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微孔钛合金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3 位作者 崔巍 胡冰涛 李凡 杨恬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42-1548,共7页
目的观察3D打印微孔钛合金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3D打印微孔钛合金人工椎体植入或钛网植入、钛板内固定术的6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 目的观察3D打印微孔钛合金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3D打印微孔钛合金人工椎体植入或钛网植入、钛板内固定术的6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7例。按内植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内植物为3D打印人工椎体,28例)及对照组(内植物为钛网,29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与改善率及术后假体沉降发生率、植骨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9.32±12.09)min,术中出血量(102.75±11.25)mL;对照组手术时间(67.55±4.71)min,术中出血量(102.06±13.83)mL。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15(14.3±2.7)个月,1例(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术后出现颈部吞咽不适症状7例(观察组3例、对照组4例),1~2周后消失。末次随访时均骨性愈合,无内植物断裂、移位发生。观察组JOA评分由术前的(11.61±0.99)分提高至(16.10±0.68)分,改善率为(83.03±12.68)%;对照组JOA评分由术前的(11.37±1.08)分提高至(16.03±0.56)分,改善率为(81.58±12.67)%,两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假体沉降发生率观察组1例(3.57%),对照组12例(41.38%),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能够重建颈椎的稳定性,与钛网相对比具有更好的骨-材料结合界面,且手术时间短,假体沉降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3D打印微孔钛金属人工椎体 钛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正向行为支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徐静宜 李玉伟 +3 位作者 温艳 杨恬甜 雷清敏 张怡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41-1846,共6页
目的:探讨家庭正向行为支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某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48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3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家庭正向行为支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某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48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3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正向行为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问卷(SRQ)、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MUIS-A量表的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评分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2.083,-3.961,-2.286;P<0.05)。研究组干预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2.588,P<0.05);采取面对方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9.86%vs 46.67%,χ^(2)=8.177,P<0.05),采取回避方式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2)=6.207,P<0.05)。结论: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家庭正向行为支持可减轻围手术期心理应激,消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从而减少消极情绪,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症 家庭正向行为支持 心理应激 疾病不确定感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及对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群涛 赵晓生 +1 位作者 杨恬甜 桂志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2-44,共3页
目的对32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行椎板切除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3-01至2017-03-01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 目的对32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行椎板切除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3-01至2017-03-01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半椎板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改善率为87.5%(14/16),高于对照组的56.2%(9/16)(χ~2=18.876,P<0.05)。两组患者肿瘤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局部疼痛、感染、脑脊液漏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12个月行X线检查,对照组各出现1例患者脊柱失稳现象,研究组的脊柱稳定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行半椎板切除术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维护脊柱稳定性,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椎板切除术 椎管内 脊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功能康复和恐动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恬甜 李玉伟 +3 位作者 王群涛 温艳 徐静宜 崔巍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第10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恐动、疼痛度及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漯河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28例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认知行为干预... 目的探讨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恐动、疼痛度及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漯河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28例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认知行为干预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认知行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日、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恐动情况、腰椎功能康复及疼痛程度。结果恐动症TSK评分量表(TSK)、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疼痛数字评分表(NRS)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的TSK、JOA、NRS评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作用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点分数的比较:在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TSK评分、JOA评分、NR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TSK评分和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时,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TSK评分、N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方案能够显著降低LDH术后患者的恐动程度,有效促进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显著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恐动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S100B、NSE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群涛 张艳华 +1 位作者 杨恬甜 桂志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以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07~2019-07收治的HICH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S100、NS...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以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07~2019-07收治的HICH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S100、NSE浓度。结果:在治疗第1d、7d,观察组S100B、NSE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1d、7d、90d S100B、NSE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GCS评分≤8分、9~12分、13~15分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在治疗第1d、7d,3个亚组S100B、NSE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治疗第1d、7d、90d S100B、NSE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血肿量≤15mL、16~30mL、>30mL将观察组患者分为3个亚组,在治疗第1d,3个亚组S100B、NSE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RS评分≤3分、≥4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与不良,预后良好患者治疗第1d S100B、NSE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结论:S100B、NSE在HICH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其升高幅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90d的恢复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生化指标 S100钙结合蛋白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健康赋权分析
6
作者 徐静宜 王怡涵 +2 位作者 杨恬甜 郭君华 张亚楠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健康赋权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06~2020-10漯河市中心医院接收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于治疗2个月采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赋权量表对患者健康赋权水平进行评定,并设计基线资料填写...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健康赋权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06~2020-10漯河市中心医院接收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于治疗2个月采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赋权量表对患者健康赋权水平进行评定,并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情况,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的健康赋权评分,并分析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健康赋权的因素。结果:经评估,60例老年患者的健康赋权平均得分为(87.35±5.42)分;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衰弱程度、社会支持度以及自我效能等方面的健康赋权得分比较(P<0.05);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健康赋权得分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衰弱程度、社会支持度以及自我效能(P<0.05)。结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衰弱程度、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是患者健康赋权得分的危险因素,可据此制定干预措施,提高老年患者的健康赋权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老年人 健康赋权 衰弱 社会支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效果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群涛 杨恬甜 桂志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9期3104-3105,共2页
