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医文融通”的实践与探索
1
作者 卜菲菲 杨硕鹏 +1 位作者 姚为久 董玉节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50期122-125,共4页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群在中医药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作用。安徽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课程组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在新文科、新医科的背景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围绕“思政课堂,培根铸魂...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群在中医药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作用。安徽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课程组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在新文科、新医科的背景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围绕“思政课堂,培根铸魂,引领课程建设;理论课堂,固本开新,创新医文融合;实践课堂,身体力行,深化知行合一”等三个方面,针对医学专业和非医药专业共同展开“医文融通”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期培养“医文融通”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医学人文课程群 “医文融通”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建构医古文知识体系的教学实践
2
作者 卜菲菲 侯家兴 +1 位作者 杨硕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206-206,I0001,I0002,共3页
思维导图是一种便捷的思维可视化学习工具,在国内外的教育教学领域应用广泛。医古文课程中古汉语知识、古文选众多,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以达到直观清晰、优化教学设计,图文并茂、增强教学互动,由点到面、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思维导... 思维导图是一种便捷的思维可视化学习工具,在国内外的教育教学领域应用广泛。医古文课程中古汉语知识、古文选众多,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以达到直观清晰、优化教学设计,图文并茂、增强教学互动,由点到面、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学和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古文 思维导图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图经》图像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3
作者 陈正宇 杨硕鹏 路宜贤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19-21,共3页
《本草图经》是在宋代官方指导下修撰、运用版刻形式创作而成的本草图谱。药物图像受“格物致知”、以药为证、刻工技术、写实求真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宋代哲学、科技、艺术相融合的时代特色。《本草图经》图像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为药物图... 《本草图经》是在宋代官方指导下修撰、运用版刻形式创作而成的本草图谱。药物图像受“格物致知”、以药为证、刻工技术、写实求真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宋代哲学、科技、艺术相融合的时代特色。《本草图经》图像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为药物图谱高度写实,使图谱具备真实、深入与全面三个特性;其艺术性体现在绘画版刻的构图取舍、形态绘制、风格迥异等方面。《本草图经》图像成为药物形态的科学表现形式,其科学性与艺术性具有不同的传承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图经 科学性 艺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育人视域下高等中医药院校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硕鹏 卜菲菲 张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6-17,79,共3页
高校美育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本着"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理念,精心设计和实践探索高校美育课程,将多元化体验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理论鉴赏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线上引导与线下推进... 高校美育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本着"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理念,精心设计和实践探索高校美育课程,将多元化体验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理论鉴赏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线上引导与线下推进相结合,价值引领与成果转化相结合,以期增强艺术教育的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切实对学生进行高频率、长周期、有成效的影响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课程 俱乐部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硕鹏 卜菲菲 +1 位作者 周亚东 董玉节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120-122,共3页
医学的本质决定医学教育要重视人文素养培育。现从文化载体建设、实训载体建设、实践载体建设等方面进行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成效与思考,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思路和方法,以期培养高素质的... 医学的本质决定医学教育要重视人文素养培育。现从文化载体建设、实训载体建设、实践载体建设等方面进行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成效与思考,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思路和方法,以期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医学人文素质 载体建设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哲学基础和当代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硕鹏 卜菲菲 周亚东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50-51,54,共3页
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古代哲学、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多种思想文化形态相互碰撞,彼此交融渗透,互为影响,相得益彰,表现在多方面... 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古代哲学、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多种思想文化形态相互碰撞,彼此交融渗透,互为影响,相得益彰,表现在多方面,比如与《周易》在生命精神、天人相应、未病先防等;与儒家在以仁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修身等;与道家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等;与佛家动静结合、尚精守神等多方面,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又优势突出的传统医学体系。