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2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播语体的定格、变格、排斥、渗透与创新
1
作者
林兴仁
《视听界》
1989年第3期22-25,共4页
在林兴仁的新著《实用广播语体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问世前夕,我们选登了该书的第八章,以飨读者。由于原文倒证多,篇幅较多,本刊选登时,作者作了较大的节缩;为了适合刊物刊登,开头、结尾和部分文字稍有改动,特此说明。
关键词
实用广播语体学
广播记者
林兴仁
广播评论
广播特写
变格
体裁形式
谈话体
广播新闻
现场口头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电视新闻主持人之“说”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
6
2
作者
林兴仁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30,共6页
汉语电视新闻主持人之“说”是适应电视语境、以平等的人际交流方式、体现节目意图的、带有个性化特点的口语谈话体形式。本人尝试着吸收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 ,提出了汉语电视新闻主持人之“说”的 6条理论基础 ,以求在理论上...
汉语电视新闻主持人之“说”是适应电视语境、以平等的人际交流方式、体现节目意图的、带有个性化特点的口语谈话体形式。本人尝试着吸收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 ,提出了汉语电视新闻主持人之“说”的 6条理论基础 ,以求在理论上找到科学根据 ,有力地支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说”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主持人
说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文革”广播体
被引量:
4
3
作者
林兴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Z1期100-105,共6页
广播史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寻找广播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二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广播今后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对1966——1976年的十年内乱时期,我国广播语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革”广播体的研究,体现了广播史研究的这...
广播史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寻找广播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二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广播今后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对1966——1976年的十年内乱时期,我国广播语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革”广播体的研究,体现了广播史研究的这两个作用。为了不忘历史的教训,不重蹈“文革”广播的复辙,更好地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语体
广播新闻
文革
经验教训
新时期
修辞格
社会主义
体裁形式
试析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广播电视语言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兴仁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63-67,共5页
本文遵照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运用广播语体的理论,从七个方面举例说明了目前广播电视语言受污染的突出现象,并针对问题提出六项改进措施,包括学习有关文献,认清规范化重任、学习群众语言、把握语体特点、提高语言修养、建...
本文遵照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运用广播语体的理论,从七个方面举例说明了目前广播电视语言受污染的突出现象,并针对问题提出六项改进措施,包括学习有关文献,认清规范化重任、学习群众语言、把握语体特点、提高语言修养、建立监督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共同语
广播电视语体
外来词语
“详泾浜”现象
方言
别字
错字
空话
套话
废话
脏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广播语体学的初步设想
5
作者
林兴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8年第2期74-79,共6页
广播战线的老同志一致主张建立广播学和它的部门分类学,如广播新闻学、广播文艺学、广播采访学、广播编辑学、播音学等,广播语体学就是相对独立的广播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相对独立的广播学的一门分类学。
关键词
广播语体
广播电台
体裁形式
文体学
研究对象
相对独立
语体学
功能语体
理论与实践
报刊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论创新气息扑面而来——评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
6
作者
林兴仁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理论创新
应天常
《节目主持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播电视语言污染的现状及清除污染对策
7
作者
林兴仁
《声屏世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6-17,共2页
一、外来词语、洋腔洋调的污染.近年来,在广播电视上出现了滥用外来词,讲话洋腔洋调,句法上不洋不中的污染.不分身份、场合、语境,“再见”说成“拜拜”或“古得拜”,这已成风.英语show意思是演唱会、晚会,汉字写成“骚”字.可如今.
关键词
广播电视工作者
语言污染
清除污染
广播电视语言
广播电视语体
外来词语
语言规范化
汉语规范化
广播评论
语言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访美声屏杂记
8
作者
林兴仁
《视听界》
1997年第4期52-53,共2页
1997年3月7日到22日,我参加江苏广播电视代表团赴美,参观、考察、访问了5个电台、电视台。两个星期的早上和晚间看了或听了洛杉矶、旧金山、丹佛、纽约、华盛顿等5个城市的多个电台、电视台的节目。现以杂记形式写下有关广播、电视的所...
