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十年我国森林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全业 丁修堂 段祖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4-308,共5页
本文从森林效益扔定义与内涵、森林效益评价的理论、指标体系、方法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十年我国森林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定义与内涵 评价理论 指标体系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枣农间作系统研究文献评述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全业 邢黎峰 +2 位作者 李培云 丁修堂 段祖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90-94,共5页
对枣农间作系统研究文献的评述结果表明,我国对该系统枣树与间作物特性、种间关系、小气候特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构与类型进行了较多研究,但研究工作不系统,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少,测定手段落后,科技投入不足。建议组织多学科的... 对枣农间作系统研究文献的评述结果表明,我国对该系统枣树与间作物特性、种间关系、小气候特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构与类型进行了较多研究,但研究工作不系统,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少,测定手段落后,科技投入不足。建议组织多学科的科研队伍联合攻关,进行系统的科研立项,加强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培养农林业复合型人才,并提出了主要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农间作系统 试验研究 农林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幼树数量通径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林全业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用常规方法对山东半岛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为期4年的观测研究。运用电子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了通径分析程序运算。结果表明,林分郁闷度、灌草层总盖度对赤松更新幼树数量的影响最大,二者都以直接效应为主,是影响赤松次生... 用常规方法对山东半岛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为期4年的观测研究。运用电子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了通径分析程序运算。结果表明,林分郁闷度、灌草层总盖度对赤松更新幼树数量的影响最大,二者都以直接效应为主,是影响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最重要的因子。坡度与土层厚度代表地形和土壤条件;对赤松更新幼树的数量的影响小于郁闲度和群落总盖度,二者主要通过影响其它因子而间接作用于赤松次生林的天然更新。赤松林木密度与赤松更新幼树数量的关系不密切,对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的作用较小。赤松林地一般无裸岩,故裸岩面积所占百分比对赤松地树数量的作用不显著。通径分析能够表明变量之间作用的因果关系,更深刻地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 赤松次生林 天然更新 幼树数量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林全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3期348-352,共5页
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的研究林全业(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关键词: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郁闭度;植被总盖度;土壤肥力中留法分类号:S718.54!RESEARCHONNATURALREGENERATIONOFSECONDA... 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的研究林全业(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关键词: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郁闭度;植被总盖度;土壤肥力中留法分类号:S718.54!RESEARCHONNATURALREGENERATIONOFSECONDARYFORESTOFJAP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 次生林 天然更新 植被总盖度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施肥研究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全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4期479-482,共4页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林木施肥研究概况。田间试验以随机区组设计和正交设计应用较多;林木营养诊断以林地施肥试验为主要研究方法,使用^(15)N 和^(32)P 同位素进行示踪标记;选用一元线性回归、多元非线性回归等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合理...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林木施肥研究概况。田间试验以随机区组设计和正交设计应用较多;林木营养诊断以林地施肥试验为主要研究方法,使用^(15)N 和^(32)P 同位素进行示踪标记;选用一元线性回归、多元非线性回归等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合理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森林产量,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树干圆满度,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减轻病虫害。近熟林施肥、生长高峰期施肥、在肥力差的林地上施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肥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施肥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林全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445-450,共6页
在青岛崂山赤松次生林区,运用常规森林更新调查方法获得了57块标准地资料,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完全吻合。影响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的诸多因素可以归并为林分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形... 在青岛崂山赤松次生林区,运用常规森林更新调查方法获得了57块标准地资料,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完全吻合。影响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的诸多因素可以归并为林分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它们在森林更新中的作用为林分条件>土壤条件>地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 次生林 天然更新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枣农间作模式调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全业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18,共3页
