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尿毒症合并抑郁症状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1
作者 李宇航 张猛 +1 位作者 杨淇惠 张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74-179,224,共7页
目的:分析尿毒症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oppler,TCCD)脑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尿毒症合并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7... 目的:分析尿毒症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oppler,TCCD)脑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尿毒症合并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抑郁症状患者37例为研究组,同时未合并抑郁症状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M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增加尿毒症患者合并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并选取有代表性参数绘制ROC曲线。结果:2组双侧大脑中动脉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双侧大脑中动脉EDV、MV低于而PI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与尿毒症患者合并抑郁症状呈正相关,双侧大脑中动脉EDV、MV、左侧大脑中动脉PSV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P<0.05)。碳酸氢根离子(HCO_(3)^(-))水平升高增加尿毒症患者合并抑郁症状的风险(OR=1.245,95%CI:1.024~1.513)。当左侧大脑中动脉EDV=41.25 cm/s时,预测尿毒症患者合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74.6%,特异性为62%,灵敏度为85%。结论:尿毒症合并抑郁症状患者大脑中动脉EDV、MV低于尿毒症未合并抑郁症状患者,年龄、双侧大脑中动脉EDV和MV及左侧大脑中动脉PSV与抑郁症状相关。当左侧大脑中动脉EDV<41.25 cm/s时,提示尿毒症患者存在合并抑郁症状的风险,TCCD可以为临床早期发现尿毒症患者合并抑郁症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尿毒症 抑郁症状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淇惠 郭华 金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17-418,共2页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741,P<0.001),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23,P<0.001)。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具有更高的效能,可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双腔起搏器治疗前fQRS波群与临床应答及预后价值的关系
3
作者 杨淇惠 郭华 金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77-481,共5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起搏器植入前碎裂QRS波群(fQRS)与临床应答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36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起搏器植入治疗前是...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起搏器植入前碎裂QRS波群(fQRS)与临床应答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36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起搏器植入治疗前是否存在fQRS分为fQRS组(34例)和非fQRS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的临床应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变化值。两组患者均随访3 a,比较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力衰竭再住院率,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治疗后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疾病史(冠心病、心房颤动以及左束支传导阻滞)、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QRS组患者LVEF水平低于非fQRS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高于非fQR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fQRS组中仅有18例(52.94%)患者出现临床应答,非fQRS组中有93例(91.18%)患者出现临床应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时,fQRS组患者6MWT、NYHA心功能分级、MLHFQ、LVESV以及LVEF变化值均低于非fQR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随访3 a, fQRS组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率和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高于非fQR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fQRS(HR=2.328,95%CI 1.303~4.159)、术前NT-proBNP水平(HR=2.683,95%CI 1.441~4.994)均是影响CHF患者术后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起搏器植入治疗前出现fQRS波群会降低起搏器植入的临床应答率,且属于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点关注并给予提前干预以提高起搏器植入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 起搏器 碎裂QRS波群 临床应答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