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预处理的SiC_(f)/SiC与镍基高温合金复合铸件的界面组织与强度
1
作者 林国标 朱付虎 赵斯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由SiC_(f)/SiC复合材料与K403镍基高温合金熔体制备的一体化铸件,冷却到室温时会出现自行断裂。通过采用Ti粉埋覆包渗工艺在1100℃下对SiC_(f)/SiC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在适当工艺下与K403镍基高温合金熔体进行陶瓷型精密铸造,成功实现SiC_... 由SiC_(f)/SiC复合材料与K403镍基高温合金熔体制备的一体化铸件,冷却到室温时会出现自行断裂。通过采用Ti粉埋覆包渗工艺在1100℃下对SiC_(f)/SiC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在适当工艺下与K403镍基高温合金熔体进行陶瓷型精密铸造,成功实现SiC_(f)/SiC与K403镍基高温合金的一体化成形和界面的牢固结合。结果表明:Ti预处理层平均厚度为17μm左右,Ti向SiC_(f)/SiC渗透、扩散和反应,形成含TiC,Ti3SiC2,Ti5Si3Cx,SiC相的显微组织;经过与高温镍基金属液复合铸造后,预处理层演变成厚约120μm的界面反应层,其典型界面组织为Ni2Si+C+Al4C3+MC(M主要含Ti及少量的Cr,Mo,W)。预处理层的存在减轻Ni与SiC的有害石墨化反应,缓解高温金属液对SiC_(f)/SiC的热冲击,形成的界面反应层降低热膨胀系数失配造成的热应力,使得SiC_(f)/SiC与K403一体化铸件结合界面的室温剪切强度达到63.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SiC K403 镍基高温合金 一体化铸造 复合铸造 Ti预处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与Ti合金的(Ag-Cu-Ti)-W复合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国标 黄继华 +2 位作者 张建纲 毛建英 李海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22,共6页
研究了在Ag,Cu,Ti粉末中加入W粉连接钛合金和SiC陶瓷的接头组织结构和接头状况。结果表明W颗粒均匀分布在钎缝的Ag相中,且未与Ag-Cu-Ti合金基体发生冶金反应,W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上与加入前的粉末相当。在较低的钎焊温度和较短的钎焊... 研究了在Ag,Cu,Ti粉末中加入W粉连接钛合金和SiC陶瓷的接头组织结构和接头状况。结果表明W颗粒均匀分布在钎缝的Ag相中,且未与Ag-Cu-Ti合金基体发生冶金反应,W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上与加入前的粉末相当。在较低的钎焊温度和较短的钎焊时间下,能形成组织结构均匀、连接良好的复合接头,钎缝内Cu-Ti相较少,钎缝与钛合金界面形成了多层Ti含量呈梯度变化的Cu-Ti扩散反应层组成的扩散带。W的加入降低了接头热应力。而较高的钎焊温度和较长的钎焊时间,容易在近缝区的陶瓷中产生裂纹。由于扩散进入钎缝Ti量的增多,使得钎缝内形成很多长条形CuTi相组织,提高了与钎缝相邻的Cu-Ti扩散反应层的Ti浓度,并且钎缝内钛合金界面附近形成了没有W相的带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TI合金 W 连接 复合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Ti-(Ti+C)反应-复合钎焊SiC陶瓷和Ti合金的接头组织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国标 黄继华 +3 位作者 张建纲 刘慧渊 毛建英 李海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26-1331,共6页
研究用合金化Ag-Cu-Ti粉、Ti粉、C粉组成的混合粉末真空无压钎焊再结晶SiC陶瓷和T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接头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7.6%Ag-26.4%Cu-6%Ti(质量分数)粉末中加入相当于15%~30%TiC(体积分数)... 研究用合金化Ag-Cu-Ti粉、Ti粉、C粉组成的混合粉末真空无压钎焊再结晶SiC陶瓷和T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接头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7.6%Ag-26.4%Cu-6%Ti(质量分数)粉末中加入相当于15%~30%TiC(体积分数)的(Ti+C)粉末(Ti与C摩尔比为1:1),经920℃,30 min真空钎焊,Ti和C原位合成TiC,形成以TiC晶粒强化的连接良好的复合接头;形成的TiC分布于Ag相、Cu-Ti相中;TiC的形成明显降低了接头的热应力.过量的(Ti+C)粉末则导致反应不完全,容易在连接层中产生孔洞,影响接头强度;焊接过程中,Ti由钛合金扩散进入连接层,Cu也有部分从连接层中扩散进入钛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TI合金 原位合成TIC 连接 复合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锡青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林国标 王自东 +2 位作者 张伟 李文钱 张鸿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7-289,293,共4页
以ZQSn10-2锡青铜合金成分为基础,研究加入少量的Ni和后续扩散退火热处理对合金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组织为α-Cu固溶体和δ相,δ相沿晶界析出,含有较高的Sn和Ni,通过500~600℃热处理,部分δ相扩散固溶到α-Cu相中... 以ZQSn10-2锡青铜合金成分为基础,研究加入少量的Ni和后续扩散退火热处理对合金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组织为α-Cu固溶体和δ相,δ相沿晶界析出,含有较高的Sn和Ni,通过500~600℃热处理,部分δ相扩散固溶到α-Cu相中,使得合金强度和伸长率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热处理 力学性能 锡青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氢处理对制取Sm_2Fe_(17)N_x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林国标 王显荣 +3 位作者 于一公 尹有祥 于申军 周寿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48,F003,22,共3页
