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水平对杂交晚粳“浙优12”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杨梢娜 俞巧钢 +6 位作者 叶静 姜丽娜 马军伟 王强 汪建妹 孙万春 符建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0-1125,共6页
为探讨杂交粳稻"浙优12"最佳施氮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浙北平原黄松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氮肥生理效率(PEN)、氮肥回收率(REN)均以施氮量210 kg/hm2处理最高,分别比无氮肥区提高... 为探讨杂交粳稻"浙优12"最佳施氮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浙北平原黄松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氮肥生理效率(PEN)、氮肥回收率(REN)均以施氮量210 kg/hm2处理最高,分别比无氮肥区提高了54.4%、34.1 kg/kg和58.6%;与无氮肥区相比,在施N 150 kg/hm2基础上,配施适量有机肥有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和产量,其PEN和REN分别提高33.1 g/g和50.6%,水稻增产61.2%。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稻谷产量、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三项因素,合理的水稻施氮量为N 234.8~241.0 kg/hm2,相应的经济生态产量为9796.4~9801.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利用率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单季稻养分吸收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俞巧钢 叶静 +6 位作者 杨梢娜 符建荣 马军伟 孙万春 姜丽娜 王强 汪建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7-494,共8页
以杂交晚粳浙优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和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30kg/hm2范围内水稻植株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及钾积累量均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水平超过270kg/hm2后增施氮肥反而降... 以杂交晚粳浙优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和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30kg/hm2范围内水稻植株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及钾积累量均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水平超过270kg/hm2后增施氮肥反而降低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施氮量在150kg/hm2时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杂交粳稻浙优12对土壤中氮素、磷素以及钾素的吸收利用。水稻拔节期至抽穗期为吸氮量最大时期,施氮量在0~270kg/hm2范围内杂交粳稻浙优12各生育期植株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和钾积累量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水稻吸氮总量的相关系数最大。氨挥发速率、累计氨挥发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用基肥阶段氨挥发速率最快,累计氨挥发量最高。在基肥氮肥和分蘖肥氮肥施入后,高施肥水平(270kg/hm2、330kg/hm2)下氨挥发速率均远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施氮量330kg/hm2处理施基肥后测得的累计氨挥发量占基肥施氮量的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养分吸收 氨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杭嘉湖地区稻田氮素利用率及环境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静 俞巧钢 +6 位作者 杨梢娜 姜丽娜 马军伟 王强 汪建妹 孙万春 符建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91,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结合15 N同位素示踪,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浙江省杭嘉湖平原稻田氮素利用率及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50kg/hm2基础上,加施有机肥3 000kg/hm2,稻谷增产9.8%~17.7%,氮素利用率达到47.9%,比单施化肥提高4.8%。而... 采用田间试验结合15 N同位素示踪,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浙江省杭嘉湖平原稻田氮素利用率及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50kg/hm2基础上,加施有机肥3 000kg/hm2,稻谷增产9.8%~17.7%,氮素利用率达到47.9%,比单施化肥提高4.8%。而在施氮量210kg/hm2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均呈下降趋势。硝态氮是稻田土壤氮素损失的主要形式,施用有机肥能有效地降低氮素损失率。在施氮量150kg/hm2基础上配施有机肥,氮素通过田间径流的流失率由0.85%降至0.70%,氮素通过渗漏水损失率由1.29%降至0.96%;施氮量达到210kg/hm2后,施用有机肥对减少氮素流失的效果不明显。综合考虑试验点土壤特性、施肥目标产量以及对农田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建议以每1hm2施用纯氮150kg、配施3 000kg有机肥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氮素损失 杭嘉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地区不同桃品种适宜性筛选及其表现性状研究
4
作者 刘晶磊 王明 +1 位作者 郑仁杰 杨梢娜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911-2914,共4页