目的对比介入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治疗的92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手术,试验组实施介入治疗,比较两组预后、并发症差异及术前hunt-hess... 目的对比介入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治疗的92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手术,试验组实施介入治疗,比较两组预后、并发症差异及术前hunt-hess分级同GOS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预后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脑梗塞发生率、脑积水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hunt-hess分级和GOS预后负相关,hunt-hess分级越低,GOS评分越高(P<0.05)。结论破裂脑动脉瘤行介入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hunt-hess分级同GOS预后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开颅夹闭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追踪康复指导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训练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方 李玉伟 +3 位作者 徐静宜 杨恬甜 张怡 袁琳涵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54-55,58,共3页
目的:探究“互联网+”背景下追踪康复指导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训练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动态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 目的:探究“互联网+”背景下追踪康复指导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训练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动态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及延续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互联网+”背景下院内外追踪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训练依从性[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功能恢复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分数及ODI分数相近(P>0.05),出院后观察组患者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分数高于对照组,ODI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背景下追踪康复指导可提升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出院后训练依从性,改善其功能恢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追踪康复指导 胸腰段脊柱骨折 训练依从性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_(3)N_(4)/CQDs复合物可见光下光催化产过氧化氢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一飞 石建惠 +2 位作者 王辉 杨恬甜 居晨珂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0,共6页
光催化产过氧化氢(H_(2)O_(2) )相比于传统的蒽醌法,具有清洁环保、条件温和、功耗低等优点。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产H_(2)O_(2) 的光催化剂,但由于其比表面积小、光响应范围窄、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等缺点,产H_(2)O_(... 光催化产过氧化氢(H_(2)O_(2) )相比于传统的蒽醌法,具有清洁环保、条件温和、功耗低等优点。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产H_(2)O_(2) 的光催化剂,但由于其比表面积小、光响应范围窄、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等缺点,产H_(2)O_(2) 的效率比较低。利用盐酸三聚氰胺作为前驱体合成多孔石墨相氮化碳(pg-C_(3)N_(4)),同时在其表面负载碳量子点(CQDs),制备得到pg-C_(3)N_(4)/CQDs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RD、TEM、UV-Vis、TP、PL等表征测试样品的结构、形貌、光学和电化学性能。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基于CQDs的光学特性和良好的捕获、转移电子的性质,极大地提高了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甚至达到近红外区域),并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在可见光产H_(2)O_(2) 的实验中,pg-C_(3)N_(4)/CQDs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产H_(2)O_(2) 活性,反应5 h后H_(2)O_(2) 浓度可以达到0.301 mmol/L,分别是g-C3N4和pg-C_(3)N_(4)的27和13倍。最后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提出了pg-C_(3)N_(4)/CQDs产H_(2)O_(2) 可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石墨相氮化碳 碳量子点 可见光 光催化产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分子筛对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伟 张凡 +3 位作者 杨恬甜 裴霏 罗小林 冯国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44-48,共5页
目的对微孔分子筛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开展研究,探讨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HY,ReUSY,USY,LaY,ZMS-5,Hβ等微孔分子筛为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 2... 目的对微孔分子筛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开展研究,探讨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HY,ReUSY,USY,LaY,ZMS-5,Hβ等微孔分子筛为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 2物理吸附仪和化学吸附仪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催化剂活性数据进行关联。结果Y型、Hβ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中USY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转化率,最高达到68.6%,ZSM-5具有最优选择性,最高接近100%。结论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受比表面积、孔道结构、酸密度及酸强度等的影响,比表面积及孔道结构决定原料的转化率高低,酸密度及酸强度等影响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强酸位的存在会导致深度脱烷基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烷基化 3-甲基-6-叔丁基苯酚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协调功能重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平衡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金旭 陈永芳 +1 位作者 鲁艺 杨恬甜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634-3637,共4页
目的探究平衡协调功能重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平衡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行... 目的探究平衡协调功能重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平衡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平衡协调强化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最大步行速度(MWS)、跌倒指数(FI)及干预后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干预第10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第10周,两组BBS评分均升高,且对照组BBS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第10周,两组MWS升高,FI指数降低,观察组MWS高于对照组,F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第10周,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接受平衡协调功能重建,能更好改善患者平衡协调功能,提升步行速度并改善步行姿态,患者跌倒风险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平衡功能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椎板回植术在治疗腰椎管内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5 位作者 崔巍 周鹏 李凡 刘源昊 徐静宜 杨恬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椎板回植技术在治疗腰椎管内良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骨科行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椎板回植技术治疗的23例腰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资料。术后所有患者随... 目的探讨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椎板回植技术在治疗腰椎管内良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骨科行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椎板回植技术治疗的23例腰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资料。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23个月,采用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采用X线片、CT及MRI结果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23例患者人均回植椎板数1~4个,平均2.2个。手术时间为(77.2±22.7)min,范围为67~146 min;术中出血量为(127.0±32.6)mL,范围为90~290 mL。所有患者肿瘤均切除完整,术后2例出现脑脊液漏,经补充电解质及切口局部加压处理后切口愈合。未出现脊髓损伤、硬膜外血肿、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升至(23.22±2.47)分,与术前[(11.85±1.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05,P<0.001)。其中疗效优10例、良9例、中4例,优良率为82.6%。影像学指标方面,末次随访时腰椎前曲角(LLA)为(51.58±2.39)°,与术前[(52.24±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2,P=0.505)。影像学结果示肿瘤未复发,同时腰椎无滑脱不稳、椎板无移位、椎管容积未缩小。结论采用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椎板回植技术治疗腰椎管内良性肿瘤可恢复腰椎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具有无骨量丢失、术后腰椎曲度维持良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内肿瘤 棘上韧带 棘突韧带复合体 腰椎前曲角
原文传递
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群涛 杨恬甜 +1 位作者 桂志勇 赵晓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5期46-46,共1页
目的观察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6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分为A、B两组(A=38,B=38),A组行双侧开颅术,B组行单侧开颅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手术预后优良率和精神障碍、嗅觉障碍... 目的观察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6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分为A、B两组(A=38,B=38),A组行双侧开颅术,B组行单侧开颅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手术预后优良率和精神障碍、嗅觉障碍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P<0.05);B组预后优良率高于A组(P<0.05);B组精神障碍和嗅觉障碍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单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神经损伤发生风险,且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单侧开颅术 双侧开颅术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