调查了低温氢处理(~250℃)对钐铁氮磁粉磁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初步分析。在氮化之前,经过250℃左右的吸氢处理然后在较高温度下将氢脱出,有利于后续的氮化,提高氮的扩散系数,增加粉末的磁性能。在常压下,氢能填充氮原... 调查了低温氢处理(~250℃)对钐铁氮磁粉磁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初步分析。在氮化之前,经过250℃左右的吸氢处理然后在较高温度下将氢脱出,有利于后续的氮化,提高氮的扩散系数,增加粉末的磁性能。在常压下,氢能填充氮原子所不能填充的间隙位置,氢的填充使Sm2Fe17Nx粉末的各向异性场及矫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钐铁氮 氢处理 磁性材料 低温 制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与钛合金(Ag-Cu-Ti)-SiC_p复合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林国标 黄继华 +1 位作者 毛建英 李海刚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24-28,共5页
用合金化的Ag-Cu-Ti粉及SiC粉组成的混合粉末钎料,真空无压钎焊SiC陶瓷和Ti合金.研究结果表明,在Ag-Cu-Ti粉末钎料中加入15vol%~30vol%SiC粉末能明显降低接头热应力,获得完整的SiC颗粒增强的复合接头.加入的SiC颗粒、SiC陶瓷母材均与... 用合金化的Ag-Cu-Ti粉及SiC粉组成的混合粉末钎料,真空无压钎焊SiC陶瓷和Ti合金.研究结果表明,在Ag-Cu-Ti粉末钎料中加入15vol%~30vol%SiC粉末能明显降低接头热应力,获得完整的SiC颗粒增强的复合接头.加入的SiC颗粒、SiC陶瓷母材均与连接层中的Ti起反应,形成表面反应层Ti3SiC2及分布于Ag-Cu-Ti合金中的Ti-Si化合物,随SiC颗粒增加,反应层变薄.连接层中的Cu元素与连接的Ti合金相互扩散,形成Cu-Ti相界面扩散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TI合金 连接 复合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对(Ag-Cu-Ti)-SiC_p钎焊SiC陶瓷/钛合金连接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国标 黄继华 张华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使用 Ag-Cu-Ti 合金粉、SiC 粉和 Zr 粉组成的混合粉末钎料,真空无压钎焊再结晶 SiC 陶瓷与 Ti 合金,观察 Zr 加入前后接头连接层组织结构的变化,研究了 Zr 的作用.结果表明,Zr 加入前,连接层主要由 Ag、SiC、Cu-Ti、Ti_3SiC_2、和 Ti-... 使用 Ag-Cu-Ti 合金粉、SiC 粉和 Zr 粉组成的混合粉末钎料,真空无压钎焊再结晶 SiC 陶瓷与 Ti 合金,观察 Zr 加入前后接头连接层组织结构的变化,研究了 Zr 的作用.结果表明,Zr 加入前,连接层主要由 Ag、SiC、Cu-Ti、Ti_3SiC_2、和 Ti-Si 相组成.Zr 加入后,连接层主要由 SiC、Ti_(1-x)C、Ti-Si、AgTi 和 AgCu_4Zr 相组成.Zr 的加入提高了连接层中 Ti 的活度,使 SiC 颗粒表面反应层 Ti_3SiC_2转变,生成了 Ti_(1-x)C 和 Ti-Si 相;提高了 Ti 与 SiC 颗粒的反应速度,使 SiC 颗粒减少;促进 Ti 与 Ag 的反应,生成了 AgTi.Zr 的加入导致连接层流动性的改善、连接层与 SiC 陶瓷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和接头热应力的降低,适量 Zr 的加入使接头剪切强度明显提高(达23.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ZR 钎焊 (Ag-cu-Ti)-SiCp连接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丹麦法的改进型双步M估计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国标 刘立龙 +2 位作者 蔡成辉 黎峻宇 黄良珂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5-238,247,共5页
针对抗差估计方法初值与临界值选取不当的问题,提出一种以L1-范估计的平差值作为初值、以改进的丹麦法权函数作为第一步抗差阶段权函数的双步M估计,该方法既具有较强的抗差性,又具有最小二乘的最优性。试验表明,该方法估计结果与无粗差... 针对抗差估计方法初值与临界值选取不当的问题,提出一种以L1-范估计的平差值作为初值、以改进的丹麦法权函数作为第一步抗差阶段权函数的双步M估计,该方法既具有较强的抗差性,又具有最小二乘的最优性。试验表明,该方法估计结果与无粗差时的LS估计结果基本一致,抗差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抗差估计方法与其他两步抗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法 双步M估计 临界值 均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林国标 张黎琼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在专业、集约化生产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可能?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层旨趣不仅仅是指能力的发展,更是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针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劳动异化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变革旧的... 在专业、集约化生产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可能?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层旨趣不仅仅是指能力的发展,更是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针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劳动异化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发展。在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当今时代,人的和谐发展则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 时代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国标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4,共6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大众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人们可以从多重视野来理解它、解释它。在存在论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生活的本性;在主体性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揭示的是一种新的主体性理论即...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大众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人们可以从多重视野来理解它、解释它。