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的糖尿病足鞋垫优化设计
1
作者 李兴龙 杨永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18,共7页
目的提出一种鞋材弹性模量与厚度联合优化设计糖尿病足鞋垫的方法,以降低足底压力和软组织内部应力。方法通过逆向工程方法建立足部有限元模型,基于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划分鞋垫压力区域,采用有限元法对接触力学进行研究,为优化过程中调整... 目的提出一种鞋材弹性模量与厚度联合优化设计糖尿病足鞋垫的方法,以降低足底压力和软组织内部应力。方法通过逆向工程方法建立足部有限元模型,基于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划分鞋垫压力区域,采用有限元法对接触力学进行研究,为优化过程中调整不同区域内材料的弹性模量和鞋垫前后足厚度奠定基础,使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得到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设计的鞋垫增加约37.55%的足底接触面积,跖骨区和足跟区的压力峰值分别降低15.07%、36.96%,足跟处软组织内部应力降低20.83%,足底筋膜张力降低约60%。结论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设计定制鞋垫,设计的个性化鞋垫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和降低糖尿病足底溃疡的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 糖尿病足 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 软组织应力 个性化鞋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杨永泰 张宝民 +1 位作者 李伟 瞿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5-151,共7页
依据钻井、露头的生物地层研究成果 ,特别是以冷科 1井的生物地层标定为基础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柴北缘覆盖区侏罗系进行了地震地层的追踪对比与地震相、沉积相研究 ,并探讨了层序格架内烃源岩、储层的发育特征。其结果表明 ,柴北缘... 依据钻井、露头的生物地层研究成果 ,特别是以冷科 1井的生物地层标定为基础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柴北缘覆盖区侏罗系进行了地震地层的追踪对比与地震相、沉积相研究 ,并探讨了层序格架内烃源岩、储层的发育特征。其结果表明 ,柴北缘侏罗系可划分为 5个层序、11个体系域。其中 ,下侏罗统可划分为两个层序 ,沉积相均以扇三角洲与半深湖—深湖相为特征 ;中侏罗统为一个层序 ,沉积相主体为河流、沼泽相 ,仅该层序顶部发育浅湖—半深湖相 ;上侏罗统为两个层序 ,沉积相以氧化宽浅湖、三角洲、河流为特征。烃源岩发育于中下侏罗统中。而侏罗系砂体分布广泛 ,可构成天然气的优质储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 沉积相 生物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径与压铆力对单铆搭接接头残余应力与剪切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严鸿凯 余立 +2 位作者 潘泽民 梅标 杨永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9,共8页
铆接是飞机结构装配的重要连接方式,飞机结构失效大多发生在连接孔处,因此对铆接接头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非常重要。以单铆搭接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与拉伸剪切实验研究了不同压铆力与孔径铆接工艺参数组合下的铆接接头孔周... 铆接是飞机结构装配的重要连接方式,飞机结构失效大多发生在连接孔处,因此对铆接接头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非常重要。以单铆搭接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与拉伸剪切实验研究了不同压铆力与孔径铆接工艺参数组合下的铆接接头孔周残余应力分布和剪切性能。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压铆力可以显著扩大孔周的纵向残余压应力分布区域,并使最大纵向残余拉应力位置远离孔边缘;而孔径仅对纵向残余压应力分布区域的影响较为显著。拉伸剪切实验表明,单铆搭接结构的失效形式均为铆钉沿剪切面的瞬时断裂;在孔径为4.20 mm时采用压铆力为21 kN成型的铆接接头的剪切性能最佳,其平均峰值载荷为4.09 kN,与孔径为4.04 mm和压铆力为15 kN参数组合下成型的铆接接头相比,平均峰值载荷提升了约9.36%。增大孔径能够提高单铆搭接接头的剪切性能,但会减小孔周的纵向残余压应力分布区域,给铆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带来不利影响;适当增大压铆力不仅能扩大残余压应力分布区域,还能提高接头的剪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铆搭接接头 孔径 压铆力 残余应力 剪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甲酯加氢合成苯甲醛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永泰 徐华龙 +4 位作者 沈伟 陈建华 周亚明 项一非 刘金香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0-534,共5页
