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两种调查取样方法比较研究
1
作者 谢美琦 朱宏远 +11 位作者 杨长举 韩可洪 余玖坤 关现军 沈栎阳 徐成梨 陆泽玮 刘畅 何贝贝 蒲雷 华红霞 蔡万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4-652,共9页
吸虫法是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的主流方法,但随着大规模调查取样需求的日益增加,便捷性逐渐成为选择调查取样方法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不少研究者开始倾向于使用扫网法。然而,关于扫网法与吸虫法在调查效果上的直接比较尚未见报道。研... 吸虫法是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的主流方法,但随着大规模调查取样需求的日益增加,便捷性逐渐成为选择调查取样方法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不少研究者开始倾向于使用扫网法。然而,关于扫网法与吸虫法在调查效果上的直接比较尚未见报道。研究基于江汉平原稻区多年的调查取样资料(2018、2019、2020年),对这2种调查取样方法在采集偏好、采集效率以及对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关键类群变化的敏感性方面进行了比较,旨在为农业生物多样性以及昆虫生态学相关研究提供调查取样方法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调查取样方法在体型大小、迁移能力和垂直分布3种功能性状上的采集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所采集的常见科节肢动物群落高度相似。由于扫网法取样面积更大,它能更全面地反映物种丰富度(P<0.05)。此外,尽管两种方法在反映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和关键类群(如寄生蜂、蜘蛛和稻飞虱)丰度的变化趋势上保持一致,但在进一步将蜘蛛细分为游猎型与结网型时,两者所呈现的丰度时间变化趋势出现了差异(P<0.05)。具体来说,在整个调查期内,利用吸虫法获得的2种类型蜘蛛的丰度呈现递减趋势,而扫网法则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动态,其转折点出现在孕穗期。综上所述,扫网法能够全面且准确地反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进行大规模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时,扫网法相较于吸虫法展现出了更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 扫网法 吸虫法 生物多样性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性物质对几种仓库害虫驱避性的估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长举 杨志慧 +2 位作者 邹矛 胡建芳 邓望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76-580,共5页
选用4种易于取得的中草药、香料和食用油,分别对玉米象、赤似谷盗和绿豆象的驱避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山柰、黑胡椒、米糠油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和绿豆象成虫及八角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都有明显驱避作用,其中山柰... 选用4种易于取得的中草药、香料和食用油,分别对玉米象、赤似谷盗和绿豆象的驱避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山柰、黑胡椒、米糠油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和绿豆象成虫及八角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都有明显驱避作用,其中山柰的驱避作用最强。当按0.3ml·皿(-1)的浓度拌小麦和绿豆时,处理48h,山柰对玉米象和绿豆象的驱避率高达100%;黑胡椒对玉米象的驱避率为86%;对绿豆象为80.5%;八角对玉米象的驱避率为78.2%。用滤纸法处理72h,山柰、八角、黑胡椒、米糠油对赤拟谷盗幼虫的驱避率依次为94.7%、84.3%、50.1%和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物质 仓库害虫 驱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油拌粮对玉米象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及保粮效果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长举 邓望喜 杨志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7-89,共3页
玉米象(Sitop hilus zeamais)是最大的毁灭性储藏物害虫之一。它能危害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及其加工品,还能危害莲籽,该仁米,天麻等土特产及中药材。目前在国家粮库等单位主要采用熏蒸剂和化学保护剂防治玉米象,可是在农户及城市居民家... 玉米象(Sitop hilus zeamais)是最大的毁灭性储藏物害虫之一。它能危害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及其加工品,还能危害莲籽,该仁米,天麻等土特产及中药材。目前在国家粮库等单位主要采用熏蒸剂和化学保护剂防治玉米象,可是在农户及城市居民家中应用化学药剂特别是熏蒸剂很不方便,很不安全。为探讨在农户及城市居民家中防治玉米象的简便、安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象 菜油 粮食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性物质防治绿豆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长举 杨志慧 +2 位作者 邓望喜 胡望清 胡建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4-9,共6页
