设计、布局等因素影响,现阶段输电电缆采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终端的占比逐渐增加。由于各GIS厂家设备规格不同且各变电站可能存在专项设计,因此在高压电缆终端穿舱并投运后,仅从外观上很难判断电缆终端的套管规格尺寸。这... 受变电站设计、布局等因素影响,现阶段输电电缆采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终端的占比逐渐增加。由于各GIS厂家设备规格不同且各变电站可能存在专项设计,因此在高压电缆终端穿舱并投运后,仅从外观上很难判断电缆终端的套管规格尺寸。这使得针对电缆终端、电缆舱及相关设备开展的计划检修工作在筹备阶段需要从信息资料管理和备品安排两方面加强管控。针对以上检修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相关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终端 电缆检修 资料管理 备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位一体”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9
作者 詹钦潮 张浩鑫 +3 位作者 张德政 尹丽祯 杨延滨 王金海(指导老师)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第28期62-63,共2页
为顺应新时代加速发展的趋势,响应十九大科技创新的号召,开展新工科建设乃当务之急。依据当前形势对新工科进行探索,同时开展相关学术调研,基于探索如何培养出符合当今时代、具备核心能力和适应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人才,分析如... 为顺应新时代加速发展的趋势,响应十九大科技创新的号召,开展新工科建设乃当务之急。依据当前形势对新工科进行探索,同时开展相关学术调研,基于探索如何培养出符合当今时代、具备核心能力和适应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人才,分析如何建设并发展新工科全方位智能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工程人才 无缝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管堵水及层系封堵技术的实践
20
作者 杨延滨 任志刚 +1 位作者 李杰 温振栋 《采油工程》 2011年第2期9-11,77-78,共4页
为了解决堵水及层系封堵时存在封堵管柱有效期短、影响泵挂下入深度等问题,探索性开展了应用膨胀管技术进行堵水及层系封堵的现场试验。分别应用单段膨胀管及丝扣连接膨胀管对不同封堵长度的射孔井段进行补贴,既达到了封堵的目的,又满... 为了解决堵水及层系封堵时存在封堵管柱有效期短、影响泵挂下入深度等问题,探索性开展了应用膨胀管技术进行堵水及层系封堵的现场试验。分别应用单段膨胀管及丝扣连接膨胀管对不同封堵长度的射孔井段进行补贴,既达到了封堵的目的,又满足了小直径工具分注、分采和压裂改造等采油工艺要求。应用膨胀管进行堵水及层系封堵,与普通封隔器相比,具有封堵强度高、密封效果好、内通径大的优点,但对井筒内壁的清洁度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必须改进套管刮削工艺,同时需研究膨胀管在膨胀中途遇卡的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管 堵水 层系封堵 现场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