因此,深入挖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哲学基础,对于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 哲学基础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中医药核心价值引领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硕鹏 卜菲菲 董玉节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584-586,共3页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展示与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致中尚和"的价值取向、"悬壶济世"的职业追求以及"大医精诚"的素质理念等中医药核心价值...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展示与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致中尚和"的价值取向、"悬壶济世"的职业追求以及"大医精诚"的素质理念等中医药核心价值观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医药核心价值的高度契合对于传承中医药核心价值、弘扬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中医药核心价值 关联 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方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硕鹏 卜菲菲 +1 位作者 周亚东 张亚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32-34,共3页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的结晶。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在长期传承发展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健康养生文化理论形态,同时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完备的中医药健康养生经验...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的结晶。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在长期传承发展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健康养生文化理论形态,同时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完备的中医药健康养生经验方法,本文从“预防为主,扶正避邪”“天人合一,顺势而养”“动静结合,形神共养”“中和适度,阴阳平衡”等方面探索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理论原则,从运动养生、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展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经验方法,旨在传承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为今后推动双创发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 理论原则 经验方法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艺相通——中医学与中国传统书画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硕鹏 卜菲菲 杨颖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5-8,共4页
中医学和中国传统书画在内在理路上有着密切的关联:金、木、水、火、土构成中医的生生之道,焦、湿、浓、淡、清组成富于哲学意味的中国书画。中医学和中国传统书画在哲学理念上:“天人合一”与“气韵生动”本质契合;在理论体系上:“阴... 中医学和中国传统书画在内在理路上有着密切的关联:金、木、水、火、土构成中医的生生之道,焦、湿、浓、淡、清组成富于哲学意味的中国书画。中医学和中国传统书画在哲学理念上:“天人合一”与“气韵生动”本质契合;在理论体系上:“阴阳平衡”与“计白当黑”、“整体观念”与“经营位置”、“防治未病”与“书画养生”方法契合;在具体实践上:中医书画名家辈出。尝试用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则和方法来看中国传统书画,用中国传统书画的艺术追求来看中医基础理论,品味二者的互动关系,对于认识二者的丰富内涵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书画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书画艺术的养生功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硕鹏 卜菲菲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6期85-86,共2页
书画作为与中医并列的中国传统三大国粹之一,不仅具有审美功能,同时兼具养生功能。中国的传统书画能让书者在创作实践中涤除玄鉴、凝神静气、益寿延年,并且使观者在书画作品的欣赏过程中陶冶情操、心旷神怡、美意延年。
关键词 书画艺术 养生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医学人文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硕鹏 卜菲菲 周亚东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50-151,163,共3页
医学人文类课程是中医药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目前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革新教学理念,培养自主学习;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综合考评方式,服务就业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 医学人文类课程是中医药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目前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革新教学理念,培养自主学习;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综合考评方式,服务就业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人文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培养高素质临床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医学人文类课程 考核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绘事后素”看文人画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硕鹏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57-61,共5页
"绘事后素"是孔子借绘画之理来阐述"礼"后于"仁"的道理,从"绘事后素"导出"礼后于仁""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依仁游艺"的儒家美学思想,对文人画"... "绘事后素"是孔子借绘画之理来阐述"礼"后于"仁"的道理,从"绘事后素"导出"礼后于仁""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依仁游艺"的儒家美学思想,对文人画"崇尚人品""诗画融合""含蓄典雅""寄乐于画"等艺术追求影响深远。"礼后于仁"奠定文人画本质上"崇尚人品";"文质彬彬"奠定文人画内容上"诗画结合";"尽善尽美"奠定文人画形式上"含蓄典雅";"依仁游艺"奠定文人画表现上"寄乐于画";形成后世文人画以"仁""人品"为中心,主张人格修养与绘画表现互相印证,人品决定画品,通过绘画来展现文人君子的德行、人格、修养和境界,并逐渐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事后素 文人画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医古文课程特色及其教学
13
作者 杨硕鹏 卜菲菲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05-107,共3页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课程,旨在弘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瑰宝。从形态美、内容美、和谐美等美学角度,结合课程特点、时代特点与学生特点,将美的教育引入到医古文的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课程,旨在弘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瑰宝。从形态美、内容美、和谐美等美学角度,结合课程特点、时代特点与学生特点,将美的教育引入到医古文的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医古文 课程特色 教学 古代医药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绘画美学的“神”“逸”之变
