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渣基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对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光学检测
1
作者 杨钰钰 卫潇 +4 位作者 李雅倩 刘欣妮 王凤杰 何红珠 高月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5-962,共8页
为利用废弃豆渣,开发废弃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方式,实现“以废治废”,本研究以水为溶剂、以富氮废弃豆渣为碳源和氮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豆渣基氮掺杂的碳量子点(N-CQDs),进而基于N-CQDs构建了一种用于水环境中痕量对硝基苯酚(PNP)的... 为利用废弃豆渣,开发废弃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方式,实现“以废治废”,本研究以水为溶剂、以富氮废弃豆渣为碳源和氮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豆渣基氮掺杂的碳量子点(N-CQDs),进而基于N-CQDs构建了一种用于水环境中痕量对硝基苯酚(PNP)的快速高效检测新方法。N-CQDs制备过程绿色、简单,同时采用自身供氮、供碳的豆渣制备碳量子点实现了对废弃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再利用。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表征了N-CQDs的形貌和光学特征;并探究了N-CQDs荧光传感器对PNP的最佳检测条件和检测性能。在最佳检测条件下,N-CQDs的荧光猝灭程度与PNP的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此外,通过图谱重叠分析、荧光寿命衰减曲线测定与解析以及双指数模型拟合,揭示了其检测机理为内滤效应。该传感器已成功应用于自来水样品中的PNP定量检测,且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为废弃豆渣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对硝基苯酚 豆渣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果荚基多孔碳材料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
2
作者 何红珠 王欣怡 +5 位作者 卫潇 王凤杰 刘欣妮 杨钰钰 罗莎 Ilhem Kerboua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9-1399,共11页
为解决牡丹果荚废弃物焚烧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并进一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本文以生物质废弃物牡丹果荚为碳源,KHCO3为活化剂,且牡丹果荚与活化剂质量比为1∶3,经一步活化法800℃煅烧2 h制备出孔结构发达的牡丹果荚基... 为解决牡丹果荚废弃物焚烧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并进一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本文以生物质废弃物牡丹果荚为碳源,KHCO3为活化剂,且牡丹果荚与活化剂质量比为1∶3,经一步活化法800℃煅烧2 h制备出孔结构发达的牡丹果荚基多孔碳(PC-800-3)材料吸附水中四环素。通过调控活化温度、牡丹果荚/KHCO3质量比,得到的最佳产物PC-800-3较直接热解的牡丹果荚基多孔碳(PC)比表面积增加60倍,298 K下对100 mg·L^(-1)四环素溶液的最大吸附量为394.3 mg∙g^(-1)。通过比表面积孔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对PC与PC-800-3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活化剂的加入促进了多孔碳中微孔与介孔的生成。选择PC-800-3进行后续吸附实验,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实验证实吸附为自发吸热过程,以单分子层物理吸附为主,存在静电相互作用。所制备的PC-800-3材料在较宽pH范围内和离子干扰下的吸附性能良好。再生实验表明,PC-800-3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因此,将牡丹果荚转化为多孔碳制备性能优异的吸附剂,在解决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问题的同时拓宽了其应用范围,进一步实现了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果荚 多孔碳 四环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oO_(3)/Bi_(2)MoO_(6)异质结微球在可见光条件下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3
作者 关卫省 王欣怡 +7 位作者 卫潇 秦昉 张珅 李雅倩 王美琪 王凤杰 何红珠 杨钰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52-4161,共10页
钼酸铋(Bi_(2)MoO_(6))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Bi_(2)MoO_(6)存在量子产率低、电子与空穴易复合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Bi_(2)MoO_(6)的光催化活性,采用溶剂热法辅助柠檬酸制备钴酸镧(LaCoO_(3)),并将其与... 钼酸铋(Bi_(2)MoO_(6))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Bi_(2)MoO_(6)存在量子产率低、电子与空穴易复合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Bi_(2)MoO_(6)的光催化活性,采用溶剂热法辅助柠檬酸制备钴酸镧(LaCoO_(3)),并将其与Bi_(2)MoO_(6)复合以制备不同质量比的p n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材料LaCoO_(3)/Bi_(2)MoO_(6),进而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中四环素(Tetracycline,TC)的研究。采用XRD、FT IR、XPS、UV vi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光催化性能,分析光催化降解效果,探究催化反应机理。