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Ag_(2)E(S、Se、Te)量子点合成及其在医学诊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杜燕 杨美青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2期90-92,105,共4页
量子点在分子检测、细胞标记和活体成像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适用于生物活体成像的近红外量子点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可用于近红外发光的Ag_(2)E(S、Se、Te)量子点在有机相、水相中的合成方法及其医学诊疗中的前沿应用... 量子点在分子检测、细胞标记和活体成像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适用于生物活体成像的近红外量子点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可用于近红外发光的Ag_(2)E(S、Se、Te)量子点在有机相、水相中的合成方法及其医学诊疗中的前沿应用,包括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声成像,X射线成像,以及光热疗法和光动力治疗。尽管Ag_(2)S量子点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不过我们更专注于所有三种Ag_(2)E量子点的发展及其在医学诊疗领域的应用。最后,我们总结了Ag_(2)E量子点的基本性质,并探讨了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近红外荧光 医学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应激对肝脏组织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眭建 杨美青 +2 位作者 缪亦安 任春兰 钱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6-547,555,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电应激对肝组织形态及机能代谢的影响 ,旨在探讨多种疾病过程中肝脏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改变的一般机制。方法 :用电刺激复制应激模型、图像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组织学观察 ;化学方法检测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和丙二醛( ... 目的 :观察电应激对肝组织形态及机能代谢的影响 ,旨在探讨多种疾病过程中肝脏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改变的一般机制。方法 :用电刺激复制应激模型、图像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组织学观察 ;化学方法检测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和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1应激组肝细胞、肝血窦及门管区发生明显损伤。 2肝组织内 SOD和 MDA含量均明显增高 ( P均 <0 .0 5 )。结论 :电应激可明显改变肝组织结构和功能 ,其机制与组织内氧化机制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肝脏 电应激 组织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蛋白在正常、妊高征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小东 杨美青 +2 位作者 缪亦安 姜平 徐昌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3-384,T020,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Bcl 2蛋白在正常各期胎盘、妊高征胎盘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中的表达 ,探讨Bcl 2蛋白在胎盘的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及妊高征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病理机制。 方法 取正常的 8~ 10周、2 0~ 2 2周、足月胎盘以及妊高征和... 目的 通过检测Bcl 2蛋白在正常各期胎盘、妊高征胎盘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中的表达 ,探讨Bcl 2蛋白在胎盘的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及妊高征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病理机制。 方法 取正常的 8~ 10周、2 0~ 2 2周、足月胎盘以及妊高征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胎盘组织固定 ,石蜡包埋 ,用ABC法抗Bcl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 结果 正常早孕绒毛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滋养层细胞核、绒毛中轴细胞阳性 ,细胞滋养层的胞质、绒毛中轴基质阴性。正常中期和足月胎盘滋养层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阳性。与正常足月胎盘相比 ,妊高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几乎不着色。 结论 Bcl 2蛋白在正常各期胎盘中均有表达 ,而在妊高征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几乎不表达 ,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蛋白 胎盘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凋亡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小东 缪亦安 +1 位作者 杨美青 朱华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5,50,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孕期胎盘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凋亡现象。方法 :取早、中、晚各期胎盘组织 ,制备成透射电镜标本并观察。结果 :细胞滋养层细胞 (CT)在各妊娠时期形态结构相似 ,呈低分化细胞的特点。细胞核常染色质丰富 ,细胞质中有大... 目的 :观察不同孕期胎盘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凋亡现象。方法 :取早、中、晚各期胎盘组织 ,制备成透射电镜标本并观察。结果 :细胞滋养层细胞 (CT)在各妊娠时期形态结构相似 ,呈低分化细胞的特点。细胞核常染色质丰富 ,细胞质中有大量散在游离核糖体 ,内质网较少 ,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合体滋养层细胞 (ST)为分化良好的细胞。细胞质内含丰富的扩张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发达。CT核数 /ST核数随妊娠时间增加而减少。中、晚期有些ST核染色质呈边集、固缩等凋亡表现 ,且多发生在合体结 ,足月胎盘ST的凋亡指数AI大于中期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滋养层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有关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濒危植物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贺俊英 杨美青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8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出现了大量的濒危植物,这对于自然界植物的进化非常不利,所以保护濒危植物变得十分紧迫.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濒危植物的保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国... 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出现了大量的濒危植物,这对于自然界植物的进化非常不利,所以保护濒危植物变得十分紧迫.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濒危植物的保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国内有关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在濒危植物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同时展望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濒危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濒危植物 保护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转录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媛媛 杨美青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8期13-15,52,共4页
