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柿树被日本龟蜡蚧危害后挥发物的变化及其对红点唇瓢虫的引诱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新根 谢映平 +1 位作者 薛皎亮 畅晓霞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研究了柿树(DiospyroskakiL.f.)受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japonicusGreen)危害后,体内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对天敌昆虫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Silvestri)的招引作用.Y形嗅觉仪测定结果表明,瓢虫趋向受害枝叶的百分率为74.17%,明显... 研究了柿树(DiospyroskakiL.f.)受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japonicusGreen)危害后,体内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对天敌昆虫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Silvestri)的招引作用.Y形嗅觉仪测定结果表明,瓢虫趋向受害枝叶的百分率为74.17%,明显大于趋向未受害枝叶的20.00%,t检验证明,二者间差异极显著;而受害轻微枝叶挥发物对红点唇瓢虫的诱导作用与未受害枝叶的诱导效果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日本龟蜡蚧对柿树的危害可诱导树体挥发性物质发生改变,增加了对红点唇瓢虫的引诱作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发现,柿树未受害枝叶挥发物共有29种组分,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占92.98%;受害枝叶释放出的挥发物组分有32种,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到97.15%,另外减少了3种醇类化合物和2种烷烃类化合物,同时合成了8种新的组分,包括4种烃类、3种萜类和1种酮类.这些新合成的化合物极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对瓢虫的招引作用.本文揭示了柿树受日本龟蜡蚧危害后,诱导其挥发出对天敌昆虫有引诱作用的化学信息素,为进一步试验确定有效成分和人工筛选模拟引诱剂,开辟生物防治新途径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龟蜡蚧 柿树 红点唇瓢虫 挥发物 引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农田啮齿动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新根 王庭林 +2 位作者 邹波 常文英 侯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为了掌握山西省不同地区农田啮齿动物的多样性,探索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文采用笼捕法和夹捕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11个市的17个县(市、区)的啮齿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汾市隰县农田的啮齿动物捕获率(C)最高,达到14.77%,该地... 为了掌握山西省不同地区农田啮齿动物的多样性,探索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文采用笼捕法和夹捕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11个市的17个县(市、区)的啮齿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汾市隰县农田的啮齿动物捕获率(C)最高,达到14.77%,该地的啮齿动物多样性指数(H′)也最高,为1.811 1;朔州市朔城区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600 1。每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纬度与农田啮齿动物的捕获率、物种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J′)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优势度指数(D)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纬度可能是影响啮齿动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啮齿动物 多样性 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不育剂对农田害鼠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新根 侯玉 +4 位作者 朱文雅 王庭林 宁振东 邹波 常文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在山西五台县研究了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对以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为优势鼠种的农田害鼠群落的抗生育效果。结果表明,投放试验药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害鼠的雌体繁殖率在逐渐减少,亚成体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农田... 在山西五台县研究了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对以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为优势鼠种的农田害鼠群落的抗生育效果。结果表明,投放试验药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害鼠的雌体繁殖率在逐渐减少,亚成体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农田害鼠群落的种群密度下降了63.49%。说明该药剂可在较长时间内控制害鼠种群的繁殖,抗生育的综合效果显著;在农田的适口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可在农田大面积使用防治害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剂 农田害鼠 抗生育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种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在山西省的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新根 王庭林 +5 位作者 宁振东 朱文雅 邹波 侯玉 常文英 刘汉宇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462-464,共3页