结果显示:构建的LaCoO_(3)/Bi_(2)MoO_(6)复合材料显著增强了Bi_(2)MoO_(6)的光催化活性,LaCoO_(3)质量分数为5%时LaCoO_(3)/Bi_(2)MoO_(6)呈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在100 min内对水中TC(30 mg/L)污染物降解效率高达86.1%,反应速率常数k达到了0.01913 min-1,比Bi_(2)MoO_(6)与LaCoO_(3)分别高2倍与7倍。LaCoO_(3)/Bi_(2)MoO_(6)对可见光的吸收大大提高,颗粒粒径明显增大。5次循环回收试验结果显示5%LaCoO_(3)/Bi_(2)MoO_(6)对TC的降解效率仅下降了2.6%,表明LaCoO_(3)/Bi_(2)MoO_(6)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反应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因此,以Bi_(2)MoO_(6)与LaCoO_(3)进行复合以制备高效、低能耗的p n型光催化材料LaCoO_(3)/Bi_(2)MoO_(6)并用于降解TC,可为光催化技术在处理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方面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LaCoO_(3)/Bi_(2)MoO_(6) 异质结 光催化 降解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双减”政策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范晓东 杨钰钰 刘一丹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以政策工具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文本分析法,以53份中央、省级政府和国内试点城市的“双减”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出含有5类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各级政府的“双减”政策文本中,权威性工具高歌猛进;中央和省级偏好负向激励,... 以政策工具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文本分析法,以53份中央、省级政府和国内试点城市的“双减”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出含有5类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各级政府的“双减”政策文本中,权威性工具高歌猛进;中央和省级偏好负向激励,试点偏好正向激励;能力建设性工具呈现目标群体全覆盖与途径多样化特点;系统变革性工具突出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寻求个性表达;地方政府象征与劝诫性工具手段单一,影响力不足。建议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履职评价,扎实推进权威性工具落地落实;完善配套型和内涵型激励性工具,增加能力建设类工具的资源供给;健全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升象征与劝诫性工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政策工具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化钙钛矿量子点对邻苯二酚的选择性检测
5
作者 刘欣妮 卫潇 +5 位作者 杨钰钰 王凤杰 何红珠 秦昉 刘佳丽 王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26-3532,共7页
利用水乳液法制备了硼酸化钙钛矿量子点(APBA-PQDs),基于APBA-PQDs与邻苯二酚(CC)之间的硼酸盐亲和机制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检测水相CC的新方法,解决了PQDs传感器在水相中易凝聚而猝灭且选择性不高的难题.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 利用水乳液法制备了硼酸化钙钛矿量子点(APBA-PQDs),基于APBA-PQDs与邻苯二酚(CC)之间的硼酸盐亲和机制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检测水相CC的新方法,解决了PQDs传感器在水相中易凝聚而猝灭且选择性不高的难题.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APBA-PQDs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APBA-PQDs荧光传感器对CC的检测性能和机理.研究表明,当n(PQDs:APBA)=1:1,响应时间为7min,pH值为7时,检测效果最佳,且在最优检测条件下,APBA-PQDs的相对荧光强度比值(F_(0)/F)与CC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2nmol/L.此外,APBA-PQDs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能够用于实际水样中CC的快速检测,为后续钙钛矿量子点用于水相污染物检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量子点 硼酸功能化 邻苯二酚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网络视角下乡村教师编制政策的执行困境和突破路径
6
作者 杨钰钰 刘一丹 《乡村论丛》 2022年第5期99-105,共7页
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对我国乡村教师编制政策的现实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之间理解“偏差”导致政策实际执行力弱;生产者网络内部制度混乱,缺乏必要的监督;议题网络缺乏话语权,缺少必要的参与程度。为保证乡村教师编制... 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对我国乡村教师编制政策的现实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之间理解“偏差”导致政策实际执行力弱;生产者网络内部制度混乱,缺乏必要的监督;议题网络缺乏话语权,缺少必要的参与程度。为保证乡村教师编制政策执行,各个利益主体需要协调配合:府际网络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现有乡村教师编制;生产者网络要建立动态编制调配机制,促进乡村教师编制合理化;多角度提高专业网络和议题网络的政策参与,完善动态调整和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编制政策 政策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