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速度与载重对路面结构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果岳 张家生 +2 位作者 王晅 陈晓斌 黄永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99-3103,共5页
针对车辆荷载与速度在路面结构破坏中的重要性,通过现场试验,对新建高速公路在不同载重及不同速度的车辆通过条件下路面的动态响应(动应变、动应力)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应力-应变峰值随载重的增加而增大,而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前... 针对车辆荷载与速度在路面结构破坏中的重要性,通过现场试验,对新建高速公路在不同载重及不同速度的车辆通过条件下路面的动态响应(动应变、动应力)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应力-应变峰值随载重的增加而增大,而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前轮应力应变峰值随载重增加而增大的幅度总体上要小于后轮;前轮水平横向应变峰值随载重增加而增大的幅度要小于纵向,而后轮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增幅比较接近;速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应变幅值变化不如载重变化引起的显著;随着深度的增加,车辆行驶产生的动应力对路面的影响迅速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结构 载重 速度 应力应变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上穿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果岳 刘浩航 +1 位作者 尹志政 钟政意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57-61,共5页
以杭州市某污水管道顶管施工上穿既有地铁隧道为背景,利用FLAC3D模拟顶管施工过程,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通过改变顶管管径、管材及地铁隧道周围土体的特性,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顶管上穿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的... 以杭州市某污水管道顶管施工上穿既有地铁隧道为背景,利用FLAC3D模拟顶管施工过程,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通过改变顶管管径、管材及地铁隧道周围土体的特性,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顶管上穿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的位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顶管上穿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所产生的最大位量均位移于顶管轴线下方的地铁截面处,离顶管轴线越远,变形越小;地铁盾构隧道的变形随顶管的管径的增大而增大,而且对竖直方向位移的影响远大于对水平方向位移的影响;管材的弹性模量越小,地铁隧道的变形越大;地铁隧道周围土体弹性模量越小,顶管施工对隧道位移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盾构隧道 施工监测 土体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速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受迫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果岳 张家生 +2 位作者 方淑君 何群 陈卓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43,共5页
通过对不同车速、不同编组情况下塑黄铁路小唐河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动力性能的检测试验,研究列车提速条件下桥梁的动力特性及其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列车以70和75km·h^-1速度运行时,其横向强振频率与桥梁横向自振特性... 通过对不同车速、不同编组情况下塑黄铁路小唐河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动力性能的检测试验,研究列车提速条件下桥梁的动力特性及其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列车以70和75km·h^-1速度运行时,其横向强振频率与桥梁横向自振特性相近,发生共振现象,PCT梁抑振措施应以提高梁体横向刚度为主;车速超过60km·h^-1时,PCT梁最大横向振幅均超过安全限值;PCT梁的横、参考值的40%~50%;跨中竖向自竖向振动加速度值都不大,均在《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规定的限值以内;PCT梁的跨中横向振动频率明显偏低,只有振频率较大,竖向挠跨比小于《铁路桥梁检定规范》中的跨中竖向挠跨比通常值,说明梁体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车辆编组方式对PCT梁的横向振幅影响较大,C64编组方式时梁体横向振幅最大,C64K编组方式时梁体横向振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 自振特性 车辆编组方式 动力试验 提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载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果岳 王晅 张家生 《公路工程》 2008年第3期34-37,48,共5页
针对车辆荷载在路面结构破坏中的重要性,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与现场试验,对不同载重车辆通过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动应变、动应力)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车辆载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空载车虽然会有额外的动荷... 针对车辆荷载在路面结构破坏中的重要性,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与现场试验,对不同载重车辆通过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动应变、动应力)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车辆载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空载车虽然会有额外的动荷载产生,但它对路面结构产生的影响仍然小于满载车;随着载重的增加,沥青面层的垂直动应力和底基层与路基结合部的水平动应力都显著增加;随着深度的增加,车辆行驶产生的垂直动应力对路面的影响迅速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结构 车辆载重 应力应变 有限元分析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渗流条件下山岭分离式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果岳 钟政意 林小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88-393,共6页