为优化舟山海岛地区的桃品种结构,开展新优桃品种引种试验,筛选适宜海岛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效益。2022年在舟山市定海区通过以常规品种湖景玉露为对照,引入圆梦、金霞、玉妃、早油1和早油2等5个桃品种,对6个桃品种的物候期、... 为优化舟山海岛地区的桃品种结构,开展新优桃品种引种试验,筛选适宜海岛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效益。2022年在舟山市定海区通过以常规品种湖景玉露为对照,引入圆梦、金霞、玉妃、早油1和早油2等5个桃品种,对6个桃品种的物候期、病虫害发展情况、生长结果习性及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观察,综合评价各品种在海岛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5个引进的桃品种均适合在舟山海岛地区进行推广种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早熟品种金霞最高,达16.8%,成熟期比对照湖景玉露提前15 d;单株产量以玉妃为最佳,单果重达132 g,单株产量达9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 海岛 果实品质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10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评述(2009—2018)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梢娜 金皋琪 +6 位作者 方琪钧 廖诗彦 骆文轩 贾军伟 马嘉伟 叶正钱 柳丹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7-24,共8页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方法虽较多,但实地开展案例较少,且不同源解析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合理的源解析方法。主要介绍了近10年土壤重金属源解析方法的发展现状及常用的源解析分析方法。概述了源解析分析方...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方法虽较多,但实地开展案例较少,且不同源解析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合理的源解析方法。主要介绍了近10年土壤重金属源解析方法的发展现状及常用的源解析分析方法。概述了源解析分析方法原理、应用、优缺点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发展趋势,以期寻找合适的源解析方法,通过识别污染来源,确定污染贡献率,为下一步土壤重金属修复工作提供针对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源解析 主成分分析 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对舟山地区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6
作者 费维 方红玲 +2 位作者 张浩 顾卡咪 杨梢娜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325-1328,共4页
为了探究缓释氮肥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以扬麦16为材料,于2020—2022年在浙江省岱山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释放期缓释氮肥对小麦产量、氮素累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相比,2种释放期的缓... 为了探究缓释氮肥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以扬麦16为材料,于2020—2022年在浙江省岱山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释放期缓释氮肥对小麦产量、氮素累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相比,2种释放期的缓控释氮肥均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在2020—2021年,缓控释氮肥较常规施肥显著提高了小麦氮素吸收量,而2021—2022年小麦季CF、CRU60和CRU90处理间的小麦总吸氮量无显著差异;与CF处理相比,缓控释氮肥处理的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4~6.0百分点、10.4%~19.8%和3.9%~7.5%。综上,在小麦生产上一次基施缓释期90 d的缓控释氮肥可以达到增效、省工、节本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氮素累积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与堆肥配施对青菜生长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梢娜 郭帅 +3 位作者 章银柯 黄芳晨 贺敏 吴志荣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150-153,共4页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以青菜为试验材料,研究生物炭和自制堆肥不同配比模式混施对青菜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和堆肥配施对青菜物理性状改善、青菜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在生物...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以青菜为试验材料,研究生物炭和自制堆肥不同配比模式混施对青菜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和堆肥配施对青菜物理性状改善、青菜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在生物炭和堆肥施入总质量一致的情况下,生物炭和堆肥以质量比3∶1混合施入对青菜生物量积累和产量增加的促进作用最大,产量(鲜质量)增加55.2%;生物炭和堆肥以质量比1∶1混合施入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增加效果最好;生物炭和堆肥以质量比3∶1施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最显著,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124.7%;生物炭和堆肥以质量比1∶3混合施入对提高土壤无机态氮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50.6%和7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青菜与堆肥配施 土壤改良 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管理对重金属镉在稻米中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梢娜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661-663,共3页
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的水肥管理技术对稻米镉含量与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硅肥和有机肥可以降低稻米镉含量并增加水稻产量;全生育期淹水会减少稻米镉含量,但会降低水稻产量。本试验处理中,降镉效果最好的处理是全生育期淹水... 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的水肥管理技术对稻米镉含量与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硅肥和有机肥可以降低稻米镉含量并增加水稻产量;全生育期淹水会减少稻米镉含量,但会降低水稻产量。