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聚宝 白帆 张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0-202,共3页
运用PLC技术进行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采用PLC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链接技术,完成交通对象的复杂控制,从而使车辆行驶和道路导航实现智能化.
关键词 智能 信号灯 控制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钙钛矿氧化物Sr_(2-x)□_xFeMoO_6的晶体结构
2
作者 杨聚宝 胡艳春 +4 位作者 胡华杰 陈晨 张克磊 杨海刚 马恒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863-1867,共5页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空位掺杂的系列样品Sr2-x□xFeMoO6(0≤x≤0.04),详细研究了其晶体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该系列样品均为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m。晶胞参数随掺杂量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空位的含量调控反位缺陷的浓度,F...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空位掺杂的系列样品Sr2-x□xFeMoO6(0≤x≤0.04),详细研究了其晶体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该系列样品均为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m。晶胞参数随掺杂量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空位的含量调控反位缺陷的浓度,Fe/Mo有序度从未掺杂时的91.02%降低到x=0.04时的61.26%。由Rietveld精修得到该系列样品详细的布拉格衍射峰的峰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粉末衍射 晶体结构 空位掺杂 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nization Energies and Dyson Orbials of Allyl Alcohol and Allyl Mercaptan Conformers
3
作者 杨聚宝 王美婷 +1 位作者 王克栋 刘玉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81-386,J0001,共7页
The conformers of allyl alcohol and allyl mercaptan were studied with B3LYP/aug-cc-pVTZ method. Their relative energies were calculated at MP3, MP4(SDQ), and CCSD(T) levels. The most stable conformers for these tw... The conformers of allyl alcohol and allyl mercaptan were studied with B3LYP/aug-cc-pVTZ method. Their relative energies were calculated at MP3, MP4(SDQ), and CCSD(T) levels. The most stable conformers for these two molecules are Gauche-gauche' (Gg'). The theo-retical photoelectron spectra simulated with the calculated ionization energie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four conformers in allyl alcohol and four conformers in allyl mercaptan in the gas-phase experiments. The Dyson orbitals of 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 and the next HOMO (HOMO-1) of allyl mercaptan Ggt conformer show strongly mixing ns and πc=c characteristics,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resonance and inductive effects between πc=c and ns in HOMO-1 and HO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 initio calculation Ionization energ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Dysonorbit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醇胺类分子构象和分子内氢键研究
4
作者 杨聚宝 王克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1,共4页
系列醇胺类分子内可能存在的所有稳定构象和分子内氢键:得出该系列分子中分子内氢键对各构象的稳定性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含有O-H…N型氢键的构象最稳定;含有其它类型的氢键,如N-H…O或者C-H…O,稳定性次之,不含有氢键的构象最不稳定;并... 系列醇胺类分子内可能存在的所有稳定构象和分子内氢键:得出该系列分子中分子内氢键对各构象的稳定性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含有O-H…N型氢键的构象最稳定;含有其它类型的氢键,如N-H…O或者C-H…O,稳定性次之,不含有氢键的构象最不稳定;并且含有的O-H…N型氢键导致构象第一电离能值的增加,解释了系列醇胺类分子光电子能谱第一电离谱带随着温度升高而移动的现象.并且发现当胺基上面的氢被甲基化时,表现出强烈的甲基取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胺类分子 构象 分子内氢键 电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发展动态评论
5
作者 杨聚宝 卢浩然 《福建稻麦科技》 1990年第2期1-5,31,共6页
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它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和应用推广,在农作物中,继玉米、高粱之后,是十分成功的,这无论从发展速度、推广面积及经济效益看,都无可非议。我国从1964年袁隆平教授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73年实现“三系”配... 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它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和应用推广,在农作物中,继玉米、高粱之后,是十分成功的,这无论从发展速度、推广面积及经济效益看,都无可非议。我国从1964年袁隆平教授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试种示范,1976年大面积推广。到1989年,初步估计累计种植14亿多亩,增产稻谷600多亿公斤以上。这对改善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稳定社会和增强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的领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花授粉作物 三系 试种示范 杂交水稻育种 粳稻品种 核不育系 测验种 一系法 亚种间 国际水稻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优2186
6
作者 杨聚宝 《作物研究》 2004年第4期252-,共1页
