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杨绣娟 孙继颖 +8 位作者 高聚林 刘剑 孟繁盛 张悦忠 温晓亮 王志刚 于晓芳 刘文翔 王彦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120,共13页
为探明内蒙古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玉米关键生育期干物质、氮素积累分配特点及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21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赤峰市松山区喀喇沁旗和巴彦淖尔市五原县3个生态区进行试验。以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 为探明内蒙古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玉米关键生育期干物质、氮素积累分配特点及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21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赤峰市松山区喀喇沁旗和巴彦淖尔市五原县3个生态区进行试验。以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京科968为试验材料,研究施氮量对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区和氮肥互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素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极显著影响。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各器官干物质所占比重有差异,依次为籽粒>茎秆>苞叶+穗轴>叶片,差异主要表现在吐丝—成熟期阶段。N2水平下,先玉335具有较高的花前干物质积累量,郑单958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下,京科968茎秆转运量、茎秆转运率、茎秆贡献率表现较好。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积累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递增趋势。成熟期氮素在各器官分布表现为籽粒>叶片>苞叶+穗轴>茎秆。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表现为喀喇沁旗>五原县>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右旗N0水平下,产量表现为先玉335>京科968>郑单958;N1与N2水平下,产量表现为郑单958>京科968>先玉335。五原县与喀喇沁旗在不同氮水平下,产量均表现为郑单958>京科968>先玉335,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氮肥水平对先玉335干物质积累的响应在五原县和土默特右旗较好,京科968和郑单958干物质积累的响应在喀喇沁旗较好。与京科968相比,先玉335、郑单958在生育后期能够更充分的利用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态条件 氮肥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氮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瑞 董琦 +4 位作者 王爱萍 杨绣娟 赵杰 范晋波 王颂宇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81-288,共8页
为寻求最佳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方式,以山西农业大学培育的山农9801为供试材料,在山西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了低氮(270 kg·hm^(-2))、高氮(360 kg·hm^(-2))2个施氮量下无机肥及有机肥各为37 500 kg·hm^(-2)、75 000kg·hm... 为寻求最佳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方式,以山西农业大学培育的山农9801为供试材料,在山西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了低氮(270 kg·hm^(-2))、高氮(360 kg·hm^(-2))2个施氮量下无机肥及有机肥各为37 500 kg·hm^(-2)、75 000kg·hm^(-2)4个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共6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一定量氮肥下不同混施量的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对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结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情况下,有机肥为75 000 kg·hm^(-2)的处理组的叶面积指数值最高;低氮情况下,有机肥为75 000 kg·hm^(-2)的处理组的群体结构表现最为合理;高氮情况下,有机肥为75 000 kg·hm^(-2)的处理组的旗叶叶绿素含量和旗叶净光合速率最高,综上得出高氮情况下,有机肥75 000 kg·hm^(-2)、无机肥228.3 kg·hm^(-2)处理组(F组)为最佳试验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特性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含量 旗叶光合速率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休闲农业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绣娟 王爱萍 +1 位作者 董琦 张瑞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2期77-81,共5页
为建立休闲农业景观评价体系,并了解各指标在农业景观构建中的作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农业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和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在景观要素中的权重值。结果表明:项目层权重值排序为自然景观>... 为建立休闲农业景观评价体系,并了解各指标在农业景观构建中的作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农业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和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在景观要素中的权重值。结果表明:项目层权重值排序为自然景观>生产景观>人文景观;因素层中农田的整体感官、地域文化、有机生态环保性权重值比较大;指标层中带动旅游创收权重值最大,道路通达性、自然生态体验、农事操作参与、可持续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景观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评价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9—2018年内蒙古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绣娟 孙继颖 +6 位作者 高聚林 乔帅帅 于晓芳 王志刚 包海柱 黄志远 胡树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5期106-116,共11页
