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永珠—纳木湖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初探 被引量:32
1
作者 杨日红 李才 +1 位作者 迟效国 王天武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4-19,共6页
西藏永珠—纳木湖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从超镁铁质岩到镁铁质岩均表现出高镁,其玄武岩、辉长岩的TiO2含量较低,表现出非大洋中脊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的特征。微量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玄武岩的Nb、Ta亏损,显示其在产出时受到俯... 西藏永珠—纳木湖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从超镁铁质岩到镁铁质岩均表现出高镁,其玄武岩、辉长岩的TiO2含量较低,表现出非大洋中脊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的特征。微量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玄武岩的Nb、Ta亏损,显示其在产出时受到俯冲作用的影响,具有岛弧玄武岩的特点,但Th的高度富集和无Zr、Hf负异常说明它又不同于岛弧玄武岩。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分布模式图上玄武岩为平坦型,无Eu异常,显示其具有原生岩浆成分的特点;辉长岩的稀土配分模式也为平坦型,但有Eu正异常。通过与典型地区作对比和应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判定出该区蛇绿岩的形成环境为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岩石组合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西藏 玄武岩 俯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主要造岩矿物特征及温压条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日红 董建乐 +2 位作者 李才 迟效国 于学政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 ,时代上从南向北由老逐渐变新 ,表现为其带状由南向北迁移。岩石系列分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和钾玄岩系列 ,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类、辉石类和长石类等 ,它们都有类似的演化特点 ,同一岩带中岩浆总体...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 ,时代上从南向北由老逐渐变新 ,表现为其带状由南向北迁移。岩石系列分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和钾玄岩系列 ,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类、辉石类和长石类等 ,它们都有类似的演化特点 ,同一岩带中岩浆总体由东向西演化。运用相应的方法 ,计算出藏北新生代火山岩中不同矿物的结晶温度为 90 0~ 12 0 0℃ ,形成压力为 1 1~ 3 4GPa ,从而确定了岩石的近似来源深度 ,这对青藏高原隆升及深部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对脉动性的岩浆活动事件的主体时代的分析 ,认为 6 0~ 30Ma期间岩石圈持续增厚 ,表现为岩浆起源深度不断增大 ;30Ma以来 ,岩石圈厚度近于恒定 ,表明随地壳的持续增厚 ,岩石圈地幔发生了减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 新生代火山岩 造岩矿物 温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色林错湖面增长遥感信息动态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杨日红 于学政 李玉龙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3年第2期64-67,共4页
根据1972年陆地卫星MSS,1992年TM与1999年ETM+3个时相的遥感数据信息,对西藏色林错湖面增长进行动态分析后,发现近30a来湖面逐渐扩大,从1707km2增大到了1823km2。本文分别从气象学、构造地质学及高原隆升等方面分析了湖面扩大的原因。... 根据1972年陆地卫星MSS,1992年TM与1999年ETM+3个时相的遥感数据信息,对西藏色林错湖面增长进行动态分析后,发现近30a来湖面逐渐扩大,从1707km2增大到了1823km2。本文分别从气象学、构造地质学及高原隆升等方面分析了湖面扩大的原因。认为很有可能是由于温室效应,使得气温上升,冰雪、冰川融化和冻土软化释放水注入色林错,进而引起湖面增长。并就其所揭示的环境信息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 湖面扩大 动态监测 活动构造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格陵兰岛西南部费斯肯纳色特一带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日红 陈秀法 +1 位作者 赵宏军 靳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1-759,共9页