本试验处理中,降镉效果最好的处理是全生育期淹水添加有机肥,稻米镉含量降低了65.4%,达到显著水平(P<0.05);产量最高的为常规灌溉添加有机肥,比对照增产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管理 硅肥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滨海平原单季稻秀水134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梢娜 范国灿 +1 位作者 杨飞 杨佳恒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078-1080,共3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单季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研究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稻坚强水稻专用缓释肥对滨海平原地区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配方施肥纯氮投入为210 kg·hm^-2或以缓释肥的形式投入纯氮1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单季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研究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稻坚强水稻专用缓释肥对滨海平原地区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配方施肥纯氮投入为210 kg·hm^-2或以缓释肥的形式投入纯氮180 kg·hm^-2时,水稻产量分别为7774.0 kg·hm^-2和8191.5 kg·hm^-2,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8.0%和59.0%,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而纯氮施入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12.5%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释肥 产量 减肥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滨海平原单季稻秀水134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梢娜 范国灿 +1 位作者 杨飞 杨佳恒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637-639,共3页
以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研究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及4种水稻缓释肥对舟山滨海平原地区单季常规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水稻缓释肥可减少肥料施用量30%以上,产量能保持稳定,有利于转变农民生产方... 以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研究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及4种水稻缓释肥对舟山滨海平原地区单季常规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水稻缓释肥可减少肥料施用量30%以上,产量能保持稳定,有利于转变农民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释肥 产量 经济效益 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肥料在水稻轻简化施肥中的稳产效应评估 被引量:5
11
作者 怀燕 陈照明 +4 位作者 杨梢娜 方文英 汤学军 孟忠雷 王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5期1-6,共6页
为了评估新型肥料品种在水稻轻简化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树脂包膜缓释肥(RCF)、聚氨酯包膜缓释肥(PCF)和有机缓释肥(LSF)等新型肥料产品为研究材料,通过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研究了“一基一追”轻简化施肥方式对‘籼粳杂交稻’和‘晚粳稻’... 为了评估新型肥料品种在水稻轻简化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树脂包膜缓释肥(RCF)、聚氨酯包膜缓释肥(PCF)和有机缓释肥(LSF)等新型肥料产品为研究材料,通过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研究了“一基一追”轻简化施肥方式对‘籼粳杂交稻’和‘晚粳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试验中氮肥减量12.8%(218 kg N/hm^(2)),RCF、PCF和LSF等新型肥料轻简化施肥处理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与常规施肥(FF)处理间都没有显著差异;‘晚粳稻’试验中氮肥减量36.1%(177 kg N/hm^(2)),RCF、PCF和LSF等新型肥料轻简化施肥处理分别比FF处理减产20.4%、12.0%和22.8%。PCF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成穗率与FF处理间差异不显著,RCF和LSF处理则显著降低了‘晚粳稻’有效穗数和成穗率。轻简化施肥各处理氮肥偏生产力都显著高于FF处理。RCF和PCF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与FF处理间差异不显著,LSF处理“籼粳杂交稻”试验中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高于FF处理,‘晚粳稻’试验中则显著低于FF处理。水稻轻简化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受到施氮量和肥料品种的影响,聚氨酯包膜缓释肥(PCF)在不同水稻类型和试验点上的减氮稳产效应优于树脂包膜缓释肥(RCF)和有机缓释肥(L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树脂包膜缓释肥 聚氨酯包膜缓释肥 有机缓释肥 轻简化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稳定化材料对水稻吸收转运镉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梢娜 杨佳恒 林林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2545-2548,共4页
本研究选取4种不同稳定化材料对镉污染水稻田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镉污染土壤中分别添加甲壳素、生物炭、石灰、土壤调理剂4种不同稳定化材料均能显著增加土壤pH与有机质含量,同时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和水稻植株各部分Cd... 本研究选取4种不同稳定化材料对镉污染水稻田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镉污染土壤中分别添加甲壳素、生物炭、石灰、土壤调理剂4种不同稳定化材料均能显著增加土壤pH与有机质含量,同时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和水稻植株各部分Cd含量。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石灰处理组效果最佳,土壤pH与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6个单位与32.57 g·kg^(-1),水稻根、茎、叶和籽粒中Cd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20、1.23、0.34与0.23 mg·kg^(-1),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的Cd由水稻根系转运至地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稳定化材料 转运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炭配比对小青菜生长及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帅 杨梢娜 +3 位作者 黄芳晨 贺敏 吴志荣 徐秋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295-1297,共3页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以青菜为试验材料,研究2种生物炭不同施用率(0.5%和1.0%)下与45%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各15%)混施后,对青菜植株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以及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生物炭配施能提高青菜产量、改善土壤理化...