气侯变暖显著改变了内蒙古地区的热量资源,了解该地区的热量资源变化可为作物生产及空间布局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基于1959—2018年5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探讨了内蒙古地区≥0℃和≥10℃初终日、持续天数... 气侯变暖显著改变了内蒙古地区的热量资源,了解该地区的热量资源变化可为作物生产及空间布局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基于1959—2018年5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探讨了内蒙古地区≥0℃和≥10℃初终日、持续天数以及积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内蒙古地区≥0℃和≥10℃平均初日分别为3月29日和5月5日,≥0℃和≥10℃初日呈提前趋势。≥0℃和≥10℃平均终日分别为10月28日和9月24日。(2)初日提前和终日推迟显著增加了内蒙古地区的积温和持续天数,积温和持续天数在空间分布上相似,东西部差异较大,其中≥0℃积温在1874~4433℃之间,≥10℃积温在1360~4024℃之间,≥0℃持续天数在168~246天之间,≥10℃持续天数在89~180天之间。≥0℃和≥10℃积温和持续天数呈增加趋势。(3)≥0℃和≥10℃初日与经纬度呈正相关关系,终日、积温和持续天数与经纬度成负相关关系。(4)初终日、持续天数以及积温突变日期主要集中在1991—1996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热量资源 积温 初日 持续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绣娟 王颂宇 +3 位作者 薛世通 董泽鹏 王爱萍 董琦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96-100,共5页
为促进农村多渠道发展建设,本文根据田园综合体特征,以盂县西潘乡东头村为实际项目进行规划。结果表明:综合体餐饮运营需求食物以果蔬、粮食制品为主,服务选择中餐类型,产品采用自产+购买的途径;住宿设施建设需把独栋别墅与田园风格相结... 为促进农村多渠道发展建设,本文根据田园综合体特征,以盂县西潘乡东头村为实际项目进行规划。结果表明:综合体餐饮运营需求食物以果蔬、粮食制品为主,服务选择中餐类型,产品采用自产+购买的途径;住宿设施建设需把独栋别墅与田园风格相结合;道路设施建设主路采用沙石,廊道采用鹅卵石;旅游方式多为自驾游,目的是为休闲、娱乐、度假,地理位置多选择景点;项目体验中的采摘、露营、烧烤,农事体验中的农业观光、食品加工酿造,农具操作中的风车、水车、播种机械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纪念品购买中,木雕工艺品>稻作小品>个性影相纪念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香田园综合体 规划设计 西潘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9-2018年气候变化对内蒙古春玉米需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乔帅帅 高晓瑜 +4 位作者 屈忠义 杨绣娟 畅笑 杨锋 冯鑫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7-97,F0003,共12页
为明确内蒙古春玉米气候资源变化规律,量化气候变化对春玉米需水量和产量的影响,促进该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粮食安全保障,该研究基于内蒙古113个气象站点及统计作物系数值,利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在80%保证率下分析了积温(≥10℃)及春玉米... 为明确内蒙古春玉米气候资源变化规律,量化气候变化对春玉米需水量和产量的影响,促进该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粮食安全保障,该研究基于内蒙古113个气象站点及统计作物系数值,利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在80%保证率下分析了积温(≥10℃)及春玉米栽培模式(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的空间变化,计算了春玉米生长季有效降雨量和作物需水量,采用逐步回归模型建立了气象因子和春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如下:1)1959-2018年内蒙古地区积温呈增加趋势,2009-2018年较1959-1968年积温增加了263℃,积温等值线发生明显偏移。不同熟型春玉米边界线北移东扩明显,中东部地区春玉米由不适宜种植区向早熟型和中熟型转变。2)1959-2018年春玉米生长期有效降雨量为114 mm,整体呈下降趋势。作物需水量为481 mm,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作物需水量与有效降雨量和地下水补给量耦合度在0.02~0.40之间,整体呈下降趋势。3)气象因子中,温度呈上升趋势,其余因子整体呈下降趋势,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降雨为影响该地区春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研究可为内蒙古地区春玉米空间布局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需水量 降雨量 气候变化 春玉米 积温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配施对小麦花期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范晋波 张瑞 +4 位作者 杨绣娟 王颂宇 赵杰 董琦 王爱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777-781,共5页