自1991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Milne Ed-wards)入侵山西省临汾市以来,黄胸鼠的分布区域现已扩展到运城市、长治市、晋中市、太原市等地区。对黄胸鼠入侵山西省后的分布特征、栖息环境... 自1991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Milne Ed-wards)入侵山西省临汾市以来,黄胸鼠的分布区域现已扩展到运城市、长治市、晋中市、太原市等地区。对黄胸鼠入侵山西省后的分布特征、栖息环境、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黄胸鼠极有可能进一步成为山西省的主要家栖鼠,对其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种 黄胸鼠 分布特征 发展趋势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县农田害鼠的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动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新根 侯玉 +4 位作者 朱文雅 王庭林 宁振东 邹波 常文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224-1226,1273,共4页
2012年3—11月,在山西省五台县农田调查了农田害鼠的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动规律。结果表明,当地农田害鼠群落为长尾仓鼠(Apodemus peninsulae)+大林姬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群落,这可为当地在灭鼠工作中确定投饵量提供理论依据;另外... 2012年3—11月,在山西省五台县农田调查了农田害鼠的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动规律。结果表明,当地农田害鼠群落为长尾仓鼠(Apodemus peninsulae)+大林姬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群落,这可为当地在灭鼠工作中确定投饵量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当地害鼠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较低,而其优势度指数偏高,主要是由当地优势鼠种之一——长尾仓鼠所占比率过高(77.12%)所致。对农田害鼠季节变动规律的研究表明,五台县农田害鼠数量一年中有1个高峰(6月),这不仅与群落自身的生态学特征有关,而且与当地气候、各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为干扰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五台县 农田害鼠 多样性 季节变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类不育剂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新根 王庭林 +5 位作者 宁振东 朱文雅 邹波 侯玉 常文英 刘汉宇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922-924,共3页
对鼠类的不育防控作为鼠害综合治理的一个新兴领域,被认为是比传统毒杀方法更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技术。鼠类不育剂由于其经济、安全、作用周期长、对环境没有副作用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大力推荐。通过论述鼠类不育剂在中国的研... 对鼠类的不育防控作为鼠害综合治理的一个新兴领域,被认为是比传统毒杀方法更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技术。鼠类不育剂由于其经济、安全、作用周期长、对环境没有副作用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大力推荐。通过论述鼠类不育剂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与应用进展,提出了在山西省对鼠类不育剂的应用技术进行试验、集成与推广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不育剂 作用机理 不育控制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黄胸鼠种群的分布现状及年龄结构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新根 张健旭 +5 位作者 张建珍 王庭林 邹波 常文英 侯玉 刘娇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为了掌握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在山西省的分布现状,为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11个地市的15个县(市、区)采用夹(笼)捕法对其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体质量法研究了黄胸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显示,黄胸鼠... 为了掌握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在山西省的分布现状,为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11个地市的15个县(市、区)采用夹(笼)捕法对其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体质量法研究了黄胸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显示,黄胸鼠在山西省的8个地市有不同程度分布,并且有继续北扩的趋势;黄胸鼠成年组(Ⅲ)和老年组(Ⅳ)的群体数量占到54.28%。表明黄胸鼠种群有形成数量高峰的可能,需密切监测其数量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鼠 分布 年龄结构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有选择摄食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新根 王庭林 +4 位作者 宁振东 朱文雅 邹波 常文英 侯玉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56-57,62,共3页