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以青菜为试验材料,研究2种生物炭不同施用率(0.5%和1.0%)下与45%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各15%)混施后,对青菜植株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以及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生物炭配施能提高青菜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增加土壤无机态氮素含量,且自制生物炭优于商业竹炭。在青菜增产上以自制生物炭0.5%施用率为最佳,青菜鲜重增产38.1%。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增加土壤无机态氮素含量而言,自制生物炭1.0%施用率最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积累,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和土壤无机态氮素含量的增幅分别为9.6%、15.5%、77.9%和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小青菜 土壤 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洗条件下不同改良剂对浙江东部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0
14
作者 项子宸 修海峰 +10 位作者 马琨 杨梢娜 钟斌 马嘉伟 阮泽斌 金文豪 曹韩 李雅倩 金皋琪 骆文轩 柳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359,共16页
以滨海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选用脱硫石膏、过磷酸钙、生物炭、煤渣、聚马来酸酐5种改良剂,均分别按1%、1.5%、2%的梯度进行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对浙江东部滨海盐碱土壤盐化特征的影响和对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从而筛选出适合该区... 以滨海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选用脱硫石膏、过磷酸钙、生物炭、煤渣、聚马来酸酐5种改良剂,均分别按1%、1.5%、2%的梯度进行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对浙江东部滨海盐碱土壤盐化特征的影响和对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从而筛选出适合该区域盐碱土改良的方案。结果表明:1)淋洗后的0~10 cm土层中,1%煤渣和2%聚马来酸酐对降低土壤pH的效果最佳,1.5%和2%生物炭对土壤电导率和含盐量的改良效果最显著,电导率较对照分别下降了93.75%、84.72%,含盐量较对照分别减少了55.44%、44.04%;2)所有改良剂均能有效降低土壤钠吸附比,尤其是2%煤渣、2%聚马来酸酐、1.5%过磷酸钙的效果最显著;3)能够较好地改良土壤化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的改良剂是2%过磷酸钙、2%生物炭、2%聚马来酸酐;4)不同改良剂对盐基阳离子的淋洗效率存在差异,1%和1.5%过磷酸钙分别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的K+、Ca2+和Mg2+含量,1%煤渣对土壤中Na+、K+淋洗效果最佳,1.5%和2%生物炭分别显著降低了土壤中Na+和Mg2+含量,1%和2%聚马来酸酐分别显著降低了土壤中Na+和Ca2+、Mg2+含量。总体而言,施用1.5%聚马来酸酐、1.5%或2%生物炭对浙江东部滨海盐碱土壤脱盐培肥的改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土 改良剂 土壤肥力 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的筛选试验与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家骝 杨梢娜 严中琪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331-1332,共2页
施用6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对3个水稻品种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盐碱地土壤pH、全氮量、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5项指标上,各土壤改良剂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在水溶性含盐量上,康源绿洲1盐碱地改良剂、红都嘉业盐... 施用6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对3个水稻品种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盐碱地土壤pH、全氮量、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5项指标上,各土壤改良剂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在水溶性含盐量上,康源绿洲1盐碱地改良剂、红都嘉业盐碱地改良剂降盐效果明显;康源绿洲1盐碱地改良剂、红都嘉业盐碱地改良剂对水稻增产效果较好,对水稻甬优1540、宁88、桂晶丝苗品种康源绿洲1盐碱地改良剂分别增产8.7%、11.6%和11.1%,红都嘉业盐碱地改良剂分别增产12.4%、14.5%和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盐碱地 水稻 水溶性含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耐冷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金晓 杨飞 +3 位作者 王呈阳 杨梢娜 吴海平 庄叶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799-803,870,共6页
以23份冬瓜为试验材料,经昼/夜温度12℃/6℃低温胁迫7 d后,测定与耐低温相关的形态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冬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并利用这些指标对23份冬瓜材料进行耐冷性评价。研究发现,不同冬瓜材料幼苗在耐低温性上表现不同,2... 以23份冬瓜为试验材料,经昼/夜温度12℃/6℃低温胁迫7 d后,测定与耐低温相关的形态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冬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并利用这些指标对23份冬瓜材料进行耐冷性评价。研究发现,不同冬瓜材料幼苗在耐低温性上表现不同,23份冬瓜材料大体分为三类,即冷敏感型、弱耐冷型和强耐冷型;不同品种冬瓜幼苗各个指标在低温胁迫下表现不一致。与对照相比,处理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鲜物质量、干物质量明显下降;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APX活性,明显增加;通过分别聚类形态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到冷敏感材料5和强耐冷型材料15和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低温胁迫 形态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对浙东海岛地区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舟兵 刘乐乐 +4 位作者 缪凯申 郑叶 刘洁琪 张浩 杨梢娜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530-532,共3页
