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0 keV电子辐照对自支撑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影响
1
作者 甄小娟 黄一凡 +5 位作者 冯展祖 罗丹 龚成师 蒋锴 潘多龙 杨生胜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本文研究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Reduced graphene Oxide Film,rGOF)在500 keV不同注量下的电子辐照效应,分别测定辐照前后r GOF的电学性能、结构缺陷、表面化学组成、表面形貌、层片间距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电子辐照后,材料表面的... 本文研究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Reduced graphene Oxide Film,rGOF)在500 keV不同注量下的电子辐照效应,分别测定辐照前后r GOF的电学性能、结构缺陷、表面化学组成、表面形貌、层片间距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电子辐照后,材料表面的电阻值增大,有辐射诱导缺陷形成,sp^(2)和sp^(3)碳以及含氧官能团含量均发生变化,热稳定性略有提高,石墨烯层片间距变大。FLUKA计算结果表明高能电子能够穿透石墨烯薄膜。分析表明rGOF辐照前后电性能的变化是由缺陷、结构紊乱、含氧官能团和C/O原子比变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 电子辐射效应 电学性能 结构变化 表面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试验技术述评
2
作者 安恒 曹洲 +6 位作者 杨生胜 高欣 李得天 张晨光 银鸿 文轩 王俊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4期47-58,共12页
对近十年开展的脉冲激光单粒子效应试验技术进行了述评,指出脉冲激光模拟试验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与重离子模拟试验手段相比,方便易用,试验费用低。总结分析了近十年实验室开展的单粒子效应脉冲激光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工作,介绍了... 对近十年开展的脉冲激光单粒子效应试验技术进行了述评,指出脉冲激光模拟试验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与重离子模拟试验手段相比,方便易用,试验费用低。总结分析了近十年实验室开展的单粒子效应脉冲激光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工作,介绍了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激光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对采用脉冲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试验获得的试验数据与重离子实验数据的等效性进行了比对分析。基于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建立了单粒子效应实验室模拟试验及加固评估的手段和方法,使单粒子效应激光模拟试验系统在加固评估中得到应用;试验研究表明,单粒子效应激光模拟系统可以确定单粒子敏感区、敏感参数、翻转截面获取及电子系统故障注入等,为航天器空间辐射效应模拟及加固设计验证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 脉冲激光 重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柔性热控薄膜材料充放电效应试验
3
作者 陈益峰 王金晓 +5 位作者 冯娜 秦晓刚 杨生胜 季启政 韩炎晖 柳青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针对柔性热控薄膜材料导电/绝缘多层复合、微纳尺寸厚度的结构特点,采用10~70 KeV电子辐照的方法开展了kapton基二次表面镜薄膜材料充放电特性的测试试验,获得了表面充电电位、静电放电频次等关键参数,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辐照电... 针对柔性热控薄膜材料导电/绝缘多层复合、微纳尺寸厚度的结构特点,采用10~70 KeV电子辐照的方法开展了kapton基二次表面镜薄膜材料充放电特性的测试试验,获得了表面充电电位、静电放电频次等关键参数,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辐照电子在多层薄膜材料内的输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kapton基二次表面镜薄膜结构的特殊性,当辐照电子能量为10 KeV时未发生静电放电现象,随着电子能量不断增加,薄膜材料的表面充电电位幅值与静电放电频次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在电子能量为25 KeV时空间充放电效应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ton基二次表面镜 空间充放电效应 静电放电频次 表面充电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对高压太阳电池静电放电特性研究
4
作者 陈益峰 王金晓 +2 位作者 柳青 杨生胜 秦晓刚 《空间电子技术》 2024年第5期46-51,共6页
随着3D打印等新技术的空间应用,新一代航天装备对能源系统的功率需求将日益增加。运行于低地球轨道航天器将面临低能高密度等离子体环境,导致高压太阳电池阵产生静电放电效应。通过模拟低轨道等离子体环境特点,测试了不同等离子体能量... 随着3D打印等新技术的空间应用,新一代航天装备对能源系统的功率需求将日益增加。运行于低地球轨道航天器将面临低能高密度等离子体环境,导致高压太阳电池阵产生静电放电效应。通过模拟低轨道等离子体环境特点,测试了不同等离子体能量、密度以及电池偏置电压下高压太阳电池静电放电试验,揭示了等离子体参数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当高压太阳电池的偏置电压达到-70 V时,静电放电现象开始显现,并且随着偏置电压幅值的增加,静电放电频次也相应增多。此外,空间等离子体的密度越大,越容易诱发静电放电,而轨道等离子体的能量对静电放电次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等离子体 高压太阳电池 充放电效应 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生胜 王晓峰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8-49,共2页