中草药山奈的丙酮提取液,对绿豆象成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产卵作用,并能有效阻止绿豆象幼虫侵入豆粒。在该试验条件下,按每百克绿豆用提取液0.9~3ml时,处理40天后的防治效果仍达96.1%~100%;按100g绿豆用提取液... 中草药山奈的丙酮提取液,对绿豆象成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产卵作用,并能有效阻止绿豆象幼虫侵入豆粒。在该试验条件下,按每百克绿豆用提取液0.9~3ml时,处理40天后的防治效果仍达96.1%~100%;按100g绿豆用提取液2~4ml时,处理237天后,豆粒被害率仅为1.3%~4.3%,并且豆粒色泽鲜艳。漆籽油及鱼腥草、薄荷的丙酮提取液,100g绿豆用1.5~3ml拌种时,对成虫也具有一定的驱避产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物质 粮食贮藏 防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米糠油防治绿豆象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长举 杨志慧 +2 位作者 胡建芳 邓望喜 邹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自由选择法和固定选择法,用米糠油防治绿豆象。结果表明:毛米糠油和精米糠油拌绿豆能有效防止绿豆象的侵害,每公斤绿豆用油3ml时,能使绿豆安全储蓄130多天;每公斤绿豆用油5ml时,能使绿豆安全储蓄330多天,并且色... 采用自由选择法和固定选择法,用米糠油防治绿豆象。结果表明:毛米糠油和精米糠油拌绿豆能有效防止绿豆象的侵害,每公斤绿豆用油3ml时,能使绿豆安全储蓄130多天;每公斤绿豆用油5ml时,能使绿豆安全储蓄330多天,并且色泽鲜艳。米糠油之所以能有效防治绿豆象,是因为它能驱避绿豆象产卵和阻止卵的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象 绿豆 米糠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印度谷螟的辐射遗传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长举 刘淦明 +2 位作者 邓望喜 杨志慧 胡建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8-92,共5页
用^(60)Coγ射线1、3、5、7、10 krad辐照4~5日龄的印度谷螟雄蛹,当辐照剂量为1~7krad时,被辐照蛹都能羽化,但10krad辐照的,羽化率仅40%。用1、3 krad辐照,成虫畸形率低,且对雄成虫交配能力影响较小,但用7、10 krad辐照,成虫畸形率... 用^(60)Coγ射线1、3、5、7、10 krad辐照4~5日龄的印度谷螟雄蛹,当辐照剂量为1~7krad时,被辐照蛹都能羽化,但10krad辐照的,羽化率仅40%。用1、3 krad辐照,成虫畸形率低,且对雄成虫交配能力影响较小,但用7、10 krad辐照,成虫畸形率分别为60%、100%,只有30%~50%的成虫能进行交配。1、3、5 Krad辐照雄蛹,F_1代卵孵化率分别比对照降低25.5%、21.1%、39.4%,F_2代卵的孵化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6.6%、80.8%、74.0%。这可能是遗传不育现象。1、5、7 krad辐照的,诱导出了成虫翅透明的突变品系(透明型)。该突变品系对研究印度谷螟的部分遗传学及遗传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谷螟 辐照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谷螟突变体的诱导与培育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长举 杨志慧 +2 位作者 胡建芳 邓望喜 张宏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18,共3页
1991—1993年,借助60Co辐照及杂交技术,在国内外首次诱导和培育出印度谷螟(PlodiainterpunctelaHubner)成虫的15种突变体。这些突变体是:翅透明型,半翅透明型,翅端部透明型,翅半月状透... 1991—1993年,借助60Co辐照及杂交技术,在国内外首次诱导和培育出印度谷螟(PlodiainterpunctelaHubner)成虫的15种突变体。这些突变体是:翅透明型,半翅透明型,翅端部透明型,翅半月状透明斑型,前翅内半透明型,后翅透明型,非对称透明型,深红眼型,淡红眼型,白眼型,胸腹板、足黄色型,深红眼翅透明型,淡红眼翅透明型,白眼翅透明型及眼翅腹三特征突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谷螟 突变体 诱导变异 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的储粮害虫防治 被引量:26
8
作者 杨长举 唐国文 薜东 《湖北植保》 2004年第5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21世纪 储粮害虫 防治 昆虫病原微生物 信息素 昆虫生长调节剂 植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利用硅藻土防治储粮害虫及其它害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杨长举 薛东 +2 位作者 张宏宇 华红霞 宫振 《湖北植保》 2002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储粮害虫 硅藻土 硅藻岩 碎屑岩 粮食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柑皮、桔皮几种提取液对杂拟谷盗作用方式及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杨长举 邓望喜 +2 位作者 杨志慧 文必然 倪国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5,共3页
试验表明,六种提取液对杂拟谷盗有不同程度的熏蒸作用。用广柑和桔皮的乙醇提取液及广柑和桔皮的丙酮提取液570ml/m^3熏蒸时,对杂拟谷盗成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广柑皮 桔皮 杂拟谷盗 贮粮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储粮综合治理储粮有害生物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长举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储粮有害生物 控温储粮 综合治理 气体温度 粮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薇甘菊对昆虫和病原菌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冯惠玲 杨长举 +1 位作者 张兴 叶万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2-85,共4页
研究了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 B K 的乙醇、丙酮提取物对菜青虫Pierisrapae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和拒食作用。质量浓度为500mg·L-1的乙醇提取物对1~2... 研究了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 B K 的乙醇、丙酮提取物对菜青虫Pierisrapae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和拒食作用。质量浓度为500mg·L-1的乙醇提取物对1~2龄的菜青虫的毒杀作用达到80%,LC50=293 4mg·L-1对2~3龄小菜蛾幼虫的毒杀作用达到70%以上,LC50=343 5mg·L-1。相同质量浓度的丙酮提取物对2种幼虫的毒杀作用略低于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25mg·L-1的乙醇、丙酮提取物对2种幼虫均具有拒食作用,前者拒食率分别为97 4%和70 4%,后者提取物的拒食率分别为96 5%和98 3%。薇甘菊(干样 培养基)0 02g mL的甲醇、丙酮提取物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li、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菌丝的抑制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 提取物 昆虫 植物病原真菌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提取物对几种储粮害虫的驱避和触杀效应 被引量:22
