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处理温度对1Cr18Ni9Ti钢脉冲直流等离子渗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义民 徐洮 +1 位作者 梁爱民 薛群基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67,共4页
利用脉冲直流辉光等离子技术,在不同的温度下对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渗氮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渗氮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温度显著影响1Cr18Ni9Ti钢渗氮层的结构与性能。处理温度≤... 利用脉冲直流辉光等离子技术,在不同的温度下对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渗氮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渗氮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温度显著影响1Cr18Ni9Ti钢渗氮层的结构与性能。处理温度≤440℃时,渗层为纯S相结构;处理温度在460~540℃之间时,为S相+CrN+Fe4N的混合组织;处理温度≥560℃时,为CrN+Fe4N的化合物层。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对该钢进行脉冲直流等离子渗氮,获得表面硬度高于基底5~6倍的渗氮层。渗氮层的厚度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抗腐蚀性能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 等离子渗氮 脉冲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离子束辐照对Ni_3Al合金表面的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林义民 徐洮 张洪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5-210,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腐蚀等技术研究了 3种不同束流密度的强脉冲离子束辐照对Ni3 Al合金表面形貌与物相及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IPIB辐照时 ,试样最外表面的温度远超过Ni3 Al合金的熔点 ,造成试样表面融化 ,从...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腐蚀等技术研究了 3种不同束流密度的强脉冲离子束辐照对Ni3 Al合金表面形貌与物相及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IPIB辐照时 ,试样最外表面的温度远超过Ni3 Al合金的熔点 ,造成试样表面融化 ,从而清洁和抛光试样表面 ;随离子束流密度的增加 ,Ni3 Al合金表面的物相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分别产生形变织构、部分非晶及新相 ,使Ni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合金 强脉冲离子束辐照 织构 电化学腐蚀性能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r18Ni9Ti钢离子氮化层的SEM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义民 徐洮 +2 位作者 梁爱民 刘惠文 薛群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444,共1页
关键词 离子氮化技术 离子氮化层 金相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腐蚀性能 1CR18NI9TI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氧化铝载体废催化剂中回收钯的富集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4
作者 林义民 张正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研究了从氧化铝废催化剂中回收钯的几种富集方法 :氨络合 -酸化沉淀法 ,活性炭、树脂吸附法 ,锌片还原法 ,硫化钠沉淀法。通过试验比较 ,最终选择以硫化钠作沉淀剂的富集方法来回收钯 ,这种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沉淀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 研究了从氧化铝废催化剂中回收钯的几种富集方法 :氨络合 -酸化沉淀法 ,活性炭、树脂吸附法 ,锌片还原法 ,硫化钠沉淀法。通过试验比较 ,最终选择以硫化钠作沉淀剂的富集方法来回收钯 ,这种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沉淀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Y离子对Ni_3Al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林义民 徐洮 张洪涛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2期155-158,共4页
以40KeV的能量和3×1017/cm2的剂量在Ni3Al合金中注入Y离子,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划痕分析等技术研究了离子注入对其900℃恒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Y离子不仅改变了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而且改变了... 以40KeV的能量和3×1017/cm2的剂量在Ni3Al合金中注入Y离子,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划痕分析等技术研究了离子注入对其900℃恒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Y离子不仅改变了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而且改变了其氧化机理。注入Y离子后合金氧化产物中的NiO含量大为增加,从而降低了合金的抗氧化性能。但Y离子的注入使NiO晶粒细化,增强了氧化膜的塑性和粘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合金 氧化 离子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材料的脉冲直流等离子渗氮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义民 徐洮 薛群基 《热处理》 CAS 2007年第3期29-34,共6页
脉冲直流等离子渗氮处理已成为金属材料表面强化的重要方法。介绍了1Cr18Ni9Ti不锈钢、38CrMoAl渗氮钢、Cr12MoV模具钢等几种常用材料的脉冲直流等离子渗氮处理的工艺特点和性能变化,并对等离子渗扩处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脉冲直流 等离子渗氮 不锈钢 渗氮钢 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流密度和基底温度对TiN纳米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梁爱民 徐洮 +2 位作者 王立平 林义民 孙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4-536,共3页