采用 共沉淀法 制备了 Mn O2/ γ Al2 O3 催 化剂,在 常压 固定 床 反应 器上 研 究了 苯甲 酸 甲酯加氢生 成苯甲 醛的反应 过程,并 获得 了最 佳 的反 应条 件. 通 过 X R D, N H3 T P D 和 C O2 T ... 采用 共沉淀法 制备了 Mn O2/ γ Al2 O3 催 化剂,在 常压 固定 床 反应 器上 研 究了 苯甲 酸 甲酯加氢生 成苯甲 醛的反应 过程,并 获得 了最 佳 的反 应条 件. 通 过 X R D, N H3 T P D 和 C O2 T P D 等技术研究 了催化剂 的表面 特性. 结果表明 ,催化剂 的活性 组分 为 Mn O, 催化 剂表 面存 在酸 中心 和碱中心. 通过 F T I R 光谱测 试发现, 苯甲酸甲 酯加氢合 成苯甲 醛反 应过 程经 历苯 甲酸 盐的 中间 过渡态,并 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 可能的 反应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甲酯 加氢 苯甲醛 二氧化锰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鄯深构造三叠系油藏成藏期次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永泰 邹才能 +1 位作者 李伟 岑晓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5,共4页
鄯科 1井是吐哈盆地台北凹陷首次钻穿三叠系的一口科学探索井 ,并首次在三叠系发现了轻质油流 ,通过对鄯科 1井三叠系油藏进行成藏条件的分析 ,更主要根据当前在油气成藏期研究中较领先的有机包裹体鉴定和测温技术 ,确定了鄯科 1井三叠... 鄯科 1井是吐哈盆地台北凹陷首次钻穿三叠系的一口科学探索井 ,并首次在三叠系发现了轻质油流 ,通过对鄯科 1井三叠系油藏进行成藏条件的分析 ,更主要根据当前在油气成藏期研究中较领先的有机包裹体鉴定和测温技术 ,确定了鄯科 1井三叠系油藏的成藏期次。研究结果 ,中侏罗世西山窑组末期为鄯深构造三叠系油藏的第一个成藏期 ,为小规模的低熟油成藏 ;中侏罗世三间房组末期为鄯深构造三叠系油藏的第二个成藏期 ,也是主要成藏期 ,该期注入的原油被氧化稠化为沥青 ;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为鄯深构造三叠系油藏的第三个成藏期 ,现在鄯科 1井所产轻质油就是该期注入。通过成藏期次的研究 ,认为应在台北凹陷其它构造带寻找三间房组沉积末期成藏而没有被破坏稠化的油藏 ,其原油产量应远高于鄯科 1井三叠系油层 ,并强调吐哈深层油气勘探在研究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同时 ,要加强油气保存条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鄯深构造 三叠系 油藏成藏期次 成藏条件 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柔性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永泰 荣吉利 +2 位作者 李健 刘宾 胡成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03-1008,共6页
大多数研究者在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建模时,只考虑了关节柔性或者臂杆柔性,并且通常采用假设模态法对臂杆的变形进行描述,但该方法仅适用于小变形情况。基于这种情况,采用自然坐标法对柔性关节进行建模和绝对节点坐标法对柔性臂杆进行建模... 大多数研究者在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建模时,只考虑了关节柔性或者臂杆柔性,并且通常采用假设模态法对臂杆的变形进行描述,但该方法仅适用于小变形情况。基于这种情况,采用自然坐标法对柔性关节进行建模和绝对节点坐标法对柔性臂杆进行建模,得到了既包含关节柔性又包含臂杆柔性的空间机械臂动力学方程,并能精确地描述臂杆的小变形以及大变形。利用5次多项式对关节轨迹进行规划,通过逆动力学得到关节的前馈驱动力矩;采用PID控制策略,作为反馈输入。在二连杆柔性关节柔性杆机械臂上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实现关节轨迹跟踪控制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弱机械臂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空间机械臂 柔性关节 柔性杆 自然坐标法 绝对节点坐标法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成藏条件及勘探领域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永泰 王社教 +1 位作者 培东宏 邢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4,共3页