13
作者 姚英娟 薛东 +4 位作者 杨长举 谢令德 舒在习 韩波 林开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研究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4种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L.)3种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 研究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4种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L.)3种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蛇床子4种溶剂的提取物对3种试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60 h的平均驱避等级最高达到Ⅴ级,对3种试虫的触杀死亡率最高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提取物 玉米象 谷蠹 锯谷盗 触杀作用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园昆虫群落种类组成与营养结构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黄衍章 江世宏 +1 位作者 杨长举 薛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8-213,共6页
2001年11月至2002年10月对深圳市荔枝园昆虫群落的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园昆虫群落种类(包括蛛形纲)共有369种,其中害虫有63种,天敌79种,中性昆虫227种。在植食营养层中,咀嚼式害虫以鳞翅目为主,关键种类为荔枝蛀蒂虫、三角新小卷叶蛾;在... 2001年11月至2002年10月对深圳市荔枝园昆虫群落的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园昆虫群落种类(包括蛛形纲)共有369种,其中害虫有63种,天敌79种,中性昆虫227种。在植食营养层中,咀嚼式害虫以鳞翅目为主,关键种类为荔枝蛀蒂虫、三角新小卷叶蛾;在捕食性营养层中,以草蛉、瓢虫为主,关键种类为中华草蛉与食螨瓢虫;在寄生性营养层中,关键种类为蛀蒂虫显茧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昆虫群落 种类组成 营养结构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菖蒲活性物质β-细辛醚对四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活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姚英娟 蔡万伦 +2 位作者 杨长举 张宏宇 华红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3-460,共8页
植物性次生物质在植物-害虫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中的一些成分对害虫具有熏蒸、触杀和驱避等作用。水菖蒲Acorus calamusL.是一种常用中药,它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为β-细辛醚。本研究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水菖蒲根茎提取物... 植物性次生物质在植物-害虫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中的一些成分对害虫具有熏蒸、触杀和驱避等作用。水菖蒲Acorus calamusL.是一种常用中药,它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为β-细辛醚。本研究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水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和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Fabricius)4种储粮害虫的熏蒸击倒和致死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4种试虫的熏蒸击倒和致死作用明显。以50μL/L的浓度处理120h后,对玉米象、谷蠹和四纹豆象的击倒作用均达到100%,而对赤拟谷盗击倒率为50%;玉米象、谷蠹和四纹豆象的死亡率分别为81.23%,97.78%和100%,而赤拟谷盗死亡率仅为8.89%。处理24h,β-细辛醚对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和四纹豆象的KC50分别为49.38,102.96,124.04和1.07μL/L;处理120h,β-细辛醚对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和四纹豆象的LC50分别为17.82,4.42,116.48和0.73μL/L。结果显示水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4种储粮害虫均具有明显的熏蒸效果,具有开发为储粮害虫熏蒸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害虫 水菖蒲 植物性杀虫剂 Β-细辛醚 熏蒸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条件对黄粉虫幼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5
16
作者 华红霞 杨长举 +1 位作者 余纯 胡建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在不同条件下饲养黄粉虫幼虫 30d后 ,调查其重量增长速度 ,结果表明 :复合饲料A饲养的黄粉虫 ,其幼虫增重速度是单纯麦麸饲养黄粉虫的 2 .4倍 ;饲料含水量为 18%时幼虫增重速度是含水量为 12 %的 1.5倍 ;幼虫密度在每cm3 饲料中虫数为 0... 在不同条件下饲养黄粉虫幼虫 30d后 ,调查其重量增长速度 ,结果表明 :复合饲料A饲养的黄粉虫 ,其幼虫增重速度是单纯麦麸饲养黄粉虫的 2 .4倍 ;饲料含水量为 18%时幼虫增重速度是含水量为 12 %的 1.5倍 ;幼虫密度在每cm3 饲料中虫数为 0 .5 4头时的幼虫增重速度是密度为 0 .2 7头的 1.5倍 ;光 暗比为 12∶12的幼虫增重速度是光 暗比为 0∶2 4的 1.6倍。黄粉虫幼虫喜欢在浅层饲料中活动 ,饲料厚度应保持在 3.0~ 4.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幼虫 饲养效率 饲养的光线设置 饲料厚度 昆虫饲料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种植物提取物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54