1997年3月7日到22日,我参加江苏广播电视代表团赴美,参观、考察、访问了5个电台、电视台。两个星期的早上和晚间看了或听了洛杉矶、旧金山、丹佛、纽约、华盛顿等5个城市的多个电台、电视台的节目。现以杂记形式写下有关广播、电视的所见所闻,因时间短促,确系走马观花,不成系统、不能深入之处,尚望见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台
新闻评论
洛杉矶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台
电视新闻
主持人
代表团
华盛顿
时事节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4广播评论长短说
9
作者
林兴仁
《视听界》
1995年第5期24-25,共2页
广播评论是广播电台舆论导向的旗帜和灵魂,应该引起广播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994年度,全省各广播电台昔遍重视广播评论,坚持了正确的舆沦导向,舆论引导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获奖的一批优秀广播评论作品,突出地反映了广播评论取得的可...
广播评论是广播电台舆论导向的旗帜和灵魂,应该引起广播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994年度,全省各广播电台昔遍重视广播评论,坚持了正确的舆沦导向,舆论引导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获奖的一批优秀广播评论作品,突出地反映了广播评论取得的可喜成绩。全省参评的广播评论21件,评选结果,因好作品较多,获一等奖的3条、二等奖的4条、三等奖的8条,落选的只有6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评论
广播电台
舆论导向
新闻工作者
引导水平
评论特点
获奖作品
舆论引导
广播工作
高度重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策划——主持人节目成败的关键性环节
10
作者
林兴仁
《视听界》
1995年第4期13-14,共2页
参加1994年度优秀广播主持人节目评奖,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策划是主持人节目成败的关健性环节。凡是策划得好的,主持人节目都比较成功;凡是策划得差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至于主持人节目的深或浅,更与策划得好坏直接相关。策划,就是对...
参加1994年度优秀广播主持人节目评奖,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策划是主持人节目成败的关健性环节。凡是策划得好的,主持人节目都比较成功;凡是策划得差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至于主持人节目的深或浅,更与策划得好坏直接相关。策划,就是对整档主持人节目的计划、打算,也可以说是对整档主持人节目的总体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持人节目
总体策划
结论
主题
电台
总体构思
关键性
环节
结构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仍然要讲究“写作”特点
11
作者
林兴仁
《视听界》
1994年第4期22-22,共1页
近年繁荣兴盛的主持人直播板块形式的广播节目,已经突破了单纯文字写作的框框,一般都不采取报刊文章的写稿方式,而是以它的生动、鲜明、活泼的日常生活口语风味赢得了听众的欢迎。但在备受欢迎的同时,主持人直播节目却隐藏着或已经暴露...
近年繁荣兴盛的主持人直播板块形式的广播节目,已经突破了单纯文字写作的框框,一般都不采取报刊文章的写稿方式,而是以它的生动、鲜明、活泼的日常生活口语风味赢得了听众的欢迎。但在备受欢迎的同时,主持人直播节目却隐藏着或已经暴露出深深的危机,有的主持人不作准备,走进直播室,一边等听众参与的电话,一边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神聊个把小时,整个节目没有章法,不讲究起承转合,散乱不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节目
直播节目
繁荣兴盛
直播室
报刊文章
现场口头报道
主持人节目
内容与形式
体裁形式
文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广播电视语言的纯洁和规范而努力
12
作者
林兴仁
《视听界》
1991年第1期16-18,共3页
随着广播电视的诞生、成长、发展,在现代汉语众语体中,诞生了一个广播电视语体。由于全国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努力,广播电视语体已经在汉民族共同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广播电视语言作为广播电...
随着广播电视的诞生、成长、发展,在现代汉语众语体中,诞生了一个广播电视语体。由于全国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努力,广播电视语体已经在汉民族共同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广播电视语言作为广播电视语体构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从语音、词汇、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语言
广播电视工作者
现代汉语
汉民族共同语
广播工作者
电视屏幕
电视字幕
电视专题片
广播电视新闻
青少年运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检验广播电视语言易懂性的公式
13
作者
林兴仁
《视听界》
1990年第5期15-16,共2页
我们知道,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是在通俗化、口语化的基础上做到上口顺耳、明晰动听,使人们明白易懂。大家都谈通俗易懂,到底怎样才算是通俗易幢呢?好多人是凭印象,凭语感,讲起来也是含含糊糊的,没有统一而可靠的标准。在《视听界》...