关键词 全生育期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核不育系SE21S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胡如英 赵明富 +2 位作者 郑建华 吴春株 杨聚宝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以农垦 5 8S衍生系 16 4S为核不育基因供体 ,与引进的 IRRI系统 192份优良品种自由串粉 ,产生大群体F1 、 F2 ,在生态压力下选择不育起点温度低的单株。定时选择 ,育成具有光补性能的核不育系 SE2 1S。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测定 ,选出两优... 以农垦 5 8S衍生系 16 4S为核不育基因供体 ,与引进的 IRRI系统 192份优良品种自由串粉 ,产生大群体F1 、 F2 ,在生态压力下选择不育起点温度低的单株。定时选择 ,育成具有光补性能的核不育系 SE2 1S。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测定 ,选出两优 2 16 3和两优 2 186等系列强优组合。制种试验表明 ,SE2 1S具有良好的制种性状。SE2 1S与香稻品种配组 ,育成两优 2 12 0 1等系列组合 ,与 173等优良恢复系配组 ,产量与米质优势明显。 S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育系SE215 生态压力 选育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稻花时的分布及相遇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开锡 林庆泉 杨聚宝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稻 花时 籼稻 粳稻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六三”计划生物技术领域1987—1988年会侧记
9
作者 杨聚宝 《福建稻麦科技》 1989年第1期26-28,共3页
继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欧州共同体“尤里卡”计划和苏联、日本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之后,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又称八六三计划)在1987年秋论证、落实和开展。它是立足于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中长期高科技... 继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欧州共同体“尤里卡”计划和苏联、日本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之后,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又称八六三计划)在1987年秋论证、落实和开展。它是立足于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中长期高科技计划。“八六三”队伍精干,目标有限。采取了科学的、民主的管理方法,引入竞争机制,激励中青年科学家的献身奋斗。为检查计划执行一年来的进展和存在问题,生物技术领域于1988、12、7—12,在北京召开了年会,是一次课题工作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领域 八六三 高技术研究 工作汇报 尤里卡 欧州 核不育系 国家科委 学术交流 结瘤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生态压力法选育水稻核不育系的新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如英 郑建华 +2 位作者 赵明富 吴春珠 杨聚宝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根据福建省稻作生态和两系稻制种、繁殖的需求 ,选择不同海拔 (8m、 12 0 m、 32 0 m、 5 2 0 m、 730 m和 80 8m)、不同纬度 (18°N和 2 6°N)构建选育水稻核不育系的生态压力试验点。对引进核不育系、杂交后代和高世代材料进... 根据福建省稻作生态和两系稻制种、繁殖的需求 ,选择不同海拔 (8m、 12 0 m、 32 0 m、 5 2 0 m、 730 m和 80 8m)、不同纬度 (18°N和 2 6°N)构建选育水稻核不育系的生态压力试验点。对引进核不育系、杂交后代和高世代材料进行加压、分离、选择、鉴定。逐代多年多点压力筛选 ,已取得成效。 (1)初步评价了培矮 6 4 S、安湘S、W6 111S、明光 34S、FJS- 1和 FJS- 2等核不育系的育性变化、利用价值和确定了适宜的繁殖制种区域 ;(2 )进一步育成了 SE2 1S等光补型核不育系 ,压缩了制种风险 ,应用于大面积制种 ;(3)育成了 118S、32 2 S、919S和 VNS,其不育性能更好 ,取得水稻核不育系选育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压力法 选育 核不育系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广涛 陈健 +2 位作者 魏建宇 李喜贵 杨聚宝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2-24,共3页
依据欧几里德算法 ,由计算机处理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 ,得到基本电荷电量 ,并且给出了用Fortran编写的程序 .
关键词 密立根油滴实验 欧几里德算法 数据处理 基本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年我国两系法杂交稻试验、试种、示范主要结果和评述
12
作者 杨聚宝 《福建稻麦科技》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关键词 杂交稻 试验 试种 示范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主要性状的优势和配合力表现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顺辉 卢浩然 +2 位作者 杨聚宝 胡如英 赵明富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1992、1993年连续2a分别选用5个籼型温敏核雄性不育系(TGMS)和6个粳型广亲和品种(WCVs),按Line×Tester交配方式,配成60个互交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分析了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高和... 1992、1993年连续2a分别选用5个籼型温敏核雄性不育系(TGMS)和6个粳型广亲和品种(WCVs),按Line×Tester交配方式,配成60个互交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分析了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高和抽穗期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正(TGMS/WCVs)反(WCVs/TGMS)交组合单株产量的竞争优势分别为13.9%和20.4%;每穗粒数的优势最突出,竞争优势分别为26.8%和29.9%;结实率的杂种优势(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均为负值.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结实率和有效穗数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正反交株高的竞争优势平均分别为-0.8%和-3.0%;抽穗期的竞争优势平均分别为-0.8%和-0.5%.单株产量主要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株高和抽穗期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提高结实率增加有效穗数,同时改善籽粒饱满度,是发挥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产量潜力的关键.选用株高一般配合力低(或负值)的亲本,可以起到降低亚种间杂种株高的作用;选用生育期一般配合力低(或负值)的亲本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两系法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引种观察和利用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如英 陈金模 +3 位作者 郑建华 游年顺 杨聚宝 江慧鸣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2-35,共4页
从国际水稻所引进30个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种在福州市郊观测其育性及主要不育性状,并初步配组测产。结果表明:IR46828A等15个不育系育性稳定,符合标准,IR46831A和IR46483人与明恢63的配合力好。有些... 从国际水稻所引进30个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种在福州市郊观测其育性及主要不育性状,并初步配组测产。结果表明:IR46828A等15个不育系育性稳定,符合标准,IR46831A和IR46483人与明恢63的配合力好。有些组合的增产潜力可超过汕优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SE21S育性败育期的植株性状和小孢子发育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水金 赵明富 +6 位作者 涂诗航 谢鸿光 郑家团 黄庭旭 杨聚宝 胡如英 肖承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58-562,共5页