17
作者 姚英娟 薛东 杨长举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2-698,共7页
为了筛选对粮库安全的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了21种植物的4种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sky的驱避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石油醚提取物、黄姜Curcumalonga丙... 为了筛选对粮库安全的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了21种植物的4种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sky的驱避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石油醚提取物、黄姜Curcumalonga丙酮提取物和山鸡椒Litseacubeba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作用显著,处理60h平均驱避等级均达到Ⅴ级,平均驱避率分别为80.02%、80.60%和81.70%。在21种植物中,石菖蒲Acorusgramineus和巴豆Crotontiglium的4种溶剂提取物均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作用明显,7.86mg/cm2的剂量处理4天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玉米象 驱避作用 触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水稻田不同斑块设计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蔡万伦 石尚柏 +2 位作者 杨长举 彭于发 郑亚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968-2975,共8页
利用正交设计考察了B t水稻种植面积大小以及与非转基因水稻相间距离两个因素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B t稻斑块与非转B t稻斑块共存格局下,尽管两因素对两个品种上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但较大斑块面... 利用正交设计考察了B t水稻种植面积大小以及与非转基因水稻相间距离两个因素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B t稻斑块与非转B t稻斑块共存格局下,尽管两因素对两个品种上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但较大斑块面积对两个品种水稻而言均有利于其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保持。同时还发现,两个因素对两个品种斑块上的节肢动物群落影响不尽相同,且起显著效应的时间分布也因品种而异。对转B t稻斑块上节肢动物群落显著影响集中在水稻生育期前期(7月份)和末期(9月份),以斑块面积因素相对而言对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影响更大,具体表现在其面积越大,多样性越高,优势集中度越大。而对于非转B t稻两个因素对其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几乎贯穿整个调查期,其中又以斑块相间距离因素的影响更大,距离越小,多样性越高,优势集中度越低。进一步品种间的比较发现,转B t稻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影响显著,在靶标害虫危害盛期其上节肢动物群落明显比非转B t稻上的稳定,而在非靶标害虫危害为主的时期,转B t稻田上节肢动物群落均不如非转B t稻上的稳定,尤其在水稻移栽后初期表现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水稻 斑块 节肢动物群落 稳定性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玉米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9
作者 姚英娟 薛东 +1 位作者 杨长举 姚英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8,共6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各种植物性杀虫剂防治玉米象的研究方法,阐述了目前在玉米象防治中已利用的植物性杀虫剂的研究成果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植物性杀虫剂 玉米象 研究进展 防治 研究方法 应用价值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生长期几种重要成分含量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贾乾涛 石尚柏 +1 位作者 杨长举 彭于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02-2006,共5页
对Bt水稻汕优63及其非转基因亲本汕优63不同生长期几种重要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转Bt基因水稻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代谢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在抽穗期,Bt水稻和非Bt水稻茎秆和叶片中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对Bt水稻汕优63及其非转基因亲本汕优63不同生长期几种重要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转Bt基因水稻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代谢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在抽穗期,Bt水稻和非Bt水稻茎秆和叶片中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大部分生长期,Bt水稻和非Bt水稻氮、磷和硅的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它们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氮和磷的含量在拔节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而硅的含量则随水稻的生长发育呈上升趋势;在水稻生长前期,Bt水稻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含量比非Bt水稻低,但在后期比非Bt水稻高,且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水稻 氨基酸 可溶性糖 还原糖 成分含量 生长期 BT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