日本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杨生胜王晓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瘫痪,工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困难。然而,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日本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农业经济也走上了迅速发展的轨道。纵观日本农业... 日本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杨生胜王晓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瘫痪,工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困难。然而,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日本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农业经济也走上了迅速发展的轨道。纵观日本农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经济起飞时期,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农业发展 农业扶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系统中器件的总剂量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生胜 张英 +1 位作者 顾克伟 达道安 《真空与低温》 2002年第4期197-200,245,共5页
光纤通信系统的诸多优点,使其可能在空间得到广泛应用。着重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特点及总剂量效应研究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光纤通信系统 研究进展 总剂量效应 辐照剂量 辐射效应 空间辐射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光电器件辐射效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生胜 高欣 +3 位作者 冯展祖 王俊 把得东 曹洲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年第6期571-576,共6页
针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所用高速半导体激光器、光电探测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石英光纤等关键器件,开展电子、质子和γ射线辐照试验。半导体激光器经^(60)Co-γ射线和电子加速器辐照后斜率效率发生轻微下降,下降程度与总剂量大小有... 针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所用高速半导体激光器、光电探测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石英光纤等关键器件,开展电子、质子和γ射线辐照试验。半导体激光器经^(60)Co-γ射线和电子加速器辐照后斜率效率发生轻微下降,下降程度与总剂量大小有关;而光功率在电子辐照后出现严重下降,表明电子辐照比γ射线产生更多的损伤,可以归因于电子造成的位移损伤。PIN光电探测器在质子辐照后,暗电流和电容都明显增大,主要是由于质子造成的位移损伤引入深能级缺陷增加势垒,导致光电探测器性能退化。EDFA系统的掺铒光纤经^(60)Co-γ射线辐照后,对系统的增益和噪声影响很大。石英光纤主要受总剂量效应影响,辐射损耗随光纤通入的光波波长增大而减小,而且光纤损耗的剂量率效应不明显,实际试验可以根据试验条件选择适当的剂量率。研究结果可为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元器件选型、辐射效应评估与抗辐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光电二极管 掺铒光纤放大器 光纤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总剂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生胜 达道安 《真空与低温》 2003年第2期71-75,共5页
介绍了星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发光二极管在 6 0 Co- γ射线辐照下的总剂量效应试验研究 ,通过对不同剂量辐照情况下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谱、伏安特性及 P- I曲线进行测试 ,给出了在不同剂量的 γ- 6 0 Co射线辐照下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谱... 介绍了星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发光二极管在 6 0 Co- γ射线辐照下的总剂量效应试验研究 ,通过对不同剂量辐照情况下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谱、伏安特性及 P- I曲线进行测试 ,给出了在不同剂量的 γ- 6 0 Co射线辐照下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谱、伏安特性及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用光纤通信系统 发光二极管 总剂量效应 ^60Co-γ射线 发光光谱 伏安特性 P-I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的总剂量效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生胜 牛小乐 《真空与低温》 2005年第3期154-158,181,共6页
对光纤的总剂量效应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光纤结构及传输特性,分析了光纤的总剂量效应。讨论了60Co-γ射线辐照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空间辐射环境中,光纤的传输性能在长波段受影响较小。对光纤在空间的应用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光纤 总剂量效应 ^60Co-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剂量效应模拟试验中的模拟源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生胜 王云飞 +1 位作者 冯展祖 王健 《真空与低温》 2007年第4期202-208,共7页
分析了模拟试验中各种辐射源对试验样品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总剂量辐照试验中不同模拟源的差异,对辐照模拟源的选取给出了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 模拟试验 模拟源 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用胶粘剂的辐射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生胜 牛小乐 李凯 《真空与低温》 2005年第4期222-224,238,共4页