强渗流作用导致山岭分离式隧道发生严重沉降。针对隧道渗流参数难以确定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符合山岭分离式隧道在强渗流条件下的围岩参数计算方法;通过设置多组参数(渗透系数和孔隙率)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强渗流作用导致山岭分离式隧道发生严重沉降。针对隧道渗流参数难以确定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符合山岭分离式隧道在强渗流条件下的围岩参数计算方法;通过设置多组参数(渗透系数和孔隙率)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得到强渗流条件下隧道参数值,并分析了不同渗流参数条件下山岭分离式隧道围岩孔压分布、水平侧移和隧道沉降规律。研究表明:渗透系数和孔隙率决定着孔隙水压力和渗流量的发展,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大;侧压力系数对围岩变形的影响也呈现明显规律,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加,隧道变形值减小,收敛达到平衡稳定的时间也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分离式隧道 围岩变形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参与下的岩石破裂机制及其分形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果岳 张家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流体参与下的岩石破裂机制一般分为爆发作用、流化作用和液压致裂等,其分维值大小一般遵循爆发作用→流化作用→液压致裂。通过对凤凰山铜矿II号矿体不同地段的角砾岩进行分形统计分析,判明其属于液压致裂角砾岩,验证了分维值的大小与... 流体参与下的岩石破裂机制一般分为爆发作用、流化作用和液压致裂等,其分维值大小一般遵循爆发作用→流化作用→液压致裂。通过对凤凰山铜矿II号矿体不同地段的角砾岩进行分形统计分析,判明其属于液压致裂角砾岩,验证了分维值的大小与致裂能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致裂 流化致裂 液压致裂 角砾岩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的车辆振动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果岳 张家生 +1 位作者 王晅 黄永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7-150,共4页
针对车辆荷载与速度对车辆振动影响的重要性,通过现场试验,测得一定路面平整度下,不同载重及不同速度时的车辆垂直振动加速度,并计算得出车辆法向荷载。利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车辆随机振动与行车速度和荷载的关系。通过研究可... 针对车辆荷载与速度对车辆振动影响的重要性,通过现场试验,测得一定路面平整度下,不同载重及不同速度时的车辆垂直振动加速度,并计算得出车辆法向荷载。利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车辆随机振动与行车速度和荷载的关系。通过研究可知,车辆随机动荷载与车辆行驶速度和载重间的关系可以用包含速度、载重、载重二次效应的公式来表示,应用此公式可以进行车辆随机动态载荷的预估和验算。由分析可知,速度、载重、载重的二次效应均对车辆的动荷载有显著影响,其中,车辆荷载的增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振动 载重 速度 现场试验 多因素正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与载重对车-路系统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果岳 王晅 张家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7-169,177,182,共5页
针对车辆荷载与速度在路面结构破坏中的重要性,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载荷(空载、满载、超载)和行驶速度(60 km/h、80 km/h、100 km/h)对车-路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车辆行驶过程中,各车轮的垂直振动加速度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大而呈上升... 针对车辆荷载与速度在路面结构破坏中的重要性,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载荷(空载、满载、超载)和行驶速度(60 km/h、80 km/h、100 km/h)对车-路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车辆行驶过程中,各车轮的垂直振动加速度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车辆空载与超载产生的动载效应明显要大于满载;车速为60km/h和100 km/h时,车辆后轮空载的法向荷载大于满载的法向荷载;超载行车下,车轮的法向荷载相较静载均增加;车辆空载条件下,路面动位移随着车辆速度的提高先增大后又略下降,但在满载和超载的条件下,路面动位移却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增大;在车辆低速行驶时,空载时的路面动位移大于满载和超载,而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路面动位移是随着载重的增加而增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 载重 随机荷载 垂直振动加速度 路面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堤沉降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果岳 张家生 谢欣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5,共2页
