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永珠 苏云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80-580,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食管癌 贲门癌 围手术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创伤22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永珠 苏云峰 +1 位作者 王成 王彤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4-4,共1页
关键词 心脏创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永珠 苏云峰 +2 位作者 王成 姜君威 王彤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诊治特点。方法 :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11例 ,除 1例为心、肺、脑、肾、肝、胃多器官功能衰竭外 ,其他多为并发心功能衰竭 ,本组PaO2 /FiO2 40~ 30 0 ,PaO2 4.8...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诊治特点。方法 :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11例 ,除 1例为心、肺、脑、肾、肝、胃多器官功能衰竭外 ,其他多为并发心功能衰竭 ,本组PaO2 /FiO2 40~ 30 0 ,PaO2 4.8~ 8kPa ,PCO2 3.33~ 10 .6kPa ,SaO2 0 .4~ 0 .85 ,CVP0 .5~ 1.96kPa。单独应用HFV治疗 2例 ,IPPV治疗 10例 ,复合HFV和IPPV治疗 11例 ,CMV或PSV7例 ,其中应用PEEP2 5例 ,IRV3例。机械通气 (MV) 2~ 14d ,平均 5d。结果 :全组治愈 2 5例 ,死亡 5例 ,死亡率为 16 .7%。结论 :高海拔地区ARDS的PaO2 和PaO2 /FiO2 较平原地区低 ,PaO2 <7.5kPa,PaO2 /FiO2 <180 ,合并心功能衰竭者多。ARDS贵在早期诊断及治疗 ,高海拔地区应及早应用机械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海拔地区 机械通气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镧系合金吸附剂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永珠 江映翔 +4 位作者 刘艳冰 李志林 陈金梦 孙文灏 李江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6,62,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掺铁量的铁-镧系合金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掺铁量,以铁、镧物质的量比为0.08的吸附剂除磷能力最强。与掺铁量为零的吸附剂相比.铁-镧系合金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量明显提高。吸附剂的吸附行为...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掺铁量的铁-镧系合金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掺铁量,以铁、镧物质的量比为0.08的吸附剂除磷能力最强。与掺铁量为零的吸附剂相比.铁-镧系合金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量明显提高。吸附剂的吸附行为符合伪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更好地描述。该吸附剂的吸附量受pH影响显著,pH在4~7时,吸附量大且稳定,酸性条件更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镧系合金吸附剂 磷酸根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剥脱或胸膜全肺切除术治疗弥漫型胸膜恶性间皮瘤
5
作者 杨永珠 陈世谋 +2 位作者 苏云峰 姜君威 魏万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胸膜剥脱或胸膜全肺切除术治疗弥漫型胸膜恶性间皮瘤杨永珠,陈世谋,苏云峰,姜君威,魏万胜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兰州市730030)弥漫型胸膜恶性间皮瘤往往伴有大量胸水。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胸水难以消失,疗效不佳... 胸膜剥脱或胸膜全肺切除术治疗弥漫型胸膜恶性间皮瘤杨永珠,陈世谋,苏云峰,姜君威,魏万胜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兰州市730030)弥漫型胸膜恶性间皮瘤往往伴有大量胸水。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胸水难以消失,疗效不佳。作者用外科手术治疗2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胸膜剥脱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兼职班主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永珠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5年第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规范化管理 班主任工作 兼职 高校 精神关怀 组织者 管理者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静脉壁环缝瓣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杨永珠 苟云久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瓣膜成形术 静脉壁 股静脉瓣膜 临床应 关闭不全 复方丹参注射液 顺行静脉造影 血栓通注射液 肢体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急救和晚期处理
8
作者 杨永珠 苏云峰 +1 位作者 王成 王彤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急诊抢救和晚期并发症、后遗症的处理。方法 收集我院1978年10日~1998年10月20年间治疗的30例心脏大血管损伤。穿透性伤27例.其中刀刺伤右心室16例,左心室4例,右心房4例,肺动脉干1例,上腔静脉1例;三棱针刺伤... 目的 探讨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急诊抢救和晚期并发症、后遗症的处理。方法 收集我院1978年10日~1998年10月20年间治疗的30例心脏大血管损伤。穿透性伤27例.其中刀刺伤右心室16例,左心室4例,右心房4例,肺动脉干1例,上腔静脉1例;三棱针刺伤左心室1例,闭合性伤3例。穿透性伤亚临床型5例,局麻探查伤口确定诊断后剖胸手术;心包压塞型6例和休克型15例直接剖胸手术;心肌挫伤行剖胸探查1例;缩窄性心包炎行部分,心包切除术1例。结果 全组存活25例,死亡5例,死亡率16.7%。结论 心脏大血管损伤早期急救侧重于迅速急症手术,晚期要加强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大血管损伤 早期急救 并发症 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大屯镇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江燕 杨永珠 +2 位作者 李志林 陈金梦 江映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6,共6页
通过现场调查及室内分析,对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的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对大屯镇蔬菜地土壤pH值、有机质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通过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土壤重金属的分级形态,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土壤及蔬菜中Zn... 通过现场调查及室内分析,对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的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对大屯镇蔬菜地土壤pH值、有机质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通过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土壤重金属的分级形态,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土壤及蔬菜中Zn、Cu、Cd、Pb质量比,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评价指数法进行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只有Pb的质量比没有超出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Zn、Cu、Cd的质量比分别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1.65、1.33、5.32倍。15种蔬菜中Pb、Zn、Cu、Cd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3.63 mg/kg、71.04 mg/kg、22.70 mg/kg、0.81 mg/kg,分别是对应的食品安全限值的12.10、3.55、2.27、16.16倍。小青菜,菜花、薄荷、苤蓝、青蒜、大葱、芹菜、大白菜、莲花白、茼蒿、牛皮菜对Pb、Zn、Cu、Cd的吸收能力较低,适合在污染区继续种植;芋、菠菜、香菜、绿笋对4种重金属吸附能力较强,不适合在污染区继续种植。综合污染指数从大到小的重金属为Cd、Pb、Zn、Cu。居民经食用蔬菜途径日摄入Pb、Zn、Cu、Cd量分别为1.25 mg/d、24.51 mg/d、7.83 mg/d、0.28 mg/d,分别占暂定每日耐受摄入量(PTDI)的626.18%、74.27%、120.50%、387.17%。