分析准噶尔盆地的热史、烃源岩热演化史、圈闭的形成史和油气的早期充注对储集层演化的影响 ,指出盆地腹部深层具有形成大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准噶尔盆地古地温较高 ,使下二叠统烃源岩在三叠纪末大部分达到生烃高峰 ,而盆地腹部的深层... 分析准噶尔盆地的热史、烃源岩热演化史、圈闭的形成史和油气的早期充注对储集层演化的影响 ,指出盆地腹部深层具有形成大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准噶尔盆地古地温较高 ,使下二叠统烃源岩在三叠纪末大部分达到生烃高峰 ,而盆地腹部的深层圈闭在三叠纪末期或更早就已基本定型 ,与生烃史有很好的配置关系 ,因此深层油气在三叠纪末期以前就可聚集成藏 ;油气的早期充注可抑制孔隙的演化 ,由于深层具有早期成藏的特点 ,推测储集层物性应该较好。探讨了深层的油气成藏特征 ,包括油气特征、超高压和成藏模式等。图 5参 11(杨永泰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 成藏条件 油气勘探领域 烃源岩演化 构造演化 储集层物性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上三叠统-侏罗系层序特征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永泰 刘桂侠 +1 位作者 贾兴友 管俊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2,共6页
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将柴达木盆地北缘上三叠统 侏罗系划分为 5个层序、12个体系域 ,确定了该区烃源岩主要赋存在层序Ⅱ和层序Ⅲ的湖侵体系域深湖相泥岩中 ;通过地震剖面追踪 ,圈定了烃源岩赋存于下侏罗统层序Ⅱ和中侏罗统层序Ⅲ中 ... 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将柴达木盆地北缘上三叠统 侏罗系划分为 5个层序、12个体系域 ,确定了该区烃源岩主要赋存在层序Ⅱ和层序Ⅲ的湖侵体系域深湖相泥岩中 ;通过地震剖面追踪 ,圈定了烃源岩赋存于下侏罗统层序Ⅱ和中侏罗统层序Ⅲ中 ,主要以冷湖 南八仙构造带为边界 ;烃源岩发育层段的地震相、沉积相研究表明 ,下侏罗统层序Ⅱ的湖侵体系域发育大面积的滨浅湖、沼泽相沉积 ,在湖盆中心发育面积较小的半深湖 深湖相沉积 ,中侏罗统层序Ⅲ的湖侵体系域仅在鱼卡凹陷及其周缘发育半深湖相 ;依据层序划分、沉积相的研究成果 ,确定了主要生烃中心 ,并依据烃源岩分布特征将柴达木盆地北缘划分为J1( !) R和J2 ( !) E 2个含油气系统 ,其中J1( !) R含油气系统为中等丰度的含油气系统 ,围绕其周围的昆特依构造、冷湖七号构造、伊克雅乌汝构造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J2 ( !) E含油气系统面积较小 ,烃源岩厚度较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上三叠统 侏罗系 层序地层 含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可分体落地电源车车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9
作者 邹文斌 周宪增 +3 位作者 黄建祥 陈国锋 杨永泰 黄裕 《专用汽车》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探讨了分体式电源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强调其在为现代工业提供电力后勤保障中的关键作用。随着专用车行业的发展,电源车的设计正朝着高效、环保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可分体设计成为提升灵活性和维护便利性的创新方案。基于有限元... 探讨了分体式电源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强调其在为现代工业提供电力后勤保障中的关键作用。随着专用车行业的发展,电源车的设计正朝着高效、环保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可分体设计成为提升灵活性和维护便利性的创新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可分体落地电源车车厢的结构力学性能,旨在为电源车的设计优化和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评估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表现,提出了优化建议,推动电源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研究结果将为电源车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电源车 车厢结构 力学性能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陆盆地沉降机理和地层模型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永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1-544,共14页
前陆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造山带负载导致的岩石圈挠曲。逆冲作用造成地壳增厚,造山带的巨大质量又导致下部岩石圈的区域均衡沉降,从而临近和平行于造山带发育了凹陷。另外,前陆盆地的演化也受到沉积物供应、盆地内沉积物扩散能力、岩... 前陆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造山带负载导致的岩石圈挠曲。逆冲作用造成地壳增厚,造山带的巨大质量又导致下部岩石圈的区域均衡沉降,从而临近和平行于造山带发育了凹陷。另外,前陆盆地的演化也受到沉积物供应、盆地内沉积物扩散能力、岩石圈强度、造山带逆冲速率、全球海平面变化、和俯冲有关的动力沉降及俯冲负载等众多其它因素的影响。本文阐述了这些因素与前陆盆地沉降的关系,介绍了与幕式逆冲有关的地层模型和欠补偿-过补偿地层模型。希望本文能够对中国西北地区前陆盆地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逆冲作用 造山带负载 沉降机理 地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地层沉积特征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划分的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永泰 张宝民 +3 位作者 李伟 张映红 赵长毅 杨东胜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2000年第3期12-16,共5页
