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对播期和追氮时期的响应
1
作者 王婷 常旭虹 +5 位作者 王艳杰 刘希伟 杨玉双 王德梅 石书兵 赵广才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403,共9页
为探究播期和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和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以冬小麦品种中麦108为材料,通过开展不同播期(S1:9月29日;S2:10月31日)和追氮时期(N1:返青期;N2:拔节期)田间试验,分析了冬小麦生育进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群体动态... 为探究播期和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和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以冬小麦品种中麦108为材料,通过开展不同播期(S1:9月29日;S2:10月31日)和追氮时期(N1:返青期;N2:拔节期)田间试验,分析了冬小麦生育进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群体动态、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S2的出苗至返青的生长天数较S1少35 d,但返青至成熟的天数在两个播期间仅差1 d。S1的各生育时期NDVI、群体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S2,但S2的干物质积累量与S1差异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缩小;S1的籽粒产量和穗数显著高于S2,但穗茎比、小穗结实率和穗粒数表现相反。追氮时期对拔节期和灌浆后期的NDVI影响显著,N1显著高于N2;但N2的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积累量均高于N1,在S1条件下分别提高6.9%和11.4%,在S2条件下分别提高4.4%和4.9%;茎蘖成穗率、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N1与N2间无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晚播(S2)条件下冬小麦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加速生育进程,提高干物质生产速率、小穗结实率和穗粒数以保证一定的产量;返青期追氮有利于提高晚播小麦的春季植被指数和茎蘖数,拔节期追氮则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追氮时期 群体动态 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后高温干旱逆境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李乔 叶杨春 +8 位作者 常旭虹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马瑞琦 赵广才 蔡瑞国 张敏 刘希伟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7-1090,共14页
为了明确花后高温干旱逆境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本研究于2022—2023年冬小麦生长季,选用中麦36(ZM36)和济麦22(JM22)2个小麦品种,在北京和河北赵县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花后高温(HT)、干旱(DS)、高温干旱复合胁迫(DHS)3种逆境处... 为了明确花后高温干旱逆境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本研究于2022—2023年冬小麦生长季,选用中麦36(ZM36)和济麦22(JM22)2个小麦品种,在北京和河北赵县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花后高温(HT)、干旱(DS)、高温干旱复合胁迫(DHS)3种逆境处理,以自然环境为对照(CK),比较了不同逆境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叶片衰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在逆境下北京试验点ZM36的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降低了18.0%~40.2%、10.4%~16.3%和6.9%~22.7%;JM22分别降低了18.2%~32.8%、3.1%~8.7%和4.0%~14.6%。赵县试验点ZM36的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降低了6.4%~27.8%、8.2%~23.1%和2.9%~11.0%;JM22分别降低了6.8%~35.3%、8.0%~19.0%和0.6%~7.7%。2个试验点不同逆境对2个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程度均为DHS>DS>HT。花后逆境下2个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LAI)降低14.4%~36.9%,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减少11.2%~24.6%、叶片持绿时间(Chl_(total))缩短1.8~5.0 d,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降低3.5%~10.5%,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增加9.3%~27.8%,致使旗叶净光合速率(P_(n))降低14.3%~39.6%,且花后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远大于单一干旱、高温胁迫。由结构方程可知,叶片温度(T_(leaf))与土壤体积含水量(SVC)、SPAD、P_(n)呈负相关,SVC与LAI、SPAD、P_(n)、F_(v)/F_(m)呈正相关,表明较高的土壤体积含水量(0~20 cm土层30%~32%)可降低冠层和叶片温度,延缓小麦叶片衰老,提高光合效率。研究结果为小麦高产稳产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温 干旱 复合胁迫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寒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中麦100
3
作者 王德梅 常旭虹 +4 位作者 杨玉双 王艳杰 刘希伟 陶志强 赵广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麦10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用中麦8号和轮选810配置杂交组合,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的抗寒早熟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于2024年通过天津市审定(津审麦20240006)。1特征特性中麦100为冬性品种,生育期239d。幼苗半匍匐,株高... 中麦10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用中麦8号和轮选810配置杂交组合,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的抗寒早熟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于2024年通过天津市审定(津审麦20240006)。1特征特性中麦100为冬性品种,生育期239d。幼苗半匍匐,株高81.8cm。穗近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粒质为硬质。