因此,经蔬菜途径摄入的Pb、Zn、Cu、Cd对当地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重金属污染 蔬菜 食品安全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试行草案)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世范 郭远明 +3 位作者 高炜 黄永祥 杨永珠 刘惠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703-70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斌 曹学文 +3 位作者 张建华 姜君威 杨永珠 苟云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手术切除的 9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手术切除的 9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9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为 64 .6% ( 62 /96) ,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胞浆内 ,细胞核内无表达。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 (P =0 .0 41) ,与其他各项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 (P >0 .0 5 )。微血管高密度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为 80 .4% ,明显高于微血管低密度组 ( 4 6.7% ) (P =0 .0 0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表达患者 (P <0 .0 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病理分期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引起瘤内微血管密度增加 ,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并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 病理特征 预后 检测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羧基端激酶结合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栋 张安平 +3 位作者 刘涛 李志勇 杨永珠 宋润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探讨Src羧基端激酶结合蛋白(csk-binding protein,CBP)在人类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揭示CBP基因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对50对新鲜食管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检测CBP mRNA及CBP... 目的探讨Src羧基端激酶结合蛋白(csk-binding protein,CBP)在人类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揭示CBP基因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对50对新鲜食管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检测CBP mRNA及CBP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研究其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显示食管癌组织CBPmRNA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76%38/50),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食管癌组织的1.43倍(P<0.05)。Western印迹显示CBP蛋白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食管癌组织的1.28倍(P<0.05)。CBP下调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CBPmRNA和蛋白在食管癌的下调表达存在正相关(P=0.015)。结论 CBP在食管癌组织表达下调,其表达下降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Src羧基端激酶 Src羧基端激酶结合蛋白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四种吻合方式与吻合口漏和狭窄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雁山 曹学文 +2 位作者 姜君威 杨永珠 李牧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比较研究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4种常用吻合方式与吻合口漏和狭窄关系。方法对317例分别应用传统的食管胃吻合术(73例)、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67例)、食管胃黏膜、肌层分层连续吻合术(61例),机械吻合术(116例)的4组病人进行统计比较吻... 目的比较研究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4种常用吻合方式与吻合口漏和狭窄关系。方法对317例分别应用传统的食管胃吻合术(73例)、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67例)、食管胃黏膜、肌层分层连续吻合术(61例),机械吻合术(116例)的4组病人进行统计比较吻合口漏发生率、狭窄发生率。结果4组病例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分别为4.1%、1.5%、1.6%、1.7%,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5%、2.9%、1.6%、3.4%,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常用吻合方法都可满足临床需要,均能将并发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吻合术 外科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试行草案〉(199908 兰州会议通过)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世范 郭远明 +3 位作者 高炜 黄永祥 杨永珠 刘惠萍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海拔 诊断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敏 陈学忠 +1 位作者 杨永珠 徐川 《江苏中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27-28,共2页
目的 :观察胃癌手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10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在手术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B组则仅进行静脉营养。观察和统计分析不同的治疗后消化功能、体重、免疫球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1... 目的 :观察胃癌手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10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在手术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B组则仅进行静脉营养。观察和统计分析不同的治疗后消化功能、体重、免疫球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1)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情况 :A组开始排气、进食时间早于B组 ;(2 )术后体重恢复情况 :A组好于B组 ;(3)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 :A组IgG、IgA、IgM三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mg/ 10 0m)提高的值均大于B组 ;(4 )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的变化 :A、B两组男女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静脉营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香砂六君汤 养胃汤 二陈汤 桃红四物汤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0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苟云久 杨永珠 +2 位作者 赵静 张建华 李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88-989,共2页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30例,经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指引下穿刺股动脉或者股静脉,通过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分别于术...