依据钻井、露头的生物地层研究成果,特别是以冷科1井的生物地层划分为基础,笔者标定了地震剖面,追踪出了中、下侏罗统的分布范围及厚度,并编制了早、中株罗世沉积相平面图。其研究结果表明,早侏罗世,该区发育扇三角洲与半深湖—深湖为... 依据钻井、露头的生物地层研究成果,特别是以冷科1井的生物地层划分为基础,笔者标定了地震剖面,追踪出了中、下侏罗统的分布范围及厚度,并编制了早、中株罗世沉积相平面图。其研究结果表明,早侏罗世,该区发育扇三角洲与半深湖—深湖为主的沉积体系组合,沉积了北缘地区主要的烃源岩层;中侏罗世,该区广泛发育冲积平原沉积,仅在大煤沟组第七段沉积期有钱湖—半深湖沉积,烃源岩厚度及分布范围变小。在地层、沉积及烃源岩的研究基础上,划分了J_1含油气系统和J_2含油气系统,指出了该区的下步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侏罗系 地层 沉积相 含油气系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鄯深构造三叠系成藏条件分析
12
作者 杨永泰 董庸 +1 位作者 崔军汉 岑小春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鄯科1井是吐哈盆地台北凹陷首次钻穿三叠系的一口科学探索井,并在三叠系发现了轻质油流.依据鄯科1井的钻后评价成果,从油源对比与烃源岩演化、储层发育特征与次生孔隙形成机理、盖层特征、圈闭演化历史、油气运移方向及通道等多方面分... 鄯科1井是吐哈盆地台北凹陷首次钻穿三叠系的一口科学探索井,并在三叠系发现了轻质油流.依据鄯科1井的钻后评价成果,从油源对比与烃源岩演化、储层发育特征与次生孔隙形成机理、盖层特征、圈闭演化历史、油气运移方向及通道等多方面分析了鄯深构造三叠系油藏的成藏条件,并指出鄯善弧形带和葡北构造带是台北凹陷深层下一步油气勘探的较有利的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储层 盖层 圈闭 油气运移 吐哈盆地 鄯深构造 三叠系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机械臂建模方法与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荣吉利 杨永泰 +2 位作者 李健 胡成威 刘宾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64-1569,共6页
针对刚柔耦合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中对柔性体采用的传统描述方法(有限元法、模态综合法以及集中参数法等)并不足以精确描述柔性大变形的问题,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法描述柔性体,采用自然坐标法描述刚性体,建立了末端带集中质量的双连杆柔... 针对刚柔耦合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中对柔性体采用的传统描述方法(有限元法、模态综合法以及集中参数法等)并不足以精确描述柔性大变形的问题,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法描述柔性体,采用自然坐标法描述刚性体,建立了末端带集中质量的双连杆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并且研究了机械臂的空间定位问题。结合广义α法以及工程上常用的Scaling技术,开发了计算程序,实现了动力学方程的高效精确数值求解。针对机械臂的空间定位以及柔性变形问题,提出了一种运动规划方案,采用PD控制策略,实现了机械臂的运动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运动规划方案能有效地减弱机械臂的柔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坐标方法 绝对节点坐标方法 机械臂 运动规划 PD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大型末端执行器柔性绳索捕获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荣吉利 辛鹏飞 +2 位作者 诸葛迅 杨永泰 项大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30-1737,共8页
针对绳索式末端执行器缠绕及捕获卫星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方法描述横观各向同性柔性绳索的缠绕运动,及卡尔丹角描述刚体卫星的姿态运动,并引入绳索与目标间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建立包含末端执行器固定环和旋转环、绳索... 针对绳索式末端执行器缠绕及捕获卫星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方法描述横观各向同性柔性绳索的缠绕运动,及卡尔丹角描述刚体卫星的姿态运动,并引入绳索与目标间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建立包含末端执行器固定环和旋转环、绳索及被捕获卫星抓杆在内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广义α法以及工程上常用的Scaling技术,利用Matlab开发了计算程序,实现动力学方程的高效精确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此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柔性绳索缠绕及捕获卫星的过程,同时给出捕获过程中卫星姿态的变化及绳索的运动和受力情况,为实际工程中捕获机构的设计和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捕获动力学 柔性绳索 卫星姿态 刚柔耦合 绝对节点坐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坳陷沉积体系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13
