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0
1
作者 邵瑞鑫 李蕾蕾 +9 位作者 郑会芳 张寄阳 杨慎娇 马野 信龙飞 苏小雨 冉午玲 毛俊 郑博元 杨青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1-259,共9页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一氧化氮(NO)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方法】以驻玉309为试验材料,在光照培养箱内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外源NO供体SNP预处理3 d后,进行20%PEG-6000(-0.8 MPa)模拟干旱胁迫3 d后玉米幼苗的生长参数、叶...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一氧化氮(NO)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方法】以驻玉309为试验材料,在光照培养箱内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外源NO供体SNP预处理3 d后,进行20%PEG-6000(-0.8 MPa)模拟干旱胁迫3 d后玉米幼苗的生长参数、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D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分别比对照下降了68.4%、87.2%、15.8%、31.3%;而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Vj)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能量(DIo/RC)则分别上升了20.9%和21.2%;此外,叶片的叶绿体结构明显遭到破坏,D1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但是,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经过SNP预处理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的玉米幼苗Pn、Gs、Fv/Fm、Fv/Fo明显增加56.6%、202.5%、15.8%、30.7%,而Vj、DIo/RC下降了22.7%和25.4%;叶绿体的类囊体片层恢复整齐,基粒片层变清晰;D1蛋白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了94.7%;以上这些变化与干旱条件下SNP预处理后NO含量的增加有关。【结论】在干旱条件下,NO可能参与调节了PSII反应中心D1蛋白的表达并稳定PSII反应中心的结构和功能,以改善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玉米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一氧化氮 D1蛋白 光合作用 叶绿体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返青期断根冬小麦补偿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马守臣 徐炳成 +4 位作者 李凤民 黄占斌 刘琳 张晓红 杨慎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49-1853,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返青期断根冬小麦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断根小麦的早期生长受到抑制,叶面积在返青-拔节期间显著下降,到开花期能恢复至对照水平.高水分条件下断根小麦拔节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包括表观光合电子传递...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返青期断根冬小麦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断根小麦的早期生长受到抑制,叶面积在返青-拔节期间显著下降,到开花期能恢复至对照水平.高水分条件下断根小麦拔节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包括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量子产量、光化学淬灭系数、非光化学淬灭值均显著大于对照,开花后单茎干物质积累为0.81g,显著大于对照(0.56g),花后干物质积累系数比对照提高了38.79%,断根小麦根量虽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低水分条件下断根小麦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断根小麦的根系生物量(7.83g.pot-1)显著小于对照(9.77g.pot-1).土壤水分对断根小麦的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补偿效应没有显著影响.断根处理的冬小麦在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均显著降低了耗水量,在整个生育期,高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断根处理可节水2000ml左右,水分利用效率为1.97g.kg-1,显著大于对照的1.70g.kg-1;低水分条件下也可节水1500ml左右,水分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断根 叶绿素荧光 补偿效应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