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30例,经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指引下穿刺股动脉或者股静脉,通过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分别于术后24 h、1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通过TTE、心电图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疗效.结果1例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膜部VSD)因选用封堵器直径偏小导致封堵器在释放即刻脱落至主动脉弓部,用抓捕器通过股动脉回收成功,二次置入直径较大的封堵器,封堵成功.其余29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defects,A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膜部VSD均一次置入成功,术中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手术时间20~90(38±16)min,X线曝光时间5~45(18±10)min,住院时间3~7(4±2)d.结论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适合于继发孔型ASD、膜部VSD及各种类型的PDA的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膜部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1和Rb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牛荣 杨永珠 +2 位作者 柏启州 王志强 苟云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E2F-1和Rb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规律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5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2F-1和Rb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2F-1... 目的研究E2F-1和Rb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规律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5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2F-1和Rb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为7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黏膜中的36.0%(P<0.01),E2F-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R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阴性表达率为30.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2.0%(P<0.05),R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尚不能认为与分期有关。结论E2F-1和R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即E2F-1过度表达而Rb表达有一定程度缺失,在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E2F-1 RB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因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志勇 周栋 +3 位作者 杨永珠 郭发才 张安平 张亚敏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和年龄分布特点,以期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29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明确临床诱因者108例,占37%.在各年龄段中男女患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但在年龄&g... 目的 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和年龄分布特点,以期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29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明确临床诱因者108例,占37%.在各年龄段中男女患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但在年龄&gt;55岁和年龄〈55岁两年龄区间的患者男女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妊娠相关因素后,男女患者病因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大部分深静脉血栓患者难以确定明确病因,但对部分高危患者积极预防应有明显效果,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病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3
19
作者 柏启州 杨永珠 +1 位作者 王志强 苟云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6447-6449,共3页
目的:在体外分离、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是研究组织工程食管的最基本环节。实验拟寻找适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实验于2007—05/11在兰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取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食... 目的:在体外分离、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是研究组织工程食管的最基本环节。实验拟寻找适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实验于2007—05/11在兰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取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食管长2.0~3.0cm,患者对试验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获取可用于组织工程的食管上皮细胞,常规传代培养。⑨实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20min,1~4d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DMEM+F12(1:1)中的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绘1~6d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显示,90%以上细胞呈阳性,证明培养的细胞为食管上皮细胞。②正常细胞较大,呈球形悬浮于培养基中;约20min后开始贴壁,1d后大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并呈不规则圆形或多边形;2d后细胞开始成簇生长;三四天细胞达生长高峰,胞浆丰富,核大而圆。⑧培养第3天细胞生长达高峰,其吸光度值与第1,2,5,6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含血清培养基DMEM+F12(1:1)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方法简便,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食管上皮细胞 DMEM+F12 组织工程化食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血管腔内电凝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3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安平 周栋 +4 位作者 杨永珠 郭发才 李志勇 张亚敏 宋润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8期1022-1022,共1页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我国人群中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罹患此病。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疗效肯定,但创伤大、恢复慢且遗留明显手术瘢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进步,各种微创术式应运而生。激光...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我国人群中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罹患此病。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疗效肯定,但创伤大、恢复慢且遗留明显手术瘢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进步,各种微创术式应运而生。激光静脉腔内闭合术(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发展迅速。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光光纤,在静脉腔内输送810nm波长的红外线激光产生“热剥离作用”,导致内皮细胞和静脉壁损伤,形成纤维化而使血管产生收缩和永久闭锁作用,但对血管周围正常组织无损伤。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血管腔内 闭合术 治疗 高位结扎加剥脱术 电凝 激光光纤 静脉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