平均穗粒数41.1粒,千粒重44.3g,每公顷穗数606.0万,容重787.2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平均穗粒数 配置杂交组合 冬性品种 作物科学 系谱法选育 高产稳产 小麦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小麦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及籽粒产量对种植密度与追氮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丹丹 刘哲文 +5 位作者 常旭虹 王艳杰 杨玉双 王玉娇 王德梅 赵广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为探索强筋小麦高产高效的种植密度及追氮模式,以强筋小麦品种师栾02-1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种植密度为主区(设置180万、240万、300万、360万和420万株·hm^(-2)五个密度水平),追氮模式为副区(设置拔节期单追、拔节期+开花期分... 为探索强筋小麦高产高效的种植密度及追氮模式,以强筋小麦品种师栾02-1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种植密度为主区(设置180万、240万、300万、360万和420万株·hm^(-2)五个密度水平),追氮模式为副区(设置拔节期单追、拔节期+开花期分追两种模式),分析了氮密互作对强筋小麦群体大小、光能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拔节期植被指数和总茎数逐渐提高,花后21 d各层次光合有效辐射透射率则不断降低;在300万~360万株·hm^(-2)密度基础上增加或降低种植密度对开花期总茎数、花后28 d植被指数、灌浆中后期旗叶净光合速率以及籽粒产量均无显著提升效果。与拔节期+开花期分追相比,拔节期单追氮肥有利于提高小麦拔节期植被指数、开花期总茎数、花后21~28 d的旗叶净光合速率、穗数和籽粒产量。与追氮模式和氮密互作相比,种植密度是调控强筋小麦师栾02-1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及籽粒产量的最主要栽培因素。合理密植配合拔节期单追氮肥具有协同提高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光能利用的潜力。本试验条件下,种植密度为300万~360万株·hm^(-2)配合拔节期追氮是强筋小麦师栾02-1获得、高产高效的最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种植密度 追氮模式 群体结构 光能利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物质转运和不同小穗位籽粒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陈志豪 王艳杰 +5 位作者 常旭虹 王德梅 刘希伟 杨玉双 石书兵 赵广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1221,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冬小麦品种物质转运和不同小穗位产量对拔节至成熟期干旱胁迫的响应。【方法】试验以常规品种济麦22和抗旱品种中麦36为材料,在自动防雨水肥控制池内进行,采用测墒补灌技术实现水分条件的控制。设置顶端小穗形成期到成... 【目的】探究不同冬小麦品种物质转运和不同小穗位产量对拔节至成熟期干旱胁迫的响应。【方法】试验以常规品种济麦22和抗旱品种中麦36为材料,在自动防雨水肥控制池内进行,采用测墒补灌技术实现水分条件的控制。设置顶端小穗形成期到成熟期持续干旱(WS:40%~45%FC,FC为田间持水量)和对照处理(CK:80%~85%FC)。调查拔节后不同小穗位小花发育动态,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等指标,以及各器官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运转量。【结果】1)干旱胁迫促进济麦22穗中部和上部的小花原基发育进程,显著减少了小花原基数量,导致穗部发育不平衡,而对中麦36各部位小花原基发育进程和数量无显著影响。2)干旱胁迫下,抗旱品种中麦36的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转运量(Pre-DT)和转运率(Pre-DTE)较对照条件下分别显著降低34.8%和33.2%,降低了花前贮藏干物质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Pre-DCR),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Post�DA)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Post-DCR)分别提高5.1%和25.7%;常规品种济麦22的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比对照提高了32.1%,Post-DA和Post-DCR分别降低了40.4%和21.3%。干旱胁迫下,中麦36 Pre-DCR的下降主要因为茎秆Pre-DCR的降低,而济麦22的Pre-DCR比对照提高了1.4倍,主要是由穗轴和颖壳Pre-DCR的增加所致。3)济麦22叶鞘、茎秆及穗轴+颖壳中的干物质向籽粒转运受到干旱的抑制,而中麦36仅茎秆和穗轴+颖壳受到干旱的抑制。与正常条件相比,干旱致使济麦22的籽粒灌浆速率下降42%,对中麦36无显著影响。济麦22上部和中部小穗位强势粒受干旱影响较大,而中麦36上部小穗位弱势粒受干旱影响较大,表现为济麦22的穗粒数、单粒重和单穗产量降幅(7.6%、15.9%和24.3%)均高于中麦36(3.3%、9.5%和16.3%)。【结论】抗旱品种主要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来增加籽粒产量,而常规品种主要靠转运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来增加籽粒产量。干旱胁迫条件下,常规品种济麦22的籽粒产量降幅显著高于抗旱品种中麦36,主要原因是干旱导致济麦22不同小穗位小花原基的发育不平衡,叶鞘、茎秆及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转移到籽粒的过程均受抑制,且中部和上部小穗位强势粒受到影响,导致灌浆速率显著降低。抗旱品种中麦36在干旱胁迫下通过降低茎秆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转运量,提高开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贡献率应对干旱胁迫,且干旱胁迫主要影响弱势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强弱势粒 物质转运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间的互补效应对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玉双 庞斌双 +2 位作者 王兰芬 张学勇 于元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79-1385,共7页
利用偃展1号的10个HMW-GS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HMW-GS基因对面包烘烤品质的效应。两年的品质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所用近等基因系是评价亚基组成对加工品质影响的较理想材料。不同HMW-GS组成对面包评分影响较大,变异系数达到21.5%。... 利用偃展1号的10个HMW-GS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HMW-GS基因对面包烘烤品质的效应。两年的品质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所用近等基因系是评价亚基组成对加工品质影响的较理想材料。不同HMW-GS组成对面包评分影响较大,变异系数达到21.5%。相关分析表明,面包体积与形成时间(r=0.90,P<0.01)、沉淀值(r=0.89,P<0.01)、稳定时间(r=0.67,P<0.05)和面粉蛋白质含量(r=0.52,P<0.05)均达显著正相关;面包评分与面包体积(r=0.98,P<0.01)、沉淀值(r=0.93,P<0.01)、形成时间(r=0.89,P<0.01)也呈显著正相关。Glu-A1位点1Ax1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多数品系的面包评分;当Glu-A1位点是Null、Glu-D1位点是5’+12时,Glu-B1位点等位变异的面包加工品质效应为7+8>14+15>6+8>7,而当Glu-A1位点是1号亚基、Glu-D1位点是5’+12时,Glu-B1位点的等位变异的面包品质效应为6+8>14+15>7;当Glu-A1位点是Null时,14+15与5+10组合优于与5’+12组合,7+8与5’+12组合优于与5+10组合;1Dx5基因的沉默显著降低面包烘烤品质,HMW-GS对面包品质的作用似乎在X-亚基和Y-亚基之间存在一定的配合效应,任何一种基因的缺失或沉默都会造成品质的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近等基因系 面包加工品质 互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NO和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玉双 李学宇 +1 位作者 麻薇 杨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1-674,777,共5页