通过三年的工后沉降监测,对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堤填料在施工期和工后的沉降机理进行了分析。施工期沉降主要以崩解变形为主,而工后沉降则主要以红砂岩粗粒土的流变形式为主。认为,只要严格按照红砂岩路堤填筑技术的要求进行施工,其作为路... 通过三年的工后沉降监测,对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堤填料在施工期和工后的沉降机理进行了分析。施工期沉降主要以崩解变形为主,而工后沉降则主要以红砂岩粗粒土的流变形式为主。认为,只要严格按照红砂岩路堤填筑技术的要求进行施工,其作为路堤填料的稳定性是可以达到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路堤 沉降 沉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235A钢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声发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果岳 杜冕 刘秀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3,108,共7页
为了分析加载速率增大过程中材料屈服强度提高的声发射特性,对工程结构常用钢Q235A的拉伸破坏过程进行声发射检测。通过预加载得到了Q235A钢材拉伸试验的声发射门槛确定值,采取铅芯折断试验来确定声发射技术的各时间参数:峰值鉴别时间(P... 为了分析加载速率增大过程中材料屈服强度提高的声发射特性,对工程结构常用钢Q235A的拉伸破坏过程进行声发射检测。通过预加载得到了Q235A钢材拉伸试验的声发射门槛确定值,采取铅芯折断试验来确定声发射技术的各时间参数:峰值鉴别时间(PDT)、撞击鉴别时间(HDT)和撞击闭锁时间(HLT)。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声发射特征指标(幅值、能量计数、撞击计数等)对不同加载速率下材料塑性屈服阶段的强度变化有较好的信号表达,且材料拉伸过程的声信号参数指标与其力学效应能够准确的吻合。由此可知声发射检测技术为进一步描述钢材损伤的发展过程和材料结构的变化情况提供了可靠依据,对于更合理地把握钢材在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的裂纹发育和构件破坏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速率 拉伸试验 声发射 参数选取 特性分析 铅芯折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11
作者 杨果岳 王峰 李建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以六盘山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以TSP203为主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了研究应用,减少了隧道开挖时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大大地提高了掘进速度,保证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TSP203在六盘山复杂地... 以六盘山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以TSP203为主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了研究应用,减少了隧道开挖时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大大地提高了掘进速度,保证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TSP203在六盘山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现场试验,证明了TSP20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能够在复杂地质情况下取得良好的超前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203系统 超前预报 掌子面 隧道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方法 被引量:29
12
作者 陈晓斌 张家生 +1 位作者 安关峰 杨果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7,共7页
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问题是一直困扰通过采空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难题,之前尚无良好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地下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GSM和POBA)。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对耒宜高速公路下覆典... 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问题是一直困扰通过采空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难题,之前尚无良好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地下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GSM和POBA)。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对耒宜高速公路下覆典型的两种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坍塌后地面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机介质理论计算模型应用比较成功,能反映地面移动规律;该处采空区对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产生威胁,宜进行适当的工程处理,并确定了工程处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理论 采空区 高速公路 地面变形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作用下公路路基及基层动应力测试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王晅 张家生 +1 位作者 杨果岳 陈晓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9-173,共5页