转录组通常是指编码蛋白质的信使RNA的总和,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录组测序成为了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普及的一种测序技术。药用植物拥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但是大多数药用植物都缺少基因组信息,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以克服这一难点,... 转录组通常是指编码蛋白质的信使RNA的总和,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录组测序成为了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普及的一种测序技术。药用植物拥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但是大多数药用植物都缺少基因组信息,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以克服这一难点,特别适合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该文在介绍转录组测序方法和测序流程的基础上,综述了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药用植物领域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功能基因的发掘、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以及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转录组学 功能基因 次生代谢产物 SSR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消化性溃疡关系探讨
7
作者 韦光龙 杨美青 +2 位作者 孙桂云 李龙 许文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303,共1页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5 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和36例溃疡愈合后血浆CGRP水平。结果 溃疡患者血浆CGRP水平为 (2 7.6 8± 10 .2 3)pg/ml,显著低于 (P <0 0 1)正常...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5 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和36例溃疡愈合后血浆CGRP水平。结果 溃疡患者血浆CGRP水平为 (2 7.6 8± 10 .2 3)pg/ml,显著低于 (P <0 0 1)正常对照组(5 0 .6 1± 2 2 .5 4 )pg/ml;溃疡愈合后血浆CGRP水平升高 ,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血浆CGRP水平降低 ,并且溃疡愈合后血浆CGRP水平不能恢复到正常 ,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放射免疫法 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与ArcGIS的中国角茴香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紫葳 杜燕 +1 位作者 郭静霞 杨美青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相关生态因子,对角茴香的生态适宜性范围进行预测和分析。收集角茴香在中国的205个经纬度信息,结合19项生态因子应用MaxEnt模型和ArcGIS对角茴香的潜在适生分布区进行分析。影响角茴... 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相关生态因子,对角茴香的生态适宜性范围进行预测和分析。收集角茴香在中国的205个经纬度信息,结合19项生态因子应用MaxEnt模型和ArcGIS对角茴香的潜在适生分布区进行分析。影响角茴香潜在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最冷季节降水量、最冷季节平均温度、最暖季节降水量、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等。当前气候条件下,角茴香高度适宜生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北部、山西、河南、陕西和内蒙古南部等,面积约为77.4×104 km2;未来气候条件下,适生区将向东北部和西部扩张。该研究预测的结果与角茴香实际分布区域相符,为角茴香的可持续利用和角茴香的引种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角茴香 生态适宜性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嘉慧 唐海 +1 位作者 杨美青 王利娜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1年第5期38-43,共6页
固体分散体技术是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进行综述,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详细的介绍,并集中于固体分散体的分类及制备技术,对相关文献进行讨论。期望为固体分散体制备... 固体分散体技术是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进行综述,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详细的介绍,并集中于固体分散体的分类及制备技术,对相关文献进行讨论。期望为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分散体 分类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集合管的形态测量
10
作者 郑德明 陈嘉 +2 位作者 赵惠琴 杨美青 姜新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用形态测量及图像分析仪等方法,对3组不同年龄的大鼠肾集合管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组,大鼠肾集合管的数量明显减少,集合管面积、周长、直径明显增加,而其上皮细胞核的体积明显缩小,并且变得更圆。
关键词 肾集合管 形态测量 增龄性变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检查联合肌电图对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作者 黄紫英 杨美青 +1 位作者 郭舒盈 毛艳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期162-166,共5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生化检查联合肌电图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有周围神经病变组(n=40)、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50)。比较...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生化检查联合肌电图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有周围神经病变组(n=40)、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50)。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生化指标、肌电图数据。