伴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找矿技术已成为境外重点调查区或探矿权区矿产资源勘查和支撑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在总结格陵兰岛西南部费斯肯纳色特一带铜镍矿和红宝石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 伴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找矿技术已成为境外重点调查区或探矿权区矿产资源勘查和支撑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在总结格陵兰岛西南部费斯肯纳色特一带铜镍矿和红宝石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QUICKBIRD和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技术,获取了研究区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结合研究区铜镍矿化和红宝石矿化蚀变特征,并根据铁质蚀变矿物的波谱特性,利用比值法提取了研究区铁质矿物异常信息,同时利用"遥感找矿五要素"技术圈定了铁质蚀变色调异常区。最后,基于控矿/导矿构造、赋矿岩层、铁质矿物异常和蚀变色调异常等遥感示矿信息进行综合找矿分析,圈定了15个遥感找矿有利区,经实地检测与验证,发现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获取的遥感示矿信息与区内矿化现象十分吻合,表明所圈定的遥感找矿有利区具有重要的找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陵兰西南部 基性超基性岩体 铜镍矿和红宝石矿 QUICKBIRD卫星数据 WORLDVIEW-2卫星数据 铁质矿物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岩相演化及油气远景 被引量:41
5
作者 杨日红 李才 +3 位作者 杨德明 和钟铧 任云生 刘焱木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37-242,共6页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岩相组合分带及特征明显 ,可以反映羌塘盆地的演化史。早中三叠世北羌塘构造岩相组合表现为前陆盆地沉积 ,而南羌塘盆地为剥蚀环境 ;至晚三叠世除中央隆起剥蚀外 ,北羌塘仍为前陆盆地沉积 ,而此时南羌塘坳陷演化...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岩相组合分带及特征明显 ,可以反映羌塘盆地的演化史。早中三叠世北羌塘构造岩相组合表现为前陆盆地沉积 ,而南羌塘盆地为剥蚀环境 ;至晚三叠世除中央隆起剥蚀外 ,北羌塘仍为前陆盆地沉积 ,而此时南羌塘坳陷演化成陆缘海沉积。早侏罗世早期盆地开始坳陷 ,造成相对较窄沉积相的构造岩相组合特点 ,初步形成“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 ;中侏罗世南北羌塘坳陷继续下降 ,“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更加明显 ;晚侏罗世羌塘盆地发育到晚期 ,并萎缩、封闭成型。从构造岩相组合特征看 ,中侏罗统北羌塘坳陷龙尾湖—雀莫错凹陷区与南羌塘坳陷蒂让碧错凹陷区都是有利于储、聚油气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盆地 构造岩组合 油气远景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将坪滑坡特征信息遥感提取及滑坡成因机理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日红 杨金中 王治华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0,共6页
2003年7月13日,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千将坪村发生特大型滑坡灾害后,利用遥感图像信息提取技术,结合滑坡前后的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地形图资料和野外所测的GPS控制点,制作出研究区滑坡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在获取滑坡前后... 2003年7月13日,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千将坪村发生特大型滑坡灾害后,利用遥感图像信息提取技术,结合滑坡前后的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地形图资料和野外所测的GPS控制点,制作出研究区滑坡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在获取滑坡前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基本上,采用合理的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了滑坡前后正射影像图。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滑坡,详细地对比解译滑坡前后的图像,分别对滑体的滑动方向、距离和堆积体面积进行了定量计算,估算出其体积约为1 518万m3,在对比千将坪滑坡附近地区多年降雨和三峡库区一期蓄水的基础上,综合地质学、灾害学原理和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等科学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理,认为千将坪“7.13”滑坡为古滑坡的复活,三峡库区蓄水和降雨综合作用是促使滑坡复活的主要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千将坪滑坡 遥感图像信息提取 成因机理 诱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遥感技术在宣汉县天台乡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日红 王治华 +1 位作者 贾韶辉 陆瑜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7-563,共7页
2004年9月5日,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的义和村发生特大型滑坡灾害后,利用先进的数字遥感技术,结合地形图资料和野外所测的GPS控制点,制作出研究区滑坡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在获取滑坡前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基本上,采用合理的图像处... 2004年9月5日,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的义和村发生特大型滑坡灾害后,利用先进的数字遥感技术,结合地形图资料和野外所测的GPS控制点,制作出研究区滑坡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在获取滑坡前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基本上,采用合理的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了滑坡前后正射影像图。从三维角度出发,利用人机交互解译滑坡,求取特征点,分别对各部分滑体的滑动方向和距离进行了定量计算,估算出其体积约为2 300万m3。综合地质学、灾害学原理和地理信息技术等,科学分析了天台乡滑坡的形成条件,认为超强降雨和原斜坡前新修公路开挖是滑坡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乡滑坡 数字遥感技术 图像处理 诱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三江地区多金属矿产遥感信息综合找矿预测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日红 于学政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64,共6页