目的: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组(B组)和正常饮食组(C组),每组8只。各组分... 目的: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组(B组)和正常饮食组(C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在喂养16周末处死,ELISA法检测NO和PAI-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脂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O的表达水平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AI-1的表达水平B组低于A组和C组(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三组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23.51±10.58)、(14.27±3.51)和(1.36±0.33)mmol·L-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三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别为(21.39±10.00)、(14.23±4.01)和(0.72±0.35)mmol·L-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油三酯(TG)水平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脂饮食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NO和PAI-1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阿托伐他汀干预使NO表达水平升高,使PAI-1表达水平降低,有利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浆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玉双 吴金义 +1 位作者 刘影 王笑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01-140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小麦品种‘衡观35’中重要农艺性状控制基因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玉双 李强 +2 位作者 王道文 陈秀敏 张坤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9期105-112,共8页
为了深入认识‘衡观35’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理,通过基因功能标记或与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的检测,结合植株的田间表现,分析了国审小麦品种‘衡观35’含有的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衡观35’含有1BL/1RS易位染色体,... 为了深入认识‘衡观35’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理,通过基因功能标记或与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的检测,结合植株的田间表现,分析了国审小麦品种‘衡观35’含有的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衡观35’含有1BL/1RS易位染色体,这与其丰产性和较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是一致的。‘衡观35’含2个隐性春化基因(vrn-A1和vrn-B1)和1个显性春化基因(Vrn-D1),表明其主要为冬性品种,抗寒性好,同时又具有春天早发和生长快的特点。‘衡观35’含有对光周期不敏感的Ppd-D1a基因,这与其具有早熟和可在多个生态区广泛种植的特性是一致的。‘衡观35’含Rht1、Rht2、Rht4和Rht8四个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这可能其株高较低的重要遗传基础。‘衡观35’含有Pm4和Pm16基因的分子标记,在田间表现出较好的白粉病抗性。‘衡观35’含有YrTp2基因的分子标记,在田间上表现出较好的条锈病抗性。以上信息为深入认识‘衡观35’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理提供了线索,对在未来小麦遗传改良中高效利用该品种的重要基因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衡观35’ 功能(或连锁)标记 抗旱 高产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分析橡胶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玉双 张继川 +3 位作者 张立群 甘霖 覃碧 刘实忠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期79-85,共7页
为了解橡胶草种质的遗传背景和遗传多样性,为今后橡胶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23对SSR引物对96份橡胶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3对SSR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71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范围2-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09个。通过聚类分... 为了解橡胶草种质的遗传背景和遗传多样性,为今后橡胶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23对SSR引物对96份橡胶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3对SSR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71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范围2-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09个。通过聚类分析,96份材料被分为2大类群,类群I包含所有俄罗斯和美国材料以及5份新疆野生材料,类群II包含其余新疆7个居群的材料;俄罗斯和美国材料同属于亚群A,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88,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亲缘关系;新疆7个居群的材料被分为6个亚群,显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遗传关系。本研究结果证明SSR标记能够有效地用于橡胶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并为今后的橡胶草种质收集和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草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灵和秋水仙素诱导橡胶草四倍体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玉双 覃碧 +3 位作者 张继川 张立群 聂秋海 刘实忠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0期35-41,共7页