我们知道,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是在通俗化、口语化的基础上做到上口顺耳、明晰动听,使人们明白易懂。大家都谈通俗易懂,到底怎样才算是通俗易幢呢?好多人是凭印象,凭语感,讲起来也是含含糊糊的,没有统一而可靠的标准。在《视听界》这个笔谈专栏里,我来介绍检验广播电视语言易懂性的三个公式,也许可以使通俗易懂的特点变得具体实在一些,从而也可以把握得住。美国的赛弗林、坦卡德说:“大众传播,顾名思义,要传播到尽可能多的受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语言
视听界
明白易懂
受传者
农村受众
易读性
卡德
弗林
子越
写作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导的艺术——关于当前社会思潮与传播媒介的责任座谈会发言纪要
14
作者
林兴仁
《视听界》
1989年第2期9-17,共9页
舆论引导是新闻界、广播电视界的热门话题。春节刚过不久,本刊邀请了在宁新闻界的十多位同志,就“引导的艺术”展开了无拘无束的座谈。座谈会由本刊主编韩泽主持。同行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了很好的见解。现将发言摘要发表如下,以...
舆论引导是新闻界、广播电视界的热门话题。春节刚过不久,本刊邀请了在宁新闻界的十多位同志,就“引导的艺术”展开了无拘无束的座谈。座谈会由本刊主编韩泽主持。同行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了很好的见解。现将发言摘要发表如下,以期引起界中人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界
新闻机构
新闻媒介
南京电视台
大众传播学
建设意识
评论员文章
新闻采访方法论
传播界
经济建设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是谁?——主持人与大众传播关系初探
15
作者
林兴仁
《视听界》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本文把主持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这一边缘学科做了理论的探索,对主持人定位、主持艺术的创新等问题提供了有实践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
大众传播
主持人职责
传播效果
人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主持人语言表达形式的几点思考
16
作者
林兴仁
《声屏世界》
1998年第4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主持人语言
语言表达形式
电视主持人
低俗化倾向
评论性节目
大众传播
典雅性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设置“撞车”怎么办?
17
作者
林兴仁
邹荫辛
《传媒观察》
1991年第2期45-46,共2页
平时,我们听广播往往遇到6、7、8、9、10……逢整点许多台都是新闻节目的现象;看电视,在晚间7点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之后,也遇到省、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撞车”的现象。这种节目设置重复的现象,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影响了收视效果,...
平时,我们听广播往往遇到6、7、8、9、10……逢整点许多台都是新闻节目的现象;看电视,在晚间7点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之后,也遇到省、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撞车”的现象。这种节目设置重复的现象,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影响了收视效果,有必要加以调整。 1989年10、11两个月,我们参加了南京地区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联合调查组,对南京地区广播电视11套节目的收听收视情况进行了为期61天的调查。电子计算机对数据作了统计、归类。本文就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来谈谈我们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目设置
广播电视新闻
新闻节
新闻联播
收视情况
收视效果
电台新闻
收听率
专题性节目
整点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播模拟语境的提出与广播体裁的创新
18
作者
林兴仁
《视听界》
1987年第5期1-5,共5页
模拟是科学研究中所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仿生学就应用了模拟的方法,它仿拟生物的功能和机理,希望设计、制造出更好的新型仪器、机械。再如,模拟教学也应用了模拟的方法,它使学习者扮演模拟环境中的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的...
模拟是科学研究中所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仿生学就应用了模拟的方法,它仿拟生物的功能和机理,希望设计、制造出更好的新型仪器、机械。再如,模拟教学也应用了模拟的方法,它使学习者扮演模拟环境中的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理论
广播记者
仿拟
模拟教学
中所
广播宣传
新型仪器
体裁形式
言语环境
人物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省会地区的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剖析——南京地区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调查综合报告(摘要)
19
作者
南京地区广播电视联合调研组
林兴仁
邹荫辛
《视听界》
1990年第6期37-40,共4页
这里提供的是一个省会地区(包括城区和郊县)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的综合调查分析报告。 1989年2月,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研究室下达了关于广播电视节目优化组合的研究课题。6月20日,在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和南京市广播电视局领导下,南京地区广...