藏东三江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在进行藏东三江地区遥感解译编图与矿产资源预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信息丰富的特征,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与矿产类型、规模及分布特征,分析了测区区域矿... 藏东三江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在进行藏东三江地区遥感解译编图与矿产资源预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信息丰富的特征,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与矿产类型、规模及分布特征,分析了测区区域矿产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总结出研究区的成矿特征;在初步建立该地区与矿产相关的遥感五要素找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已有化探、物探资料,圈出了5个遥感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三江地区 遥感 找矿远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三江地区遥感五要素模式找矿远景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日红 于学政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43-548,共6页
藏东三江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具备形成铜、金及铅 锌 银矿的地质背景,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在进行藏东三江地区遥感解译编图与矿产资源预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遥感信息丰富的特征,以遥感五要素找矿模式为技术手段,并结... 藏东三江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具备形成铜、金及铅 锌 银矿的地质背景,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在进行藏东三江地区遥感解译编图与矿产资源预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遥感信息丰富的特征,以遥感五要素找矿模式为技术手段,并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与矿产类型、规模及分布特征,深入系统地阐明了测区的区域矿产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控矿条件;同时综合分析了区内已有的化探和物探资料,初步建立了遥感找矿模式,最后圈定出了5个遥感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三江地区 矿产特征 遥感五要素 找矿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示矿信息的秘鲁阿雷基帕省南部斑岩铜矿遥感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日红 陈秀法 李志忠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2期35-41,46,共8页
在总结秘鲁南部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控矿构造和赋矿岩层、矿化蚀变类型等成控矿地质特征;并根据研究区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蚀变矿物组合及其波谱特征,利用美国地质勘查局(USGS)波谱数据库,重建了斑岩铜矿典型... 在总结秘鲁南部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控矿构造和赋矿岩层、矿化蚀变类型等成控矿地质特征;并根据研究区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蚀变矿物组合及其波谱特征,利用美国地质勘查局(USGS)波谱数据库,重建了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主要蚀变矿物在ASTER卫星数据B1~B9对应的反射率曲线,综合对比分析主要蚀变矿物的波谱曲线特征后,研发了基于ASTER数据B1467和B1348主成分分析模型,可分别提取典型蚀变带中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蚀变矿物组合信息,并分别提取了研究区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带蚀变矿物组合信息,为研究区斑岩型铜矿的遥感综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示矿标志;同时,采用人机交互遥感解译技术,获取了斑岩铜矿控矿构造、矿源层与赋矿岩石等示矿信息。最后,基于遥感技术获取的线性与环形控矿构造、矿源层与赋矿岩石、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带蚀变矿物组合等遥感示矿信息,完成了研究区遥感找矿综合评价,圈定出遥感找矿有利区,经与已知斑岩铜矿床和物化探资料对比,以及高分辨卫星图像佐证,发现遥感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ASTER卫星数据 泥化-绢英岩化带 青磐岩化带 蚀变矿物组合 遥感示矿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量:49
11
