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叙事美学取向的宜兴均陶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武生 刘溧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6,共8页
文创产品设计已经成为近年来人们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均陶文创产品是均陶手工技艺与吴越文化的融合体现,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占有较大比重。均陶文创产品设计结合叙事美学以镶片成型、堆花制作、釉料制备制作技艺为根源,传承推广... 文创产品设计已经成为近年来人们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均陶文创产品是均陶手工技艺与吴越文化的融合体现,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占有较大比重。均陶文创产品设计结合叙事美学以镶片成型、堆花制作、釉料制备制作技艺为根源,传承推广吴越文化。基于叙事美学取向的研究,在均陶文创产品设计领域,通过叙事结构、民俗语言、创新行为三个方面对均陶的叙事美学来源和均陶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探索叙事美学在均陶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均陶文创产品设计方向,结合造型、功能、品牌形象来探索均陶文创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兴均陶 叙事语言 文创产品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创新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2
作者 杨武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2期036-039,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创新服务“三农”成为必要之举。文章旨在深入分析创新服务“三农”的有效路径,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服务“三农” 乡村振兴 有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纸马叙事艺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武生 梁家年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35,共5页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于无锡纸马作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与创新中必须坚持的核心要素和需要改善的民俗性进行分析,从单一场景叙述、纲要式叙述与循环式叙述三个方面解析了无锡纸马艺术。总结得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于无锡纸马作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与创新中必须坚持的核心要素和需要改善的民俗性进行分析,从单一场景叙述、纲要式叙述与循环式叙述三个方面解析了无锡纸马艺术。总结得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娱乐性和民俗性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无锡纸马非遗文化生态的建构;在坚持非遗学术价值和促进现代都市生活融合的基础上,需要创建一种新型的发展观。文章也提出了娱乐性和民俗性需要从无锡纸马艺术创意、设计和制作方面进行实践。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无锡纸马非遗传承人找到一条能够从维持生计向民间艺术自觉传承的有序转换,顺应数字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纸马 叙事艺术 民俗性 娱乐性 传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徐州马庄香包包装设计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武生 赵雪玉 +1 位作者 盛宇 陈浩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10期9-11,共3页
徐州马庄香包作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香包传统技艺、解决农村富余人口和实现乡村振兴中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现以“互联网+”为平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马庄香包进行设计创新,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助推乡村扶贫。
关键词 马庄香包 互联网+ 乡村振兴 文化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资助体系对于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党员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武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3-65,共3页
自我国高校实行教育体制改革以来,贫困学生党员问题日益突显,已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一大难题。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虽可以解决物质之需,但不能解决贫困学生党员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贫困问... 自我国高校实行教育体制改革以来,贫困学生党员问题日益突显,已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一大难题。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虽可以解决物质之需,但不能解决贫困学生党员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贫困问题。高校要以经济资助为起点,以心理扶持为重点,以能力提升为关键,不断纠偏其不良心理与行为,促使其早日成才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生党员 资助体系 现状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城市”概念在无锡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武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4-67,共4页
无锡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都市,在发展旅游经济、提升城市形象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现代意义的"山水城市"具有生态性和时代性。目前无锡市的旅游形象设计缺乏个性,地域性不明显,缺乏整体... 无锡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都市,在发展旅游经济、提升城市形象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现代意义的"山水城市"具有生态性和时代性。目前无锡市的旅游形象设计缺乏个性,地域性不明显,缺乏整体性。应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设计提升无锡市的旅游形象,打造优美的山水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城市 城市旅游形象 CI设计 生态性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下绿色包装设计中的技术解析——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武生 《包装世界》 2011年第4期91-93,共3页
中国包装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增长点。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在经受着自然资源匮乏及环境恶化两方面的双重考验,特别是在全球提出低碳经济、绿色包装设计的今天,这一趋势愈发明... 中国包装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增长点。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在经受着自然资源匮乏及环境恶化两方面的双重考验,特别是在全球提出低碳经济、绿色包装设计的今天,这一趋势愈发明显。本文从四个部分讨论低碳经济下技术在发展绿色包装经济的积极意义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应采取的策略出发,探讨江苏绿色包装设计的技术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包装设计 技术解析 高技术 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艺创新与推广研究——以均陶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武生 《艺术科技》 2017年第8期83-84,共2页
具有7000年悠久陶瓷史的陶都宜兴,历经沧桑,如今愈发鲜艳。作为五朵金花之一的均陶,也一直印证着陶都的辉煌,为宜兴人所骄傲。均陶技艺包括均釉、堆花和成型技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均陶的从业人员与技艺正经历着深刻的时代变革。
关键词 均陶 宜均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拇指堆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标志设计中的“和而不同”
9
作者 杨武生 吕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4-166,共3页
从个性与共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包容性与创新性角度对"和而不同"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作出详细分析,进而阐述了"和而不同"在标志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个性 共性 民族性 时代性 包容性 创新性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无锡段非遗主题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武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第19期34-36,共3页