这里提供的是一个省会地区(包括城区和郊县)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的综合调查分析报告。 1989年2月,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研究室下达了关于广播电视节目优化组合的研究课题。6月20日,在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和南京市广播电视局领导下,南京地区广播电视联合调研组成立。调研组包括了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南京电视台、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处等单位的有关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收视率调查
南京电视台
江苏电视台
整点新闻
收听率
联合调研组
综合报告
午间半小时
江苏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电视主持人三语境
被引量:
5
20
作者
林兴仁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5年第3期19-20,共2页
语境,即言语环境,是使用语言的环境。 从现代语言学关于语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语境的构成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语境的客观因素,包括具体语言活动的特定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社会、文化背景等,是语言使用过程中...
语境,即言语环境,是使用语言的环境。 从现代语言学关于语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语境的构成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语境的客观因素,包括具体语言活动的特定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社会、文化背景等,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动态、可变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电视主持人
三语
电视播出
观众
参与者
人际交谈
言语环境
电视节目
杨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播语体的定格、变格、排斥、渗透与创新
1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视听界》
1989年第3期22-25,共4页
文摘
在林兴仁的新著《实用广播语体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问世前夕,我们选登了该书的第八章,以飨读者。由于原文倒证多,篇幅较多,本刊选登时,作者作了较大的节缩;为了适合刊物刊登,开头、结尾和部分文字稍有改动,特此说明。
关键词
实用广播语体学
广播记者
林兴仁
广播评论
广播特写
变格
体裁形式
谈话体
广播新闻
现场口头报道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电视新闻主持人之“说”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
6
2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30,共6页
文摘
汉语电视新闻主持人之“说”是适应电视语境、以平等的人际交流方式、体现节目意图的、带有个性化特点的口语谈话体形式。本人尝试着吸收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 ,提出了汉语电视新闻主持人之“说”的 6条理论基础 ,以求在理论上找到科学根据 ,有力地支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说”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电视
主持人
说
理论基础
Keywords
television, anchor, talking, theoretical geralizations
分类号
H1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文革”广播体
被引量:
4
3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Z1期100-105,共6页
文摘
广播史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寻找广播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二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广播今后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对1966——1976年的十年内乱时期,我国广播语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革”广播体的研究,体现了广播史研究的这两个作用。为了不忘历史的教训,不重蹈“文革”广播的复辙,更好地繁荣。
关键词
广播语体
广播新闻
文革
经验教训
新时期
修辞格
社会主义
体裁形式
试析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广播电视语言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63-67,共5页
文摘
本文遵照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运用广播语体的理论,从七个方面举例说明了目前广播电视语言受污染的突出现象,并针对问题提出六项改进措施,包括学习有关文献,认清规范化重任、学习群众语言、把握语体特点、提高语言修养、建立监督制度等。
关键词
民族共同语
广播电视语体
外来词语
“详泾浜”现象
方言
别字
错字
空话
套话
废话
脏话
分类号
G2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广播语体学的初步设想
5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电台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8年第2期74-79,共6页
文摘
广播战线的老同志一致主张建立广播学和它的部门分类学,如广播新闻学、广播文艺学、广播采访学、广播编辑学、播音学等,广播语体学就是相对独立的广播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相对独立的广播学的一门分类学。
关键词
广播语体
广播电台
体裁形式
文体学
研究对象
相对独立
语体学
功能语体
理论与实践
报刊文体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论创新气息扑面而来——评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
6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理论创新
应天常
《节目主持语用学》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播电视语言污染的现状及清除污染对策
7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声屏世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6-17,共2页
文摘
一、外来词语、洋腔洋调的污染.近年来,在广播电视上出现了滥用外来词,讲话洋腔洋调,句法上不洋不中的污染.不分身份、场合、语境,“再见”说成“拜拜”或“古得拜”,这已成风.英语show意思是演唱会、晚会,汉字写成“骚”字.可如今.