作者 李志忠 杨日红 +3 位作者 党福星 张显峰 谭炳香 赵慧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0-277,共8页
在收集国内外高光谱技术发展、地质应用与研究实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地质应用的现状及其主要进展,并简要介绍了高光谱地质应用的主要技术。结合地质应用成功的实例,分析了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在矿物识别与填图、岩性... 在收集国内外高光谱技术发展、地质应用与研究实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地质应用的现状及其主要进展,并简要介绍了高光谱地质应用的主要技术。结合地质应用成功的实例,分析了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在矿物识别与填图、岩性填图、矿产资源勘探、矿业环境监测、油气渗漏监测等地学方面的应用优势与前景,同时指出了目前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地质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遥感技术 地质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羌塘中央隆起区物质组成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91
12
作者 李才 王天武 +1 位作者 杨德明 杨日红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31.3,共7页
对羌塘中央隆起区的物质成分及构造演化规律的认识 ,涉及到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羌塘盆地的形成发展及高原的隆升过程。对羌塘中央隆起区构造演化在认识上目前有较大分歧 ,主要有两种观点 :1)认为扎布 (察布 )—查桑地区发育裂谷 ,没有... 对羌塘中央隆起区的物质成分及构造演化规律的认识 ,涉及到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羌塘盆地的形成发展及高原的隆升过程。对羌塘中央隆起区构造演化在认识上目前有较大分歧 ,主要有两种观点 :1)认为扎布 (察布 )—查桑地区发育裂谷 ,没有发育成特提斯洋盆 ;2 )龙木错—双湖 (—澜沧江 )古特提斯缝合带 ,代表古特提斯洋的闭合遗迹之一。基于对羌塘中央隆起区物质成分及属性 ,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将羌塘中央隆起中泥盆世—早白垩世的构造发展历史划分了六个阶段 ,即D2 —C11初始裂谷阶段 ;C21—C2 裂谷阶段 ;P1海底扩张—大洋化阶段 ;P2 —T2 板块汇聚—消减阶段 ;T3 —J1板块碰撞阶段 ;J2 —K1碰撞—整体抬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中央隆起 物质组成 同位素年代学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时空演化与高原隆升 被引量:58
13
作者 迟效国 李才 +2 位作者 金巍 刘森 杨日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978-986,共9页
本文通过对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确定了火山岩的岩石系列组合及其生成时序。根据岩石系列的时空演化规律将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划分为3个构造—岩浆亚旋回,火山活动自南向北依次形成羌塘(44~24 Ma... 本文通过对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确定了火山岩的岩石系列组合及其生成时序。根据岩石系列的时空演化规律将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划分为3个构造—岩浆亚旋回,火山活动自南向北依次形成羌塘(44~24 Ma)、中昆仑—可可西里(19~7 Ma)、西昆仑—玉门(约5 Ma以来)3条火山岩亚带。各岩带分别以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构成火山活动的主体,以碱性钾质火山活动而结束。构造—火山旋回与高原脉动隆升具有明显的耦合性,旋回间歇期与高原夷平期相对应。笔者认为这一火山作用规律是高原每次脉动隆升过程中,构造性质由挤压、增厚,向伸展滑移转化的结果,火山作用旋回受岩石圈水平挤压、增厚和深部地幔热物质沿构造薄弱带挤压上升两种作用的相互消长所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火山作用 时空演化 高原隆升 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影像的蚀变异常提取方法研究——以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床地区为例 被引量:19
14
作者 余健 董玉森 +1 位作者 张志 杨日红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3期54-60,共7页
基于赞比亚谦比希(Chambishi)铜矿带中的多种蚀变矿物及其在ASTER影像VNIR-SWIR谱带的特征光谱分析,采用相对波段吸收深度(Relative absorption-Band Depth,RBD)和波段比值的方法对蚀变信息进行增强处理。用波段比值ASTER 2/ASTER 1和AS... 基于赞比亚谦比希(Chambishi)铜矿带中的多种蚀变矿物及其在ASTER影像VNIR-SWIR谱带的特征光谱分析,采用相对波段吸收深度(Relative absorption-Band Depth,RBD)和波段比值的方法对蚀变信息进行增强处理。用波段比值ASTER 2/ASTER 1和ASTER 3的RBD增强黄铁矿和黄铜矿信息,用ASTER 8的RBD增强白云石、方解石和黑云母信息,用ASTER 6的RBD增强绢云母信息;对已有的Crosta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改进,将信息增强后的比值和RBD数据应用于Crosta法则,对谦比希铜矿及其附近区域进行蚀变信息提取。经已知铜矿床(点)验证及地质资料分析证明,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蚀变信息并识别研究区内主要矿物,提取结果可靠,可为蚀变异常提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SWIR 蚀变异常 谦比希 相对波段吸收深度(R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沙镇溪镇千将坪滑坡航空遥感调查 被引量:49