采用低能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在Si片上制备了TiN纳米薄膜。考察了离子束流密度和基底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离子束流密度的增大,TiN薄膜的纳米硬度上升,膜基结合力变化不大,薄膜的耐磨性获得了很大改善;制膜时的基底温度升... 采用低能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在Si片上制备了TiN纳米薄膜。考察了离子束流密度和基底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离子束流密度的增大,TiN薄膜的纳米硬度上升,膜基结合力变化不大,薄膜的耐磨性获得了很大改善;制膜时的基底温度升高,薄膜的硬度也会上升,但膜基结合力下降,摩擦系数增大,薄膜的耐磨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薄膜 离子束辅助沉积 结合强度 纳米硬度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渗氮对H13钢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罗顺 林义民 +1 位作者 唐维学 侯惠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9-171,共3页
首先对H13钢的等离子渗氮工艺进行优化,然后使用优化后的工艺处理H13模具钢,并对其进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等离子渗氮对摩擦规律的影响,对磨损后的显微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离子渗氮可以大幅度改... 首先对H13钢的等离子渗氮工艺进行优化,然后使用优化后的工艺处理H13模具钢,并对其进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等离子渗氮对摩擦规律的影响,对磨损后的显微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离子渗氮可以大幅度改善挤压模具钢的高温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钢 离子渗氮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渗氮压力对H13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罗顺 林义民 +1 位作者 唐维学 侯惠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99,共3页
研究了等离子渗氮压力对H13模具钢渗层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对磨损后的显微形貌进行了分析,对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选择N2与H2的体积比为2∶1,渗氮温度为540℃,渗氮压力为1066 Pa的工艺条件,渗氮层厚度值最大,硬... 研究了等离子渗氮压力对H13模具钢渗层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对磨损后的显微形貌进行了分析,对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选择N2与H2的体积比为2∶1,渗氮温度为540℃,渗氮压力为1066 Pa的工艺条件,渗氮层厚度值最大,硬度曲线最平缓,摩擦因数低,磨损量最小,具有相对较好的耐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钢 离子渗氮 摩擦磨损
原文传递
1Cr18Ni9Ti钢等离子渗氮中的黑层及边缘效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学飞 杨瑞成 +2 位作者 林义民 徐洮 王凯旋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70,共3页
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在460℃~580℃、气压为400Pa~70kPa、保温4h~8h条件下进行等离子渗氮处理,试验中发现当温度>560℃时,试样表面出现黑层,其主要成分为基体中的某元素与氮的化合物;当气压>35kPa时,由于残余压应力及渗剂... 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在460℃~580℃、气压为400Pa~70kPa、保温4h~8h条件下进行等离子渗氮处理,试验中发现当温度>560℃时,试样表面出现黑层,其主要成分为基体中的某元素与氮的化合物;当气压>35kPa时,由于残余压应力及渗剂量和渗层深度的影响,试样边缘发生体积膨胀,即边缘效应;当辉光不均匀时,边缘渗层深度大于中间部分渗层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渗氮 黑层 边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分辨XPS测定极薄金膜的厚度和覆盖率 被引量:2
11
作者 庞重军 白明武 +2 位作者 严洁 王博 林义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52,共4页
极薄薄膜的覆盖率有时难以用常规方法定量表征。本文提出了一套以单层薄膜的角分辨X射线光电子能谱(ARXPS)模型测定极薄薄膜的厚度h,以恰好不再能检测到基底信号的光电子出射角(TOA)为最小基底信号起飞角θmin,以最大裸露线宽L=h/tg... 极薄薄膜的覆盖率有时难以用常规方法定量表征。本文提出了一套以单层薄膜的角分辨X射线光电子能谱(ARXPS)模型测定极薄薄膜的厚度h,以恰好不再能检测到基底信号的光电子出射角(TOA)为最小基底信号起飞角θmin,以最大裸露线宽L=h/tgθmin为直径的圆形裸露区模型估算薄膜覆盖率的新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热蒸镀法在羟基化硅基底上制备的极薄的岛状金膜,当TOA〉17.5°时Au 4f的峰强变化与单层膜的ARXPS模型吻合得很好;当TOA〈7.5°时不再能检出基底信号;测得金膜的厚度为16.0±0.4,金膜覆盖率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 薄膜厚度 覆盖率 ARXPS 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型材废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小琴 唐维学 +2 位作者 林义民 岳伟 游玉萍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8年第4期332-335,共4页
铝型材厂的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废渣通常分为三类:含铬废渣、含氟废渣(酸渣)和不含铬、氟的废渣.本文介绍了废渣的多种回收利用工艺.含铬废渣可制备玻璃作色剂和水泥矿化剂等;含氟废渣可制备人造冰晶石;而不含铬、氟的废渣可制备作为吸... 铝型材厂的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废渣通常分为三类:含铬废渣、含氟废渣(酸渣)和不含铬、氟的废渣.本文介绍了废渣的多种回收利用工艺.含铬废渣可制备玻璃作色剂和水泥矿化剂等;含氟废渣可制备人造冰晶石;而不含铬、氟的废渣可制备作为吸附剂和干燥剂的活性Al2O3、耐火、耐磨材料、高效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人造沸石及其深加工产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型材废渣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过氧化氢控制电解测定砷铜合金中的铜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伟 游玉萍 +1 位作者 张小琴 林义民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9年第2期150-152,共3页
采用电解重量法测定砷铜合金中的铜,可在砷铜合金电解液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阻止砷(HI)在阴极上沉积.该法回收率为99.95%~102.2%,适合于砷铜合金中铜的精确测定.