关键词
广播电视工作者
语言污染
清除污染
广播电视语言
广播电视语体
外来词语
语言规范化
汉语规范化
广播评论
语言表达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访美声屏杂记
8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视听界》
1997年第4期52-53,共2页
文摘
1997年3月7日到22日,我参加江苏广播电视代表团赴美,参观、考察、访问了5个电台、电视台。两个星期的早上和晚间看了或听了洛杉矶、旧金山、丹佛、纽约、华盛顿等5个城市的多个电台、电视台的节目。现以杂记形式写下有关广播、电视的所见所闻,因时间短促,确系走马观花,不成系统、不能深入之处,尚望见谅。
关键词
电视台
新闻评论
洛杉矶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台
电视新闻
主持人
代表团
华盛顿
时事节目
分类号
G229.7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4广播评论长短说
9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视听界》
1995年第5期24-25,共2页
文摘
广播评论是广播电台舆论导向的旗帜和灵魂,应该引起广播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994年度,全省各广播电台昔遍重视广播评论,坚持了正确的舆沦导向,舆论引导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获奖的一批优秀广播评论作品,突出地反映了广播评论取得的可喜成绩。全省参评的广播评论21件,评选结果,因好作品较多,获一等奖的3条、二等奖的4条、三等奖的8条,落选的只有6条。
关键词
广播评论
广播电台
舆论导向
新闻工作者
引导水平
评论特点
获奖作品
舆论引导
广播工作
高度重视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策划——主持人节目成败的关键性环节
10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视听界》
1995年第4期13-14,共2页
文摘
参加1994年度优秀广播主持人节目评奖,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策划是主持人节目成败的关健性环节。凡是策划得好的,主持人节目都比较成功;凡是策划得差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至于主持人节目的深或浅,更与策划得好坏直接相关。策划,就是对整档主持人节目的计划、打算,也可以说是对整档主持人节目的总体构思。
关键词
主持人节目
总体策划
结论
主题
电台
总体构思
关键性
环节
结构
可能性
分类号
G2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仍然要讲究“写作”特点
11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视听界》
1994年第4期22-22,共1页
文摘
近年繁荣兴盛的主持人直播板块形式的广播节目,已经突破了单纯文字写作的框框,一般都不采取报刊文章的写稿方式,而是以它的生动、鲜明、活泼的日常生活口语风味赢得了听众的欢迎。但在备受欢迎的同时,主持人直播节目却隐藏着或已经暴露出深深的危机,有的主持人不作准备,走进直播室,一边等听众参与的电话,一边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神聊个把小时,整个节目没有章法,不讲究起承转合,散乱不堪,
关键词
广播节目
直播节目
繁荣兴盛
直播室
报刊文章
现场口头报道
主持人节目
内容与形式
体裁形式
文章学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广播电视语言的纯洁和规范而努力
12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视听界》
1991年第1期16-18,共3页
文摘
随着广播电视的诞生、成长、发展,在现代汉语众语体中,诞生了一个广播电视语体。由于全国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努力,广播电视语体已经在汉民族共同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广播电视语言作为广播电视语体构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从语音、词汇、语法、
关键词
广播电视语言
广播电视工作者
现代汉语
汉民族共同语
广播工作者
电视屏幕
电视字幕
电视专题片
广播电视新闻
青少年运动会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检验广播电视语言易懂性的公式
13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视听界》
1990年第5期15-16,共2页
文摘
我们知道,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是在通俗化、口语化的基础上做到上口顺耳、明晰动听,使人们明白易懂。大家都谈通俗易懂,到底怎样才算是通俗易幢呢?好多人是凭印象,凭语感,讲起来也是含含糊糊的,没有统一而可靠的标准。在《视听界》这个笔谈专栏里,我来介绍检验广播电视语言易懂性的三个公式,也许可以使通俗易懂的特点变得具体实在一些,从而也可以把握得住。美国的赛弗林、坦卡德说:“大众传播,顾名思义,要传播到尽可能多的受传者。
关键词
广播电视语言
视听界
明白易懂
受传者
农村受众
易读性
卡德
弗林
子越
写作形式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导的艺术——关于当前社会思潮与传播媒介的责任座谈会发言纪要
14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视听界》
1989年第2期9-17,共9页
文摘
舆论引导是新闻界、广播电视界的热门话题。春节刚过不久,本刊邀请了在宁新闻界的十多位同志,就“引导的艺术”展开了无拘无束的座谈。座谈会由本刊主编韩泽主持。同行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了很好的见解。现将发言摘要发表如下,以期引起界中人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电视界
新闻机构
新闻媒介
南京电视台
大众传播学
建设意识
评论员文章
新闻采访方法论
传播界
经济建设成就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是谁?——主持人与大众传播关系初探
15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
出处
《视听界》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文摘
本文把主持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这一边缘学科做了理论的探索,对主持人定位、主持艺术的创新等问题提供了有实践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
大众传播
主持人职责
传播效果
人际传播
分类号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G2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主持人语言表达形式的几点思考
16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声屏世界》
1998年第4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主持人语言
语言表达形式
电视主持人
低俗化倾向
评论性节目
大众传播
典雅性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分类号
G2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设置“撞车”怎么办?