近年来,黄胸鼠入侵山西并形成种群,成为山西省一些地区的重大害鼠。以捕获于山西省长治市的黄胸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选择摄食量研究,结果表明,黄胸鼠对各种饵料的日均摄食量为14.0 g,其中,对小米的摄食量显著高于对其他饵料的摄食量。... 近年来,黄胸鼠入侵山西并形成种群,成为山西省一些地区的重大害鼠。以捕获于山西省长治市的黄胸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选择摄食量研究,结果表明,黄胸鼠对各种饵料的日均摄食量为14.0 g,其中,对小米的摄食量显著高于对其他饵料的摄食量。研究结果可以为山西省的黄胸鼠防治工作提供饵基选择、投饵量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种 黄胸鼠 有选择摄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育干扰后农田害鼠群落的次年恢复动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新根 王庭林 +3 位作者 邹波 侯玉 常文英 朱文雅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8期906-909,共4页
对2012年投放"雷公藤甲素"颗粒剂的农田害鼠群落次年的恢复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投药区的雌体繁殖率为26.67%,而对照区的雌体繁殖率为53.85%,比对照区降低了50.47%,且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投药区和对照区的害鼠群落密... 对2012年投放"雷公藤甲素"颗粒剂的农田害鼠群落次年的恢复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投药区的雌体繁殖率为26.67%,而对照区的雌体繁殖率为53.85%,比对照区降低了50.47%,且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投药区和对照区的害鼠群落密度也有显著差异,对害鼠密度的控制率可达到67.64%。说明该药剂至少2 a内可以控制害鼠群落的繁殖和密度,抗生育的综合效果显著。建议在使用抗凝血杀鼠剂降低害鼠数量基数的基础上,使用抗生育剂达到长期、持续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育干扰 农田害鼠群落 恢复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尾仓鼠VKORC1基因的提取与扩增
10
作者 杨新根 杨静 +5 位作者 张建珍 郭红芳 王庭林 邹波 常文英 侯玉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45-147,153,共4页
为了探究长尾仓鼠VKORC1基因与其抗药性的关系,以长尾仓鼠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特异引物对长尾仓鼠的VKORC1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获得其序列。结果表明,使用2对引物可分别扩增出长度为700、600 bp的条带;条带与预测基因片段大小一致,为... 为了探究长尾仓鼠VKORC1基因与其抗药性的关系,以长尾仓鼠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特异引物对长尾仓鼠的VKORC1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获得其序列。结果表明,使用2对引物可分别扩增出长度为700、600 bp的条带;条带与预测基因片段大小一致,为目标条带。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抗药性监测的新途径,可为进一步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并探究VKORC1基因与抗药性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尾仓鼠 VKORC1基因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育剂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控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庭林 张慧娣 +6 位作者 赵日良 宁振东 邹波 常文英 杨新根 侯玉 刘淑清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0期34-36,共3页
2005~2006年,在山西隰县进行了0.2%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防控效果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害鼠前三天对毒饵的平均摄食系数为0.47,大于0.3,接受性较好。(2)使用药剂后,雌体繁殖率降低了18.80%;平均胎仔数下降了7.5%,平均子宫斑下降了6.8... 2005~2006年,在山西隰县进行了0.2%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防控效果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害鼠前三天对毒饵的平均摄食系数为0.47,大于0.3,接受性较好。(2)使用药剂后,雌体繁殖率降低了18.80%;平均胎仔数下降了7.5%,平均子宫斑下降了6.83%;亚成体所占的比率下降了72.28%,对害鼠的繁殖影响作用明显(。3)通过密度检测,试验药剂对种群密度的控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在增加,第三次校正控制效果达到了44.73%,表明该药剂能够有效地降低害鼠的种群密度。(4)投药后,在试验区未发现天敌二次中毒及其他非靶动物出现异常现象,也未发生人、畜、禽误食中毒现象,大田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害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娄烦生态区鼠类数量配置和变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邹波 张惠娣 +5 位作者 宁振东 王庭林 常文英 杨新根 朱文雅 侯玉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62-64,共3页