对星用胶粘剂的辐射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星上使用的胶粘剂必须满足空间环境条件下的需要。针对几种用于空间的胶粘剂,测试了力学性能随辐射剂量的变化。对试验进行了讨论,总结了胶粘剂力学性能随辐射剂量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胶粘剂 抗拉强度 剪切强度 总剂量效应 60^Coy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电子辐照后高聚物内部空间电荷和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晓东 郑晓泉 +3 位作者 张要强 杨生胜 秦晓刚 王立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电介质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辐射环境下,当它们受到高能电子辐射时,不仅会在其内部和表面积累电荷并引起放电现象,而且辐射会导致介质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发生不可逆变化。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可用以在真空电子束辐射环境下进行空间电荷... 电介质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辐射环境下,当它们受到高能电子辐射时,不仅会在其内部和表面积累电荷并引起放电现象,而且辐射会导致介质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发生不可逆变化。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可用以在真空电子束辐射环境下进行空间电荷测量的脉冲电声法测量系统,离线测量并分析了在大气环境下,经不同能量高能电子束辐照后几种介质材料内部空间电荷分布规律,对其辐照后的介电常数和损耗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介质 电声脉冲法 空间电荷 介电常数 损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探测器空间辐射效应的卫星光通信系统误码率特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韵 赵尚弘 +2 位作者 杨生胜 李勇军 强若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24-128,共5页
通过对空间辐射环境中PIN光探测器损伤机理的分析,得到了光电流与暗电流在辐照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PIN光探测器空间辐射效应的卫星光通信系统误码率模型.仿真得出,辐照强度约为5×104 Gy和8×104 Gy时,50Me... 通过对空间辐射环境中PIN光探测器损伤机理的分析,得到了光电流与暗电流在辐照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PIN光探测器空间辐射效应的卫星光通信系统误码率模型.仿真得出,辐照强度约为5×104 Gy和8×104 Gy时,50MeV质子和10MeV质子辐照条件下的系统误码率先后达到10-6;在5×105 Gy^6×105 Gy范围内,电子与Gamma射线辐照下的误码率亦达到10-6.结合系统误码率的损伤机理,进一步研究了判决阈值对误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强度为1MGy时,判决阈值由4.3×10-7 A上升至5.5×10-7 A,能够使误码率降低近3个量级.因此,适当选取判决阈值能够有效的改善系统误码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光通信 PIN光探测器 误码率 空间辐射环境 判决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道高压太阳电池阵充放电效应试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益峰 柳青 +2 位作者 杨生胜 秦晓刚 李得天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0-554,共5页
针对我国空间站采用的高压太阳电池,开展低轨道等离子体环境下高压太阳阵样品充放电效应试验,在实验室复现了高压太阳电池阵静电放电和二次放电现象。结果表明,高压太阳电池偏置电压为-70 V时开始出现静电放电,且静电放电次数随着偏置... 针对我国空间站采用的高压太阳电池,开展低轨道等离子体环境下高压太阳阵样品充放电效应试验,在实验室复现了高压太阳电池阵静电放电和二次放电现象。结果表明,高压太阳电池偏置电压为-70 V时开始出现静电放电,且静电放电次数随着偏置电压的减小而增大,并在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环境下更容易发生静电放电。当偏置电压为-100 V,串间电压为80 V时观测到了二次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道等离子体 高压太阳电池 静电放电 偏置电压 二次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球轨道航天器表面充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呈选 李得天 +2 位作者 杨生胜 秦晓刚 王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38-1444,共7页
低地球轨道(LEO)航天器(简称低轨航天器)表面充电电位及附近等离子体分布受空间环境条件的影响,空间环境变化引起的表面电位及附近等离子体分布变化会影响星上探测载荷的功能发挥。为此,通过建立低轨航天器表面电位3维仿真模型,计算了... 低地球轨道(LEO)航天器(简称低轨航天器)表面充电电位及附近等离子体分布受空间环境条件的影响,空间环境变化引起的表面电位及附近等离子体分布变化会影响星上探测载荷的功能发挥。为此,通过建立低轨航天器表面电位3维仿真模型,计算了光照区、阴影区、极区极光椭圆区内,航天器表面不同材料及航天器结构地的充电电位和充电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无光照时,航天器表面不等量带电很小,结构地电位为-0.7 V,当航天器经过存在极光电子沉降的极区时,表面不等量带电电位差>500 V;有光照时,航天器表面不等量带电电位差约为几十V,并且随着太阳电池阵偏置电位的增大而增大,同时航天器形成的尾迹形状随光照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计算数据为科学探测载荷的安装位置及主动电位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航天器 PIC方法 材料充电 光照区充电 阴影区充电 极区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推进等离子体对航天器表面带电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娜 李得天 +3 位作者 杨生胜 陈益峰 赵呈选 汤道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49-1454,共6页
