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具渔法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基 林叔森 《中国渔业经济》 2008年第5期81-90,共10页
2006年3月上旬至6月中旬,笔者对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具、渔法及其渔业资源利用情况做了初步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得出:(1)目前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使用的网具正在由前几年的小规模网具(367.0 m×130.0m)向大规模网具(750.0m×24... 2006年3月上旬至6月中旬,笔者对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具、渔法及其渔业资源利用情况做了初步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得出:(1)目前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使用的网具正在由前几年的小规模网具(367.0 m×130.0m)向大规模网具(750.0m×245.0m)发展,作业渔场也在由传统的沿岸、近海渔场向外海、深水渔场发展;(2)灯光围网作业的船组过多,捕捞强度过大,捕捞量大于可捕量,导致近年的灯光围网捕捞产量出现较大的波动;(3)灯光围网主要设备有较大部分仍然延用传统的设备,这对于外海的鲐鯵鱼生产存在着较大不适应性,制约了灯光围网渔业的发展;(4)灯光围网作业新手较多,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围网 渔具渔法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弹涂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叔森 方家仲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2-33,共2页
大弹涂鱼,俗称:花跳、花条或星点弹涂鱼,肉味鲜美细嫩,营养价值较高,大弹涂鱼主食底栖硅藻(俗称:油泥),兼食蓝藻,除冬季水温12℃以下不出洞觅食外,常年都活动于涂面,最适生长水温为23. 5~33℃,涂温24~31℃。大弹涂鱼具有适应性强,食... 大弹涂鱼,俗称:花跳、花条或星点弹涂鱼,肉味鲜美细嫩,营养价值较高,大弹涂鱼主食底栖硅藻(俗称:油泥),兼食蓝藻,除冬季水温12℃以下不出洞觅食外,常年都活动于涂面,最适生长水温为23. 5~33℃,涂温24~31℃。大弹涂鱼具有适应性强,食物链短,生长迅速,病害少,自繁自育能力强,运输耐活率大,经济价值高,养殖技术简易,成本低等特点。现介绍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选址与建池 沿海高潮区荒废的滩涂、盐碱地,均可利用来修建大弹涂鱼养殖场地;高潮位的对虾池和靠近海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弹涂鱼 池塘养殖 选址 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苍南坛紫菜养殖产业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叔森 洪东转 +1 位作者 张丽莉 孙庆海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559-562,共4页
概述了苍南县坛紫菜养殖机械化发展历程。随着紫菜养殖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1990-2010年的20年间,养殖面积扩展了15倍,单产增长4倍,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倍多,加快了坛紫菜产业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坛紫菜 机械化 劳动生产率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南渔村转产转业和教育情况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叔森 孙圆圆 +1 位作者 饶道专 孙建璋 《中国渔业经济》 2007年第3期58-59,共2页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与乡镇领导、村干部和渔经员的访谈等形式对苍南县七个重点渔业乡镇进行调查,分析了苍南渔村转产转业以及教育情况,并且根据苍南渔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大力发展涉渔中职教育、培养初中级人才、以利于苍南渔村渔业发...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与乡镇领导、村干部和渔经员的访谈等形式对苍南县七个重点渔业乡镇进行调查,分析了苍南渔村转产转业以及教育情况,并且根据苍南渔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大力发展涉渔中职教育、培养初中级人才、以利于苍南渔村渔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产转业 教育 苍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Linnaeus)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林叔森 方家仲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96-104,共9页
1990~1992年,进行了大弹涂鱼养殖技术研究,得出:饵料培养的最佳施肥标准:鹌鹑粪和米糠各为30g/m ̄3,硅酸盐、铁盐适量;放养密度可根据不同苗种规格(全长3~11cm),在10~3尾/m ̄2调选;食性分析结果... 1990~1992年,进行了大弹涂鱼养殖技术研究,得出:饵料培养的最佳施肥标准:鹌鹑粪和米糠各为30g/m ̄3,硅酸盐、铁盐适量;放养密度可根据不同苗种规格(全长3~11cm),在10~3尾/m ̄2调选;食性分析结果:大弹涂鱼主食底栖硅藻,并食蓝藻,生长研究表明:温度、饵料与密度是影响生长的重要因素,最适生长水温为23.5~33℃(涂温24~31℃);并观察了土地自然繁殖现象,出苗量31.4尾/m ̄2,为自繁自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弹涂鱼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养大弹涂鱼自育繁殖的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方家仲 林叔森 《水产养殖》 CAS 2001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主要阐述大弹涂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自然繁殖现象。实验表明:在水深7~10cm晒坪施肥单养池中,自育繁殖量平均为31.4尾/m2;水深80cm不晒坪,与对虾、缢蛏混养池中,自育繁殖量平均为1.2尾/m2。预示土池育苗有非常乐观的开拓前景。
关键词 大弹涂鱼 池塘单养 池塘混养 自然繁殖 土池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鲍参人工鱼礁的鲍参增养殖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鲍承飞 高婷 +3 位作者 林叔森 胡聪 宋伟华 臧迎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1期122-125,127,共5页
[目的]研究利用TR人工鱼礁养殖刺参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方法]于2016年10月从山东烟台采购一批体长为6~9 cm,平均体重为42.5 g的刺参幼苗,在温州石坪海洋牧场基地进行养殖试验,采用在一定范围内放养的方式进行饲养,历时101 d。[结果]... [目的]研究利用TR人工鱼礁养殖刺参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方法]于2016年10月从山东烟台采购一批体长为6~9 cm,平均体重为42.5 g的刺参幼苗,在温州石坪海洋牧场基地进行养殖试验,采用在一定范围内放养的方式进行饲养,历时101 d。[结果]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平均体长分别为10.33和9.87 cm,平均体重分别为68.5和63.5 g,成活率分别为95.2%和92.9%,因此初步认定利用TR鲍参人工鱼礁剩余空间对刺参养殖产生经济效益的方案是可行的。该次养殖试验过程中,将羊栖菜、石莼2种藻类栽培在TR人工鱼礁场周围敷设的延绳浮筏上,模拟自然藻类生长环境,滋生海洋微生物,聚集海洋生物,从而达到为刺参提供天然饵料的目的,不但有效地减少了潜水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刺参养殖的投入成本,也使得刺参食用天然饵料,实现自然状态下的生长,避免了营养过剩引发的病害问题等。[结论]该研究可为TR鲍参人工鱼礁养殖刺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TR鲍参人工鱼礁 海上养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菜插杆养殖技术与紫菜插杆机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庆海 林叔森 +1 位作者 孙圆圆 孙建璋 《现代渔业信息》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本文主要描述了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插杆式养殖试验情况,着重介绍了坛紫菜插杆养殖的技术要点,养殖设施的结构和合理布局的数据。
关键词 紫菜 插杆养殖技术 紫菜插杆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