用铗捕法调查娄烦生态区有害哺乳动物,查明啮齿目动物7种、兔形目动物1种;数量配置上优势种类达乌尔鼠兔占35.44%,稀有种黑线姬鼠占0.84%。数量变动规律研究表明,数量季节变动明显,1年中形成7月和10月2个数量高峰;各年度数量也存在明显... 用铗捕法调查娄烦生态区有害哺乳动物,查明啮齿目动物7种、兔形目动物1种;数量配置上优势种类达乌尔鼠兔占35.44%,稀有种黑线姬鼠占0.84%。数量变动规律研究表明,数量季节变动明显,1年中形成7月和10月2个数量高峰;各年度数量也存在明显的变化,即在1994—2009年15年间,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烦生态区 有害哺乳动物 数量配置 数量变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山中部丘陵农林生态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庭林 常文英 +4 位作者 宁振东 邹波 杨新根 侯玉 郭学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50-52,68,共4页
2009年6—11月,在吕梁山中部农林生态区进行了啮齿动物调查及分析,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和鼠类的栖息生境特征,把该区划分为3种不同生境。采用铗日法进行鼠类密度调查,共置放鼠铗8 117个,捕获啮齿动物714只,属4科8种,其中优势种为达乌尔... 2009年6—11月,在吕梁山中部农林生态区进行了啮齿动物调查及分析,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和鼠类的栖息生境特征,把该区划分为3种不同生境。采用铗日法进行鼠类密度调查,共置放鼠铗8 117个,捕获啮齿动物714只,属4科8种,其中优势种为达乌尔鼠兔、社鼠、长尾仓鼠、子午沙鼠。对3种不同生境中鼠类种群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分析发现,生境差异、植被覆盖度和人为干扰对鼠类群落多样性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啮齿动物 群落结构 种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日本龟蜡蚧危害的柿树和枣树对2种天敌昆虫的招引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悠悠 谢映平 +4 位作者 杨新根 薛皎亮 杜仙当 畅晓霞 王全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85,共7页
本文利用嗅觉仪、GC/MS等测定技术,研究日本龟蜡蚧危害后,柿树和枣树对2种捕食性天敌昆虫中华草蛉和异色瓢虫的招引作用。结果表明:在日本龟蜡蚧1个年生活周期中的5—6月份和7—8月份2个阶段受害枝叶对天敌没有显著的招引作用,但在9—1... 本文利用嗅觉仪、GC/MS等测定技术,研究日本龟蜡蚧危害后,柿树和枣树对2种捕食性天敌昆虫中华草蛉和异色瓢虫的招引作用。结果表明:在日本龟蜡蚧1个年生活周期中的5—6月份和7—8月份2个阶段受害枝叶对天敌没有显著的招引作用,但在9—10月受害枝叶具有较强烈的招引作用并呈现出昼夜节律性;1:00—3:00和13:00—15:002个时段,2种寄主树木受害与未受害的枝叶招引效应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在7:00—9:00和19:00—21:002时段内并没有表现出招引作用。同时受害枝叶对天敌的招引作用还表现为虫害诱导后树体挥发物和蚧虫的虫体挥发物的协同作用,但受害枝叶的招引力强于蚧虫虫体。与未受害相比,受害柿树挥发物中有6种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并新增加了11种组分,包括3种萜类、3种芳香类、3种烃类和2种醇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龟蜡蚧 柿树 枣树 中华草蛉 异色瓢虫 招引作用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柴胡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徐丽霞 杨新根 +1 位作者 杨东方 赵悠悠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0期23-24,共2页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和不同试剂处理后山西陵川和甘肃礼县两地种植的的北柴胡种子的发芽情况。发现了北柴胡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在此温度下两产地北柴胡的发芽率分别为52%和48%。经1.0mg/L的KMnO4处理后,两个产地的北柴胡发芽率均最...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和不同试剂处理后山西陵川和甘肃礼县两地种植的的北柴胡种子的发芽情况。发现了北柴胡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在此温度下两产地北柴胡的发芽率分别为52%和48%。经1.0mg/L的KMnO4处理后,两个产地的北柴胡发芽率均最高,分别为82%和75%;3%的H2O2处理效果次之;60℃温水处理对发芽率影响不大;100mg/LGA3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种子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门关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邹波 刘志鹏 +5 位作者 张惠弟 赫磊 宁振东 王庭林 常文英 杨新根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对雁门关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查明该区哺乳动物6目18科43属53种,占全国总种数(645种)的8.22%,占山西省总种数(71种)的74.65%。其中以食肉目种数(16种)占全国食肉目种数(63种)的比例最高,达到25.40%,占山西省(20种)的80%... 对雁门关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查明该区哺乳动物6目18科43属53种,占全国总种数(645种)的8.22%,占山西省总种数(71种)的74.65%。其中以食肉目种数(16种)占全国食肉目种数(63种)的比例最高,达到25.40%,占山西省(20种)的80%。以翼手目种数(4种)占全国翼手目种数(129种)的比例最低,仅占全国的3.10%,占山西省(9种)的44.44%。研究表明,雁门关地区的哺乳动物资源在山西省占有很大比例,而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应予以重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门关地区 哺乳动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南农林生态区社鼠种群年龄结构及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邹波 张慧娣 +4 位作者 宁振东 王庭林 常文英 杨新根 刘桂莲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9期53-55,共3页