作者对鲁北枣农间作的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以枣—粮—棉—菜间作的模式较好。枣树以南北行3~4m×15m的株行距比较合理。
关键词 鲁北枣 作物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麦间作系统光能分布及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林全业 张继祥 +2 位作者 孟庆伟 王振林 葛彦祥 《林业科技通讯》 1996年第7期32-34,共3页
根据农业气象学原理计算了枣农间作系统枣带的遮荫范围和日照时间,测定了光强及间作小麦群体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南北走向枣带的遮荫范围、间作系统的日照时数、光强及小麦群体的光合速率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其格局为:遮荫面积... 根据农业气象学原理计算了枣农间作系统枣带的遮荫范围和日照时间,测定了光强及间作小麦群体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南北走向枣带的遮荫范围、间作系统的日照时数、光强及小麦群体的光合速率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其格局为:遮荫面积比例近冠区>远冠区>带中间;日照时数、光强、光合速率带中间>远冠区>近冠区,带中间和远冠区的光强条件接近,二者显著优于近冠区。在光饱和点以下,光强与光合速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影响光照条件的主要因素是枣带的高度和带距。南北走向枣带高4.5~5.0m,带距15~25m的枣农间作系统,其光照条件能够满足一般农作物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小麦 间作 光能分布 光合速率
原文传递
侧柏林土壤与枯枝落叶层水文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林全业 《林业科技通讯》 1994年第11期23-24,共2页
采用烘干法、浸泡法、环刀法、渗透筒法测定了4种母岩侧柏林土壤物理性质、蓄水透水能力、林地枯枝落叶层存留量与蓄水性能。结果证明,石灰岩侧柏林土壤的物理性质最好,蓄水透水能力最强,页岩、板岩侧柏林次之,紫色页岩侧柏林最差... 采用烘干法、浸泡法、环刀法、渗透筒法测定了4种母岩侧柏林土壤物理性质、蓄水透水能力、林地枯枝落叶层存留量与蓄水性能。结果证明,石灰岩侧柏林土壤的物理性质最好,蓄水透水能力最强,页岩、板岩侧柏林次之,紫色页岩侧柏林最差。侧柏林地枯落物现有量很小,仅0.39~2.5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自身干重的250%。根据侧柏林现状,提出了补植乔木树种、栽灌植草、保护枯枝落叶和灌草层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林 母岩 土壤物理性质 枯枝落叶层 水文 效益
原文传递
农桐间作优化结构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全业 《林业科技通讯》 1993年第10期4-6,共3页
对鲁西南农桐间作主要模式桐—粮、桐—粮—棉、桐—粮—菜、桐—粮—棉—菜、桐—果—粮—菜、桐—果—粮—菜—药间作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优化结构模式为:南北行,株行距5m×40m或5m×50m,桐—粮—菜—药、桐—粮—棉—... 对鲁西南农桐间作主要模式桐—粮、桐—粮—棉、桐—粮—菜、桐—粮—棉—菜、桐—果—粮—菜、桐—果—粮—菜—药间作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优化结构模式为:南北行,株行距5m×40m或5m×50m,桐—粮—菜—药、桐—粮—棉—菜—药间作。并就进一步完善优化结构模式提出了具体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粮间作 优化结构
原文传递
Ⅰ-69杨林分竞争密度效应
11
作者 林全业 李伟山 +2 位作者 尹建道 丁修堂 段祖安 《林业科技通讯》 1999年第11期10-12,共3页
以采用常规林分调查方法,运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和程序运算,对Ⅰ- 69 杨林分竞争密度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6 年生以上,密度357 ~1 111 株/hm2 ,郁闭度0-7 以上的林分,竞争密度效应明显,平均单株立木... 以采用常规林分调查方法,运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和程序运算,对Ⅰ- 69 杨林分竞争密度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6 年生以上,密度357 ~1 111 株/hm2 ,郁闭度0-7 以上的林分,竞争密度效应明显,平均单株立木材积与每公顷立木株数的幂乘式及倒数式回归方程有显著意义,且随林龄增加,竞争密度效应增大。幂乘式和倒数式的参数均随林龄增大而减小。幂乘式模拟精度高于倒数式,倒数式更适宜林龄较大的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69杨 竞争密度效应 倒数式 杨树 林分密度
原文传递
提高农桐栽培群落稳定性的研究
12
作者 林全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30-34,共5页
农桐栽培群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是:1.泡桐栽植过密,遮荫较重,2.颇繁调整土地使用权,导致农民刨树,3.农林栽培群落的类型和树种单一,树木遗传基因型不断窄化,4.泡桐病虫害发生普遍,危害日趋加重,5.农桐栽培群落的结构... 农桐栽培群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是:1.泡桐栽植过密,遮荫较重,2.颇繁调整土地使用权,导致农民刨树,3.农林栽培群落的类型和树种单一,树木遗传基因型不断窄化,4.泡桐病虫害发生普遍,危害日趋加重,5.农桐栽培群落的结构未优化;6.桐木销路不畅。对策是:1.加强宣传教育,正确认识农桐间作;2.优化农桐栽培群落的结构,合理密植;3.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稳定土地使用权;4.合理选择树种,适时采伐,5.因地制宜建立多种整体效益高的农林栽培群落,6.综合治理泡桐病虫害;7.拓宽桐木销路,发展桐木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泡桐 间作 群落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山东林木施肥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
13
作者 林全业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3-55,共3页
林木施肥是集约经营人工林,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林业生产中应用日益普遍。山东省在林木施肥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对于提高人工林的产量,丰富人工林栽培理论利技术,推动林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林木施肥是集约经营人工林,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林业生产中应用日益普遍。山东省在林木施肥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对于提高人工林的产量,丰富人工林栽培理论利技术,推动林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林木施肥的进一步发展。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供生产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施肥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优良类型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林全业 裴守政 苑金节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32,共2页