结果 有周围神经病变组的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尿酸、肌酐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均高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周围神经病变组的腓神经感觉神经左右小腿波幅、右小腿传导速度均低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运动神经左踝潜伏期长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左踝波幅、左腓小头传导速度均低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左右腓小头潜伏期均长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左右腕潜伏期均长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左右腕波幅、左右腕传导速度均低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左右腕潜伏期、左右肘潜伏期均长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左肘波幅、左右腕传导速度、右肘传导速度均低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生化检查联合肌电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肌电图 血压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角茴香防治肝炎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白浩 杜燕 杨美青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9期38-41,共4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角茴香治疗肝炎的核心成分和相关靶点以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和HERB、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UniProt平台筛选角茴香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搜...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角茴香治疗肝炎的核心成分和相关靶点以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和HERB、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UniProt平台筛选角茴香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搜集肝炎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取角茴香防治肝炎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图,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角茴香10个有效成分的候选作用靶点有313个,肝炎相关靶点2853个。其中直立角茴香碱、别隐品碱和原阿片碱等是角茴香治疗肝炎的核心成分,核心作用靶点包括GAPDH、SRC和CASP3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关键成分结合良好。结论:角茴香核心活性成分通过调控核心靶点,参与细胞凋亡和抑制炎症反应等过程,结合PI3K-Akt、ErbB和FoxO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肝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角茴香 异喹啉生物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白蛋白排泄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留晓强 洪冰聪 +1 位作者 蔡俊颖 杨美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50例(脑梗死组)和健康者4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入组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入组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50例(脑梗死组)和健康者4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入组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入组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吸烟及饮酒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蛋白排泄率 脑梗死 发病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蒙古扁桃叶片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美青 周红兵 +1 位作者 白迎春 石松利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7期77-79,共3页
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个产地蒙古扁桃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经石油醚脱脂后,利用95%乙醇分别提取各个产地叶片中的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比色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芦丁在0.01~0.05 mg/m L的浓度范围内,其含量... 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个产地蒙古扁桃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经石油醚脱脂后,利用95%乙醇分别提取各个产地叶片中的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比色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芦丁在0.01~0.05 mg/m L的浓度范围内,其含量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分别为0.42%、3.61%、2.70%、1.28%,说明此方法可用于蒙古扁桃叶片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并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蒙古扁桃 总黄酮 提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药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红兵 石松利 +3 位作者 王启 杨美青 萨如拉 刘广达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97-100,共4页
分子生药学是一门集多学科交叉极富前瞻性和前景的分支学科,结合本院特点,本文对包头医学院药学及相关专业开设的《分子生药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分别从本门课程的背景与意义、《分子生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体... 分子生药学是一门集多学科交叉极富前瞻性和前景的分支学科,结合本院特点,本文对包头医学院药学及相关专业开设的《分子生药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分别从本门课程的背景与意义、《分子生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总结与展望等方面介绍了分子生药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探索,提出推进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分子生药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和国内相关医药院校分子生药学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药学 教学体系 研究生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隔离及空间融合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美青 魏开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6期33-36,56,共5页