以浙江海岛地区单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常规施肥配施4500 kg·hm^(-2)有机肥(M1)和常规施肥配施9000 kg·hm^(-2)有机肥(M2),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养分累积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 以浙江海岛地区单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常规施肥配施4500 kg·hm^(-2)有机肥(M1)和常规施肥配施9000 kg·hm^(-2)有机肥(M2),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养分累积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M1和M2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分别增产14.0%和19.7%;而M2的水稻产量又显著高于M1处理。施用有机肥(M1和M2)相较于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水稻氮、磷和钾养分积累量。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pH值,防止土壤酸化。与CF相比,施用有机肥(M1和M2)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含量,M2处理的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在常规施肥基础上配施有机肥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提升土壤肥力,是水稻生产上一种较合理的养分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对水稻嘉67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洁琪 郭金伟 +2 位作者 费维 方红玲 杨梢娜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2362-236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缓释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水稻品种嘉6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包括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CF)、聚氨酯包膜缓释肥(PCU)和树脂包膜缓释肥(RCU),比较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缓释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水稻品种嘉6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包括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CF)、聚氨酯包膜缓释肥(PCU)和树脂包膜缓释肥(RCU),比较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2021年和2022年施用PCU和RCU缓释肥,水稻分别增产5.1%~7.8%和8.5%~8.8%。与CF处理相比,PCU和RCU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RCU和PCU在水稻生产上均具有增产、省工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一次性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显微镜快速判别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国灿 杨梢娜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511-513,共3页
为探索快速判别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文章先采用I2-KI溶液对18种碾细稻米充分染色,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其颜色差异,并与4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标准样品显色图进行比对,从而快速判别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范围。然后采用农业部标准NY 147... 为探索快速判别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文章先采用I2-KI溶液对18种碾细稻米充分染色,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其颜色差异,并与4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标准样品显色图进行比对,从而快速判别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范围。然后采用农业部标准NY 147—88的方法测定22个稻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显微镜观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显微镜方法可以判别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大致范围,能快速判别待测品种是否符合优质稻谷国家标准GB/T 17891—1999和优质大米国家标准GB 1354—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稻米 直链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有机生物质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飞 姚金晓 +2 位作者 朱家骝 杨梢娜 张成浩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558-7563,共6页
以菇渣、水稻秸秆、羊粪作为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采用随机组合设计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农业有机废弃物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配比有机生物质对菠菜的生长以及菠菜体内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和草酸的... 以菇渣、水稻秸秆、羊粪作为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采用随机组合设计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农业有机废弃物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配比有机生物质对菠菜的生长以及菠菜体内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和草酸的积累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羊粪比重的增加,菠菜体内硝酸盐和草酸含量也随之减少。综合比较得出,菇渣:水稻秸秆:羊粪=1∶1∶2时菠菜植株生长最好,同时可以有效控制菠菜体内硝酸盐和草酸含量,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配比组合。本研究为解决畜粪便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增加菠菜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有机生物质 菠菜 生长 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