作者对山东省的酸枣类型进行了调查,选出7个优良类型:膝枣1号、2号、3号和青枣3号,皆为乔木型;青枣1号、2号和膝枣4号为灌木型。果大,为一般酸枣果的2~6倍。
关键词 酸枣 优良品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复合农林气象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继祥 刘克长 +3 位作者 任中兴 林全业 李德生 许慕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262-268,共7页
本文利用晴天条件下的实测资料,对平原复合农林的气象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复合农林的防风效能平均在45%以上;(2)其内的空气温度、土壤热通量等热力参数比林内旷野有所增加;(3)林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4%左右,... 本文利用晴天条件下的实测资料,对平原复合农林的气象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复合农林的防风效能平均在45%以上;(2)其内的空气温度、土壤热通量等热力参数比林内旷野有所增加;(3)林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4%左右,0~20cm土层的土壤温度提高2%~3%,蒸发量明显比林外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效能 动力速度 湍流系数 土壤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植物电子标本库的建立与教学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杜明芸 樊金会 +2 位作者 臧德奎 林全业 丁修堂 《实验室科学》 2007年第3期85-86,共2页
对木本植物电子标本库的建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农林院校传统树木标本室存在的问题以及树木学、园林树木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此项研究初步应用于树木学、园林树木学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园林... 对木本植物电子标本库的建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农林院校传统树木标本室存在的问题以及树木学、园林树木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此项研究初步应用于树木学、园林树木学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园林树木学等传统课程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教学奠定了基础,达到了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学科的设想,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电子标本库 电子图片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立体林热量平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克长 张继祥 +2 位作者 李德生 林全业 许慕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利用晴天条件下的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了农田立体林内各测点及对照点(空旷麦田)热量平衡各分量的瞬时值和日总量。结果表明,林内热量平衡各分量与对照相比,无论是瞬时值还是日总量都有一定差异,就林内各点比较,其量值也有所不同。且... 本文利用晴天条件下的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了农田立体林内各测点及对照点(空旷麦田)热量平衡各分量的瞬时值和日总量。结果表明,林内热量平衡各分量与对照相比,无论是瞬时值还是日总量都有一定差异,就林内各点比较,其量值也有所不同。且林间各测点(Ⅱ、Ⅳ、Ⅴ)的各分量均大干树下(Ⅰ、Ⅲ)及对照(Ⅵ),特别是林间的净辐射日总量比林外对照平均大14%左右,这对提高林内果树、作物的产量、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平衡 农田 立体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麦间作系统中光能在小麦群体内传播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继祥 刘克长 +2 位作者 任中兴 张永祥 林全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本文应用农业气象学原理和方法,根据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了枣麦间作系统中枣树带遮荫宽度及荫影内的相对光照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遮荫区、非遮荫区内小麦群体的光能铅直分布特点。应用数理方法,模拟了遮荫区及非遮荫区内小麦群体光... 本文应用农业气象学原理和方法,根据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了枣麦间作系统中枣树带遮荫宽度及荫影内的相对光照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遮荫区、非遮荫区内小麦群体的光能铅直分布特点。应用数理方法,模拟了遮荫区及非遮荫区内小麦群体光能铅直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南北走向的枣带每天早、晚其遮荫区域较宽,相对光照度较大,中午前后,遮荫区域较窄,相对光照度较小;尽管遮荫区与非遮区内小麦群体的光能铅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但二者都附合高斯曲线的递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削光系数 间作 光能 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明忠 林全业 毕建杰 《实验室科学》 2009年第5期36-38,共3页
分析了高等农林院校加强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林学本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的关系,介绍了林学本科专业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为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等专门人才探讨了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实习基地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麦复合栽培系统中光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继祥 林全业 +2 位作者 孟庆伟 葛颜祥 王振林 《山东气象》 1996年第3期16-19,共4页
通过对枣麦复合栽培系统内太阳辐射的实测及理论计算,揭示了农林复合系统内林带的遮荫区域,遮蔽强度及可照时间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林带间小麦产量的相关分析。
关键词 栽培 麦类 复合栽培 阳光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