空间隔离和融合伴随城市发展过程的始终,应辩证地看待空间隔离与融合的关系。国外的空间隔离存在自由市场与计划体制下两种研究主线,通过对隔离现象的研究引入"融合"概念,并从单向融入发展到双向融合;国内空间隔离与融合的研... 空间隔离和融合伴随城市发展过程的始终,应辩证地看待空间隔离与融合的关系。国外的空间隔离存在自由市场与计划体制下两种研究主线,通过对隔离现象的研究引入"融合"概念,并从单向融入发展到双向融合;国内空间隔离与融合的研究以国外研究为借鉴基础,从综合性的、宏观性的研究,逐步聚焦至特定角度层面、微观层面。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了解其成熟的理论基础与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实例,探究大尺度宏观研究的几大板块现状,试图厘清空间隔离与空间融合的研究发展现状,指出采用多种研究手段、聚焦于微观层面的研究已成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异 空间隔离 社会融合 空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慢性期海马苔藓纤维出芽及痫性发作影响
17
作者 洪全龙 陈圣根 +1 位作者 黄文立 杨美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局部注射海人酸制作癫痫大鼠模型,研究局部高频电刺激对癫痫大鼠苔藓纤维出芽及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海马局部注射海人酸制作大鼠颞叶癫痫模型,选择局部海马癫痫灶进行高频电刺激,选择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癫痫发作特点及脑电变化... 目的:局部注射海人酸制作癫痫大鼠模型,研究局部高频电刺激对癫痫大鼠苔藓纤维出芽及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海马局部注射海人酸制作大鼠颞叶癫痫模型,选择局部海马癫痫灶进行高频电刺激,选择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癫痫发作特点及脑电变化,通过改良Timm染色法,观察海马病理改变。结果:行为和脑电变化,点燃大鼠行为学上可分三期,包括急性期、静止期、慢性期,同时各个时期有相应的脑电特征表现。电刺激可减少慢性期大鼠癫痫发作的次数和痫性放电的次数(P<0.001)。病理改变,点燃后大鼠海马Timm染色可见4 d时苔藓纤维出芽开始出现,到14 d最明显(P<0.01),Golijeh评分电刺激组较海人酸组低(P<0.05)。结论:局部高频电刺激海马能有效抑制海人酸癫痫模型大鼠的癫痫发作及痫性放电,抑制海马苔藓纤维出芽可能是高频电刺激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人酸 高频电刺激 颞叶癫痫 苔藓纤维出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肌红蛋白及尿酸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美青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肌红蛋白及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3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单支血管狭窄组(112例)、多支血管狭窄组(157例)及无血管狭窄组(69例)...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肌红蛋白及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3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单支血管狭窄组(112例)、多支血管狭窄组(157例)及无血管狭窄组(69例)。测定患者的肌红蛋白和尿酸水平,并分其相关性。结果单支血管狭窄组、多支血管狭窄组的肌红蛋白和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狭窄组,多支血管狭窄组的肌红蛋白和尿酸水平高于单支血管狭窄组(P均<0.05)。肌红蛋白和尿酸水平随着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的肌红蛋白和尿酸水平均高于轻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的肌红蛋白和尿酸水平高于中度狭窄组(P均<0.05)。患者肌红蛋白及尿酸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血管数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肌红蛋白和尿酸水平随着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血管数量增加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 肌红蛋白 尿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美青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4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对血糖及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10月纳入该院100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对血糖及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10月纳入该院100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泵注胰岛素治疗,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分值。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42.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效果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缓解神经损伤,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 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 血糖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筛选抗马铃薯Y病毒种质资源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伟 卢丽丽 +5 位作者 包丽仙 李秀芬 杨绍英 杨荣凯 杨美青 李先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快速有效筛选抗马铃薯Y病毒种质,加快抗病毒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本试验对引自美国的9个薯条加工型马铃薯杂交组合后代进行PVY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筛选,并通过PVY人工接种鉴定评价分子标记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的9个杂交组合852... 为快速有效筛选抗马铃薯Y病毒种质,加快抗病毒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本试验对引自美国的9个薯条加工型马铃薯杂交组合后代进行PVY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筛选,并通过PVY人工接种鉴定评价分子标记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的9个杂交组合852个株系中,共有4个组合163个株系中含有抗性基因Ry_(adg)分子标记RYSC3,占比19.13%;7个组合330个株系中含有抗性基因Ry_(sto)分子标记YES3-3A,占比38.73%。其中,2个组合42个株系中同时检测到2种分子标记。人工接种PVY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含有分子标记的株系接种后表现为抗PVY的比例为92.73%;不含有分子标记的株系接种后表现为感PVY的比例为28.57%。PVY抗性基因分子标记RYSC3和YES3-3A能够较准确地鉴定马铃薯PVY抗性资源,有助于早期选育抗马铃薯Y病毒种质资源。同时,本试验筛选获得10份高产、稳产的抗PVY薯条加工型马铃薯资源,可以为薯条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具有PVY抗性和适于薯条加工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分子标记 马铃薯Y病毒 抗性基因 资源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