电推进在轨工作时将产生低温稠密等离子体,与地球同步轨道的空间离子体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且等离子体中的低速交换电荷离子易受到卫星表面电位的作用,形成返流并作用于卫星表面材料,对航天器表面充放电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综合考... 电推进在轨工作时将产生低温稠密等离子体,与地球同步轨道的空间离子体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且等离子体中的低速交换电荷离子易受到卫星表面电位的作用,形成返流并作用于卫星表面材料,对航天器表面充放电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综合考虑材料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发射电流,分析电推进产生等离子体充电电流特性,基于充放电平衡方程进行电推进等离子体及空间等离子体共同作用下的表面带电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磁亚暴时期,航天器表面受到地球同步轨道等离子体的影响,其表面电位可高达–10~4 k V;电推进工作时,其羽流等离子体充电电流为10-3 A/m^2,远大于空间等离子体充电电流,从而成为卫星表面带电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电推进等离子体将航天器表面电位中和至–10 V,即电推进交换电荷返流可以有效缓解由空间等离子体造成的危害性表面充放电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 地球同步轨道 表面带电 充放电平衡方程 空间等离子体 交换电荷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方法的GEO航天器表面材料充电过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呈选 李得天 +5 位作者 杨生胜 秦晓刚 王俊 陈益峰 汤道坦 史亮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79-1284,共6页
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在地磁亚暴环境下处于向光面和背光面的两侧会产生电位差。本文利用高能电子和高能离子的双麦克斯韦分布拟合同步轨道环境等离子体并加入二次电子和光电子的影响,建立了航天器的三维计算模型,利用基于PIC(Particle In... 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在地磁亚暴环境下处于向光面和背光面的两侧会产生电位差。本文利用高能电子和高能离子的双麦克斯韦分布拟合同步轨道环境等离子体并加入二次电子和光电子的影响,建立了航天器的三维计算模型,利用基于PIC(Particle In Cell)方法的仿真程序,计算了航天器表面各材料的充电电位及其附近的等离子体的电位分布,以及低能电子、高能电子、二次电子和光电子的密度分布和充电电流分布,最后探讨了航天器不同表面材料电势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轨道航天器 PIC方法 数值模拟 介质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位移损伤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欣 杨生胜 +3 位作者 冯展祖 崔新宇 王俊 曹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0-295,共6页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MOCVD)生长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进行高能电子和质子辐照试验,获得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最大输出功率辐射衰减数据。发现不同能量电子和质子对太阳电池的辐射衰减系数,可利用电子或质子的位移...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MOCVD)生长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进行高能电子和质子辐照试验,获得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最大输出功率辐射衰减数据。发现不同能量电子和质子对太阳电池的辐射衰减系数,可利用电子或质子的位移损伤剂量关联起来。利用该关系对中星10号卫星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阵在轨辐射衰退进行预测,发现太阳电池阵在轨输出功率与地面模拟预测数据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为空间辐射环境中应用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冗余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砷化镓 辐射效应 位移损伤剂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砷化镓太阳电池阵在地球同步轨道环境下的二次放电现象 被引量:4
19
作者 柳青 李存惠 +3 位作者 秦晓刚 杨生胜 崔新宇 薛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14-2619,共6页
高压(HV)部件是引起整星失效的单点故障源,其可靠性对于卫星在轨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充放电导致高压部件的二次放电已成为制约卫星研制和安全使用的瓶颈问题。为此,通过地面模拟高压砷化镓太阳电池阵在轨实际的带电环境,复现了高压砷化镓... 高压(HV)部件是引起整星失效的单点故障源,其可靠性对于卫星在轨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充放电导致高压部件的二次放电已成为制约卫星研制和安全使用的瓶颈问题。为此,通过地面模拟高压砷化镓太阳电池阵在轨实际的带电环境,复现了高压砷化镓太阳电池阵在此环境下一次静电放电和二次放电的产生过程,并对采用被动防护方法、不同结构尺寸高压砷化镓太阳电池阵的充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充电不平衡是引起高压砷化镓太阳电池阵样品产生一次静电放电的原因;未涂覆室温硫化型硅橡胶(简称RTV)的三结砷化镓高压太阳电池阵样品在80 V工作电压下触发二次放电事件,导致高压太阳电池阵串电路永久性短路击穿。涂覆RTV可降低高压砷化镓太阳电池阵一次静电放电产生的放电次数和放电能量,进而减少二次放电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高压太阳电池阵 充放电 二次放电 RTV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O轨道辐射环境对Si太阳电池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欣 杨生胜 +2 位作者 王云飞 冯展祖 李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1-935,共5页
研究MEO轨道Si太阳电池在轨性能衰减规律,为太阳阵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位移损伤剂量的方法,研究了电子辐照对Si太阳电池性能参数的影响,并分析了MEO轨道(高度20,000km,倾角56°)的电子和质子辐射环境,及其穿过不同厚度的石英玻... 研究MEO轨道Si太阳电池在轨性能衰减规律,为太阳阵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位移损伤剂量的方法,研究了电子辐照对Si太阳电池性能参数的影响,并分析了MEO轨道(高度20,000km,倾角56°)的电子和质子辐射环境,及其穿过不同厚度的石英玻璃盖片后的衰减谱。研究发现,在没有玻璃盖片的情况下,MEO轨道一年期质子通量会造成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严重衰退,约为初始值的28%,而一年期电子通量影响很小,仅造成约7%的下降。使用100μm的石英玻璃盖片几乎可以完全阻挡MEO轨道质子辐射的影响,但是对电子辐射的阻挡作用很小。石英玻璃盖片对于屏蔽低能质子对电池辐照损伤是极其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电离能损 位移损伤剂量 太阳电池 M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