针对超载超限车辆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破坏问题,通过现场实测,对新建高速公路在重型交通车辆以不同载重、不同车速、通过不同车道时路基路面的动态响应(动应变、动应力)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竖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动应力呈衰... 针对超载超限车辆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破坏问题,通过现场实测,对新建高速公路在重型交通车辆以不同载重、不同车速、通过不同车道时路基路面的动态响应(动应变、动应力)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竖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动应力呈衰减趋势;随着车速的增加,荷载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同一测点动应力极值呈总体减小趋势,其减小幅度与车速紧密相关;而随着车辆载重的增加,动应力同样增大,但前后轮下差别较大,且较深处(如路基顶面)增大幅度要小于较浅处(如面层底面);车辆通过超车道时相邻行车道横向内均有动应变发生但数值较小,衰减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基路面 动应力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采空区工程处理范围确定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晓斌 张家生 +1 位作者 杨果岳 安关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168,共7页
采空区工程处理范围确定是捆扰通过采空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难题,目前尚无良好的理论计算确定方法。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高速公路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模型,编制相关计算程序(GSM和POBA),用于耒阳—宜章(耒宜... 采空区工程处理范围确定是捆扰通过采空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难题,目前尚无良好的理论计算确定方法。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高速公路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模型,编制相关计算程序(GSM和POBA),用于耒阳—宜章(耒宜)高速公路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成功解决高速公路采空区地面变形计算问题。提出高速公路地面变形控制指标,将其应用于耒宜高速公路采空区工程处理范围确定实践,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随机介质理论 采空区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先验知识辨识下的滑坡非平稳变形支持向量机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辉 陈家博 +2 位作者 杨果岳 傅鹤林 侯俊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66-2372,2382,共8页
针对缺乏非平稳变形(阶段性、反复性及突变性)特征数据导致的滑坡预测与评估不完全符合工程实际的情况,通过分析变形时序的物理意义与类型,在定义了非平稳变形趋势变化外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滑坡当前变形阶段、观测变形数据... 针对缺乏非平稳变形(阶段性、反复性及突变性)特征数据导致的滑坡预测与评估不完全符合工程实际的情况,通过分析变形时序的物理意义与类型,在定义了非平稳变形趋势变化外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滑坡当前变形阶段、观测变形数据特征以及待预测时段外界诱发因素的时序外延模式辨识方法,并进一步在工程先验知识指导下建立了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通过2个工程实例对方法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工程先验知识能够有效补充非平稳变形的观测数据信息,对预测建模具有指导性作用;融入外延模式的SVM模型与一般性SVM的外推预测,其平均相对误差可降低2~3倍,预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得到了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先验知识 非平稳变形 SVM预测 外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范例推理的公路隧道拱顶变形时序支持向量机外延预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辉 侯俊敏 +1 位作者 傅鹤林 杨果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99-2105,共7页
针对公路隧道拱顶变形预测模型的普适性与外推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推理的隧道工程属性(地理位置、监测位置、隧道高宽比、围岩级别和埋深)与拱顶变形时序曲线原子矩阵的相似范例检索方法,并在深入分析了获取的相似范例特征... 针对公路隧道拱顶变形预测模型的普适性与外推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推理的隧道工程属性(地理位置、监测位置、隧道高宽比、围岩级别和埋深)与拱顶变形时序曲线原子矩阵的相似范例检索方法,并在深入分析了获取的相似范例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以LPG新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建立先验知识的预测模型。应用该方法对通渝隧道工程K19+994断面拱顶下沉进行了预测与评估。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隧道间或同一隧道不同区段预判拱顶变形或收敛,基于范例推理能够获知良好的先验背景知识,且以此进行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学习的回归内插(1~14步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6%,而一次性外推预测15 d内的8个变形值(16~30步序)的平均相对精度为97.28%,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例推理 隧道 拱顶变形 支持向量机 外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归图理论的沉降时间序列可预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果岳 方明 +2 位作者 孙希望 徐运龙 屈畅姿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8-164,共7页