15
作者 薛叔浩 罗平 +1 位作者 杨永泰 徐天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22,共4页
辽河动陷是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丰度很高的一个断陷,发育各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和它们的组合类型,以缓坡辫状河三角洲、陡坡扇三角洲和缓被远岸水下扇、陡坡近岸水下扇含油性最佳;在各类沉积体系中,技含油丰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辫状... 辽河动陷是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丰度很高的一个断陷,发育各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和它们的组合类型,以缓坡辫状河三角洲、陡坡扇三角洲和缓被远岸水下扇、陡坡近岸水下扇含油性最佳;在各类沉积体系中,技含油丰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缓坡水下扇、陡坡水下扇、曲流河三角洲、滩坝和河流。该协陷经过30年的勘探、开发,已建成中国第三大油田。80年代以来,在其滩海地区(面积约占全场陷的1/5)、陆上各凹陷的深层(埋深大于3km)和古潜山的油气勘探又有新进展,是今后辽河动陷最重要的勘探领域。进一步研究辽河坳陷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组合型式、分布规律和含油性,并与圈闭分析相结合,对其深层和滩海的评价及有利勘探目标的预测有重要价值;要针对勘探目标特点,加强多学科综合分析工作,以达到少打井多拿储量的目的;要注意各级湖泛面之间砂体的类型和分布,进一步寻找老性和地层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陷 储集层 沉积模式 油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冷科1井下部地层的归属探讨柴达木盆地成盆时间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桂侠 杨永泰 管全俊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冷科 1井是近年来柴达木盆地北缘最重要的一口科学探索井。因该井首次发现了巨厚的新地层 ,所以对该井的4 666~ 5 2 0 0m地层划分存在较大争议。前人主要依据孢粉资料把冷科 1井 4 666~ 5 2 0 0m层段归属为下侏罗统 ,也有人依据从该... 冷科 1井是近年来柴达木盆地北缘最重要的一口科学探索井。因该井首次发现了巨厚的新地层 ,所以对该井的4 666~ 5 2 0 0m地层划分存在较大争议。前人主要依据孢粉资料把冷科 1井 4 666~ 5 2 0 0m层段归属为下侏罗统 ,也有人依据从该段发现的海相化石碎片认为该段为石炭系。本文从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地震剖面、测井电性及水介质特征等多方面对该层段进行了分析 ,否定了该段为下侏罗统和石炭系的可能 ,认为该段为上三叠统。该研究改变了过去柴达木盆地始于早侏罗世的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盆时间 柴达木盆地 上三叠统 孢粉资料 海相化石 岩性组合 古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部基底岩性对上部地层构造演化及储集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桂侠 杨永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0-43,共4页
由于不同的基底具有不同的构造边界条件 ,而在受力时又最易在不同的基底边界附近集中应力 ,从而成为应力的释放带或释放区 ,所以造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基底岩性与上覆盖层构造单元有很好对应关系 ,晚印支运动、早燕山运动、早喜山运动... 由于不同的基底具有不同的构造边界条件 ,而在受力时又最易在不同的基底边界附近集中应力 ,从而成为应力的释放带或释放区 ,所以造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基底岩性与上覆盖层构造单元有很好对应关系 ,晚印支运动、早燕山运动、早喜山运动、晚喜山运动、新构造运动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造成的影响都与盆地的基底岩性有关 ;由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基底与周边的阿尔金山、祁连山形成一个整体 ,而柴达木盆地北缘基底和周围山系主要由下古生界赛什腾群弱磁性的绿泥石石英片岩、绿泥片岩、大理岩等构成 ,母岩的性质控制着储层的岩石成分和岩石结构 ,从而使该区储层的物性较差。文章还指出 ,要加强柴达木盆地的基础地质研究 ,从宏观上把握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基底岩性 上部地层构造 演化 影响 储集条件 地壳运动 储集层 岩性解释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框架三维隔震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18