以多穗型品种山农980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行稀株模式小麦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下N素对小麦花期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F(有机肥75 t/hm^2+无机肥228.3 kg/hm^2(总N 360 kg))的MDA含量在花后都最少,且在21 d之前上... 以多穗型品种山农980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行稀株模式小麦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下N素对小麦花期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F(有机肥75 t/hm^2+无机肥228.3 kg/hm^2(总N 360 kg))的MDA含量在花后都最少,且在21 d之前上升趋势缓慢,之后才迅速增加,延缓衰老效果最佳;小麦开花期SOD,处理F的活性相对其他处理在各时期都最高,且开花期活性最高,为1 360 U/g,各处理花后小麦旗叶SOD活性下降趋势表现为处理A>B>C>D>E>F,处理F的小麦在花后14 d前下降平缓,对叶片功能期的延长效果最佳;并且处理F灌浆时间最长,灌浆速率最高;处理F有机无机肥的配施,小麦成穗数和穗粒数、千粒质量以及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产量较对照提高约24.5%,可见该处理有利于实现小麦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期 开花期 衰老特性 高产 密行稀株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豆套作对小麦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颂宇 杨绣娟 +3 位作者 董泽鹏 薛世通 王爱萍 董琦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80-184,共5页
为探讨小麦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对其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小麦单作2个处理和小麦豌豆套作6个处理(小麦、豌豆的播量比不同)在小麦的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进行茎粗、株高、节间长、黄绿叶分布、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 为探讨小麦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对其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小麦单作2个处理和小麦豌豆套作6个处理(小麦、豌豆的播量比不同)在小麦的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进行茎粗、株高、节间长、黄绿叶分布、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豌豆套作比小麦单作更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其中,对于株高和节间长,M1D3(小麦∶豌豆=25∶12)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在小麦茎粗方面,M1D2(小麦∶豌豆=25∶8)和M2D3(小麦∶豌豆=30∶12)处理效果较好;而在黄绿叶分布和叶绿素含量方面,M1D1(小麦∶豌豆=25∶4)和M2D1(小麦∶豌豆=30∶4)处理能使绿叶持续时间长并且增加叶绿素含量;M2D3在所有处理中能提高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凉山山韭形态学鉴定及农艺性状和药食价值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玉媛 杨绣娟 +1 位作者 董琦 王爱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37-39,共3页
为促进百合科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总结分析和实地调查法,对采凉山山韭农艺性状鉴别方法和食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韭由根、茎、叶、花、果五部分组成,农艺性状与百合科葱属其它植物明显不同,但与薤白极其相... 为促进百合科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总结分析和实地调查法,对采凉山山韭农艺性状鉴别方法和食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韭由根、茎、叶、花、果五部分组成,农艺性状与百合科葱属其它植物明显不同,但与薤白极其相似,可以通过近距离直观、感官、品尝咀嚼、随机采摘、药用功效五个方面进行识别。同时山韭可以作为食材和调味品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韭 农艺性状 鉴别方法 药用和食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配施生物炭对土壤性状及春玉米根系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孙晨 胡树平 +9 位作者 孙继颖 高聚林 刘剑 柏素花 邬永 张悦忠 于晓芳 王志刚 杨绣娟 纪楠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为探究生物炭在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对根系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形成中所产生的影响,开展两年(2019-2020)定点试验。试验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为主区,300 kg/hm^(2)(N300)、150 kg/hm^(2)(N150)、不施氮肥(N0);以生... 为探究生物炭在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对根系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形成中所产生的影响,开展两年(2019-2020)定点试验。试验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为主区,300 kg/hm^(2)(N300)、150 kg/hm^(2)(N150)、不施氮肥(N0);以生物炭为副区,不施生物炭(C0)、8 t/hm^(2)(C8)、16 t/hm^(2)(C16)、24 t/hm^(2)(C24)。结果表明,在0~15 cm土层内,C8N0、C16N0、C24N0处理组合的有机碳在2019年和2020年较C0N0处理组合分别增加16.27%~31.52%和7.27%~35.57%。在2019年和2020年,C8N150、C16N150、C24N150处理组合较C0N150处理组合的根长分别提升11.22%~51.18%和6.32%~46.17%,产量分别提升10.70%~23.55%和4.77%~22.68%。综上,生物炭施炭量在24 t/hm^(2)时,施氮肥150 kg/hm^(2)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分布和根系的发育状况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生物炭 氮肥 土壤性状 根系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