在存在论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生活的本性;在主体性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揭示的是一种新的主体性理论即大众主体性理论的建立;在方法论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确立了一种新的解释学即大众化解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化 存在论 主体性 解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机制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国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4,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四种类型,即知识型、价值型、制度型、风俗型。这四种类型以各自的方式涵养着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或提供知识与理性支撑,或营造道德理想与意义世界,或凸显国家形象与共同理想,或传承民族风情与文化底色...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四种类型,即知识型、价值型、制度型、风俗型。这四种类型以各自的方式涵养着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或提供知识与理性支撑,或营造道德理想与意义世界,或凸显国家形象与共同理想,或传承民族风情与文化底色。不同类型的传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彼此之间的制约与互动,显示出传统文化发挥涵养作用的微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涵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导机制及其载体建设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国标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3期50-57,共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传导"是不同的,前者着眼于宣传教育,突出的是传播主体通过某种方式而使价值观得以扩散;后者则着眼于社会大环境下传播载体之间的联结、互动和作用而使价值观充分地社会化、生活化,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传导"是不同的,前者着眼于宣传教育,突出的是传播主体通过某种方式而使价值观得以扩散;后者则着眼于社会大环境下传播载体之间的联结、互动和作用而使价值观充分地社会化、生活化,突出的是制度机制的运转。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必须探讨和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的自由传导机制,并构建科学的价值观载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导 机制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整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的一种进路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国标 《湖湘论坛》 CSSCI 2014年第3期12-18,共7页
学界一般把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附属问题,这容易引发人们对该问题的重要性的忽视。事实上,从文化发展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从这种视角看... 学界一般把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附属问题,这容易引发人们对该问题的重要性的忽视。事实上,从文化发展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从这种视角看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两种话语体系之间的互动与整合问题。这样一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话语整合就成为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重要的方向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话语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HDDR法制取Sm_2Fe_(17)N_x磁粉再化合时的新现象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国标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27-429,446,共4页
介绍用HDDR(即氢化歧化脱氢再化合)法处理Sm2Fe17母合金粉末,经部分再化合的Sm2Fe17粉末氮化后具有各向异性,分析了形成机理。
关键词 HDDR 各向异性 化合物 氮化 磁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本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国标 《湖湘论坛》 2009年第2期5-8,26,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以现实生活世界为出发点,现实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从事感性物质活动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现实的人也即是大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走向大众化,也要求大众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以现实生活世界为出发点,现实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从事感性物质活动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现实的人也即是大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走向大众化,也要求大众化。"大众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仅是一种诠释与传播技术,它更从现实性、主体性、革命性、民族性、当代性等多重维度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 大众化 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宏观视野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国标 《湖湘论坛》 2011年第2期17-24,共8页