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横跨五大水系、连接南北区域的水上交通枢纽,曾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贡献,今天在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的发展方面依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省作为开凿运河最早、通航里程最长、涉及到的地级市最多的省... 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横跨五大水系、连接南北区域的水上交通枢纽,曾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贡献,今天在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的发展方面依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省作为开凿运河最早、通航里程最长、涉及到的地级市最多的省,在保护发展大运河中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的非遗主题旅游品牌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无锡大运河非遗主题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品牌整合 更新策略 文旅融合 运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传承人梯队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武生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7年第6期27-30,共4页
针对无锡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进行分析,阐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加快无锡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无锡 非遗 文化创意产业 传统手工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性保护与效果研究——以精微绣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武生 《艺术评鉴》 2017年第21期169-170,50,共3页
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无锡刺绣,始于春秋、盛行于明清时期,尤以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精微绣"最为出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无锡刺绣正经历着市场萎缩、从业人员骤减等困境。通过人才培养、理论创新、个性... 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无锡刺绣,始于春秋、盛行于明清时期,尤以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精微绣"最为出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无锡刺绣正经历着市场萎缩、从业人员骤减等困境。通过人才培养、理论创新、个性化发展来探讨精微绣生态性保护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微绣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性保护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而不同的现代设计
13
作者 杨武生 吴义祥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28-29,35,共3页
现代设计是现代大工业发展在设计层面上的一种反映,存在设计进程单向、缺乏与受众交流和对设计受众群体认知不到位等缺陷。只有用和而不同的指导思想将民族理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全球化与区域化共生之路。
关键词 现代设计 民族文化 和而不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创新——关于无锡惠山泥人保存与拓展的思考
14
作者 杨武生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2期69-69,共1页
本文就无锡惠山泥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惠山泥人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指出"保存"与"拓展"是惠山泥人发展的必然之路,提出了惠山泥人的发展应该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中,为创造无锡市城市形象发挥作用。
关键词 传统工艺 传承与创新 保存与拓展 城市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山泥人制作工艺调查
15
作者 杨武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2-76,共5页
泥塑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采用陶模与捏段镶手和印段镶手制作而成。其制作工具依据工序可以分为泥坯制作、彩绘制作、銮妆制作3类,制作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黑土和广告色或丙烯,工艺流程为准备黑泥→制作泥坯→彩绘→喷漆→装銮。
关键词 惠山泥人 彩绘 装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江苏智造”路径探析
16
作者 杨武生 《江南论坛》 2016年第2期17-19,共3页
第三次工业革命大致形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迅速,随后影响到世界各国。社会的发展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使既有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质就是... 第三次工业革命大致形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迅速,随后影响到世界各国。社会的发展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使既有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质就是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不仅将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并发展以替代已有产业.还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最终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探析 数字制造 全球金融危机 能源技术 新兴产业 制造业现状 综合技术服务业 中国制造 再生性 商务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祠堂遗产的特色解读——以惠山祠堂群保护与开发为例
17
作者 杨武生 《设计》 2015年第17期25-27,共3页
从祠堂内涵及构成要素入手,探讨了当代祠堂的价值,并以惠山祠堂群为例,介绍了其相关情况并分析了当前规划实践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举措。
关键词 惠山祠堂群 文化价值 修旧如旧 特色 保护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彩绘和吴文化看惠山泥人的审美抽象
18
作者 杨武生 《中国包装》 2011年第10期15-18,共4页
惠山泥人是江南地区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多以大红、淡绿、云青、金黄等颜色在泥人身上绘制而成。其色彩华丽璀璨,工艺大气精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充分反映了吴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吴文化民族意识,本文即试图从彩绘搭配及吴文化传承等角度... 惠山泥人是江南地区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多以大红、淡绿、云青、金黄等颜色在泥人身上绘制而成。其色彩华丽璀璨,工艺大气精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充分反映了吴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吴文化民族意识,本文即试图从彩绘搭配及吴文化传承等角度来分析其抽象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彩绘 抽象 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室制”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解析
19
作者 杨武生 《消费导刊》 2012年第10期151-151,154,共2页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与高职院校根植于行业的职业化教学背景紧密相连的,它虚拟现实工作状态,是现实的再现式教学。文章先从工作室制的设计、运行、管理、师生角色转换等方面进行分析,接着就当前高职院校的工作室制教学现状进行深...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与高职院校根植于行业的职业化教学背景紧密相连的,它虚拟现实工作状态,是现实的再现式教学。文章先从工作室制的设计、运行、管理、师生角色转换等方面进行分析,接着就当前高职院校的工作室制教学现状进行深刻分析,重点阐述了“工作室”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试图对这“工作室制”在新一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体系中的作用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室 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城市”概念在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探讨——以无锡市为例
20
作者 杨武生 《包装世界》 2009年第6期57-59,共3页
山水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是当今发展城市旅游备受瞩目的课题。本文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入手,分析无锡城市旅游形象,提出无锡山水城市旅游形象特色的建议。
关键词 山水城市 城市旅游形象 CI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