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自身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秦彩明 时景璞 +3 位作者 王桂花 郑力国 杨志齐 徐占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2,共1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含量与原发性高血压 (EHT)的关系 ,揭示胰岛素抵抗 (IR)与EHT的发生机制。方法 在北票市 60 0名 60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中筛选出EHT 5 8人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肾脏疾患和糖尿病 )作为观察组 ;从... 目的 探讨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含量与原发性高血压 (EHT)的关系 ,揭示胰岛素抵抗 (IR)与EHT的发生机制。方法 在北票市 60 0名 60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中筛选出EHT 5 8人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肾脏疾患和糖尿病 )作为观察组 ;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取血压正常、无肝肾疾患及糖尿病者 3 3人作为对照组。用定量方法检测IAA含量 ,经 χ2 检验、非条件Logistic分析揭示IAA与EHT的关系。 结果 EHT组IAA水平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EHT组分别为 10 3 4% ,44 83 % ,44 83 % ,对照组分别为 3 3 3 3 % ,48 49% ,18 18% ,经 χ2 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不同因素下 ,在因素水平较低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因素的不同水平下IAA与EHT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经非条件Logistic分析 ,最终进入模型的有家族史、胰岛素 (IN)、IAA。结论 结果提示IAA与EHT的发生有联系 ,多因素分析提示IAA可能是EHT的危险因素 ;IAA与EHT发生联系与年龄、总胆固醇 (CHO)、血糖(GL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自身抗体 原发性高血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与血清肺炎衣原体免疫球蛋白A和G抗体水平的病例对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若白 时景璞 +4 位作者 周波 付凌雨 曹晓红 杨志齐 李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肺炎衣原体IgA,IgG抗体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①于1999-07/2001-12从北票市在册的500名中小学教师中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为患者组,男26例,女30例;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取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者35人... 目的:探讨血清肺炎衣原体IgA,IgG抗体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①于1999-07/2001-12从北票市在册的500名中小学教师中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为患者组,男26例,女30例;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取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者35人为对照组,男17人,女为18人。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②在对象入组时完成自拟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特征、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等)的一般性调查;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等。③血清肺炎衣原体IgA,IgG抗体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试验试剂盒。标本的肺炎衣原体抗体水平用酶联免疫单位表示。IgA抗体酶联免疫单位值计算公式为:酶联免疫单位标本=犤(A标本-A空白)/(A阴性-A空白)犦×30,(A为吸光度值),酶联免疫单位≤12判定为阴性;酶联免疫单位>12判定为阳性。IgG抗体酶联免疫单位值的计算公式为酶联免疫单位标本=犤(A标本-A空白)/(A阴性-A空白)犦×130,酶联免疫单位≤45为阴性,酶联免疫单位>45为阳性。IgA抗体阳性,判定为慢性感染;IgG抗体阳性,判定为既往感染。④计量、计数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t检验,χ2检验,原发性高血压与其相关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的关联采用单因素分析;以有无原发性高血压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IgA,IgG的酶联免疫单位值,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健康者3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并完成调查。①患者组和对照组肺炎衣原体IgA抗体的酶联免疫单位均值差异不明显(54.083±42.684,62.799±48.533,P>0.05);而对照组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单位均值明显高于患者组(105.804±63.054,72.641±64.277,t=2.412,P<0.05)。②患者组和对照组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3.2%和94.3%,OR=0.166(95%CI:0.035~0.777)。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相关因素中,IgG抗体的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明显(OR=0.166,P<0.05)。④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单位均值水平可能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0.992)。IgA抗体的酶联免疫单位水平没有进入模型。结论:肺炎衣原体的既往感染,IgG抗体阳性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一种保护因素,而其IgA抗体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关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衣原体 肺炎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酵母乙型肝炎疫苗2年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时景璞 郑力国 +9 位作者 杨志齐 徐占民 王桂花 张群弟 陈祚 李增远 刘惠萍 陈秀杰 郭玉风 杨俊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时景璞 李征远 +9 位作者 郑力国 徐占民 王桂花 王昕 张群弟 杨志齐 孙宏章 郭乃全 梁争论 吴晓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YDV)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 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抗 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 ,体温正常...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YDV)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 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抗 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 ,体温正常的 2 2~ 5 8岁的教师 ,随机抽取 12 4名 ,按 0、1、6个月程序 ,每剂 5 μg/0 .5ml接种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结果 免疫后 3、7、12个月时 ,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 35 .0 %、83.3%、6 7.2 % (P <0 .0 1)。抗 HBs平均滴度分别为 12 .6 3mIU/ml、40 2 .0 4mIU/ml、70 .2 8mIU/ml(P <0 .0 1) ;抗 HBs阳转率及其滴度均在 7个月时达到高峰 ,以后又急剧下降。免疫后 3、7、12个月时 ,女性抗 HBs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男性。但仅抗 HBs滴度在免疫后 3个月时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小于 35岁组的抗体阳转率高于 35岁以上组 ,但仅在免疫后 12个月时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而该两个年龄组间的抗 HBs滴度差异无显著性 ;免疫 3d后局部和全身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其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抗体阳转率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乙型肝炎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36个月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时景璞 郑力国 +9 位作者 杨志齐 徐占民 王桂花 王昕 李征远 张群弟 刘惠萍 陈秀杰 吴晓音 梁争论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6期321-323,共3页
为探讨重组 (酵母 )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 ,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与抗体 (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 ,体温正常 ,2 2~ 5 8岁的... 为探讨重组 (酵母 )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 ,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与抗体 (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 ,体温正常 ,2 2~ 5 8岁的教师 12 4名 ,按 0、1、6个月免疫程序 ,接种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重组 (酵母 )乙肝疫苗 ,每剂5 μg/ 0 5ml。结果显示 :免疫后 3、7、12、2 4、36个月时 ,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 35 0 %、83 3%、6 9 6 %、32 7%、2 0 8%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117 6 9,P <0 0 1) ;抗 HBs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2 6 3mIU/ml、4 0 2 0 4mIU/ml、70 2 8mIU/ml、2 0 2 8mIU/ml、12 0 7mIU/ml,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F =5 71,P <0 0 1) ;抗 HBs阳转率及GMT均在免疫后 7个月时达到高峰 ,以后又急剧下降 ;免疫后各月女性抗 HBs阳转率和GMT均高于男性 ,但抗 HBsGMT仅在免疫后 3个月时二者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t=3 0 0 ,P <0 0 1) ;<35岁组的抗体阳转率高于≥ 35岁组 ,但仅在免疫后 12个月时二者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 =7 2 5 ,P <0 0 1) ;该两个年龄组间的抗 HBsGMT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效果 安全性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原文传递
血清肺炎衣原体IgA抗体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周波 时景璞 +4 位作者 付凌雨 李若白 曹晓红 杨志齐 李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肺炎衣原体IgA抗体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从彰武县农村调查发现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 目的探讨血清肺炎衣原体IgA抗体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从彰武县农村调查发现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作为病例组,同时从该调查人群中选取80例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无脑卒中史者作为对照组,每人采血5mL,采用EIA试剂盒进行血清肺炎衣原体IgA抗体的检测。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肺炎衣原体IgA抗体EIU均值分别为45.56±40.95和48.75±40.72,差异无显著性(P>0.05)。(2)病例组与对照组肺炎衣原体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4%和75.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优势比OR=0.873(95%可信区间0.428~1.782)。(3)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其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的调整IgA抗体阳性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仍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肺炎衣原体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可能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肺炎衣原体 IGA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