在实际沉降监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基于实测沉降数据的工后沉降预测误差较大。采用递归图和递归定量分析方法对沉降时间序列的可预测性进行分析,选择出预测效果好的沉降时间序列,进行准确的工后沉降预测。通过对无砟轨道整... 在实际沉降监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基于实测沉降数据的工后沉降预测误差较大。采用递归图和递归定量分析方法对沉降时间序列的可预测性进行分析,选择出预测效果好的沉降时间序列,进行准确的工后沉降预测。通过对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沉降时间序列进行可预测性分析得出:(1)沉降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2)沉降时间序列的递归图颜色分布越规律、色彩深浅变化越均匀,沿着主对角线出现的白色区域越小,沉降时间序列的可预测性越强;(3)通过提取递归定量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直接确定预测时间起点;(4)利用递归图求取二阶任意熵作为沉降时间序列的可预测步长因子,可推算出预测效果最佳的沉降时间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可预测性 递归图 递归定量分析 二阶任意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红黏土三轴蠕变特性试验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果岳 徐运龙 +2 位作者 李良吉 孙希望 屈畅姿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7-735,共9页
利用SLB-1型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渗透试验仪对中石油云南石化铁路专用线高填方路基的压实红黏土进行了一系列三轴蠕变试验,着重研究了压实红黏土在不同围压、不同应力水平以及不同排水条件下的蠕变特性。结果表明:围压、应力水平和... 利用SLB-1型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渗透试验仪对中石油云南石化铁路专用线高填方路基的压实红黏土进行了一系列三轴蠕变试验,着重研究了压实红黏土在不同围压、不同应力水平以及不同排水条件下的蠕变特性。结果表明:围压、应力水平和排水条件对压实红黏土的蠕变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压实红黏土总体呈现衰减蠕变特征;不排水情况下得到的应力应变等时曲线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曲线成一曲线簇,具有“归一化”现象,而在排水情况下则呈一定线性关系;并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确定了压实红黏土的长期强度为瞬时强度的0.54~0.72倍。基于不排水蠕变试验数据,建立适合该地区压实红黏土的经验蠕变模型,通过与Burgers模型对比发现,该模型参数少、易获取,且对试验数据拟合效果优于Burgers蠕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红黏土 三轴蠕变试验 蠕变特性 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速率对水泥胶结钙质砂强度及变形的影响
19
作者 谢永晟 杨果岳 +1 位作者 王阳 杨少光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为探究剪切速率对水泥胶结钙质砂强度及变形的影响,对钙质砂展开6种剪切速率、4种胶结度双变量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水泥胶结钙质砂随着剪切速率的提升,抗剪强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随胶结度的增加,抗剪强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较低胶结... 为探究剪切速率对水泥胶结钙质砂强度及变形的影响,对钙质砂展开6种剪切速率、4种胶结度双变量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水泥胶结钙质砂随着剪切速率的提升,抗剪强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随胶结度的增加,抗剪强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较低胶结度下的抗剪强度略低于无胶结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在抗剪强度指标方面,随着剪切速率或胶结度的增加,黏聚力都呈上升趋势,内摩擦角呈下降的趋势.在变形方面,水泥胶结钙质砂在低法向应力更易呈现先剪缩后剪胀的形式;而在较高的法向应力,易呈现剪缩形式,但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剪缩程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胶结钙质砂 直剪试验 剪切速率 胶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合纤维对全珊瑚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果岳 杨少光 +1 位作者 王阳 谢永晟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110-119,130,共11页
通过不同掺量的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合对全珊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试验,探究钢-聚丙烯纤维的“混合效应”及其对全珊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纤维后的全珊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 通过不同掺量的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合对全珊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试验,探究钢-聚丙烯纤维的“混合效应”及其对全珊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纤维后的全珊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及其强度增强系数与混合纤维的掺量有密切相关.混合纤维全珊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劈裂抗拉强度提高要比单掺一种纤维效果明显.当钢纤维掺量为2.0%且聚丙烯掺量为0.3%时,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增强系数最大分别为1.41和3.24;当钢纤维掺量为1.5%且聚丙烯掺量为0.2%时,抗折强度增强系数最大值为1.44.因此,钢-聚丙烯纤维的“混合效应”对全珊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有明显提高,对劈裂抗拉强度的提升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珊瑚混凝土 钢纤维 聚丙烯纤维 混合效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