为探讨不同诱变剂对橡胶草四倍体的诱导效果,以橡胶草幼芽为材料,采用浸芽法,比较分析氨磺灵和秋水仙素2种诱变剂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橡胶草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及多倍体橡胶草的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氨磺灵处理橡胶草的成苗率(60%~75%... 为探讨不同诱变剂对橡胶草四倍体的诱导效果,以橡胶草幼芽为材料,采用浸芽法,比较分析氨磺灵和秋水仙素2种诱变剂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橡胶草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及多倍体橡胶草的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氨磺灵处理橡胶草的成苗率(60%~75%)和最高诱变率(14.08%)均高于秋水仙素处理(0~59%和5.56%),其嵌合体率(27.27%)低于秋水仙素处理(75.00%),其中0.04 mmol/L氨磺灵处理30 min,成苗率为71.00%,变异率14.08%,为最佳诱变条件。可见,氨磺灵比秋水仙素更适合用于橡胶草多倍体诱导。诱导后获得的四倍体橡胶草叶片厚度、气孔大小、花和种子大小均显著大于野生型二倍体植株,气孔密度则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这些形态特征可辅助多倍体橡胶草快速筛选和鉴定。本研究初步探明了2种诱变剂对橡胶草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为今后橡胶草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草 氨磺灵 秋水仙素 四倍体 多倍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草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玉双 甘霖 +1 位作者 覃碧 刘实忠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橡胶草根尖和嫩叶为材料,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取样时间、预处理试剂、解离方法及解离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橡胶草根尖和嫩叶取样最佳时间均为上午8:00~10:00;2 mmol/L 8-羟基喹啉溶液室温预处理4 h效果最好;根尖和嫩叶用1 mo... 以橡胶草根尖和嫩叶为材料,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取样时间、预处理试剂、解离方法及解离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橡胶草根尖和嫩叶取样最佳时间均为上午8:00~10:00;2 mmol/L 8-羟基喹啉溶液室温预处理4 h效果最好;根尖和嫩叶用1 mol/L盐酸于60℃下分别酸解10和12 min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草 根尖 嫩叶 染色体制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胶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玉双 甘霖 +1 位作者 覃碧 刘实忠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75-79,84,共6页
银胶菊(Parthenium argentatum Gray),菊科银胶菊属多年生灌木,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胶替代植物之一。银胶菊橡胶的物理性能与三叶橡胶相似,可制造汽车轮胎和一般胶制品,其胶乳的低致敏特性使其在医疗卫生领域有巨大的应用空间;银菊胶树... 银胶菊(Parthenium argentatum Gray),菊科银胶菊属多年生灌木,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胶替代植物之一。银胶菊橡胶的物理性能与三叶橡胶相似,可制造汽车轮胎和一般胶制品,其胶乳的低致敏特性使其在医疗卫生领域有巨大的应用空间;银菊胶树脂可用于防腐剂、杀虫剂和粘合剂等,纤维渣可制纸浆或复合板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从银胶菊的种质改良、栽培管理及其应用研究方面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并讨论银胶菊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银胶菊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胶菊 种质改良 栽培管理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处理对橡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玉双 覃碧 +4 位作者 甘霖 张龑 马勇 聂秋海 刘实忠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为探索EMS处理对橡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EMS诱变橡胶草种子的最适宜条件。本研究以橡胶草品系CXCH为材料,EMS为诱变剂,采用4个EMS处理浓度(0.10%、0.20%、0.30%和0.40%),3个处理时间(4、8和12 h),分别对诱变后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 为探索EMS处理对橡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EMS诱变橡胶草种子的最适宜条件。本研究以橡胶草品系CXCH为材料,EMS为诱变剂,采用4个EMS处理浓度(0.10%、0.20%、0.30%和0.40%),3个处理时间(4、8和12 h),分别对诱变后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成苗率和相对成苗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EMS诱变处理不能显著抑制橡胶草种子发芽率,却能显著降低橡胶草种子的发芽活力(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和成苗情况(成苗率和相对成苗率),且EMS处理浓度对橡胶草种子的影响要大于处理时间的影响,并最终确定EMS处理浓度为0.30%、诱导时间为12 h时为橡胶草种子最适宜诱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草 化学诱变 甲基磺酸乙酯(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屎瓜的繁殖栽培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玉双 甘霖 +1 位作者 覃碧 刘实忠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25-29,共5页