14
作者 杨硕鹏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92-97,共6页
中国绘画美学从“传神”到“逸情”的转变,审美渊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神”观下的物象观照;二是“逸情”观下的情感宣泄;三是“自然”观下的主客统一。“传神”观下追求的“格物致知”的写实精神,是再现物理精神的“传神”观念,“... 中国绘画美学从“传神”到“逸情”的转变,审美渊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神”观下的物象观照;二是“逸情”观下的情感宣泄;三是“自然”观下的主客统一。“传神”观下追求的“格物致知”的写实精神,是再现物理精神的“传神”观念,“神品论”和“传神说”的“神”在绘画领域的实质内涵为主客统一而偏于客体;“逸情”观下“逸笔草草,聊以自娱”看重的是主体情感的释放宣泄,是主客统一而偏于主体;“自然”观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推重的是主客体的水乳交融,是适度中庸的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院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现状评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姚凤 吕冰 +7 位作者 杨才君 常捷 张涛 靳真 孙博 杨硕鹏 杨世民 方宇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药房管理和服务模式。方法采用文献系统评价法评析我国医院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现状。结果与结论我国目前医院药房普遍存在制度不规范、管理不科学、药学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服务...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药房管理和服务模式。方法采用文献系统评价法评析我国医院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现状。结果与结论我国目前医院药房普遍存在制度不规范、管理不科学、药学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服务模式是改善医院药房现状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房 药师 药学服务 管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院校人文教育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卜菲菲 王键 +1 位作者 胡建 杨硕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6-88,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其核心精神贯穿于中医药文化理念当中。加强中医院校的人文教育,对于广大医学生道德取向和精诚济世行为准则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医院校的人文教育中,应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在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其核心精神贯穿于中医药文化理念当中。加强中医院校的人文教育,对于广大医学生道德取向和精诚济世行为准则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医院校的人文教育中,应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在课堂内外及临床实践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用药经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卜菲菲 王键 +1 位作者 杨硕鹏 徐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新安医家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用药经验。方法将收集整理的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治疗中风的用药...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新安医家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用药经验。方法将收集整理的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治疗中风的用药经验。结果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当归、干地龙、鸡血藤、红花、葛根、制豨莶草、炒怀牛膝等。常见的药物组合有:黄芪配伍当归、黄芪配伍干地龙、当归配伍干地龙、黄芪配伍当归和干地龙、鸡血藤配伍黄芪、红花配伍黄芪、红花配伍当归。结论王任之在鉴别诊断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基础上,首辨证候虚实,实证常用调气活血、熄风通络法,虚证则用益气活血和络法,多以益气活血、养血通络、补益肝肾药物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任之 中风 用药经验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键教授运用对药治疗心脑系统疾病经验拾萃 被引量:5
18
作者 卜菲菲 胡建 杨硕鹏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77-79,83,共4页
通过文献整理和医案的系统梳理,总结王键教授临证治疗心脑系统疾病善用对药,如干地黄、生地黄、夜交藤;甘松、茵陈;半夏、夏枯草;紫贝齿、青龙齿;蜈蚣、全蝎;女贞子、旱莲草等。王键教授临床应用"对药"经验巧妙灵活,每获佳效... 通过文献整理和医案的系统梳理,总结王键教授临证治疗心脑系统疾病善用对药,如干地黄、生地黄、夜交藤;甘松、茵陈;半夏、夏枯草;紫贝齿、青龙齿;蜈蚣、全蝎;女贞子、旱莲草等。王键教授临床应用"对药"经验巧妙灵活,每获佳效,以飧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键 对药 心脑系统疾病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医家儒医文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卜菲菲 杨硕鹏 郜峦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33-34,37,共3页
新安医学是一种特定地域环境下的医学文化,无论是理论临床,还是历史文化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新安儒医的形成背景,新安儒医的类型,新安儒医的文化心理以及新安儒医的学术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加强格物致知、济世关怀、大医... 新安医学是一种特定地域环境下的医学文化,无论是理论临床,还是历史文化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新安儒医的形成背景,新安儒医的类型,新安儒医的文化心理以及新安儒医的学术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加强格物致知、济世关怀、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文化 新安医家 儒医互通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创”方针指导下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策略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亚硕 李桂瑜 +2 位作者 冯祥 杨硕鹏 金晓琴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7-22,共6页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创”文化方针为指导,阐述了中医药文化“两创”基本内涵,分析了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等方面影响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明确传播受众、定制传播内容、优化传播过程、评估传播实效...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创”文化方针为指导,阐述了中医药文化“两创”基本内涵,分析了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等方面影响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明确传播受众、定制传播内容、优化传播过程、评估传播实效以实现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中医药文化 精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