关键词 砷铜合金 过氧化氢 电解重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GPRS的嵌入式车载导航与防盗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义民 邹自明 《软件导刊》 2012年第8期109-110,共2页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车载导航与防盗系统日新月异,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该类产品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首先提出了新型的车载导航与防盗报警系统的总体方案。然后,详细地分析该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双摄像头 GPRS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直流电机双模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义民 邹自明 《软件导刊》 2012年第5期49-51,共3页
为验证控制策略和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在分析无刷直流电机(BLDC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基于模块化建模与S函数相结合的思路,采用转速环PI和电流环PID双闭环,搭建出了有/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混合... 为验证控制策略和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在分析无刷直流电机(BLDC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基于模块化建模与S函数相结合的思路,采用转速环PI和电流环PID双闭环,搭建出了有/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混合仿真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仿真、比较和分析。仿真结果证明,该混合仿真模型在两种工作模式下具有可行性,为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建模仿真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火管腐蚀穿孔原因分析
16
作者 张鸣 林义民 李扬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2年第12期823-827,共5页
某锅炉火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蚀穿孔现象,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火管腐蚀穿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火管腐蚀穿孔主要是由炉水中的氧腐蚀引起的,炉水中高浓度的氯... 某锅炉火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蚀穿孔现象,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火管腐蚀穿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火管腐蚀穿孔主要是由炉水中的氧腐蚀引起的,炉水中高浓度的氯离子引起火管表面钝化层的破坏,加快了氧腐蚀的进程,从而导致火管在较短时间内被腐蚀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火管 腐蚀穿孔 氧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处理对电弧增材制造超级双相不锈钢微观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科 林义民 +4 位作者 王飞 易江龙 邹晓东 潘琳琳 牛犇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3-902,共10页
采用直径为1.2 mm的ER2594-超级双相不锈钢焊丝进行了多层单道墙体电弧增材试验,对增材件分别进行1050、1150和1250℃的固溶处理,并在固溶处理后对各试样进行了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双相比中的铁素体含... 采用直径为1.2 mm的ER2594-超级双相不锈钢焊丝进行了多层单道墙体电弧增材试验,对增材件分别进行1050、1150和1250℃的固溶处理,并在固溶处理后对各试样进行了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双相比中的铁素体含量增加,其显微硬度也相应提高.此外,固溶处理可降低增材件的内应力,最终基于较高硬度和较低内应力的协同作用,在1250℃时获得耐磨性能较优的试样,有效地提升了热处理后增材件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双相不锈钢 增材制造 固溶处理 内应力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等离子氮化层磨斑的SEM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延秋 林义民 +2 位作者 徐洮 翁立军 薛群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1-441,共1页
关键词 45钢 等离子氮化层 耐磨性能 金相组织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方式对纳米晶钴镀层的结构和摩擦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峰华 黄平 林义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2,共6页
采用不同电沉积方式制备了不同结构和晶粒尺寸的纳米晶钴(Co)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分析了镀层表面形貌、晶相结构与晶粒尺寸.采用MV-2T显微硬度计测试镀层的硬度.最后采用UMT-3M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镀层的摩擦和磨损... 采用不同电沉积方式制备了不同结构和晶粒尺寸的纳米晶钴(Co)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分析了镀层表面形貌、晶相结构与晶粒尺寸.采用MV-2T显微硬度计测试镀层的硬度.最后采用UMT-3M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镀层的摩擦和磨损性能进行了评价,并用扫描电镜对其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电沉积方式对制备的纳米Co镀层的晶相结构、晶粒尺寸、镀层形貌和摩擦磨损性能影响显著;采用双脉冲制备的纳米Co镀层具有最小的晶粒尺寸、最高的硬度及较好的耐磨性能;采用单双脉冲混合电镀制备的纳米Co镀层表面针孔孔洞直径最小,结构最致密,耐磨性能最好.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可通过优化电沉积方式来提高镀层的结构致密性,改善其硬度和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纳米钴镀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TZP陶瓷的摩擦磨损特性
20
作者 折晓黎 李波 林义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41,共6页
本文利用拴盘式摩擦试验机、扫描电镜EDX等技术,研究了Ce-TZP陶瓷及含有少量Al2O3的Ce-TZP陶瓷与Y-TZP对偶小球的对磨情况。实验表明,对陶瓷材料而言,材料的韧性对耐磨性有重要的影响。韧性高,耐磨性好,... 本文利用拴盘式摩擦试验机、扫描电镜EDX等技术,研究了Ce-TZP陶瓷及含有少量Al2O3的Ce-TZP陶瓷与Y-TZP对偶小球的对磨情况。实验表明,对陶瓷材料而言,材料的韧性对耐磨性有重要的影响。韧性高,耐磨性好,控制其摩擦磨损的机理是摩擦表面显著的塑性变形及塑性变形片的脱落,表现为沿晶和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磨损 塑性变形 CE-TZP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