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的自然条件下,观察了水稻光敏核不育系SE21S在育性败育期的植株性状、叶枕、穗长、至抽穗时间,花粉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和植株性状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SE21S育性败育期的植株形态特征... 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的自然条件下,观察了水稻光敏核不育系SE21S在育性败育期的植株性状、叶枕、穗长、至抽穗时间,花粉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和植株性状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SE21S育性败育期的植株形态特征特性为叶枕距-1.0~4.5cm,幼穗长12.5~14.6cm,距抽穗前6.4~9.6d,花粉小孢子发育时期正处在单核期,光温条件是影响育性的敏感气候因子。(2)花粉小孢子细胞发生变化表现皱缩不规则,可育的小孢子细胞表现圆滑有规则,而在胞母细胞至四分体时期与正常水稻(对照)相比,在形态上未见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21S 植株性状 小孢子 花粉育性 敏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生素对水稻种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惠杰 何花榕 +1 位作者 杨聚宝 王侯聪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5-10,共6页
研究了两种抗生素对水稻种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抗生素卡那霉素(Kanamycin,Km)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p)对水稻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都发生抑制作用,而Km比Ap的抑制作... 研究了两种抗生素对水稻种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抗生素卡那霉素(Kanamycin,Km)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p)对水稻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都发生抑制作用,而Km比Ap的抑制作用强。不论诱导期还是分化期用Km50、100mg/kg处理,除可培养出少量白化苗外,200mg/kg以上剂量处理的均未能分化出绿苗。仅分化期用Ap处理,50~200mg/kg浓度促进了绿苗分化,但浓度达400mg/kg时则开始发生抑制作用。诱导期用Km处理的愈伤组织,在分化期其死亡率随浓度的提高而提高。而仅在分化期用Km和Ap处理的愈伤组织,虽也有不同程度的致死现象,但数量较少。Km+Ap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具有累加抑制作用。在分化期处理,Ap可部分解除Km对绿苗分化的抑制效应。文中还讨论了Km和Ap作为检测是否导入外源基因的适宜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胚愈伤组织 诱导 分化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三系杂交籼稻亲本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松彪 胡如英 杨聚宝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7,共7页
为分析新选核不育系(材料)的配组优势,探讨两系杂交籼稻亲本和组合的选育,选用3个籼型两系核不育系(材料)SE21s、SE126、SE152,3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福伊A,与IR29478等6个籼型恢... 为分析新选核不育系(材料)的配组优势,探讨两系杂交籼稻亲本和组合的选育,选用3个籼型两系核不育系(材料)SE21s、SE126、SE152,3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福伊A,与IR29478等6个籼型恢复系(材料)作6×6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抽穗期、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以及F1优势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杂种性状的表现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育系SE152、龙特浦A、SE21s和恢复系明恢86、明恢63具有较高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两系组合具有比三系组合更强的单株产量竞争优势,SE126/明恢86、SE21s/明恢86、SE152/明恢86、SE126/明恢63、SE21s/明恢63等5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比对照汕优63提高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两系 三系 配合力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2186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如英 赵明富 +2 位作者 郑建华 吴春珠 杨聚宝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两优 2 186是用水稻光温敏不育系SE2 1S(光补S -1)与恢复系明恢 86配组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优、较抗稻瘟病、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省肥易种等优点。 2 0 0 0年通过福建省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2186组合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制种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亚种间F_1抽穗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明富 徐才国 +2 位作者 胡如英 杨聚宝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6-10,共5页
选用5个籼稻和6个广亲和粳稻品种,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组合,计算杂种F1抽穗期杂种优势;并采用113个RFLP标记,检测11个亲本间的RFLP多态性,计算籼粳亚种间F1的基因型杂合度,分析杂种F1的抽穗期及其杂种优势与基因型杂合度... 选用5个籼稻和6个广亲和粳稻品种,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组合,计算杂种F1抽穗期杂种优势;并采用113个RFLP标记,检测11个亲本间的RFLP多态性,计算籼粳亚种间F1的基因型杂合度,分析杂种F1的抽穗期及其杂种优势与基因型杂合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籼粳亚种间F1的抽穗期呈负向优势,F1的抽穗期及其杂种优势与基因型的杂合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籼粳杂种 粳稻 RFL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闽科104S的选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建华 孙永建 +2 位作者 蔡巨广 赵明富 杨聚宝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84-688,共5页
选用低温敏水稻核不育系SE152S为改良主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将低世代分离群体置于高海拔长日低温(沙县湖源乡)生态环境分离筛选不育起点温度低的不育株,经海南加代繁殖穿梭育种,育成不育性稳定的闽科104S,本文就该不育系的选育过... 选用低温敏水稻核不育系SE152S为改良主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将低世代分离群体置于高海拔长日低温(沙县湖源乡)生态环境分离筛选不育起点温度低的不育株,经海南加代繁殖穿梭育种,育成不育性稳定的闽科104S,本文就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 生态压力 闽科104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