15
作者 王治华 杨日红 王毅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3年第3期5-9,53,共6页
2003年7月13日千将坪滑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用人机交互解译135m高程临蓄水前航摄像片和现场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千将坪新老滑坡的各要素特征、规模及滑坡前后的地质环境,分析认为千将坪滑坡为老滑坡大部分滑体... 2003年7月13日千将坪滑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用人机交互解译135m高程临蓄水前航摄像片和现场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千将坪新老滑坡的各要素特征、规模及滑坡前后的地质环境,分析认为千将坪滑坡为老滑坡大部分滑体的复活,目前滑坡整体已基本稳定,但滑体上各部分的调整活动还将继续,东侧边界老滑体遭受了强大的剪切力,滑坡堆积受到严重干扰,近期会不断发生牵引和塌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航空遥感 老滑坡复活 滑坡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边界附近帕里河上的滑坡灾害遥感调查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治华 徐起德 +1 位作者 杨日红 齐泽荣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7-31,共5页
2004年6月22日中印界河-西藏帕里河右岸发生滑坡,滑坡堵塞帕里河形成堰塞湖,随后堰塞湖坝体溃决,下泄洪水对下游的中国境内和境外印度村庄造成一定损失。“西藏帕里河滑坡遥感调查”项目组采用高中分辨率相结合的6种类型共13个时相的卫... 2004年6月22日中印界河-西藏帕里河右岸发生滑坡,滑坡堵塞帕里河形成堰塞湖,随后堰塞湖坝体溃决,下泄洪水对下游的中国境内和境外印度村庄造成一定损失。“西藏帕里河滑坡遥感调查”项目组采用高中分辨率相结合的6种类型共13个时相的卫星数据,以滑坡地学原理为基础,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定位技术集成的数字滑坡技术对帕里河滑坡灾害进行调查与监测。查明灾害性质为中型快速滑坡,遥感监测表明滑坡整体已滑入河中,该部分斜坡暂时稳定,仅右上侧有少量滑落。查明堰塞湖所在湖盆原为帕里河流经的、逐渐萎缩的高原湖盆,遥感监测了其形成堰塞湖直至溃决的过程。分析表明帕里河如再次堵江溃决,可能受灾的是下游我国境内的卡拉村及楚鲁松杰村,也会在印度造成一定危害。下游村民防灾应以避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里河 滑坡 堰塞湖 遥感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申扎地区四笔石科(Tetragraptidae)分子的发现 被引量:8
17
作者 程立人 杨日红 +2 位作者 王天武 李才 张予杰 《中国区域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335,共3页
关键词 西藏 申扎地区 四笔石科分子 古生代地层 化石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三江地区金矿地质与遥感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玉龙 董建乐 +1 位作者 杨日红 于学政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2年第4期22-26,共5页
运用遥感 5要素 ,对区内含矿斑岩体、脆 -韧性剪切等强变形带、破碎蚀变带及其与围岩蚀变相关的色调异常信息进行了分析 ,认为该区金矿资源非常丰富 ,并提出了遥感金矿找矿远景区。
关键词 藏东三江地区 金矿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区千将坪滑坡活动性质及运动特征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治华 杨日红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5-11,共7页
关键词 千将坪古滑坡 “7.13”滑坡 古滑坡 复活 地质环境 触发因素 三峡水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数据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综述 被引量:13
20
作者 靳娟 杨日红 李家存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9,共8页
由于ASTER卫星数据具有6个短波红外(SWIR)波段,对粘土矿物和碳酸盐化类矿物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在岩浆热液作用密切相关的铜、金等多金属矿找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总结了常见蚀变矿物波谱曲线特征,特别是其吸收谷和反射峰对应ASTER卫星... 由于ASTER卫星数据具有6个短波红外(SWIR)波段,对粘土矿物和碳酸盐化类矿物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在岩浆热液作用密切相关的铜、金等多金属矿找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总结了常见蚀变矿物波谱曲线特征,特别是其吸收谷和反射峰对应ASTER卫星数据波段的特征,同时对比分析了常用的基于ASTER数据开展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的主成分分析法、光谱角法和比值分析法,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其主要适用区域,并简要介绍了2个典型蚀变矿物组合信息提取的实例。认为ASTER数据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方法的选择应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而定,即根据研究区地理地貌、植被覆盖度、蚀变类型及其蚀变矿物特征选择最优的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数据 蚀变矿物信息 主成分分析法 光谱角法 比值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