作者 颜学渊 杨永泰 +1 位作者 刘旭宏 毛会敏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6-31,78,共7页
以日本NEC办公大楼的结构方案为例,采用SAP2000建立巨型框架抗震结构和巨型框架三维隔震结构的分析模型,对结构施加脉动风荷载,分析子框架调谐比和隔震层阻尼比对巨型框架三维隔震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而完成参数优化,最后对两种... 以日本NEC办公大楼的结构方案为例,采用SAP2000建立巨型框架抗震结构和巨型框架三维隔震结构的分析模型,对结构施加脉动风荷载,分析子框架调谐比和隔震层阻尼比对巨型框架三维隔震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而完成参数优化,最后对两种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进行风振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子框架调谐比和隔震层阻尼比分别设置为0.53和0.3时,可使巨型框架三维隔震结构减振效果达到最佳;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三维隔震支座的设置能够同时对主、子框架的风振响应实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框架结构 三维隔震 风振响应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薛光华 杨永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该文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多年的勘探成果及取得的地质认识为基础,较深入地剖析了该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并系统地分析了油气的分布规律,这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指出,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主要遵循4条规律:有效... 该文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多年的勘探成果及取得的地质认识为基础,较深入地剖析了该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并系统地分析了油气的分布规律,这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指出,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主要遵循4条规律: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是决定油气发现的先决条件;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决定油气田的资源类型;始新世末的早期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古圈闭与生烃史的匹配关系好;喜马拉雅运动第Ⅲ幕以来形成的浅层滑脱断层对原生油藏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油气分布规律 研究 烃源岩 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8
20
作者 罗钦 杨永泰 +3 位作者 莫义弘 王卓群 林鸿全 潘伟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89,共5页
轨道交通事故故障的应急处置以各类预案为指导,但由于涉及事件类别广、处置环节多、时间要求紧,使得突发事件发生时单靠人工实现快速、准确、高效的应急处置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分析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应急工作... 轨道交通事故故障的应急处置以各类预案为指导,但由于涉及事件类别广、处置环节多、时间要求紧,使得突发事件发生时单靠人工实现快速、准确、高效的应急处置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分析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应急工作流程、多方协同联动、处置方案的生成与动态监控,以及列车运行调整等方面的影响,面向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行车调度指挥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基于预案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辅助决策系统,有助于应急调度指挥的准确、规范、高效,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行车调度 辅助决策 应急预案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