对晋西南黄土残塬农林区社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季节变化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对1993~1995年3年的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年度间比较。采用社鼠(Rattus confucianus sacer)左侧第3上臼齿(M3)的生长与磨损程度,将社鼠分为4个年龄组。结果表明:... 对晋西南黄土残塬农林区社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季节变化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对1993~1995年3年的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年度间比较。采用社鼠(Rattus confucianus sacer)左侧第3上臼齿(M3)的生长与磨损程度,将社鼠分为4个年龄组。结果表明:社鼠的种群年龄结构随季节而变化,月际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年度间差异不大,说明在一般年份,种群年龄结构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鼠种群 年龄结构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隰县社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文英 郭学林 +6 位作者 宁振东 李健 王庭林 邹波 杨新根 侯玉 朱文雅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0期45-47,共3页
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5个不同食毒期供给浓度为0.000 5%的溴敌隆毒饵,在实验室做单个笼养无选择摄食试验,并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 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5个不同食毒期供给浓度为0.000 5%的溴敌隆毒饵,在实验室做单个笼养无选择摄食试验,并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故将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方程y=3.32+3.81x,LFP50,LFP95,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2.76(2.17~3.51)d,7.47(4.42~12.62)d和11.27(5.79~21.95)d。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山西隰县地区社鼠摄食浓度为0.000 5%溴敌隆毒饵12 d存活即为抗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鼠 抗凝血灭鼠剂 溴敌隆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市城市绿化的有关建议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凯 杨新根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92-92,共1页
21世纪将是我国绿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园林绿化品种、种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式各样的绿化竞争也日益激烈。山西省大同市属于高寒地区,环境恶劣,有许多的花和树都不适宜在该地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克服种种困难,... 21世纪将是我国绿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园林绿化品种、种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式各样的绿化竞争也日益激烈。山西省大同市属于高寒地区,环境恶劣,有许多的花和树都不适宜在该地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找到适合当地生长的花种和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 大同市 绿化产业 绿化品种 高寒地区 山西省 生长 花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南农林生态区社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波 张慧娣 +4 位作者 宁振东 王庭林 常文英 杨新根 刘桂莲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8期33-34,共2页
1993年5~11月份、1999年4~10月份和2006年的5~11月份,在地处晋西南的隰县阳头升乡竹干村和后堰村,以铗捕率或笼捕率的变化作为衡量种群数量的标准,开展了对社鼠(Rattus confucianus sacer)种群数量季节消长的研究。结果表明,社鼠种... 1993年5~11月份、1999年4~10月份和2006年的5~11月份,在地处晋西南的隰县阳头升乡竹干村和后堰村,以铗捕率或笼捕率的变化作为衡量种群数量的标准,开展了对社鼠(Rattus confucianus sacer)种群数量季节消长的研究。结果表明,社鼠种群数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繁殖和死亡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种群每年在9月份出现一次数量高峰,由5、6、7、8月份的繁殖行为形成。10月份以后,由于气候和食物等条件恶化,致使部分鼠体死亡,特别是上一年越冬鼠的大量死亡,使社鼠种群数量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鼠种群 捕获率 季节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