猫屎瓜[Decaisnea insignis(Griffith)J.D.Hooker et Thomson]是木通科猫屎瓜属的一种野生植物资源。猫屎瓜药效独特,其果实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种子可榨油,果皮含有橡胶,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本文对猫屎瓜的分类分布与形... 猫屎瓜[Decaisnea insignis(Griffith)J.D.Hooker et Thomson]是木通科猫屎瓜属的一种野生植物资源。猫屎瓜药效独特,其果实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种子可榨油,果皮含有橡胶,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本文对猫屎瓜的分类分布与形态特征、繁殖与栽培管理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更好地了解该植物,促进该植物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屎瓜 繁殖 栽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玉双 王同明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由于网络学习活动中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所以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放性。同时,网络课程本身所包含的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监控学习过程的策略也十分重要。网络课程不但要依靠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达到课程的学习目标,... 由于网络学习活动中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所以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放性。同时,网络课程本身所包含的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监控学习过程的策略也十分重要。网络课程不但要依靠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达到课程的学习目标,而且要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整合有关的学习策略,一方面维系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网络课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网络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玉双 王同明 +2 位作者 郭腾 石长征 由磊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10期143-143,共1页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信息技术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更自由、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的学习兴趣和实验学习效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实验 网络平台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格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资源整合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玉双 陈亚琴 《衡水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6-98,共3页
微格教学是在将教学技能合理分解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声像设备真实记录教学实践过程,客观分析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格实验室也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原有微格实验室进行信息化... 微格教学是在将教学技能合理分解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声像设备真实记录教学实践过程,客观分析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格实验室也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原有微格实验室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校园网为骨干将原本独立的多媒体教室互连成一个资源共享的高效益的微格教学实验室系统,充分发挥资源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格教学 多媒体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摄影技艺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玉双 《科技资讯》 2009年第19期225-225,共1页
现代摄影技艺教学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起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为了把每堂课上好教师要在备课、课件制作和课件运用几个环节下功夫。备课要广泛收集... 现代摄影技艺教学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起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为了把每堂课上好教师要在备课、课件制作和课件运用几个环节下功夫。备课要广泛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时要精心设计;运用要掌握时机恰到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9
20
作者 杨桂霞 赵广才 +5 位作者 许轲 常旭虹 杨玉双 马少康 丰明 徐凤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692,共6页
为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中筋小麦中任1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不同播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旗叶展开后0~28 d,早播和适播的小麦叶绿素含量高于晚播,生育后期晚播比早播和适播叶绿素含量... 为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中筋小麦中任1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不同播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旗叶展开后0~28 d,早播和适播的小麦叶绿素含量高于晚播,生育后期晚播比早播和适播叶绿素含量高,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晚播比早播和适播旗叶平均含氮量分别高7%和4%,旗叶含氮量在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播期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以适播处理最高,在不同密度处理间除穗粒数差异显著外,其余均不显著。播期对清蛋白、醇溶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对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总蛋白含量以A2播期处理最高。除球蛋白外,总蛋白及其他组分含量在密度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以B1处理最高。研究结果说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以A2B2处理最高,营养品质以A2B1处理最佳。旗叶展开后21 d时,旗叶叶绿素含量与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r=0.73**,r=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密度 产量 营养品质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