在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的宏观视野中,研究的总体框架应由三大板块组成:"理论"板块、"历史"板块和"实践"板块。"理论"板块主要探讨"三化"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的宏观视野中,研究的总体框架应由三大板块组成:"理论"板块、"历史"板块和"实践"板块。"理论"板块主要探讨"三化"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的深化研究,有些则是开拓性研究;"实践"板块是对"三化"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开展研究,其中既有历史叙事,也有不同语境下"三化"的对比性研究,还有人物的研究;"实践"板块则是对"三化"的实践路径和制度创新开展研究,包括对"三化"的方法、模式、评价及制度的研究。三大板块,逻辑紧密,构成完整的整体。其中,对实践路径和制度创新的研究,是研究的着重点,需要获得重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宏观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国标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5期29-35,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从宏观层面以三个维度进行考察:一是从历史维度看,它们是源与流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民族价值观;二是从现实维度看,它们是中国现代性的共同构成成分;三是从发展维度看,它预示着两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从宏观层面以三个维度进行考察:一是从历史维度看,它们是源与流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民族价值观;二是从现实维度看,它们是中国现代性的共同构成成分;三是从发展维度看,它预示着两大价值体系之间进行深入融合的趋势与可能。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性生成的起点,也是中国现代性成长的支撑点,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支点。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参与了中国现代性的构建,并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和践行提供了话语资源和实践范本。从意识形态发展视域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把儒家相对厚重、在历史上行之有效的价值和话语资源吸纳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关系的价值依循、个人信仰世界和解决身心矛盾方面,具有向传统价值观借鉴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 话语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的四种类型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国标 《湖湘论坛》 CSSCI 2015年第2期5-13,共9页
传统文化总是以不同的面相呈现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传统文化具有不同的展示方式,呈现为不同的面相。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它表现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知识型、价值型、制度型、风俗型。四种类型以... 传统文化总是以不同的面相呈现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传统文化具有不同的展示方式,呈现为不同的面相。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它表现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知识型、价值型、制度型、风俗型。四种类型以各自的方式和途径涵养着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类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中西文化比较及其抉择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国标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68,共3页
毛泽东一生都主张大力引进西方文化来改进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希望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吸取西方文化的长处,找到可以改进中国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毛泽东 中西文化比较 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价值观时代性转化的“阐释”路径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国标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4期68-75,共8页
传统价值观时代性转化的关键环节是阐释。传统价值观经过阐释而被"格式化",从而与时代语境相兼容。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主体以现实问题为参照,对传统价值观不断阐释、重组、整合、培育的结果。... 传统价值观时代性转化的关键环节是阐释。传统价值观经过阐释而被"格式化",从而与时代语境相兼容。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主体以现实问题为参照,对传统价值观不断阐释、重组、整合、培育的结果。要从中国自身的语境和民族特色出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遵循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自身的规律,完成传统价值观的转化。一般来说,价值体系由三个层面构成:国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时代性转化的阐释,也就涉及到对其三个层面进行分别而具体的阐释,这是对传统价值观进行阐释的基本路径。而阐释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权力远近法",二是"抽象阐释法"。凡是不涉及为旧的权力体系作辩护,而只是涉及社会的公共生活及个体的道德修养,即具有阐释的价值。同时,对于价值观的概念和命题,尽量阐释其普遍性意义,对于其具体意义则不予进行过多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价值观 意识形态 阐释 道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