17
作者
林兴仁
邹荫辛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传媒观察》
1991年第2期45-46,共2页
文摘
平时,我们听广播往往遇到6、7、8、9、10……逢整点许多台都是新闻节目的现象;看电视,在晚间7点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之后,也遇到省、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撞车”的现象。这种节目设置重复的现象,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影响了收视效果,有必要加以调整。 1989年10、11两个月,我们参加了南京地区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联合调查组,对南京地区广播电视11套节目的收听收视情况进行了为期61天的调查。电子计算机对数据作了统计、归类。本文就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来谈谈我们的看法。
关键词
节目设置
广播电视新闻
新闻节
新闻联播
收视情况
收视效果
电台新闻
收听率
专题性节目
整点新闻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播模拟语境的提出与广播体裁的创新
18
作者
林兴仁
机构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
出处
《视听界》
1987年第5期1-5,共5页
文摘
模拟是科学研究中所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仿生学就应用了模拟的方法,它仿拟生物的功能和机理,希望设计、制造出更好的新型仪器、机械。再如,模拟教学也应用了模拟的方法,它使学习者扮演模拟环境中的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
语境理论
广播记者
仿拟
模拟教学
中所
广播宣传
新型仪器
体裁形式
言语环境
人物对话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省会地区的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剖析——南京地区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调查综合报告(摘要)
19
作者
南京地区广播电视联合调研组
林兴仁
邹荫辛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出处
《视听界》
1990年第6期37-40,共4页
文摘
这里提供的是一个省会地区(包括城区和郊县)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的综合调查分析报告。 1989年2月,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研究室下达了关于广播电视节目优化组合的研究课题。6月20日,在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和南京市广播电视局领导下,南京地区广播电视联合调研组成立。调研组包括了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南京电视台、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处等单位的有关同志。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收视率调查
南京电视台
江苏电视台
整点新闻
收听率
联合调研组
综合报告
午间半小时
江苏人民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电视主持人三语境
被引量:
5
20
作者
林兴仁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5年第3期19-20,共2页
文摘
语境,即言语环境,是使用语言的环境。 从现代语言学关于语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语境的构成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语境的客观因素,包括具体语言活动的特定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社会、文化背景等,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动态、可变因素。
关键词
语境
电视主持人
三语
电视播出
观众
参与者
人际交谈
言语环境
电视节目
杨澜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播语体的定格、变格、排斥、渗透与创新
林兴仁
《视听界》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电视新闻主持人之“说”的理论基础
林兴仁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析“文革”广播体
林兴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8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广播电视语言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林兴仁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建立广播语体学的初步设想
林兴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理论创新气息扑面而来——评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
林兴仁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广播电视语言污染的现状及清除污染对策
林兴仁
《声屏世界》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访美声屏杂记
林兴仁
《视听界》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94广播评论长短说
林兴仁
《视听界》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策划——主持人节目成败的关键性环节
林兴仁
《视听界》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仍然要讲究“写作”特点
林兴仁
《视听界》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为广播电视语言的纯洁和规范而努力
林兴仁
《视听界》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检验广播电视语言易懂性的公式
林兴仁
《视听界》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引导的艺术——关于当前社会思潮与传播媒介的责任座谈会发言纪要
林兴仁
《视听界》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我是谁?——主持人与大众传播关系初探
林兴仁
《视听界》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对主持人语言表达形式的几点思考
林兴仁
《声屏世界》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设置“撞车”怎么办?
林兴仁
邹荫辛
《传媒观察》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广播模拟语境的提出与广播体裁的创新
林兴仁
《视听界》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一个省会地区的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剖析——南京地区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调查综合报告(摘要)
南京地区广播电视联合调研组
林兴仁
邹荫辛
《视听界》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电视主持人三语境
林兴仁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